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美人都没听说过柿子还能做酒的,李逸笑着道:“你们等着瞧吧,柿子酒可是很好喝的,”
他早盯上院里的柿子了,
或者说是看到这些柿子在变红,他才想起来这个事。
柿子在关中遍地都是,这玩意很好生长,甚至不需要怎么特意管理,能长满满一树,田间地头,甚至沟沟壑壑的地方也能长。
到了冬天,也算是不错的一样果子,还可以做成柿饼、柿酱。
当然,到后来,这种老品种的柿子,已经没啥人吃了,吃的都是那种改良过的水果柿子。
鸟都吃不过来,冬天里如红灯笼一样挂满枝头,最后任由掉落烂掉。
柿子酒跟地瓜烧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深受百姓喜爱,主要还是不用费粮食,便宜。
李逸早发现,现在关中的粮食贵,酒更是贵的离谱。
特别是皇帝还发布禁屠沽的诏令,就是禁止杀牛马,禁止粮食酿酒。
这让酒越发的贵了。
好的酒,斗酒十千。
中档的,也往往要一两千一斗了。
一般人还真喝不起。
现在腐竹作坊虽然还在开着,但价格从原来的每斤三百多钱,降到现在百钱,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暴利了,给作坊里的工人开工钱后,赚到也有的赚,但只是普通小买卖了。
他觉得可以弄香皂、酒的买卖,
先从柿子酒开始,
其实柿子酒做起来非常简单,对柿子也没啥要求,软的硬的甚至坏的烂的都行,自己喝就挑好点的。
柿子酒先发酵再蒸馏,农村自己酿烧酒,什么地瓜烧、高粱烧、酒糟烧等等,大同小异,
虽说肯定没有各种什么先进的工艺、配方啥的,但几百年的传统酿造工艺,其实也还可以的。
甚至许多老头还只信任这种自酿的,觉得真材实料没有勾兑、添加啥的。
放到大唐来,那还是很先进的。
特别是这时代可还没有蒸馏酒,以黄酒为主,不管是叫米酒、清酒、烧酒、麦酒,其实都是差不多类型的,都是粮食酿造的发酵酒。唐朝的烧春啊清酒啊白酒啊,其实也还是发酵酒,只不过是熟酒。
经过制曲、发酵等工艺,得到的酒称为生酒,这种酒液一般浑白,因此也叫浊酒,白酒。这种酒较清甜,但不易储存,容易酸坏。
于是把酒密封于容器,微火低温慢慢加热,变成了烧酒,或叫清酒。
烧过的酒不易酸坏,而且酒液还会变的澄清。
而经过长期的储存后,颜色逐渐变深,变成橙黄色,这就成了黄酒。
因为烧酒大多是在冬至时节酿造,然后储存,来年春季开封,也就叫冬酒,或烧春酒。
李逸唐朝各种酒也喝了不少,从百姓家最简单的麦浮子酒,到醪糟,再到浊酒、烧酒、黄酒,
其实都是一种酒,只是工艺有所不同。
度数都不算高的米酒。
而李逸打算搞点柿子酒,那是蒸馏酒,这才是真正的后世那种烧酒白酒。
虽说这种辣的白酒唐人未必喝的惯,但是不用粮食就能出酒,这可就值得尝试啊。
这关中到处都是柿子树,真要搞起柿子烧,这原料成本很便宜啊,供应量也充足,要多少有多少。
别人新丰美酒斗十千,
剑南烧春好几千,其它什么金陵春、土窟春、石冻春、梨花春等等,可都很贵啊。
就算如今天下不太平,
可对于酒的需求仍是极大的,市场很大,但受限于粮食、政策等原因,禁止普通百姓酿酒售卖,只有官府有一些酒坊,但量也少,价格太高。
想喝的人喝不到喝不起,
李逸推出这柿子烧,就算完全是另一种口感,但没的喝的人,或喝不起现在烧酒的人,
喝李逸这种新的烧酒,估计也是愿意尝试平替的。
可买一石软黄米酿酒,得两千多钱,但买一石柿子,一百钱一石去收,估计得有人抢着卖。
李逸叫来四个赤排羌奴摘柿子,
这四个家伙跟刘黑子较量过几回,刘黑子仗着自己力气大,只跟他们比力气,什么翘关、负重、搬石、背粮食,扳手腕,把这四个羌人精英战士,一次次击败,
反正不跟他们比射箭、骑马、搏击、刺杀这些,
那四个家伙还真以为刘黑子深藏不露的高手,
但这四个家伙一开始并不服李逸,觉得李逸小白脸。
于是李逸带他们挨个进屋,分别展示了下什么叫五雷正法,电棒握在手里,藏在袖中,
大喊一声雷公电母,急急如律令,
然后电光闪过,
李逸电棒顶在他们大腿上或是肩膀上,立马就让他们倒地。
四个赤排羌奴挨个享受了三秒电击后,
全都把李逸视为神人,李逸特意一个个叫去试,就是不想让他们窥破天机。
也不想让刘黑子发现他的五雷正法其实是个电击棒。
但效果是非常震撼的。
