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两日前,他们忽然在吴县城南,松江北岸建了一座水营,正四处搜刮征集船只…”
萧和呷着汤茶,咀嚼着鲁肃所说,种种情报线索,渐渐在脑海织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砰!”
茶碗砸在了案几上,萧和向着刘备拱手一笑:
“主公,机会可能送上门来!”
“这一次,我们或许既能速破秣陵,又能重创孙权的山越军,来他个一箭双雕!”
第163章 击碎周瑜的希望!刘备:此乃破秣陵最后一战,一个都不许放跑!
一箭双雕?
既下秣陵,又重创孙权的山越军?
刘备精神一振,欣然问道:
“不知伯温有何妙计,可一箭双雕?”
萧和起身来到沙盘前,拂手一指:
“秣陵城中现下已是人心离乱,最多不过一月,便将不攻自破。”
“周瑜心如明镜,自然清楚,于他和孙绍而言,若不想坐以待毙,现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路,乃是弃城东逃,去吴郡依附孙权,另一条路则是击破我军,自解秣陵之围。”
话音方落,鲁肃便摇头道:
“孙绍周瑜与孙权已势同水火,以孙权的气量胸襟,就算孙绍周瑜服软低头去投奔,孙权也绝不会放过他们。”
“以周瑜的傲气,他更是绝不会向孙权卑躬屈膝的认错,故肃敢断定,周瑜绝不会弃城东逃,去吴郡投奔孙权。”
刘备也微微点头,认可鲁肃的判断。
“所以嘛,周瑜就只剩下第二路,那就是击破我军。”
萧和微微一笑,手指向城北一指:
“以周瑜现下兵力,正面击破我军绝无可能,唯一的机会就是破釜沉舟夜袭我主营,唯有破我主营,方能逼迫我军撤围西退,暂解秣陵之围!”
刘备及众将纷纷点头,萧和的判断显然引得了所有人的共鸣。
“夜袭我北门主营,确实可毕其功于一役。”
甘宁点了点头,却话锋一转:
“只是周瑜现下可用之兵,不过九千人而已,能用于夜袭的兵马,最多五千人。”
“我主营却有两万余人,他区区五千余人,就想夜袭破我主营,他何来的自信?”
甘宁的疑问,亦是问出了众人疑问。
萧和一笑,便离开沙盘,又来到了悬挂的地图前,往吴郡方向一指。
“单凭周瑜五千兵马,自然不可能袭破我主营,所以周瑜才要调吴郡的山越兵北上,配合他里应外合,两面夹击,方能一击而胜!”
“这就是孙权他们为何在松江突然修建水营,四处搜刮船只的原因。”
“因为他们想由松江乘船入海,尔后北上再入长江,于秣陵下游曲阿一线偷偷登陆,从东面出其不意奇袭我主营!”
“我水军多布于秣陵至濡须口一线,对下游方向反倒疏于巡防,正好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萧和手指沿着松江向东,再沿海岸线向北,最后落在了曲阿所在。
大帐内,一片沸腾。
刘备与众人纷纷转身,齐聚向了地图,顺着萧和所指,听着他的推算,神色渐渐恍然惊醒。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若果真如此,周瑜这一计当真是鬼神难测,实乃一招绝妙好计!”
刘备啧啧称奇,庆幸的目光看向萧和:
“伯温,幸得有你在,识破了周瑜这一道奇谋,若不然我们收取江东的战略,便要绊倒在这最后一步上呀!”
萧和面露一丝讽刺,一笑道:
“这美周郎确实是智谋非凡,这一计若是搁在以往,和也不好识破。”
“不过现下二孙风雨飘摇,秣陵也好,吴县也罢,暗中转投主公者不计其数,正是有这些人暗中递送消息,和才能有足够的情报,来推算出周瑜的图谋。”
“周瑜孙权此番之败,可以说是败在了人心尽失!”
人心,人心…
刘备捋着细髯不住点头,显然是深以为然。
原本明悟的眼中,忽尔却又添一丝疑色,问道:
“军师,备还有一事不明。”
“陆逊朱桓等既追随孙权逃出秣陵,自然是选择忠于孙权,而非那孙绍。”
“孙权与孙绍周瑜势同水火,依理断然不会发兵助其解秣陵之围才是?”
