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84节

  “谁想那江东商人连送几次后,忽然改口称是奉了那孙权之命来结好末将,末将是被他要胁,不得不…”

  傅士仁跪在地上,满面懊悔羞愧,泪流满面的将前因后果道出。

  萧和一声叹息。

  与他预想的差不多,傅士仁的背叛,一半自愿,一半是被迫吧。

  不过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非是你自己好赌贪钱意志不坚定,又怎会被孙权盯上下套呢?

  “傅士仁,拿起那封信先看看吧。”

  萧和指了指地上那封周瑜的“亲笔信”。

  傅士仁停下了忏悔,颤巍巍拾起那书信,只看一眼,整个人便傻了眼。

  那一纸帛书上,竟是空无一字!

  “萧军师,你”

  傅士仁猛然省悟,抬头惊愕的望向萧和。

  根本没有什么江东细作,也没有周瑜给他的密信,原来这都是萧和给他下的套!

  萧和懒得跟他再费唇舌,摆手喝道:

  “来人,将他押下去,送往襄阳交由主公处置吧!”

  魏延一招手,一众士卒将目光呆滞,丢了魂似的傅士仁拖了出去。

  堂中短暂的沉寂后,又是哗议惊起。

  “萧军师好手段啊,只一纸假信,便令这傅士仁招认罪行!”

  “萧军师的智谋,琦今日算是领教了!”

  此时的刘琦,方才明白了萧和这一连串布局的用意,不禁啧啧赞叹。

  大赞过后,刘琦却又一脸好奇道:

  “不过萧军师啊,琦还是有一事不明,军师你是如何从一开始,就先断定傅士仁暗通了江东?”

  此言一出,魏延及在场众将校,皆是瞪大眼睛,满腹好奇的望向了萧和。

  “这个嘛,咳咳…”

  萧和低头呷起了汤茶。

  端起汤碗之时,他忽然间注意到,堂外不知何时,已是起了大雾。

  脸上笑容一起,萧和神情瞬间警惕起来。

  “起大雾了,这种天气,最适合偷袭。”

  “公玮公子,文长,做好准备吧,我料最迟明晨时分,那江东美周郎必至。”

  “来者是客,得让周郎好好感受一下咱们的热情好客!”

第86章 我三人还斗不过一个萧和?周瑜惊呼:这怎么可能!?

  夏口下游,樊口要塞。

  周瑜已经扶剑立马,驻立于栈桥上。

  去岁江东军攻入江夏,在斩黄祖,屠夏口之后,便掳民而去。

  因是忌惮与刘表全面开战,孙权并未占领江夏郡全境,不过也没把吃进去的骨头全吐出来,仍旧占据了江夏郡东部诸县。

  樊口即是孙权所占江夏郡最西端一城。

  “都督,我商船已伪装完毕,请都督示下。”

  已卸下铠甲,换上便服的吕蒙上前请命。

  周瑜举目扫去,只见十余艘商船已整装待发,数百精锐的士卒,皆藏入货舱之中,甲板上的士卒均已换上了常服,船头处也树起了江东某商号的旗帜。

  白丁代表平民百姓,没有官职在身,所谓白衣,便是便服。

  “子明,吾能否速破夏口,全看你的了。”

  “此战若胜,你便是主公攻取夏口,乃至收取荆州的首功之臣!”

  “子明,拜托了。”

  周瑜一番激励,面带着期许微微一揖。

  吕蒙热血暗沸,却忙伏身更低。

  “都督这一揖,可折煞了吕蒙,蒙万万受不起呀。”

  吕蒙先是受宠若惊,接着慨然表态:

  “都督放心,蒙此去必将烽火台尽数拔除,为都督大军扫清一切障碍!”

  周瑜对吕蒙表态很是满意,拂手一声:“去吧!”

  吕蒙拜辞而去,转身登上商船。

  一声令下,十余艘商船驶出樊口塞,溯江向西而去。

  周瑜立于江边,目送吕蒙一行船队远去。

  就在这送别的功夫,江面渐渐起了薄雾,视线大为受阻。

  周瑜大喜,哈哈笑道:

  “这么关键时刻,偏偏江上起雾,这正是天助我也,老天也要把荆州送给主公啊!”

