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昂的背景音乐中。
为首的肌肉男,被标注为列奥尼达国王的人站了出来。
他先是沉默,随后爆发。
潇洒的掏出佩剑,架在了波斯使者的面前,将其逼到悬崖边上。
使者连忙表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列奥尼达一声怒喝:【This is sparta!】
【这就是斯巴达!】
随即一脚将波斯使者踢下悬崖!
……
天幕外。
汉朝。
刘彻看着斯巴达国王,那一脚干脆利落地踢飞波斯使者,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随后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笑道:
“好家伙,这斯巴达国王还真是个暴脾气,够生猛啊!”
“倒有点咱们大汉儿郎的血性。”
霍去病也赞着说道:
“这一脚踢得太解气了!那波斯使者嚣张跋扈,好死!”
卫青则一脸沉稳的说道:
“陛下,斯巴达国王此举,怕是要彻底激怒波斯了。”
“而看刚才他们的对话,波斯乃是大国,带甲百万。”
“斯巴达区区一座城池,怕不是对手。”
而刘彻只是淡定的说道:
“或许,波斯要的就是使者被杀的效果呢?”
“但斯巴达人不是傻子,没有实力的话,他们不会贸然动手。”
“就让朕看看,这斯巴达人哪儿来的勇气对抗波斯?”
而天幕此时也开始讲述。
【刚才片段呢,是经典电影斯巴达300勇士里的名场面。】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依然是影史的著名镜头。】
【而那几年,一部《斯巴达300勇士》,一部《这不是斯巴达》,一部史诗正片,一部恶搞喜剧电影,也是都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在当年全球掀起了一股斯巴达热潮。】
【而斯巴达给网友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这群肌肉猛男了。】
【一个个如同战神附体,光着膀子,拿着长矛盾牌,嗷嗷叫着往前冲的勇士。】
【斯巴达战士!】
【斯巴达也成为了精锐重装步兵的代表形象。】
【直到现在,各种影视游戏里的斯巴达战士角色,依然是层出不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一名合格的斯巴达战士是怎么诞生的。】
【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婴儿的啼哭不是一首温馨的摇篮曲,而是一曲生死存亡的冲锋号。】
【当一个斯巴达婴儿呱呱坠地时,他面临的不是接生婆的温柔怀抱。】
【而是家族长老的出厂质检。】
【长老会仔仔细细打量着婴儿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小指头。】
【像验收武器般捏捏婴儿的胳膊腿儿。】
【若发现面色苍白、哭声微弱,当场就会宣判:退货!】
【于是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会被丢到泰格托斯山脚的弃婴谷,和豺狼秃鹫作伴。】
【毕竟斯巴达人的逻辑是:连呼吸都赢不了其他婴儿,怎么指望他将来打赢波斯人?】
【那些通过初筛的幸运儿,紧接着就要迎接人生第一场酒精挑战。】
【斯巴达母亲们会把新生儿按进烈酒里洗澡,美其名曰消毒杀菌。】
【体质差的孩子,被酒精刺激得全身抽搐。】
【而真正的斯巴达小战士,则会蹬着小短腿咯咯直笑。】
【史学家普鲁塔克曾揶揄道:这大概解释了,为何斯巴达战士在战场上总显得醉醺醺的勇猛,毕竟他们从婴儿期就开始练酒量了。】
【那成功留下来的婴儿,是不是就能过上好日子啦?】
【想都别想!】
【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更加疯狂的训练。】
【在斯巴达,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要勇敢,不能有一丝软弱。】
【大冷天还穿个短裤,锻炼耐寒能力。】
【吃的东西也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些粗糙的食物,能填饱肚子就行。】
【斯巴达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适应这种艰苦的生活,为的就是以后能在战场上不被困难打倒。】
【斯巴达父母还热衷于开发硬核育儿套餐。】
【往婴儿床里放毒蛇、故意饿着孩子、甚至把哭闹的婴儿倒吊在井口。】
【有位斯巴达母亲的名言流传至今:要么带着盾牌凯旋,要么躺在盾牌上回来。】
【这话可不是睡前故事,而是哄睡时的战前动员。】
【到了7岁,这对于斯巴达的孩子们来说,可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七岁生日那天,男孩们会被剥去柔软的亚麻衣,套上粗粝的披风,像小羊羔般被赶进军事训练营。】
【这里没有哈利波特式的分院仪式,只有教官的皮鞭在空气中炸响。】
【欢迎来到斯巴达男子军事夏令营!】
【在这个训练营里,可没有什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孩子们被分成一个个小组,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
【他们要学习各种战斗技能,像怎么使用长矛、盾牌,怎么近身搏斗。】
【斯巴达孩子要在荒野上演现实饥饿游戏:睡在芦苇扎成的天然床垫上,吃着永远喂不饱肚子的黑麦粥。】
【还要在寒冬腊月光着脚丫子追野兔。】
【别误会,这不是户外拓展活动,而是训练如何在敌后搞粮草。】
【斯巴达的孩子们训练的时候,还经常会被鼓励去偷东西。】
【你没听错,就是偷东西!】
【但这可不是让他们去学坏,而是有特殊目的的。】
【教官们故意克扣口粮,却鼓励孩子们去厨房偷食物。】
【但前提是不能被抓到。】
【要是被抓到了,那惩罚可就惨了。】
【曾经有个机灵鬼连续三天偷到食物,结果第四天被厨子逮个正着。】
【按照规矩,他得挨三十鞭子。】
【但这孩子硬是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最后教官感动得热泪盈眶:好样的!明天起你就是偷窃课代表!】
【这其实是在锻炼他们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以及埋伏敌人、敌后游击的能力。】
天幕外。
春秋。
孔子看到天幕上的斯巴达孩子,成群结队的偷窃食物。
忍不住连连摇头。
“此等训练,实在荒谬!”
“君子之道,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本,这斯巴达人竟将偷窃作为训练手段,全然不顾道德伦常。”
“真正的教育,应是培养人的品德与修养,使其内心充满仁爱与善良。”
“而这斯巴达的训练,不仅不能教导人向善,反而助长了贪婪与欺诈之风。”
“长此以往,即便能培养出善战的士兵,却也难以塑造出有道德、有担当的君子。”
“国家的衰亡,也是必然的事。”
孔子语气坚定,判断道:“斯巴达人或许能通过这种训练,暂时提升士兵的战斗技能。”
“但从长远来看,却损害了国家的根本。”
“如此舍本逐末,实非明智之举。”
第678章 斯巴达硬核体制!网友什么潘森
天幕画面在继续。
【除了战斗技能和生存技巧,斯巴达的孩子们还得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
【在斯巴达军队里,纪律就是一切。】
【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命令,不能有丝毫的违抗。】
【随着年龄的增长,斯巴达的孩子们训练强度越来越大。】
【训练画风也逐渐变态化。】
【斯巴达少年们要穿着20斤重的青铜甲胄玩铁人三项,在烈日下互殴到鼻青脸肿。】
【还要定期接受神庙鞭刑,其实就是抗疼痛训练。】
【二十岁那年,小伙子们终于迎来毕业考:】
【独自在荒野生存一个月,期间要猎杀野猪、辨识毒草,还要用偷来的锅具煮出能吃的料理。】
【屠杀看到的希洛人。】
【最后得带回来希洛人的头颅。】
【通过考核的人会被授与象征成年的红色披风,正式成为斯巴达战士有限公司的全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