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451节

  密密麻麻的箭雨,居高临下的向着魏卒袭去。

  魏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轰死射死无数,一时间是死伤惨重。

  曹冲这才想起,楚军还有土山在城外。

  于是惊恐无奈之下,他只得匆忙撤下城头,喝令魏卒下城躲避。

  可此时的城下,早已是一片泽国,水深已涨至脖颈处。

  魏军无处下脚,只得全部爬上了房顶避水。

  接下来的几日内,两万魏军只能吃喝拉撒,全都缩在房顶一隅之地完成。

  夜晚入睡,同样也只能躺在房顶上。

  稍不留神翻个身,便会滚下房顶,坠入水中变成了落汤鸡。

  刘备显然觉得他们还是太舒服,便令神雷炮不分昼夜狂轰。

  哪怕轰不死魏军,那天崩地裂的巨鸣,也要时时刻刻吓到魏卒心惊胆战。

  两万魏军在神雷炮和洪水的双重折磨下,不出七日,已是心力交瘁,生不如死…

  第八日,邺城王宫大殿。

  曹冲负手立于邺城之中,唯一一处被洪水淹不到的干净之地上,默默的望着城墙方向,那一枚枚不时飞越入城的石弹。

  每一枚石弹落地,那轰然巨响声,都令他身形微微一颤,一阵的心悸。

  左右辛毗,夏侯充等人,皆是神情悲观,不住的唉声叹气。

  终于。

  陈泰忍无可忍,一咬牙,拱手道:

  “大势已去,邺城守不住了。”

  “仓舒公子,再过几日趁水势稍降,我们弃城突围吧!”

第359章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刘备:我三十万大军辗压局,一个都别想跑!

  弃城突围!

  四字如雷,轰到曹冲身形一震。

  “仓舒公子,玄伯言之极是啊,将士们已被折磨到人不人鬼不鬼,精神已接近崩溃!”

  “等到洪水一退,大耳贼大举来攻,只怕他们连拿起武器的勇气都没了。”

  “邺城确实守不住了,弃城突围才是上上之策!”

  不等曹冲表态,辛毗便迫不及待的附合劝说。

  左右夏侯充等诸将,如同看到了曙光,纷纷劝说曹冲弃城突围。

  曹冲却目光望向北面,一声叹息:

  “我当然知道,到了这般地步,想要守住邺城已是万难。”

  “可邺城乃是我大魏国都啊,倘若就这样弃了,对我大魏军心民心之重创,尔等可曾想过?”

  “且当初我向父王立下军令状,不惜赌上性命也要守住邺城。”

  “现下父王并未令我弃城,我却擅自弃邺城出逃,我有什么脸去见父王?”

  曹冲搬出了一大堆的苦衷,显然是内心之中,不愿意就此放弃邺城。

  辛毗一听就急了,忙道:

  “邺城被围成水泄不通,大王就算想让我们弃城突围,他的信使诏令也传不进来啊。”

  “我想大王得知大耳贼决漳河之后,定然已知道邺城无法再守,必定已想令我们突围。”

  “仓舒公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啊。”

  众人纷纷附合,尽皆苦劝。

  曹冲却只以沉默对待。

  这帮人的心思,他再明白不过,无非是想自保而已。

  可他们终究是臣下,就算弃城而逃,曹操也不会责怪,依旧还得用他们。

  自己却是拍板之人,得背上擅自弃守都城的罪责。

  背负着这份罪责,曹操必会对他彻底失望,他就与曹魏世子之位彻底无缘了。

  这还是其次。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世子不世子的,他已经不在乎了。

  他在乎的是曹魏江山存亡,在乎的是曹氏一族的生死。

  江山存亡,曹氏生死,皆在于邺城。

  邺城若失,真就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他不想做曹氏灭族的罪人,不忍心见曹操辛苦开创的大魏江山,就此毁于自己之手啊。

  陈泰眼珠微微一转,拱手道:

  “泰知道仓舒公子顾虑什么。”

  “可仓舒公子有没有想过,若我们执意坚守下去,邺城依旧会被攻破,我们所有人都要死在这里?”

