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37节

  还有二十几个奴隶,十来头牲口,手里头还有百多两黄金,千来匹绢,加几百石粮食,一个腐竹作坊,”

  杜十娘笑道:“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跟你交个底,”

第130章 这个月就把婚礼办了

  杜如晦登门。

  李逸连忙迎接进门,杜十娘更是一脸期待的望着阿兄,

  “我这来回百里,可是水都还没喝上一口啊。”杜如晦笑道。

  “我给阿兄煮茶。”

  十娘赶紧煮茶,用的这套茶具还恰好就是当初李逸去杜曲杜如晦家拜访时,他所赠送的那套。

  “十娘这就开始当家了?”杜如晦打笑堂妹。

  十娘羞红了脸,“阿兄见到祖母了?”

  “我茶还没喝上呢。”

  十娘取茶饼,手忙脚乱的,

  “我给杜公直接泡点榆叶茶吧,还是上次我师兄孙中丞送的,他母亲亲手采制的,挺清凉去火的。”

  杜如晦笑道:“那可得尝尝。”

  等到茶冲泡好,杜如晦喝完一杯,这才道:“准备好一对大雁吧,”

  一听这话,十娘欣喜万分。

  唐人婚礼,尤其是名门大家,礼仪是很复杂的,总的来说就是三书六礼,而且惯例每次都要准备一对大雁。

  “阿祖同意了?”

  杜如晦笑,“你阿祖我已经接回安仁坊了,一会你们就随我过去拜见,但是记住可别说漏嘴了啊。

  我可是跟老夫人说你们两个已有夫妻之实,还说你们两个昨晚就在我府上同住一屋,

  为此我还挨了老夫人一个巴掌呢。

  我这可都是替你们受的罚。”

  杜十娘羞红了脸,虽然这也是一早就说好的对策,但此时她还觉得很丢人,黄花大闺女呢。

  “多谢杜公,”

  杜如晦放下茶杯,“还这么见外做什么,以后就叫阿兄,今后合两姓之好,就是一家人了。”

  “谢二哥。”李逸也是立马打蛇随棍上。

  “哈哈哈,好,这第一关现在看是勉强过了,无逸你找个大媒。”

  “二哥你觉得找我师兄做媒如何?”

  李逸认识的有身份的人也没几个,杜如晦是一个,但他是十娘的堂兄,孙伏伽算一个。

  秦王也勉强算一个,但李世民现在出镇长春宫,那里在同州黄河边上,总领关东兵马,也没空来给他当媒提亲。

  “孙中丞可以,堂堂五品治书侍御史,又是进士出身,还是你同门师兄,做这个媒人可以。”杜如晦点头。

  李逸挺惊讶杜如晦的办事能力的,

  虽然骗郭氏他们生米煮成熟饭,但仅靠这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当也没那么轻易说服郭氏的。

  十娘是既兴奋,又忐忑,

  生怕见到祖母后事情又有反复,

  但丑媳妇也得见公婆,这件事现在也必须得面临郭氏这一关。

  好在有杜如晦坚定站在他们这边,既出谋划策,还奔走出力。

  李逸特意去换了身新衣服,

  “陛下不是赐你绯袍吗,穿上,把太子赠你的金蹀躞带也系上。”杜如晦看到他穿了身青衫,摇着头建议。

  “不用吧,我就算是穿绯,但在京兆杜氏面前,也不值一提啊。”

  “隆重点好,你也无须妄自菲薄,你现在可是堂堂浅水县开国子爵、九转大将军散实官呢,这可是你凭本事赚来的,甚至仅用了百天时间,就立三次大功。

  我都有些羡慕呢,我这个五品,可是没有爵位的。”

  非大功不赐爵,

  要封爵尤其得需军功。

  李逸两次封爵,那也都是跟军功有关,功还都不小,一次献药秦王有功,助秦王反败为胜,长武大捷。

  一次是临危组织兴盛里七村百姓拒守叛乱羌兵作乱,不仅保住几百户乡民,还杀了叛羌首领,斩了十二个羌贼,那都是实打实的功绩。虽不是他动的手,但都是他的奴隶,自然也算在他头上。