  周瑜当即下令,命下游西塞渡的水军主力,即刻趁雾西进,前来会合。

  为防被江夏方面的细作刺探到,江东水军自离开柴桑之后,皆是在夜中航行,白天则藏匿于沿途军渡之中不出。

  周瑜是为送别吕蒙,方才提前赶到了樊口,一万余主力水军,此刻还在下游十五里外的西塞渡中,等着天黑后再西进。

  现下江上起了雾,视线大为受阻,水军战船自然不必非得等到天黑,此刻就能借大雾掩护出发。

  且此去夏口路上,有雾气做掩护,舰队暴露的机率自然更是大大降低。

  这是天助的迹象,周瑜焉能不信心爆增,大喜过望。

  一旁鲁肃却眉头深锁,目光凝视着荆州方向,非但不喜,脸色还透着凝重。

  “子敬,现下起了大雾,连老天也在帮咱们,你该高兴才是,怎么还心事重重的样子?”

  周瑜瞥了鲁肃一眼,看出了他有心事。

  鲁肃犹豫再三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公瑾,你我乃至交,我不妨与你说句心里话。”

  “说真的,我还是觉得联刘抗曹,方为上策。”

  “倘若我们奇袭夏口成功,进而灭了三刘,吞并了荆州,便意味着今后将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独抗曹操。”

  “我们真有那个能力吗?”

  鲁肃道出了心中所虑。

  核心意思,依旧是将曹操视为江东最大的威胁。

  周瑜听罢,却大笑起来。

  那笑声中,透着几分讽刺,又彰显着一股狂烈自信。

  鲁肃一愣,茫然的看向周瑜,不知他为何这般大笑。

  “吾记得子敬你向主公所献之榻上策,正是要西取荆州,全据长江,进而北上进取中原,成就帝业!”

  “现下夺取荆州的良机,就摆在眼前,子敬你怎反倒畏首畏尾起来了?”

  周瑜冷笑着反问道。

  鲁肃语塞。

  周瑜收起冷笑,继续反问道:

  “还是说子敬你对主公,对我江东军,对我周瑜没有信心,认为我们不如那刘备?”

  鲁肃脸色一变,忙道:“公瑾何出此言?”

  周瑜脸上掠起一抹傲色,向北一指:

  “那刘备仅仅手握襄阳一隅,便能击破十五万曹军,杀得曹操落荒而逃。”

  “我们若拿下荆州,主公便能手握荆扬二州,雄踞江南半壁,子敬竟觉得我们独抗不了曹操?”

  “子敬当真认为,我们真就这么不如那刘备吗?”

  鲁肃额头浸出几颗冷汗,面对周瑜略含不悦的反问,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啪!”

  周瑜却轻轻一拍鲁肃肩膀,换上了朋友间才有的笑容。

  “子敬,听我的劝,莫要再杞人忧天,畏首畏尾了。”

  “你相信我,那曹贼若敢挥师来犯,他来十万大军我破他十万,他来百万大军我就破他百万!”

  “我周瑜要做的,不仅仅是为主公扫灭三刘,拿下荆州,我还要北上诛曹,为主公收取中原!”

  “有生之年,我必要辅佐主公,完成伯符未竞之业!”

  周瑜脸上燃烧着近乎狂烈的自信,霸气无匹的道出了心中的宏图大志。

  鲁肃心头一震,仿佛为周瑜那种与生俱来般的自信感染,心中那份顾虑转眼已被驱散大半。

  周瑜这番豪言壮语,确实是“狂妄”。

  只是这话若出自于旁人之口,他必会不屑一顾,暗笑其不自量力。

  可这狂言却是出自于江东美周郎之口啊!

  周瑜的将才智计,放眼天下,还是谁比他更了解吗?

  此时鲁肃听来,自然是毫无违和感,甚至让他觉的是理所当然一般。

  “公瑾智略可比张良,用兵有韩信之风,有公瑾坐镇我江东,主公他日未必不能逐鹿中原,进取天下。”

  “我确实是顾虑太多,有些畏首畏尾了。”

  鲁肃一番自嘲感慨,紧皱的眉头也渐渐松展开来,仿佛忽然之间想通了一般。

  见鲁肃的顾虑终于被打消,周瑜豪烈一笑,便拉鲁肃回帐,边是小酌美酒,边等着下游水军前来。

  酒过数巡,鲁肃却又放下了酒杯。

  “以公瑾亲统大军,又有那吕子明的白衣渡江之计,夏口城中还有我军内应,如今看来奇袭夏口当不在话下。”

  “只是刘备闻讯后,势必会率军南下,前来争夺还夏口。”

  “那关羽精通水战,还有那萧和鬼谋神算,这公瑾你也都已知晓,我们不可小视呀。”

  鲁肃又神情郑重的提醒道。

首节上一节84/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