反正从那以后,四个赤排羌都对李逸服服贴贴的,对刘黑子也很服气,在这个宅子里,李逸这个主人地位也是彻底奠定再不能动摇。
他平时对这四人也还算不错,能吃饱喝足,也不会打骂。
对他们的定位,李逸也很清楚,没打算让他们去种地做工啥的,就是定位于自己的护卫。
平时看家护院,他出去的时候则随从护卫。
真要有人逼急了他,也可以派人去干点黑活。
四个赤排羌李逸给他们取名存孝存悌存忠存义,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来取名,
之前那三家人中的两个少年,取名是守仁守义,按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顺序,前面是个守字。
他也省的一个个的想名字,以后存字的一排,守字的一排。
好取,还好记。
四个赤排羌中的存孝,年纪最大,李逸之前以为他得有三十岁,但实际才二十,就是皮肤黑又粗糙,加之做俘虏被关押等原因才显老,
这家伙在四人中年纪最大,也最勇悍,那天李逸一个三秒还没把他电翻,又补了一记三秒才放倒他,因此他获得了李存孝这个名字,也成为老大,而陈良那小子,现在也改名李存礼,是这个五人小队中的老小。
李逸手往树上一指,
李存孝往手心吐了两口唾沫,蹭蹭蹭的就上树了,然后存悌存忠存信三人也矫健上树,
只有改名存礼的陈良,爬了几次也爬不上去。
“存礼你就在树下捡果子。”
李逸把陈良安排进赤排羌中,也是为了避免这四人成为不受控制的小团体,特意安插了他进去,既监视他们,也让陈良帮着教他们汉话,毕竟陈良以前家在陇右做生意,他也是跟羌人打过交道,会一点点羌话,现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有这五个家伙,
很快就摘了许多柿子下来,
这些柿子才刚开始红,还很硬,但已经可以做酒了。
先把柿子破碎捣烂,然后加酒曲,或是酵母入大缸密封上两个月,中间查看搅拌几次,防止发酵过度就行。
发酵好后,加一种野草,就可以装锅蒸馏烧酒了。
“黑子,你带存礼去东市买大缸,多买几口,存礼你记得再买点酒曲回来,要买带辣蓼草和金樱子的那种酒曲,其它的也买点回来,我到时都试一试。”
李逸让存孝四人把柿子捣烂,
他让玉漱给存礼取钱,“对了,看看东市屠市上有没有猪胰子。”
“阿郎要买猪胰子作啥,那东西可不好吃。”刘黑子道。
李逸没理会他,“先买个几副就行,再看看有没有贝壳买点,要是有石灰买,你就直接买点石灰回来。”
李存礼以前家里开商铺的,他也跟着在铺里学习,买东西交给他更放心,刘黑子就是负责保管钱和拿东西的。
姬氏倒是看出来了,“阿郎是要用猪胰子做澡豆面药?”
“嗯,试试。”
第110章 杜十娘的约会
霜降,
这天早上还真就降了一场大霜。
早起的丫头秋月惊呼,地上好像下了一场雪,满庭银白。
新罗婢蜷缩在李逸身边,一条腿还架他身上。
真是天生媚骨,难怪有君王不早朝。
谁不想沉眠于温柔乡啊,玉漱不仅长的漂亮,最主要的是会提供情绪价值,她在李逸面前从来都是高兴的,或娇或媚。
“喵。”
小狸花来了,看到新罗婢占了它的位置很不满的喵了一声,结果新罗婢仍在睡,便抬起小爪子在她脑袋上啪啪啪来了个三连击。
新罗婢惊呼醒来,
看到是招财大将军,无奈的往李逸怀里钻,结果惹的招财更加不满,啪的又是一爪子。
“阿郎,这狸奴欺负奴。”
李逸伸手撸了撸狸花,小狸花伸出小舌头舔李逸手,
“饿了?”
李逸这只狸花现在被他养刁了,虽是个捕鼠高手,可现在不吃老鼠了,捉了老鼠天天摆李逸门口。
一般的饭还不吃呢,
得吃鱼,新鲜的鱼,晒的咸鱼臭虾还不吃。
也就李逸供的起他,新鲜的鱼虾放进空间房子里,不会有变化,随时拿出来还跟刚放进去一样。
小狸花的到来,让新罗婢没法再在李逸怀里温存,更不可能早上来次晨练。
取经计划再次失败,新罗婢也只好起床。
虽然也研究过这么多次昆字诀了,但可惜每次阿郎都会在关键时候拿出来个‘鱼鳔’。也不知道是什么鱼的鳔,那么轻薄,却那么结实。
她一直暗暗跟姬氏较劲,想要早日取得真经,只要肚子大起来了,那地位才真正稳固了。
做为十岁被拐,从新罗卖到中原的一个新罗婢来说,不管平时笑的如何灿烂,其实内心深处始终是没有安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