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便将事先酝酿好的说词,绘声绘色的道了出来,顺便又将萧和派兵往河内,灭他司马氏一族所为,亦是满腔悲愤的讲出。
“臣父兄族人被灭,本该在温县守灵,却想国难当头,不敢耽误了军国大事,遂安排人送子桓公子往邺城治伤,臣星夜兼程赶来向大王报信。”
“臣叩请大王,讨灭刘备萧和主臣,为天子报仇雪恨,为臣死去的族人报仇雪恨啊~~”
司马懿是泪流满面,满腔悲愤,向着曹操深深叩首下去。
曹操原是想责备曹丕和他保护天子不利,听得曹丕为天子所伤,司马懿又被萧和灭族,心中那份埋怨便就此打消。
“刘奂这个吃里扒外,忘恩负义之徒,竟然敢背叛孤!”
“萧和这妖人,没想到如此歹毒,竟敢下如此狠手,尽灭司马公一族!”
曹操是咬牙切齿一通怒骂,尔后俯身一扶司马懿,正色安慰道:
“仲达,那萧和必是因你为孤效力,故才对你司马氏一族下毒手。”
“你司马氏一族,是为我大魏而牺牲,你司马懿乃我大魏第一忠臣,孤必会牢记在心!”
“你放心吧,孤早晚必灭伪楚,誓杀刘备萧和主臣,为天子,为你司马氏一族报仇雪恨!”
司马懿眼眸闪过一道异色。
曹操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曹操竟赞他为“大魏第一忠臣”,这就在他的意料之外了。
全族几十口,死的就剩一弟一子,代价不可谓不惨。
不过以全族性命,换回一个“大魏第一忠臣”的评价,似乎也不能算太亏吧…
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遂慨然再拜:
“承蒙大王厚恩,臣定当为大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大王之恩!”
曹操微微点头,显然对司马懿的表态相当满意。
于是他便将司马懿扶起,问道:
“仲达,依你之见,眼前这局面,孤当如何应对?”
司马懿早有准备,不假思索道:
“楚军虽有水军优势,然其运送粮草的船只,毕竟要穿越我兖州腹地。”
“臣以为,大王当调集兵马,于黄河两岸打造船筏,尽可能的袭扰楚军粮船。”
“同时大王当传令大将军,调关陇之兵出潼关,自西面攻打函谷关,大王则率臣等亲自进攻虎牢关。”
“我军数面强攻,那萧贼若久攻洛阳不下,粮道又不通畅,早晚必定撤兵而去。”
“如此,洛阳之围自解。”
司马懿洋洋洒洒献上一道方略。
曹操捋髯点头,脸上阴云稍稍褪散。
“不过,臣此方略的关键,就在于那郝伯道是否能守住洛阳!”
司马懿跟着又补了一句,目光转向了曹仁。
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转向了曹仁。
毕竟这郝昭乃是曹仁举荐,能否守住洛阳,他最有发言权。
曹仁却神色笃定,傲然一拱手:
“大王,臣不会看错,这郝昭于守城之道有过人之能,臣既然敢保举他,就相信他定能守住洛阳!”
眼见曹仁信心十足,曹操再无顾虑,遂是振作精神,喝道:
“既然如此,那就依仲达之计行事。”
“传孤之命,从明日起,给孤日夜猛攻虎牢关!”
众臣慨然领命。
…
洛阳方面,当夏侯和曹操对虎牢和函谷关发动猛攻时,楚军的围营已经设好,对洛阳城的围攻即将展开。
萧和却并未第一时间下令攻城,而是于中军大帐内,召集诸将共商破城之策。
“那郝昭不过一无名小卒,我军四面围城强攻,不出五日必破洛阳。”
“洛阳城内守军,不过五千人而已,我军至少六倍于敌,破洛阳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行咱们就大造神雷炮,轰塌洛阳城墙,然后大军一涌而…”
众将是志在必得,言语间对郝昭颇为不屑,对攻下洛阳城也是信心十足。
“诸位。”
萧和却向众人压了压手:
“这个郝昭,可没你们想象的那般不堪,论守城之能,此人可不亚于霍仲邈。”
“尔等若这般轻视他,强攻洛阳,只怕是要磕掉几颗牙不可。”
众将一震,彼此对视,皆是面露奇色。
显然众人没料到,他们的萧太尉,会对郝昭这个小角色,有如此高的评价。
不亚于霍峻!
霍峻是谁,那可是樊城一役,五千人扛住十几万曹军猛攻的门神啊。
一时间,众将亢奋自信的气焰,稍稍冷却了三分,议论也沉寂了下来。
一片沉寂中,一位年轻谋士却出列,拱手道:
“太尉,我以为,我们此番攻取洛阳,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第305章 楚国之未来,皆在萧和手中!打豪强分田地,民心为刃,无坚不破!
