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29节

  曹操脸色骤然一变,眼眸蓦的爆睁。

  堂中曹营众谋臣武将,立时炸开了锅,一片哗然。

  刘备竟抢先一步,拥立了新帝!

  而且还是拥立刘熙这个先帝唯一血脉,大汉朝名正言顺的帝位继承者为帝!

  尽管这个结果,曹操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曹操亲耳听到时,心头怒火还是克制不住的狂烧而起。

  “大耳贼,你个织席贩履之徒,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学孤奉天子以令不臣,也敢自封大将军?”

  “孤必起倾国之兵,踏平江东,将你碎尸万段,以泄吾心头之恨”

  曹操拍案而起,恼羞成怒的大骂起来。

  夏侯,曹纯等众人,纷纷附合,跟着大骂刘备。

  见得曹操骂的差不多了,程昱方拱手道:

  “丞相,事已至此,我们当尽快从宗室中择一人继承大统,与刘备争夺人心才是!”

  曹操权衡片刻,只得无奈的一拂手:

  “罢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就依仲德之计,尽快”

  话音未落。

  一名年轻贵公子却忽然站了起来,拱手道:

  “父亲,儿以为,我们唯有立少帝之子为帝,方能与刘备争夺人心!”

  府堂内,鸦雀无声,一双双惊奇的目光聚向了那年轻公子。

  曹操也是一愣,尔后才一脸茫然道:

  “冲儿啊,此等大事岂可儿戏?”

  “少帝十几年前便为那董卓毒害,生前并无血脉留下,焉来的子嗣被立为天子?”

第191章 少帝之后对献帝之后,两帝并立!推翻隆中策,用伯温之策取天下!

  众人不解的目光,齐聚向了这位大病初愈的曹家神童,皆是满腹好奇的等着他的解释。

  曹冲轻咳一声,从容不迫道:

  “儿的意思是,我们何不仿效当年汉宣帝之例,暗中挑选一人,称是当年少帝幸免于难的遗孤,将其立为新帝呢?”

  曹操先是一怔,旋即眼眸陡然放亮。

  当年汉武帝时,戾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所逼,起兵造反失败自尽,其子孙皆被杀,唯有一个襁褓之中的孙子刘病已幸免于难,被私养在了民间。

  后汉昭帝病逝,膝下无子,霍光在废昌邑王刘贺之后,便拥立了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曹冲的意思,便是随便找一个人,对外宣称是少帝刘辨被董卓毒害时,流落于宫外的遗孤,将之立为天子,来与刘备所立的刘协之子,争夺正统人心。

  “丞相,仓舒公子此计甚妙啊。”

  “灵帝本就是传位于少帝,是董卓那乱国奸贼,废杀少帝,改立了陈留王为帝。”

  “论正统,少帝才最有资格为天子。”

  “如今帝位空悬,由少帝血脉来继承大统,方才最合乎法统,更能令天下人信服!”

  程昱第一个站了出来,欣然赞同曹冲之计。

  府堂中立时沸腾,众谋臣们纷纷点头,多是赞同程昱说法。

  曹操脸上阴云尽散,捋着短髯点头道:

  “尔等言之有理,当初正因董卓乱国废帝,孤才首举义旗,号召关东义士共讨董贼。”

  “后因董贼伏诛,少帝又无血脉,而陈留王毕竟乃灵帝之子,孤别无选择,方才迎奉扶持陈留王为天子,以号令天下。”

  “如今陈留王病逝,而少帝流落民间的遗子已找到,这帝位自然理应归还于少帝一脉!”

  “此乃天意所在,民心所向也!”

  曹操越说越是兴奋,越说越是慷慨激昂,言语间只字不提“假冒”二字,俨然少帝刘辨真有一个遗子一般。

  夏侯,程昱等人,自然是心领神会,皆是极有默契的附和。

  “仓舒啊,你这一计,替为父解决了一桩心头大事呀!”

  “好好好,这才是我曹操的儿子!”

  曹操脸上浮现久违的笑容,口中对曹冲是赞不绝口,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在场这帮人精,也都看出了曹操要扶曹冲上位的心思,自然是对曹冲各自盛赞。

  唯有曹丕和曹植二人,心中却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

  选立天子之事,就此定下。

  曹操当即便安排下去,命众人速去准备新帝登基诸般事宜。

  众人告退。

  半个时辰后,许都某间私宅密室之内。

  曹丕和曹植两兄弟,许久以来,头一次坐在了一起。

  身旁陪坐的,则是各自的谋主,司马懿和杨修。

  “子建,你我兄弟之间,就没必要拐弯抹角,为兄就跟你直说吧。”

  “现下你我皆已失宠,父亲扶立仓舒为储嗣的意图,瞎子也能看得出来。”

  “仓舒不过一庶子,若是将来他上位,继承了我曹家基业,你觉得,他会放过你我这两位曾经的嫡子兄长吗?”