  “战死便罢,我等大不了以身殉国,尽一个忠臣的本份。”

  “可万一仓舒公子你为敌所俘,做了刘备的阶下之囚,又当如何自处?”

  曹冲打了个寒颤。

  为敌所俘,做了刘备的阶下囚…

  陈泰这一句话,杀伤力实在太大了。

  死他倒不怕。

  当初主动请缨时,他已然抱定了一死的决心。

  可沦为楚军俘虏,以阶下囚的身份,跪伏在刘备的脚下,这他就不能接受了。

  那是对曹操的侮辱!

  曹家已经有曹植这么个贪生怕死的逆子了,不能再有第二人!

  曹冲开始踱起步来,原本坚定的神色,渐渐动摇起来。

  陈泰知道,他是捏中了曹冲的七寸。

  踱步良久后,曹冲终于停下了脚步,抬头再次望向了北面方向。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曹操的面容。

  “你说的没错,我曹冲可以战死,却绝不能跪在刘备的脚下,绝不能~~”

  一声长叹后,曹冲深吸一口气,拂袖道:

  “传吾之命,各营速去做好准备,只等水势稍降,即刻弃城突围吧。”

  陈泰松了口气。

  辛毗等人尽皆如释重负,彼此对视,眼神皆是暗自窃喜,如蒙大赦。

  “尔等莫要高兴的太早,不是我决定突围,我们就一定能突围成功。”

  “你们当真以为,刘备会麻痹大意,不会防备着我们弃城突围吗?”

  “那可是三十万楚军,倘若他们提前有所部署,就凭我们两万士气低落的残兵,当真能活着逃出邺城吗?”

  曹冲转头给众人又泼了一瓢冷水。

  众人脸色一变,眼中刚刚泛起的曙光,瞬息间熄灭下去。

  辛毗眼珠转了一转,忙一拱手:

  “仓舒公子提醒的是,刘备必定防备着我们突围,所以毗以为,我们要使一道调虎离山之计,方能瞒天过海…”

  辛毗嘴角钩起一丝诡色,便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道出。

  陈泰听罢,却摇了摇头:

  “辛侍中,你这一计太过平常,只怕未必能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

  听得陈泰对自己的计策,颇有轻视之意,辛毗脸色一沉,面露不喜。

  “是是是,我此计是很拙劣,可若非你陈玄伯的妙计,葬送了我们两万大军,我又何至于献此拙劣之计。”

  辛毗不满被一晚辈轻视,果断揭了陈泰的伤疤。

  陈泰脸色一沉,嘴角微微抽动,显然是被激怒,作势就要反怼。

  “够了,都到了这般生死存亡之际,你们还有心思在此争吵不休?”

  曹冲面露怒色,及时将二人喝止。

  陈泰到嘴边的怒言憋了回去,辛毗也咽了口唾沫,闭上了嘴巴。

  权衡片刻后,曹冲一声沉叹:

  “玄伯顾虑不无道理,佐治此计未必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只是到了现下这般绝境,我们已别无选择。”

  “既是如此,那就只能赌上一把了。”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吧!”

  …

  两日后,水势稍退。

  一名黑衣人趁着夜色掩护,以绳索下了城墙,划着事先放下的木筏逃离了邺城。

  楚军密布的巡船,很快将黑衣人截获,并押送至了主营王帐。

  黑衣人却声称乃是辛毗心腹,特偷潜出城,向刘备献上辛毗的亲笔书信。

  那是一道降书。

  辛毗称他已幡然省悟,认清楚王方为天命之主,决意顺应天命,弃魏归楚。

  辛毗还宣称,他已暗中拉拢了一批欲降楚之士,将在两日后入夜时分夺取邺城北门,迎楚军杀入邺城。

  这一道书信,着实给了刘备一个惊喜。

  按照原定计划,水淹邺城至少得一个月左右,确保将魏军精神意志击垮后,大军方才能强攻破城。

  今辛毗欲降,两日内就能速破邺城,着实是意外之喜。

  毕竟北伐近一年,将士们精神体力已近极限,能早一日拿下邺城,让将士们休整,自然是最好不过。

  “诸卿,辛佐治之归降,众卿如何看待?”

  刘备面带喜色,将那封手书示于了众人。

首节上一节451/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