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63节

  眼见萧和如此有担当,没让自己背锅,黄忠松了口气之余,心生几分敬佩。

  酒虽接过,他却又不解道:

  “萧太尉,你既是神机妙算,料到了曹贼会派轻骑来阻击我们,为何却还向大王献计,叫我率军从下游偷渡?”

  苏飞和其余众臣,皆也是神色狐疑,齐刷刷望向了萧和。

  “其实汉升老将军你此战,并非是真要你强渡易水,而是要借此机会,试探出曹贼还有多少骑兵可用。”

  “有了具体数目,大王心里边才有底,方能决定派多少兵马,派哪些兵种直捣幽州腹地,叫曹贼的易京防线形同虚设!”

  萧和不紧不慢,点破了第一层玄机。

  黄忠一愣,眼神愈发茫然,全然没能领会萧和话中深意。

  帐中众臣,亦是一头雾水。

  试探魏军骑兵数目,直捣幽州腹地,让易京防线形同虚设…

  这几件事,八竿子打不着,似乎全然没有联系啊。

  “伯温,事到如今,也该是让大家知晓的时候了。”

  刘备一笑,遂向众人解释道:

  “诸位有所不知,伯温早在青州攻陷时,就已奏请孤召集船匠,在青州沿海兴建了一支新式海军。”

  “这支海军所用之船,皆乃伯温所创的新式海船,可远海航行无惧风浪。”

  “此番伐魏,伯温的计策乃是孤率主力在此吸引曹贼,却叫伯言,坦之,休穆他们,以海军浮海北上,从渤海登陆渔阳一线,兵锋直取蓟县,扫荡幽州腹地。”

  “曹贼若闻知我军于他背后登陆,必会首先动用所有骑兵去阻击。”

  “汉升你这一战,正是为试探出魏军所余骑兵数量,孤才心中有底,做出相应部署。”

  “诸卿,现下你们明白伯温的计策了吗?”

  真相揭晓。

  大帐中一片惊喜,骤然沸腾。

  黄忠等众臣这才恍然大悟,惊喜赞叹声四起,无不是惊叹于萧和的深谋远虑。

  一片叹服声中,马谡却忽然道:

  “大王,太尉,以谡之见,远海航行固然能瞒过魏军耳目,隐藏行踪,达到奇袭的效果。”

  “可据谡所知,远离海岸线航行,极易迷失方向。”

  “那这海上奔袭一战,如何能确保我们这支水…海军,能顺利抵达渔阳沿海,而不是迷失于茫茫大海之中?”

第370章 萧太尉不光是兵仙,还是海神!大楚海军登陆幽州,夏侯余孽懵圈!

  王帐之内,霎时间鸦雀无声。

  众臣脸上的赞叹折服,霎时间为担忧取代。

  “伯温,幼常言之有理,这远海航行,如何辨别方向是个大问题呀。”

  刘备目光急是看向了萧和。

  久居南方多年,他虽不善水战,却对江海航行利弊也心里有底。

  海运优势就不必多说。

  其弊端之一,就是海上风浪远胜于江河,江船入海极易翻船。

  而萧和所造的尖底海船,完美的克服了这一弊端,令战船远海航行的生存率倍增。

  另一个弊端,他却给忽视了。

  那就是方向。

  贴着海岸线航行,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随时可以陆地做为参照物嘛。

  可远海航行就不一样了,白天只能靠太阳,夜晚就只能靠星辰来辨识方位。

  可大海之上天气变化无常,碰上阴雨天怎么办?

  一场暴风雨下来,说不定航线就已偏出了十万八千里。

  到时候别说在渔阳郡登陆,你能活着找到一片陆地登岸,不迷失于茫茫大海里就不错了。

  风浪和方向,远海航行两大难题。

  刘备先前只考虑到了前者,却忽略了后者,现下经马谡提醒才猛然想起。

  “大王放心,幼常所顾虑之事,臣早已有应对之策。”

  “臣已将绘制好的海图交给了伯言,还有两样可在海上辨别方位工具也一并给了他。”

  “有那两样东西,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臣相信他们都不会偏离航线,定能准确无误的于沽口登陆。”

  萧和却神色淡定平静,给老刘和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众人精神一振,眼中顿时涌起奇色。

  “伯温,你给了伯言什么神器,竟有如此神效?”

