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明艳少女,不慌不忙上前,向他福身盈盈一礼。
曹节。
这个熟悉的名字,却让萧和眼眸一亮。
打量着眼前这个明艳秀丽,却从容不迫的妙龄少女,萧和忽然明白了她的身份。
当年历史中,曹操在杀了伏皇后之后,便逼迫刘协娶了自己三个女儿,并立其中一个为皇后。
曹操之女,最终却成了汉朝末代皇后。
若他没记错的话,那位末代皇后,名字便叫曹节。
应该就是眼前少女了。
史书之上,只记载她为曹操之女,却并未记载她的母亲是谁。
如今看来,原来她是卞氏之女。
卞氏应该是怕这曹节留于魏国,会为曹操所牵怒,于是便带着她一并出逃。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母亲,卞氏能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儿女,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慈母。
光凭这一点,萧和对这位卞夫人,便足以心生几分敬意。
“妾身拜见萧军师~~”
曹节见萧和盯着自己失神,不禁脸畔微晕,便又福身一礼。
萧和这才回过神来,忙将曹节也扶起,照例是一番场面上的安抚问候。
“卞夫人,曹公子,和听闻你们此番南投我大楚,还带来了传国玉玺?”
过场走完,萧和终于将话题,转入了他最关心之事上。
卞氏和曹植对视一眼,卞氏微微点头。
曹植便回到内室,取出了一只金匣,小心翼翼的捧给了卞氏。
卞氏轻吸一口气,将金匣亲手捧在了萧和面前:
“传国玉玺在此,请萧军师过目。”
萧和神色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来。
毕竟将要目睹之物,并非普通的奇珍异宝,而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此物的价值,已经不能用无价之宝来形容。
这传国玉玺,可是在后世能与夏禹九鼎并立的镇世之宝!
九鼎象征九州万方,山河社稷。
传国玉玺,则象征君权天授。
光握有其一,便可向天下人证明乃天命所归。
若两者皆有的话…
萧和没有再想下去,及时将思绪收回现实,轻吸一口气,将金匣缓缓打开。
一枚方圆四寸的帝玺,印入了眼帘。
萧和小心翼翼拿起,细细观摩,查验起了其真伪。
果然如传闻中所描述,这玉玺是方圆四寸,上部钮交有五龙,再看正面,果真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玉玺其中一角,是为黄金所镶。
传闻是当年王莽传汉时,向汉末帝刘婴索取传国玉玺,太后悲愤之下拿玉玺砸之,结果却砸在了地上,破了一角。
王莽夫奈之下,只能令工匠用黄金镶补,于是就出现了如今这副样子。
“传国玉玺,也不过如此,若握有此物就能得天下,秦朝又怎会覆没,王莽又怎会篡汉?”
“得天下,终究还得靠实力啊。”
“不过这东西,对老刘来说,也算是锦上添花了,有总比没有的好吧…”
心下一番感慨过后,萧和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便将玉玺放了回去。
“此物妾身母子意欲献于楚公,就请萧军师代为转呈吧。”
卞氏将金匣要交在萧和手中。
萧和却轻轻一推,淡淡道:
“此物既是夫人和曹公子带来,自然得由你们亲自去献给我家楚公,我就不必代劳了。”
“这样吧,明日我就安排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南下,前往下邳拜见楚公。”
卞氏是有意将这进献玉玺之功,送给了萧和,借以讨好于他。
萧和却功劳已够多,也不缺这么一件,便有意将这功劳推还给卞氏。
卞氏体会到了萧和这份用意,便心领神会,眼眸中掠过几分感激之意。