萧和的目光,转向了那年轻谋士。
马谡。
荆州马氏一族的翘楚,其兄马良现下已做到了九江太守的职位。
萧和此战不光是要攻取洛阳,还有为老刘历练新人,培养年轻一代的用意在内。
故此番召集的武将,除了甘宁张辽这等“老人”外,多为关兴,邓艾,张苞,丘俭这样的年轻新秀。
马谡作为荆州年轻一辈中的翘楚,萧和自然以参军的身份,将其召至太尉府中听用。
“幼常,何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说来听听。”
萧和微微拂手,示意他说下去。
马谡便起身走到帐中,从容说道:
“以曹操的识人之能,这郝昭虽是无名之辈,曹操却敢用他镇守洛阳这等要地,想来这郝昭定然有过人之能。”
“谡猜想,无论我军仗着兵力优势强攻也好,或是以神雷炮轰城也罢,此人定然已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如此一来,我军若只是一味攻城,只怕一时片刻间未必能破得了洛阳,反倒会陷入鏖兵城下,久攻不下的不利局面。”
说罢,马谡又向东西方向一指:
“曹贼定然不会坐视洛阳被围不管,必会对我函谷关和虎牢关发动空前猛攻,同时还会在黄河沿线,不断截袭我军粮道。”
“倘使我们迟迟不能攻下洛阳,虎牢二关形势吃紧,粮道又供应不畅,则早晚我们只能退兵而去。”
“如此,则太尉袭取洛阳的战略,就有功亏一篑之危。”
萧和面露几分嘉许。
先不论马谡的实战能力如何,就单凭他这份大局观,足以证明他至少是个出色的参谋型人材。
萧和微微点头,示意马谡说下去。
马谡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强攻洛阳不成,便只有智取。”
“谡记得,萧太尉曾说过,再坚固的堡垒,从内部攻陷却最为容易,那咱们就想办法,从内部攻陷洛阳。”
说到这里,众人皆是瞪大了眼睛,心下无不是起了浓厚兴趣。
马谡将几道情报拿出,呈于了萧和案几前,继续说道:
“这是谡此前做过的调查,洛阳这五千余兵马,并非士族私兵,基本上皆是伪魏直属兵马。”
“而这五千魏卒中,大多数皆为洛阳四周,河南尹所属诸县青壮,而非兖州或是河北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曹操水淹兖州的种种作为,令其在河南地威望早已大跌,谡相信城中这五千魏卒,虽直属于魏廷,然其对曹操失望心寒者却不在少数。”
“况且现下洛阳被围,外援断绝,这些人定然是军心不稳,这一点,哪怕那郝昭有名将之能也无法改变。”
“谡以为,咱们要做的,就是给城中魏卒本就不稳的军心致命一击,令他们彻底丧失抵抗意志。”
“到时,我们再攻洛阳,那郝昭纵然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
马谡铺垫了这么久,终于是铺垫到了正题。
萧和心下其实已有算计,却想着给马谡露脸机会,便顺着他的话头问道:
“幼常言之有理,那你倒是说说看,我们如何给城中魏卒军心以致命一击。”
众人皆是竖起了耳朵,瞪大了眼睛。
“分田!”
马谡干脆利落道出两个字,接着道:
“我军往昔推行均田制,必会在战事结束之后推行,谡以为我们这一次当有所变通,即刻在河南尹推行均田制。”
“谡先前说过,洛阳五千魏卒多为河南尹人,其家中多也能分到田地。”
“尔后我们便可将各户的地契,誊写下来,以箭矢射入洛阳城,让城中魏兵知道,他们虽在为曹魏效力,家中楚王却给他们分了田地。”
“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这些魏卒目不识丁,都到了这份上,又岂能还看不清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
“待我军攻城之际,再将他们的妻儿父母请到城外,召呼他们归降我大楚,如此双管齐下,谡料城中魏卒的军心意志,必定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那时太尉再攻洛阳,岂非摧枯拉朽,易如反掌?”
马谡洋洋洒洒将自己的攻心之计道明。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
给城中魏卒分田,瓦解其为魏国而战之心!
萧和笑了。
无怪乎当年诸葛亮征南蛮,马谡能献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际,助诸葛亮收伏南蛮人心。
今日马谡所献,这分田以收魏兵人心之计,与当年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抛开实战能力,单就论大局观,马谡的确是属于出类拔萃的那一拨。
大帐内随之沸腾,众人皆是恍然大悟,皆是大赞马谡之计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