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此计还是存有风险的,说里话,他其实是不愿接这差事。
只是曹操都已经亲口点将了,难道还能抗违拒绝不成?
当下张只得一跃而起,佯作慷慨道:
“臣愿为大魏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曹操精神大振,欣然道:
“好好好,你张乃河北上将,威震天下,由你统军前去,孤放心!”
“孤就给你八千精锐,令夏侯恩做你副将,你们就去实施仓舒此计,以解黎阳之围!”
夏侯恩当即起身,抢先领命。
张却眉头暗皱。
夏侯恩将才浅薄,在他眼中不过一废柴。
如此重大任务,曹操却令夏侯恩做所副将,显然是对他不尽信,要派一个夏侯氏武将来随军监督。
张心中自然膈应,却不敢表态,只得慷慨领命。
于是张便与夏侯恩,领了八千精锐,先行离营而去。
曹操则拄着拐杖,来到了帐门外,望向眼前那座久攻不下的内黄城,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萧和,你不是最喜欢用奇兵么,这一次,孤就让你知道,天下不是只有你一人会用奇兵…”
第332章 踏冰过河?很有想象力嘛!萧和:想让咱不战而退?老曹你想多了
黎阳,楚营。
一道令人振奋的战报,由内黄城送至了王帐之中。
曹操撤兵了!
猛攻了内黄城近五个月的曹操,在两天前拔营北去,率九万魏军撤了!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
这意味着,曹操撤底放弃了解黎阳之围,内黄方向张辽甘宁所统的五万兵马,便可撤下来加入黎阳之围。
攻取黎阳的形势,便将是一片大好啊。
“大王,臣以为何不放开一线缺口,让城中魏军可以获悉曹操主力北撤的消息。”
“魏军本就军心低落,若得知曹操放弃了他们,定然军心土崩瓦解。”
“如此,黎阳城旦昔之间,便可速破也!”
陆逊趁势进言。
众臣皆是点头附合。
刘备也脸上难掩笑容,点头称是,目光笑看向萧和:
“伯温,伯言之计,你以为如何?”
萧和却神色冷静依旧,波澜不惊,手中端详着那一份份战报,眼眸中反而透出一丝疑色。
“伯温,莫非曹贼有诈?”
刘备看出了萧和脸色有异,眼中笑容立时收敛,不由警觉起来。
萧和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疑色,反问道:
“臣是在想,黎阳城若是失陷,则河北门户大开,我三十万大军北上将一马平川,直取邺城,曹贼将无险可守。”
“黎阳失守的后果,曹操不可能不清楚。”
“若黎阳已经为我军攻破,大势已去之下,曹操撤兵北退也就罢了。”
“可现下黎阳未失,曹仁还在苦苦支撑,曹操真就放弃了希望,率军退兵而去?”
刘备心头一震,眼中随之泛起疑色。
“照伯温你这么一说,曹贼此时就放弃解黎阳之围,似乎确实有些操之过急。”
刘备微微点头,忽然想到什么,忙道:
“莫非曹贼是诈退,想诱使文远他们追击,尔后设伏重创之,接着就能趁胜攻取内黄,打通南下黎阳之路?”
众人立时警觉了起来。
陆逊连连点头,说道:
“曹贼用兵向来诡诈,经太尉这般提醒,曹贼此番退兵,确实有可能是诱敌之策。”
“那大王就当速速派信使北上内黄,严令文远将军他们不可出城追击才是。”
刘备深以为然,遂不敢耽搁,当即就要下诏。
“曹贼此番撤兵,自然也有诱我军追击的用意在内,不过臣以为重点却不是在这里。”
说着萧和将其中一道战报,呈献给了刘备:
“臣以为,曹贼此次撤兵,真正的疑点,在张这一路兵马上。”
刘备接过一纸战报,仔仔重新研读,不由眼眸微聚,看出了一丝疑点。
张辽的战报中称,曹操的撤兵也不是九万大军,同时拔营北撤的。
根据细作斥侯情报,是张先率八千魏军,提前一日北撤。
尔后曹操才率八万余主力,拔营北去。
两军中间,相隔了一到两天的时间。
“既然曹贼要撤兵,九万大军同时拔营北归便是,为何要张先一步北撤?”
