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拖延片刻,我八万大军也要全军覆没,那时一切就都完了!”
曹操打了个寒颤,猛然惊醒。
回望壁垒之外,只见数以十万计的楚军已登上北岸,张,宋宪,夏侯威等各路魏军,正向易京防线全线溃退。
楚军杀上北岸,已无可阻挡。
曹操顾不得再质疑那情报真实性,急是喝道:
“速速打开壁垒大门,收拢败军入城,速速”
令旗摇动,号令传下。
绵延十里的易京壁垒,各道壁门大开,败溃而归的魏军士卒,如惊弓之鸟般纷纷逃入壁垒。
曹操立于城楼,望着北岸沿线升起的楚字大旗,手中拐杖攥到咔咔作响。
良久之后,城头上响起一声无力的叹息声。
…
残阳西斜时,渡河之战结束。
魏军在付出了近万余人死伤,却依旧未能阻挡楚军强渡易水。
登陆楚军逼近易京壁垒,开始安营下寨,一座座营盘望楼箭塔是拔地而起。
而易水上,楚军还修筑了三座浮桥,粮草辎重是源源不断由南岸运往北岸。
入夜时分,王帐。
“司马仲达,贾文和,你们告诉孤,仗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
上位的曹操,拍着案几冲着司马懿贾诩愤怒的吼问。
司马懿额头滚汗,不知如何回答。
贾诩却暗暗瘪嘴,心里边是一阵委屈。
从一开始,他就不赞成坚守幽州,力主全师退往并州。
是你受了司马懿鼓动,非要固守易京防线,抱着一丝侥幸妄图守住幽州。
现下仗打成这般一个烂滩子,却要让我跟司马懿一起背锅?
这锅我可不背。
贾诩眼珠转了一转,遂拱手道:
“大王,臣以为,从我们退守易京的一刻起,那萧和就已谋划好了对付我们的计策。”
“楚军海上偷袭沽口,雍奴一战我四千轻骑全军覆没,今日楚军趁势强渡易水…我们所走的每步,都在那萧和的算计之中。”
“仲达的战略也好,战术也罢,虽称不上天衣无缝,却也不能说是有错。”
“只可惜,从一开始,便皆为那萧和洞悉。”
“从一开始时,仲达便输了。”
司马懿心中一凛,缓缓扭过头来,一双眸子如狼目般射向了贾诩。
贾诩这个老东西,明面上是在分析战局,实则是要把自己择干净,把锅都扣在他一个人头上啊。
好阴毒~~
司马懿咬牙切齿,心中暗骂。
“仲达,你怎么说?”
曹操怒声喝问,无处发泄的怒火,果然被贾诩引到了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情知无从辩解,只得伏跪在地,愧然道:
“战局演变到眼前这局面,臣确实难辞失算之责。”
“臣实在没料到,大耳贼运气会好到不可思议地步,其水军竟能穿越茫茫渤海,精准无误的攻取了沽口。”
“臣亦没料到,大耳贼会偷偷摸摸,组建了一支重骑兵,还随伪楚水军一并登陆幽州。”
“臣难辞其咎,请大王责罚。”
司马懿一脸诚恳的叩首请罪。
只是这番话看似在承认失策,实则是在不动声色的为自己辩护。
不是我失算,是那刘备运气太好。
海上偷袭,远离海岸线,十个有九个不是迷失于大海,就是葬身于风浪之中。
偏偏刘备的水军,就这么一次就成功了。
运气好到如此逆天地步,能怪得了我吗?
“你,你”
曹操指了司马懿半晌,终究还是一甩衣袖,将满腹的责怨之言强咽了回去。
司马懿暗松了一口气,阴恨的目光斜瞟了贾诩一眼。
曹操则一摆手,有气无力道:
“那你说说看,现下这副烂摊子,该当如何收场?”
司马懿权衡片刻后,拱手道:
“大王,事到如今,臣以为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
曹操仿若看到一丝曙光,忙示意司马懿说下去。
“第一条路,放弃幽州,率现有兵马退往并州,失地而存人。”
“第二条路,留半数兵马坚守易京,大王亲率半数兵马星夜兼程回师幽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荡灭登陆之敌,稳住后方,尔后再火速回师易京。”
司马懿洋洋洒洒,献上两计。
曹操眉头再度凝起。
第一条路,不就是跟贾诩最初的方略一样,放弃幽州,保存实力么?
当初是你司马懿极力反对,我才否决了贾诩劝说,现在你却又叫我放弃幽州,我面子放哪里搁?
这第二条路,倒是一条扭转困局的良策。
只是却有两个不可预测的因素。
其一,能否迅速荡平登陆之敌。
其二,抽走了半数兵马,留守之兵能否挡住刘备三十万大军猛攻。
曹操思索良久后,反问道:
“孤大费周章修筑了这易京壁垒,如今却不战而弃,灰溜溜的逃往幽州,早知如此,当初直接退往幽州岂不更好,何至于白白损兵折将?”
“第一条路,实乃下策也。”
话锋一转,曹操又问道:
“那依仲达之计,你这第二条路,能有几成胜算?”
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叹道:
“恕臣智计有限,只能想到这一策,却不敢断定有几成把握。”
“事关幽州存亡,还当大王圣心独断才是。”
曹操脸色微微一沉。
司马懿这是学精了,怕再次失算背锅,便不敢做定论。
意思很明白,我只管出计策,用不用是你的事。
到时候若败了,锅你自己背,别赖在我头上!
曹操拄着拐杖起身,步履蹒跚的来到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久久不语。
帐中无人作声,气氛静的吓人。
不知过了多久。
曹操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身之时,脸上已化为决然。
“孤意已决,决不放弃幽州。”
“孤选
第377章 刘备:给孤万炮齐发,清空弹夹!易京铁壁,打成漏勺,大势已去!
楚营。
王帐之内,酒香弥漫。
刘备正与众将畅饮,小小庆贺今日强渡易水之功。
这时,陆逊的捷报正好送到。
“一切皆如伯温你所料,曹贼果然以幽燕轻骑劫我粮草,却在雍奴渡为我背嵬骑大破。”
“四千敌骑为坦之全歼,敌将高览夏侯充,皆为坦之所斩!”
“这一战,大获全胜啊!”
刘备大笑,将手中捷报展示给了众臣。
帐中原本就振奋的气氛,随之更加沸腾。
“四千敌骑,加上一个高览,坦之这一仗打得漂亮,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呀。”
萧和却啧啧赞叹,将功劳全都推给了自己那位大舅哥。
刘备连连点头,对自己这个大侄子自然是赞不绝口。
“雍奴这一战大胜,我远征军在幽州当是无人能挡,必能将曹贼后院搅个天翻地覆。”
“伯温,你说接下来,曹贼会如何应对?”
刘备收起了欣喜,目光望向了萧和。
萧和把玩着酒杯,冷笑道:
“于曹贼而言,现下上上之策,乃是即刻壮士断腕,放弃幽州率军撤往并州。”
“不过曹贼在易京壁垒上下了血本,又折损了不少兵马,臣料他必舍不得放弃幽州。”
“那么于曹贼而言,现下惟一的机会,就是亲自率军以迅雷之势,击破我远征军,稳定住幽州后院。”
“我远征军有一万余步骑,曹贼想要速灭,至少也得抽走四万左右兵马,如此则留守易京壁垒的兵马,当只余下三万左右。”
说罢。
萧和杯中酒一饮而尽,眼中杀意再燃:
“所以臣以为,只等曹贼抽兵北上,我们即刻尽起大军,趁虚攻破易京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