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83节

  曹操松一口气同时,心中又生狐疑。

  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却陡然一亮:

  “莫非田国让已诱得蹋顿挥师入塞,袭破了蓟县,大耳贼闻知后路粮道被断,故而放弃攻我居庸关,要紧急班师东归?”

  此言一出,左右魏国诸将,无不为之精神大振。

  曹操脸上更是浮现久违喜色,点头道:

  “仲达言之有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能逼得大耳贼临阵停止进攻?”

  “若果真如此,孤就得做好反守为攻,追击楚寇,收复失地的准备才是!”

  魏国君臣,一时间信心爆涨。

  损兵失地,被迫西逃的无奈,也被刚刚燃起的希望曙光取代。

  “咳咳~~”

  贾诩轻咳了几声,说道:

  “臣以为,光凭刘备这临战撤退之举,尚不足以判定蹋顿已袭破蓟县,截断楚军后路。”

  “据我细作所禀,刘备此番追击之兵,不过二十六万,由此可推算其留于后方兵马,至少有三万人左右。”

  “那可是三万精锐的楚军,乌丸人当真能在短短几日就将之击破,夺取了蓟县?”

  贾诩泼了一瓢冷水。

  曹操脸上喜色瞬间褪色大半。

  魏军精锐在乌丸人之上,面对三万楚军,他的魏军都不敢小视。

  诚如贾诩所说,哪怕乌丸军团皆为骑兵,当真有这个实力,能速破三万楚军,如此轻松拿下蓟县?

  “文和言之有理,现下还不是轻易下定论的时候。”

  曹操冷静了下来,狐疑目光望向已远去的楚军,喃喃道:

  “可若非蓟县失陷,大耳贼又为何临战退兵呢?”

  脚步声响起,夏侯威神色凝重,喘着气爬上了城头。

  “禀大王,这是田国让刚刚送来的急报。”

  “蹋顿于数日前在燕山脚下,为萧和统帅的楚军大破,乌丸军遭受重创,主力损失殆尽,蹋顿亦为萧和所杀!”

  “现下田国让已说服苏仆延等乌丸小王,自犷平退往柳城,以图养精蓄势,恢复元气。”

  “田国让说了,待乌丸人选出新单于后,他会继续鼓动乌丸人南下抄掠幽州,以牵制伪楚兵马。”

  “只是司马仲达的计策已功亏一篑,他请大王即刻放弃居庸关,速速退往并州为上!”

  夏侯威以悲愤口气,道出了噩耗,将一纸书信,颤巍巍的双手献上。

  城头之上,霎时间如坠寒冬腊月。

  上至曹操,下至司马懿,魏国君臣们同时身形凝固。

  曹操浑身发抖,嘴巴大张,愕然爆睁的眼睛,如同撞鬼了一般。

  乌丸人非但没能攻取蓟县,竟然反为萧和大败?

  连蹋顿这个乌丸单于,竟然也赔上了性命?

  如此匪夷所思的消息,完全超出了曹操的理解范围,震到他是脑子一片空白。

  “难怪刘备临战退兵,原来他是提前知晓乌丸惨败,算定了我们必会弃关西撤,他可兵不血刃拿下居庸关,自然不必做无谓牺牲。”

  贾诩最先回过神来,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

  下一瞬,城头一片炸裂。

  “这不可能,完全说不通啊!”

  “蹋顿至少有三万铁骑,就算对战的是萧和,纵然不能取胜,也不至于败到如此地步,竟连自己性命都赔上?”

  “这不可能,不可能啊~~”

  幡然惊醒的司马懿,此刻也方寸大乱,激动的大叫起来。

  曹操身形剧烈一震,摇摇晃晃冲上前,一把夺过了夏侯威手中的田豫书信。

  蹋顿下战书,以激将法诱使萧和决战,临战之际,楚军以连弩重创蹋顿主力,蹋顿被俘…

  整个燕山之役,田豫所能查明的一切细节,皆清清楚楚定在上面。

  字字如雷,击碎了曹操残存的幻想。

  他抬起头,迷茫的望向司马懿等人,结结巴巴问道:

  “连…连弩又是何物?”

第391章 曹操:我连底裤都输给了刘备?二战白狼山,今日我必灭乌丸!

  “连弩?”

