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906节

  此时地位还远没有那么高的霍光,内心早已吓得要死。

  但他还是稳住了自己的情绪,保持着一个看似镇定的姿态站在那里。

  既没有急着解释,也没有露出任何心虚的表情。

  刘彻心里尽管有些愤怒,但也没有急着叱责霍光,而是在心里思索。

  霍光的能力,自己是很清楚的。

  等到自己去世的时候,自己的确很有可能,会让霍光这样有才干的年轻人,成为辅政大臣。

  这一点,别说是天幕上原本历史的刘彻会这样做。

  即使是现在正值壮年、年富力强的刘彻,也已经看出来了。

  再加上霍光本来就是霍去病的亲戚,自己信任他也是天经地义的。

  但这样一想,霍家本来就有霍去病这样的军功大将。

  如果后世的霍光又成为了辅政大臣。

  那他们的权势可能的确会有些过于庞大了。

  但是,从天幕上给出的内容来看。

  霍光拥有的权势不是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

  而是自己安排的。

  是自己让霍光辅佐新皇帝,而新皇帝之所以需要辅政大臣?

  正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害死了太子刘据!

  这么说,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这里。

  罪己诏果然是早该下发的。

  自己的确做错了。

  而霍光掌权之后,他虽然擅行废立皇帝之事,但是他作为掌管大汉的权臣,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是一个彻底的野心家?

  还是像吕不韦那样,既威胁了皇权,但同时也为大汉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权臣?

  这一点……可能还真的需要考虑。

  而且,虽然霍光废皇帝让自己很不高兴,但霍光在废除了刘贺之后,找的新皇帝刘病已。

  看天幕上说,他本身就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具有合法的继承权。

  同时又饱读诗书,为人正直,是一个好皇帝的苗子。

  天幕看了这么久了,后世的权臣登场的次数也不算少。

  作为掌管天下的权臣,他能够为大汉找一个好皇帝,似乎也不是一件坏事.

  甚至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假如刘贺真的十分荒唐的话,那找刘病已绝对是对国家更好的选择。

  而且如果霍光真的野心勃勃,想要彻底凌驾于皇权之上.

  他甚至可以选择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儿来当皇帝,这样他至少能保证十几年无忧。

  但霍光没有这么做。

  那么,霍光作为权臣,到底该怎么定义?

  天幕继续。

  ……

  【不过,某件历史典故或许可以稍微的体现,这一时期刘病已的思想。】

  【刘病已登基后,后宫之主的人选成为朝堂焦点。】

  【彼时,霍光小女儿霍成君尚未婚嫁,朝中大臣们揣度圣意,大多倾向于立霍成君为皇后。】

  【毕竟霍光在拥立刘病已一事上居功至伟,这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刘病已心中,自始至终都只有发妻许平君的位置。】

  【他与许平君在民间相识相知,婚后生活虽清苦,却恩爱非常。】

  【面对大臣们的提议,刘病已并未直接反驳,而是下达了一道意味深长的诏书。】

  【诏书中称:自己在贫贱之时,曾有一把极为珍视的旧剑。】

  【如今虽身处高位,却对那把旧剑念念不忘,希望众爱卿能够帮忙寻回。】

  【这道诏书一经颁布,朝堂上下瞬间炸开了锅。】

  【聪慧之人很快便领会了刘病已的深意。】

  【这是在暗示众人,即便自己如今贵为天子,他也绝不可能抛弃与自己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

  【大臣们见状,纷纷联名上书,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

  【刘病已的这一诏书,看似委婉,实则坚定。】

  【也为我们留下了“故剑情深”的典故。】

  ……

  弹幕看到这里,也是纷纷飞出。

  《深情,太深情了!》

  《这个事是霍光活着时,刘病己唯一没退让的事。》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好凄美,我喜欢!》

  《刘病已和许平君算是牢里认识的,这感情重的很!》

  《小时候最喜欢霍水仙了。》

  《没想到历史上霍水仙是反派。》

  《霍水仙不算是反派,但确实位置很尴尬。》

  《可惜刘病已就是太重感情,硬把帝位传给了故剑的儿子,导致国家走了下坡路。》

  《乱我家者太子也,明知道太子不太行,但还是传给他了。》

  《作为皇帝太重情义并非好事。》

  ……

  天幕继续。

  【霍光见刘病已坚持,考虑到皇帝平时都很配合,所以也没强求。】

  【然而,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霍成君登上后位。】

  【她见刘病已力排众议立了许平君为后,心中极为不甘。】

  【汉宣帝本始三年,许皇后临近生产时身体抱恙,女医淳于衍入宫侍奉。】

  【霍显未告知霍氏其余人,私下找到淳于衍。】

  【淳于衍与霍显平日交情匪浅,在霍显的威逼利诱下,将附子粉末掺入太医所开的药丸中,喂给了产后虚弱的许平君。】

  【许皇后服药后,很快便毒发身亡。】

  【刘病已得知爱妻惨死,悲痛万分,却因为碍于霍光势力,一时难以查明真相。】

  【霍光虽然也对此事不满,但自然选择包庇霍家人。】

  【刘病已强忍心中剧痛,为许皇后追封谥号为“恭哀皇后”。】

  【将其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并说让她在这里等待自己。】

  看到故剑情深的主角被害,弹幕也很气愤。

  《好可惜,一对模范皇帝夫妻,被霍光老婆害死了。》

  《许平君才19岁,就被害死了。》

  《霍光一家完蛋了。》

  《霍显干这个事,可能没有请示霍光。》

  《霍光事先是真不知道这事儿。》

  《甚至霍光儿子女儿,直到被清算前夕才知道。》

  《最后霍氏造反,也是根本不知道霍显这么抽象,事发的时候都惊呆了,然后只能匆忙准备谋反。》

  《知道霍显毒死皇后前霍家兄弟:我们为大汉立过功!我们为大汉流过血!皇帝你不能这样!我要见陛下!》

  《知道霍显毒死皇后后霍家兄弟:突然感觉自己不冤枉了。》

  《这就是古时候门当户对的重要性霍光的原配干不出这种事,霍显是妾室转正,所以跟着霍光姓。》

第783章 权臣?功臣?灭门霍氏!曹老板:我委屈

  天幕。

  【痛失挚爱后,刘病已所面临的朝堂局势愈发严峻。】

  【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也在许平君死后,被霍显等人运作成为了宣帝的第二任皇后。】

  【在这期间,刘病已表面上对霍光言听计从。】

  【朝堂之事大多由霍光决断。】

  【直到隐忍六年后。】

  【24岁的刘病已突然亮出獠牙!】

  【当时霍光已死,刘病已意识到,反击霍氏家族、夺回皇权的时机已悄然来临。】

  【但他并未因复仇心切而冲动行事。】

  【当时因为霍光家族平时就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人。】

  【霍光一死,就有大臣建议清算霍氏家族,但刘病已并未采纳。】

  【而是按皇帝规格的厚葬霍光,安抚霍氏情绪。】

  【同时,也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

  【刘病已敏锐洞察到霍氏家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诸多利益纷争与矛盾。】

  【刘病已不动声色地加以利用,采用分化瓦解之策。】

  【暗中挑拨霍氏子弟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猜忌、争斗。】

  【原本紧密团结的霍氏集团,逐渐出现裂痕,内部凝聚力大打折扣,势力随之被削弱。】

  【同时开始逐步提拔那些忠诚于自己的官员,将他们安插到关键职位。】

首节上一节906/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