  刘备瞪眼大眼,满腹好奇的问道。

  众人也皆是好奇。

  萧和见状,只得笑着解释道:

  “臣给伯言的两件工具,名为罗…”

  …

  十日后,渤海。

  茫茫大海之上,数十艘巨大的海船,正扬帆疾行。

  朱桓环扫着四周,脸上却若隐若现着一丝心虚之色。

  四周所见皆为茫茫大海,看不到丁点陆地的痕迹。

  自离开青州威山基地,他们这支海军船队,在海上已漂了快十天了。

  不是那种贴着海岸线,随时可以靠岸的漂,而是远离陆地,真正意义上的海上飘泊。

  饶是朱桓精通水战,这么久看不到陆地,心里边还是空落落的,越发的不安。

  朱桓当然也知道,所以要远离陆地,就是为了避过岸上魏军耳目的监视,确保奇袭的突然性。

  可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他自然也清清楚楚。

  就比如几天前的一场暴风雨过后,他便已晕头转向,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号令舰队,按着陆逊所指方向航行。

  稍稍定了定神后,朱桓目光转向了船首的陆逊。

  此时这位江东同乡,此次海上远征的统帅,正在把弄着他手里边那两件“小玩意儿”。

  陆逊告诉他,这两件小玩意儿,一个叫罗盘,一个叫六分仪。

  陆逊还告诉他,此乃太尉萧和所造之物,依靠这两件仪器,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万里晴空,他们都不会迷失方向,始终能保证不偏离航线。

  此刻的陆逊,一会看看手中罗盘,一会又举起六分仪,对着天空瞄来瞄去,一会又在萧和给的那张海图上比对…

  这么一番折腾后,陆逊便给出新的指令,不时令舰队调整航向。

  “我说伯言,你手里边这玩意儿,真能帮我们找到沽口?”

  朱桓凑上前来,忍不住质疑道。

  陆逊停下了手里工作,抬头望向前方大海。

  “说实话,我心里边也没底,我只是按照萧太尉教给我的方法用这罗盘和六分仪而已。”

  “不过,既是萧太尉所造的神器,应该不会有错吧。”

  “毕竟这么多年了,你见萧太尉有出过错吗?”

  朱桓心头微微一震,满腹的质疑之词,被陆逊一句“萧太尉有出过错吗”给堵了回去。

  你朱桓有几斤几两,也敢质疑神人一般的萧太尉?

  “萧太尉也是深不可测,就这么个小玩意儿,就能让咱们在茫茫大海里迷失不了方向?”

  朱桓接过陆逊手中的六分仪,嘴里碎碎念着,全然看不出其中原理。

  “这东西可是宝贝,可千万不能弄坏了,不然咱们怕是就要回不了家了。”

  陆逊生恐他弄坏,一把抢了回来。

  朱桓撇了撇嘴,正想着抱怨两句。

  突然。

  桅杆上传来望兵的大叫声:

  “陆地,前方有陆地!”

  陆逊精神为之大振,忙是亲自爬上桅杆,举目远望。

  前方海之尽头,当真看到一线陆地的轮廓。

  “传令各船,加速靠近。”

  陆逊兴奋的大叫。

  令旗摇动,海军各艘战船,迅速向那一线海岸驶去。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海岸渐渐清晰起来,一处河流的入海口印入眼帘,入海口的北面方向,则座落着一座城池。

  陆逊观察良久后,又下了桅杆仔细比对海图。

  良久后,陆逊猛一拍案几,欣喜若狂道:

  “是了,那就是沽口城,旁边那条河便是沽水,我们的航向无误,那就是沽口城!”

  朱桓同样欣喜若狂,再看向陆逊手中罗盘和六分仪,啧啧慨叹道:

  “没想到,萧太尉竟有这等航海神器,依我看,他不光是兵仙再世,还是海神转世啊!”

  各船之上,不约而同回响起楚军士卒的欢呼声。

  陆逊最先收起狂喜,抬手一指沽口城:

  “休穆,沽口城近在眼前,咱们还等什么?”

  朱桓战意瞬间被点燃,拔剑一指,豪然叫道:

  “弟兄们,看到了没有,沽口城就在眼前,城里边有的是酒肉!”

  “各船加速,杀上岸去,杀入沽口城,肉酒管你们吃个饱!”

  海上漂泊十余天,吃尽了苦头的楚军士卒们,立时军心大振。

首节上一节463/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