刘备看出了疑点,遂问道:
“伯温,你莫非是觉得,张这一路兵马,并非是北撤,而是另有所图?”
众人立时警觉起来,目光齐刷刷聚向萧和。
萧和反倒是淡淡一笑,不紧不慢道:
“大王说对了,臣就是在想,曹贼的退兵,会不会是在为张这路兵马的去向做掩护?”
“那八千魏兵,并非是退往了邺城,而是南下来解黎阳之围?”
听到这里,刘备和众臣们眼神却皆糊涂了。
张要解黎阳之围,就要攻破内黄。
要是能攻破,曹操九万大军早就攻破了,何至于搞什么诈退?
“太尉,苞不太明白,我内黄有五万人马,张就算是想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他毕竟只有八千兵马而已,又能有什么作为?”
张苞看出其中破绽,忍不住问道。
萧和却一笑,反问道:
“兴国,我可没说,张是要去偷袭我内黄城。”
“再说了,要解黎阳之围,何必非得先破内黄城呢?”
张苞一愣。
刘备及众臣,皆是神色一愣。
显然萧和这一问,直接把所有人都问糊涂了,一时茫然不知所以。
唯有马谡眼眸一亮,急道:
“太尉莫非是推测,张这八千兵马,是想绕过内黄城,从侧翼解黎阳之围?”
萧和笑了。
马谡的统兵实战能力抛开不论,谋略智计却着实亮眼。
“幼常说对了,张确实是想绕过内黄城。”
萧和点头认可了马谡推测,却话锋一转:
“不过他却不只是单纯想解黎阳之围,而是想令我围城的三十万大军,不战而退!”
此言一出,帐中一片哗然。
刘备吃了一惊,忙问道:
“伯温,张区区八千兵马,如何使我三十万大军不战而溃?”
众人惊异的目光,再次齐聚萧和。
萧和遂不再铺垫,便来到沙盘前一指:
“以臣推测,张这支兵马必是佯装北撤,尔后改道向西,经由荡阴南下,渡过黄河,直取南岸延津渡!”
“我主力尽在黄河北岸,南岸一线兵力极为薄弱,延津守军不过千余人而已。”
“张一旦攻下延津,向南可直扑陈留,威胁许都,向西破荥阳取虎牢,则能威胁洛阳。”
“若沿黄河南岸向东,甚至有可能攻取白马,断了我军后路。”
“无论他选择哪个方向,陈留也好,荥阳虎牢也罢,或是白马,一旦成功,我后方有失,军心大震,就只能撤围南退。”
“如此,黎阳之围自解也!”
萧和手指着沙盘,一口气将全盘推演,尽数道出。
一片哗然。
刘备则是惊出一头冷汗,倒吸着凉气道:
“伯温言之有理,曹贼必是绕过内黄,令张渡河前去袭取延津,唯有如此才能搅到我后方一片大乱,方能逼我们撤围南退。”
“此计当真是狠辣,幸得伯温你识破,若不然我军此番北伐,就要功亏一篑!”
众臣无不倒吸凉气,赞叹萧和料事如神之余,无不是心有余悸。
这时,关兴却道:
“姐…太尉啊,我有一点小小的不明白。”
“张想要袭取延津,就要先过黄河,可我水军已控制了黄河水道,所有船只皆为我军所有。”
“张无船,他如何过河?”
小舅子这一问,立时令众人神色一震,眼中皆是重燃起了疑色。
萧和却是一笑,反问道:
“安国,你仔细想想,这个时候过河,张他还需要船吗?”
关兴一愣,眼珠溜溜乱转,一时间未能领悟萧和言外之意。
邓艾却眼眸一亮,抢先道:
“现下正值隆冬,黄河除青州段外,皆已冰封,魏军无需船只,完全可以踏冰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