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88节

  “文和言之有理,进位为帝这般大事,岂能草率儿戏?”

  “从今日起,咱们就尽咱们所能,为父王进位为帝造势吧。”

  “咱们就把梯子搭好,把台阶铺好,让父王名正言顺,舒舒服服的登上帝位!”

  众臣欣然领命。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势运动,在雍凉并三州开始。

  先是夏侯上表,声称晋阳上空出现祥云,上有青龙盘旋。

  接着凉州方面又上表,称有朱雀从陇山飞出,向东飞往长安。

  接着长安城中,又开始流传童谣,什么“刘汉已死,曹魏当立”…

  以司马懿,贾诩,张为首的魏国重臣们,旋即发动了第二轮的上表。

  众人宣称,魏国各地出现祥瑞,预示着曹操乃天命所在,该当顺应天意,登基称帝。

  面对朝臣们的第二次上表,曹操自然是再次拒绝。

  于是第三次的上表,很快又开始。

  这一次不光是魏廷众臣,三州的刺史郡守,各地的镇将,纷纷上书劝进。

  雪片般的劝进表,四面八方的送往了长安。

  到最后,曹丕甚至是带着文武百官,几百号人跪伏在了寝宫之外,奏请曹操登基称帝。

  众臣表示,你曹操不进位称帝,我们就长跪不起。

  寝宫之内。

  曹操正拄着拐杖,孤寂的身躯驻立于墙壁前,盯着那张悬挂的巨幅地图,久久不语。

  “大王,二公子和众臣们已在宫外跪了有两个时辰,有几位年势已高的大臣,已经跪晕了过去。”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呀,大王是不是出去见一见他们,好歹给他们一个答复。”

  身后响起了许褚的声音。

  曹操转过身来,望着跟随了自己十几年亲军统帅,忽然问道:

  “仲康,你觉得,孤该不该应众臣所请,进位为帝?”

  许褚愣了住。

第397章 死前过把皇帝瘾!萧和:臣奏请大王继承汉统,进位为帝!

  许褚一愣。

  称帝这么天大的事,你不问你儿子,不问钟繇,司马懿,贾诩这些个重臣,你问我?

  “大王,褚就一武夫,这种事褚哪里懂。”

  许褚只好摸了摸脑壳,苦笑着自嘲道。

  曹操却冷笑一声,指着外面道:

  “外面那些人,一个个都是人精,全都藏着自个儿的私心,没一个敢跟孤说心里话。”

  “孤就想听你这个一根筋说句大实话。”

  许褚咽了口唾沫,心想魏王你这是夸我呢,还是在嘲笑我呢,我怎么听着不对味呢?

  “仲康,到了现下这个地步,能跟孤说心理话的就剩下你啦。”

  “你老老实实说,孤应不应该当这个皇帝?”

  曹操勾住了许褚的脖子,像跟老哥们儿说悄悄话般问道。

  许褚抠着脑壳琢磨了半晌后,索性道:

  “大王,褚觉着,你应该当这个皇帝!”

  曹操眼眸一亮,示意许褚说下去。

  许褚深吸一口气,脸上燃起豪意:

  “自古以来,哪个男人不想做皇帝?”

  “大王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想那么多身前身后事做什么,就该趁着身子骨还硬朗,好好过一把皇帝的瘾才对!”

  这回论到曹操愣了住。

  别人的理由都是什么人心,什么大局,什么利害。

  到了许褚这里,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特么给老子滚犊子去吧。

  就一句话:

  你都一只脚踏进棺材了,还顾虑个鸟啊,趁着还没死赶紧过把皇帝瘾才是王道!

  “大王,俺说的不对么?”

  许褚见曹操发懵,只得挠着后脑壳问道。

  曹操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通透爽朗,就好似堵在心头许久的淤塞,突然间就畅通无阻一般。

  许褚望着莫名大笑的曹操,却是一脸茫然。

  笑声戛然而止。

  曹操拍着许褚的肩膀,啧啧慨叹道:

  “仲康啊仲康,没想到你一个不通文墨的粗鄙武夫,竟然看得远比孤要通透。”

  “孤不如你,孤不如你啊~~”

  许褚似懂非懂,只能僵在原地憨笑。

  曹操拄着拐杖,重新坐回上位,抬头看向宫外时,眼神已再无犹豫顾虑。

  “这一次,孤就听你的!”

  “孤死后,管他洪水滔天,孤就先过一把皇帝瘾再说!”

  “叫他们都进来吧!”

  …

  邺城,王宫。

  大殿内,楚国君臣齐聚,议论声此起彼伏。

  刘备正与萧和诸葛亮等众臣,围着巨幅的伪魏地形沙盘,谋画着伐魏之计。

  一统天下的脚步,怎么可能停下?

  幽州已经收复,如今的曹操已龟缩至了并雍凉三州一隅之地,坐而等死。

  年近六旬的刘备,自然要赶在有生之年,彻底伐灭曹魏。

  如此,他才能给子孙们留下一个大一统的天下。

  萧和,诸葛亮,庞统,荀,法正等众谋臣,尽皆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众人的战略,基本一致。

  伪秦之重,在于关中。

  欲自东向西攻取关中,自古以来有三条路。

  一为武关,一为潼关,一为并州。

  武关有秦岭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在曹魏屯有重兵的前提下,想凭借兵力优势,强行破关而入,显然是不太现实。

  唯一一次成功的先例,只有高祖刘邦灭秦。

  当时的情况还是秦国主力被项羽尽灭,秦国兵力空虚,新继任的秦王子婴毫无号召力,关中已是人心瓦解。

  有此种种,方才让高祖捡了个便宜,从武关杀入了关中。

  现下的情况却是,曹操威信尚在,主力皆盘踞关西,武关方面配置有充足的兵力。

  想再重复高祖灭秦的先例,显然不太现实。

  潼关就更不用说了,可称天下第一雄关,既有秦岭余脉之固,又有黄河之险,名符其实的固若金汤。

  你就算有百万大军,曹操只需在潼关上放个一两万人马,也足够挡住你的百万雄狮。

  那么剩下的最优选择,就只剩下了并州。

  并州与关中毗邻,基本上以黄河为界,其中有龙门,蒲坂等多处渡口可渡。

  关中与并州的地形,倒和河南河北颇为相似。

  从并州攻入关中,相对于潼关和武关而言,毫无疑问难度要大大降低。

  因此众臣综合考量下,一致议定,当先取并州,再入关中。

  “嗯,伯温,孔明,尔等所献方略,确为万全之策。”

  “孤意已决,咱们就先取并州。”

  刘备微微点头做出决断,遂是向并州一指:

  “至于怎么收取并州,咱们再好好议一个具体方略吧。”

  话音方落。

  白卫匆匆入殿,高举一纸密报献上,声称是关中刚刚送抵的最新急报。

  “念!”

  刘备并未太过在意,目光依旧不离沙盘。

  “本月初七,曹操于长安南郊祭天,宣布进位为帝,建国号为魏,立其子曹丕为太子!”

  大殿之内,众臣皆是一震,猛的抬头转向了那白卫。

  刘备猛的抬头,目光也从沙盘,移向了白卫手中那道密报。

  殿中一片轩然。

  曹操竟然称帝了!

  这个消息,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曹操有谋朝篡位之心,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可自古以来,敢称帝篡位者,无不倚仗其强横的实力做后盾。

  曹操却截然相反。

  雄踞北方半壁江山时不称帝,却偏偏在屡战屡败,只剩下三个州的时候称帝,这是什么脑回路?

  刘备一把接过那情报,仔仔细细亲自观阅,以确认情报无误。

首节上一节488/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