  司马懿眼神迷茫,下意识回头看向了贾诩。

  贾诩眼神清彻而迷茫,木然的摇了摇头。

  曹操颤巍巍的伸出了手,将田豫的那道急报,展示给了众人。

  司马懿匆忙接过,张,李通等诸将,纷纷围上前来。

  就连素来不喜凑热闹的贾诩,在极度好奇心的驱使下,也不得不挤进了人堆里,探着脑袋从人缝中硬瞅。

  连弩,瞬息之间,可十箭连发,密如疾风暴雨…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眼神爆睁,愕然的神情如若读到了此生最匪夷所思之事。

  “老臣明白了,楚军中定是装备了一种新式弩机,名为连弩。”

  “此弩可十箭连发,瞬息之间以密集的箭雨重创乌丸铁骑。”

  “那萧和正是凭借此连弩,方能杀蹋顿一个措手不及!”

  要么说贾诩老练,最后从短短几句奏报之中,推算出了这连弩为何物。

  众人恍然大悟。

  “十箭连发,连弩,连弩…这世上竟有如此神器?”

  曹操声音颤栗,眼眶已为难以置信四字填满。

  贾诩一声沉叹,说道:

  “大王忘了吗,那萧和不光神机妙算,还是一位兵器大师,楚军神雷炮等利器,皆为其所创。”

  “臣猜想这连弩,定然也是这萧和为刘备所创。”

  “他正是有此神器,方才有恃无恐,敢以三万步军迎战三万乌丸铁骑啊。”

  贾诩将这连弩的创造者是谁,一并也推测了出来。

  曹操身形晃了一晃,倒退几步,靠了许褚的身上,整个人就此凝固成一尊石象。

  “连弩,萧和此贼,竟能造出如此神器,可恨,可恨~~”

  司马懿狠狠跺脚,拳头击打着城垛,满口咬牙切齿,震惊之中又掺杂着抓狂无奈之意。

  沿城一线,魏军上下很快得知乌丸惨败的消息,军心士气再度大跌。

  “大王,乌丸遭此惨败,蹋顿也已陨命,他们能自保已属侥幸,更遑论袭取蓟县,断楚军的后路?”

  “大势已去,幽州断无收复的希望了,大王,弃关西退吧。”

  贾诩最先冷静了下来,向着曹操揖身一拜,苦苦劝说道。

  司马懿一跺脚,不情愿却又不得不跟着劝道:

  “大王,幽州失陷已成定局,单凭我们现有兵力,居庸关只怕也守不了几日。”

  “弃关西撤,撤往并州吧!”

  张,李通等诸将,尽皆反应了过来,纷纷跪地苦劝。

  众人是唯恐曹操顾忌颜面,依旧固执不肯放弃收复幽州的执念,非要死守居庸关。

  到时他们所有人,只怕都要跟着曹操,一同覆灭于这关城之中。

  放弃幻想,彻彻底底的退往并州,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曹操推开许褚搀扶,一步一晃的来到城墙边,眼中噙着悲凉目光,望着眼前幽州河山。

  此时此刻,他哪里还有什么幻想。

  从得知蹋顿陨命的第一时间起,他就知道,自己输了。

  输的彻彻底底,连底裤都不剩。

  冀州也罢,幽州也好,这河北膏腴之地,就此尽落于了刘备之手。

  此生,他恐怕都再无夺回的希望了。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呀…”

  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后,曹操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

  “传令,全军弃关,连夜退往并州吧。”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入夜时分。

  曹操带着数万魏军,如惊弓之鸟般逃离居庸关,匆匆忙忙向着并州方向逃去…

  塞外。

  乌侯水北,白狼山。

  张辽手扶长刀,如铁塔一般屹立于山林之间,一双鹰目穿过枯叶,死死盯着山脚下的乌侯水。

  三天前,他率五千轻骑,自卢龙塞出燕山,进入漠南草原。

  尔后便是一路飞奔,直扑白狼山设下埋伏。

  乌侯水自西向东,一路延伸向了乌丸人的“故都”柳城。

  倘若犷平的峭王汗鲁王等乌丸余部,想要退往柳城,势必要沿乌侯水东进。

  战马要喝水,牛羊要喝水,士卒要喝水,十几万丁口也要喝水,自然得逐水而进嘛。

  白狼山,便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日近黄昏,又是一天将要过去,却仍未见乌丸人的踪迹。

  张辽心中默默掐算了一下,军中所携带的干粮,应该只剩下了两天左右。

  倘若两天时间内,乌丸人再不出现,他们就没办法再埋伏下去,必须要出去抢掠散落的乌丸牧民,就地取粮。

  一旦如此,这五千铁骑的行踪即刻暴露,乌丸人收到消息,惊惧之下势必会改变行军路线,甚至是放弃东退柳城,改退往其他地方。

首节上一节483/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