鲁肃也好,甘宁也罢,经得刘备一提醒,同样困惑的目光,皆是看向了萧和。
“吴郡的那支山越兵军权,其实是掌握在陆逊朱桓等四姓手中,发不发兵来解秣陵之围,说到底是由他们说了算,而非孙权。”
“这就是周瑜为何扣押了四姓族人,为何杀了陆瑁,又放陆绩携其兄首级出城往吴郡而去的原由。”
萧和点破了其中玄机。
刘备心头一震,急问道:
“军师的意思是,周瑜以顾陆四姓族人性命为要胁,逼迫陆逊朱桓等无视孙权反对,强行率军来助周瑜解围?”
“他杀陆瑁,乃是杀鸡儆猴?”
萧和冷笑着微微点头。
刘备倒吸一口凉气,不禁为周瑜的狠辣所震惊。
“当年孙策攻取江东,手段便极其残暴,不但杀得江东豪杰人头滚滚,还曾几度屠城。”
“周瑜与孙策既为主臣又为至交,行事自然也深得孙策之风,当年孙权攻灭黄祖,屠夏口就有他的提议。”
“如今为逼迫陆逊朱桓等就范,杀一个陆瑁敲山震虎,也不算意外了。”
鲁肃一番慨叹,解释了刘备的疑惑。
自与周瑜恩绝义绝后,抛开了所谓好友至交的滤镜,他方才看清了周瑜性情中像极了孙策的那一面。
刘备若有所悟。
心下唏嘘片刻后,刘备遂收起感慨,向萧和问道:
“军师,你既已识破周瑜之计,那咱们当如何应对?”
萧和嘴角微扬,不紧不慢道出四个字:
“将计就计!”
…
三日后。
深夜时分,秣陵北门城楼上。
孙绍周瑜并肩而立,目光紧盯着刘军主营东面方向。
孙绍毕竟年轻,喜怒皆形于色,紧张与不安都写在了脸上。
周瑜脸上云淡风轻,表面上镇定自若,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之势,拳头却早已悄然握紧,手心已捏出一层热汗。
二人的目光,却都在盯着刘营东面方向。
就在两日前,陆逊已派信使入城,表明他与朱桓将率一万五千山越兵,依周瑜之计于曲阿登陆,从东面对刘军主营发动突袭。
今晚,便是约定之时,以举火为号,内外合击。
“公瑾叔父,这一次,那个萧和应该不会识破你的计策吧?”
迟迟不见烽火燃起,孙绍渐渐不安起来,忍不住回头看向周瑜。
周瑜不答。
一次次的败给萧和,早已击碎了他与生俱来般的自信心,令他面对孙绍这一问,不敢给出确定的回答。
因为他内心深处,确实没那个底气,敢拍着胸膛称此计必能瞒过萧和。
“主公放心,那萧和虽神机妙算,却又怎会算出,都督会以雷霆手段,逼迫陆逊等无视孙权反对,强行发兵来助我们解围。”
“泽以为,都督此计必可扭转乾坤!”
一旁阚泽倒是对周瑜极有信心,笑着宽慰起了孙绍。
孙绍若有所思,脸上的担忧之色稍稍平伏。
脚步声响起,徐盛登上了城楼,慨然道:
“主公,都督,盛和五千将士已就位,只等主公和都督一声令下,便可踏破敌营!”
周瑜拄着拐杖来到城楼内侧,举目俯视,只见近五千余名江东士卒,已是肃列于城下。
在刘备的攻心战下,城中士卒已逃走近两千余人,除却留下守城的士卒外,这五千兵马已是他能动用的最后力量。
今晚这一战,成功了,这五千兵马,就是他扭转乾坤的神兵。
若是败了,这五千兵马折在了城外,一切就都完了。
“公瑾叔父,是烽火,烽火起了!”
孙绍突然指着东面天空叫道。
周瑜斜目一瞥,只见刘营以东方向的夜空中,隐约有三道烽火升起。
那是陆逊和朱桓约定的信号。
阚泽,朱然等人,神经立时紧绷起来,目光齐聚向了他。
深吸过一口气,周瑜将拐杖扔下,向着徐盛深深一拜:
“文向,江东的存亡,主公和我等生死,就全托付给你了!”
孙绍见状,忙也跟着周瑜一拜。
阚泽,朱然等众人,皆是跟着向徐盛一揖。
江东诸将凋零殆尽,现下这秣陵城中,能挑起大梁的猛将,也只剩徐盛一人。
今晚,徐盛就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
徐盛热血陡然间沸腾而起,当即慨然还之一拜:
“承蒙主公都督器重,以如此重担相当,盛无以为报,今晚唯有为你们拼死一战,击破刘备!”
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