  曹丕开门见山,神情凝重的质问道。

  曹植暗暗打了个寒战。

  自古以来,为了争夺储位,兄弟相残的先例还少么?

  凡胜出者,多会斩草除根,将曾经的竞争失败者铲除,以绝隐患。

  何况曹冲还是一庶子。

  一个庶子继承大位,他对两位嫡子哥哥,能放心得下么?

  曹植略一沉吟后,便问道:

  “二哥,你有什么打算,直说便是。”

  曹丕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为兄的意思是,你我暂且搁置明争暗斗,我们就联起手来,先将仓舒扳倒再谈其他。”

  曹植心头一震,却拿不定主意,只得回头看向杨修。

  杨修微微点头。

  曹植这才有了底气,遂是一咬牙,重重点头:

  “好,我就听二哥你的,我们先联起手来,扳倒仓舒!”

  兄弟二人,就此达成结盟意向,两兄弟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就是怎么扳倒曹冲。

  曹丕因弑杀天子,合肥弃城而逃事件,已完全被曹操冷落。

  曹植则因对曹丕落井下石,令曹操寒心,现下的处境比曹丕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今日曹冲却在新帝人选一事上大出风头,立下了功劳,更得曹操的青睐。

  此消彼涨,想要扳倒曹冲,谈何容易。

  聪明如杨修,此刻也是束手无策。

  “仲达兄,看你这副样子,似乎是成竹在胸,你可有良策?”

  杨修目光看向了司马懿。

  司马懿放下手中酒杯,轻咳几声,缓缓开口:

  “两位公子想扳倒仓舒公子,首先便要先立大功,重新赢得丞相的青睐。”

  “而丞相两次南征失利,皆与马超等西凉诸将作乱有关,足可证明关陇不平,则北方不稳,而北方不稳,丞相则无法全力南下收拾刘备。”

  “故以懿之见,丞相立新天子后,应该会在淮南和南阳一线暂时处于守势,集中全力收复关陇,扫灭马超等西凉诸将。”

  “届时刘备绝不会作壁上观,必会趁势北上用兵,鉴于其兵力有限,不能东西两路同时用兵,则定然会集中兵力于一面。”

  “现下刘备已定都于江东,则懿料他此番用兵方向,必会指向寿春,以其夺取淮南,全据扬州,将战线推进至淮北一线。”

  “这大战一起,便有的是立功的机会。”

  司马懿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

  “故懿以为,两位公子可分别向丞相请命,一人随丞相西征关陇,一人往淮南助战抵御刘备北侵。”

  “到时无论是丞相扫荡西凉诸将,还是为丞相守住淮南,击退了刘备,皆是立下了大功,必能重得丞相的青睐欣赏。”

  “到那时,两位公子恩宠复得,再联起手来对付仓舒公子,还怕扳不倒他吗?”

  司马懿一席谋划,听得曹家两兄弟如拨云见月,霎时间是霍然开朗。

  就连自恃甚高的杨修,此时也不禁微微点头,对司马懿流露出几分佩服之色。

  曹丕和曹植两兄弟彼此对视,一时热血沸腾起来。

  “好,咱们就用仲达之计,争得一份大功,让父亲对咱们两兄弟刮目相看!”

  曹丕豪意狂燃,向着曹植伸出手来。

  曹植迟疑一下,遂也伸出来,与曹丕紧紧相握,以示兄弟齐心。

  “好好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们两兄弟早该如此!”

  一道女子欣喜的声音响起在门外。

  密室房门被猛的推开,只见一名贵妇满面欢喜的大步闯了进来。

  “母亲?”

  曹丕和曹植两兄弟齐声惊呼。

  司马懿和杨修见状,皆是脸色一变,慌忙起身施礼参见。

  闯入的贵妇,正是二人的母亲卞氏。

  卞夫人走上前来,轻抚二人肩膀,欣慰的笑道:

  “为娘就知道,你兄弟二人定然不甘沉沦,必会在此密会,共商联手对付那曹冲之事。”

  “为娘果然没猜错,你们当真没让为娘失望!”

  曹家两兄弟恍然明悟,原来是自家母亲料到他们会在此密会,便不动声色的前来一看。

  适才他兄弟二人的对话,躲在门外的卞夫人,自然是听的清清楚楚。

首节上一节229/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