当下萧和便令邓艾择一队精锐,明日护送卞氏母子三人,携传国玉玺南下往下邳。
萧和则召集苏飞,甘宁,张辽诸将,共商起了对付曹操之战。
一切如他所料。
他前脚刚到高密,后脚斥侯便传回消息,曹操已率两万大军,进抵潍水西岸之昌安城,与曹真所部会师。
曹操的战略意图已再明显不过,意欲东渡潍水,重夺高密城。
…
昌安城,中军帐。
“禀魏公,我细作传回消息,夫人和子建公子,并没有自下密走海路往徐州,而是南下抵达了高密城。”
“现下那萧和也率一万余兵马,北进至高密,与张辽那叛贼所部会合。”
“臣推测,萧和必会派兵护送夫人他们南下徐州,去投奔那大耳贼。”
“臣以为,这是一个机会呀。”
曹真面带着兴奋禀奏,言语间透着几分暗示之意。
曹操拳头握紧,眼眸中精光闪过。
原以为老婆儿子已跑,追杀已无机会,想要追回传国玉玺也已无可能。
没想到卞氏他们却出现在了高密,又给了他新的希望。
曹真所谓的机会,自然是派出兵马,偷渡潍水截杀卞氏母子,夺回传国玉玺。
“那萧和必会派精锐护送夫人他们南下,且楚军的细作斥侯,定然已密布于昌安,我军但凡有军队调动,那萧和定然会有所警觉,只怕会打草惊蛇呀。”
蒋济却泼了一瓢冷水。
曹操眼中精光褪色,眉头重新皱起。
蒋济的提醒不无道理,想要截杀那贱妇逆子,至少得派出数千人马吧。
这么多兵马的调动,岂能瞒得过楚军耳目。
以萧和的智计,一旦有所察觉,必会做出相应对策,令他的截杀功亏一篑。
“难道,孤就要眼睁睁看着那贱妇逆子,带着传国玉玺从孤眼皮子底下溜走吗?”
“可恨~~”
曹操拳头一击案几,脸上燃起不甘。
这时。
帐前侍立的一名剑士,上前拱手道:
“启禀魏公,越斗胆请缨,无需魏公兴师动众打草惊蛇,越率我麾下百余剑士,便能接回夫人和四公子,为魏公拿回传国玉玺!”
第241章 天下第一剑客!萧和乃古今第一奇男子,这条大粗腿咱们得抱紧啊!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目光看向了那剑士。
那人名为王越,乃是儿子曹丕门客。
此人一手剑术使得出神入化,号称天下第一剑客。
说白了,就是一游侠,为曹丕看重其剑术高超,便养在了府中。
此次曹植“篡位”,曹丕得知曹操还京后,便火速派了这个王越入京,向曹操解释自己的忠诚,以及拒绝卞氏令他逼迫天子下旨,封曹植为魏公之事。
曹丕书信之中,还盛赞了这王越的实力,顺势向曹操举荐。
曹操对曹丕此次内乱中的表现,相当的满意,回书予以称赞。
后又见识了王越剑术,便将此人和其麾下百余名剑士,编入了自己的虎卫军中听用。
这个节骨眼上,不想这王越会站出来主动请缨。
还豪狂自信的很,自称以一百剑士,就能截杀卞氏母子,夺回传国玉玺。
在场诸将,顿时面露几分不屑。
“护送夫人和四公子的楚军,至少得有千余人马吧,就凭你和一百余剑士,就能截击成功?”
“王子超,你也太自信了吧。”
作为虎卫统领的许褚,第一个出言质疑。
王越脸上却自信依旧,冷笑道:
“我麾下剑士,个个是以一敌十的精锐之士,哪怕是正面与敌对垒,至少也可与之战成平手。”
“何况我此番前去,怎会正面交锋,自然是半路设伏,以刺客的手段来对付楚军。”
“如此,越加上一百剑士,足矣!”
这一番自信狂言,把许褚给唬了住,脸上的讽刺质疑褪色大半,只得看向了曹操。
曹操却笑了。
这个王越,不是堂堂正正的去截击楚军,他是要去刺杀!
说白了,不是以魏军身份,而是要以刺客的身份去截击。
刺客自然有刺客的手段,不能简单以兵力多寡来判断强弱!
这区区一百剑士调动,必不会引起楚军耳目细作注意,令萧和察觉到他的意图,提前加以提防。
以这王越的实力,还有那一百剑术的精锐,以刺杀战术去半路截击,未必不会起奇效。
念及于此,曹操欣然道:
“好,王子超,孤就准你所请!”
“孤还准你不必生擒那贱妇逆子,必要之时,将他们直接斩杀,只需传国玉玺给孤带回便是!”
“此战你若能功成,孤就给你拜将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