  上次随从出征,也是立了不少功的。

  杜如晦虽前朝时就做县尉了,如今在唐也为五品,但也只累积五转勋,爵却还没机会封。

  李逸回到,

  姬氏帮他更衣,

  人靠衣装马靠鞍,当李逸换上了五品以上官才能穿的绯色绫袍,系上七带金蹀躞带,再佩上秦王赏赐金刀子、太子赏赐鲛皮镶金埋鞘横刀等,

  果然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这地黄交枝的绫纹真好看,”

  官员们的衣服用料是绫,品级越高,绫料越好,甚至上面的图案花纹也各不相同,

  六品以下官员的绫袍上面没图案,

  四五品的有地黄交枝花纹,三品以上的则有双孔雀、雁衔绶带、鹘衔瑞草等纹案,

  而且纹案大小也不同,

  有的贵族绫袍上的图案极大,大独窠花纹直径能达到四十多厘米。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衣袍颜色。

  虽然到如今,大唐在衣袍颜色上还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但也基本有个潜规则,

  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

  流外吏们就是绛色,再往下的就是皂衣、黄衫了,而百姓大多是褐色、白衣、灰袍等。

  一个十六岁的年轻人,

  穿绯袍系金带,

  绫袍上是地黄交枝的四窠纹,

  相当的显眼,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多数人看到,都会觉得这是个名门贵子,

  哪会想到这是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甚至这一切只用了百来天。

  姬令仪看着都有些痴了,似乎想到了自己曾经,

  “阿郎还缺块玉,再系块玉就更好了。”

  李逸有块玉,无逸从小带着的那块玉,刻着李字的一块玉,上次给杜十娘看过,说那块玉很好,

  李逸并不愿带,就如同他跟十娘说的那样,不管那玉上的李家是哪个长安名门贵族,当年既然如此将他遗弃,那他也没必要再找回去,

  他甚至都不愿再带着那玉,

  “阿郎一会见了郭老夫人,一定得有礼貌,要有涵养,她可能会刁难阿郎,甚至说难听的话,但都要忍着,不能失礼,

  这桩婚事,本就是高攀了,”

  李逸很不喜欢听这话,但也知道她是为自己好,“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好了,”

  姬令仪摇头,“阿郎记得礼多人不怪就是,”

  李逸笑道:“是得少说,要是我把郭老夫人给气死了,那这事就麻烦了,”

  “这玩笑一点也不好笑,郭老夫人可是出身名门,又执掌丰乡侯府这么些年,肯定养尊处优,威风惯了的,你可千万别顶撞,就当是为十娘好。”

  “你说的对,她都七十九了,我跟她计较什么。”

  李逸穿着绯袍来到中堂,

  杜如晦笑着大赞,“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杜十娘也是捂嘴轻笑,十分喜欢。

  “阿郎还缺少块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十娘越看李逸越喜欢,李逸平时打扮相对随意,可今天隆重起来,却也是格外英俊了。

  “我这有块玉,阿郎佩上。”杜十娘把自己的一块玉佩给李逸系在腰上。

  这是一块由云纹和蝙蝠组成的玉佩,云纹形若如意,缴缴不断,意为如意长久,蝙蝠寓遍福,幸福延绵无边。

  杜如晦知道这块流云百福玉佩,是郭老夫人给十娘的,从小就带着,这块玉相当名贵。

  “走吧。”

  “先去东市买大雁吧!”李逸道。

  杜如晦哈哈大笑,“你还真打算提两只大雁上门啊,今天只是先去拜见下老夫人,等你请大媒上门时,那时才带大雁呢。”

  六礼第一礼,纳彩。

  男方请媒人上门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一般纳彩会跟问名、纳吉一起进行,问女方名字、八字来测吉凶,合八字后,把结果通知女方,并送礼决定订婚。

  等到纳征,就是往女方家正式下娉礼了,征,成也。

  先纳娉礼而后成婚,经此仪式才算婚约完成,这时男方也会给女方送娉书。

  李逸真不懂这些三书六礼的规矩,

  杜如晦说不用,那就跟着直接上门。

  一路上,杜十娘激动又紧张,

  来到杜如晦宅前,她甚至不敢进门。

  还是李逸牵起她的手,才给了她勇气,

  杜如晦见了,也只是呵呵笑着,带着两人直奔内院中堂,

  郭氏一路车马来到长安城,坐在那精神有些不济,

  “祖母,十娘和无逸来给请安。”

  郭氏抬起眼皮,

  一双昏浊的目光,却突然变得犀利,

  她坐直身子,努力想要保持威严,

首节上一节137/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