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政对华夏的影响力确实是最高的。》
《武功疆域也可以满分。》
《在当时的情况下,秦朝已经达到了理论最大疆域了。》
《文治不太行,关东的基层根本没有抓牢,贵族、百姓都得罪光了。》
《你的国家过度扩张极为严重>小小的困难>你的省份正遭遇围攻>叛军胜利了。》
《无论如何,功绩确实大!》
《有功绩、有能力、有远见,但总归是暴君,要是能有欲望自控那就无敌了。》
《我倒真希望看到嬴政多活几年,这样就能看到项羽油炸秦始皇了。》
《呵呵,石虎不死,后赵不乱,石虎都镇得住,祖龙镇不住?》
《嬴政晚年为什么要四处巡视?估计他也发现苗头不对劲了。》
《就跟很多开国皇帝一样,活着的时候能镇得住,一死就完蛋。》
《的确,秦皇不死,秦军不乱,农民起义打得过秦正规军吗?》
《可惜了祖龙,郡县制还是太超前了,有些地方该分封还是分封一下。》
……
而天幕外。
嬴政端坐王座之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天幕,
此时的嬴政,已经完全的冷静了下来。
起初,天幕上那些质疑他功绩的言论,的确让嬴政很生气。
好在后面的内容,让嬴政的的心情缓和了不少。
嬴政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感慨道:“朕一生纵横捭阖,灭六国、统天下,推行诸多变革,只为我大秦能千秋万代!”
“却不想后世竟有人质疑朕的功绩!”
“但看天幕视频到后面,方知朕的苦心未被完全埋没。”
李斯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陛下圣明,您的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岂是那些浅薄之人能轻易评说的。”
“如今后世之人能客观看待陛下的功绩,足见陛下的影响深远。“
嬴政也点点头,再次望向天幕,眼神坚定:“朕做的没错。”
而在汉朝。
作为胜利者的刘邦,此刻正悠闲地看着天幕。
回想起自己从一介亭长起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夺得天下。
刘邦也感慨道:“秦皇暴虐,失去天下。”
“这是他做的不好的地方。”
“那个时候的朕啊,就觉得这秦皇怎么这么坏啊,让天下人过的这么苦啊。”
“但自从朕也当了皇帝,朕也才真正的知道了。”
“嬴政从一个秦王做到天下共主,灭六国、建制度,谈何容易呐。”
“嬴政老兄,现在朕的大汉虽然取代了你的大秦。”
“但你大秦的精神,我大汉是继承了下来。”
“你也可以安心了吧?”
第666章 南方北方哪边更冷?古人:这还需要争?
天幕上出现了一片北国风光。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在呼呼的刮风声音中,天幕视频也开始播放。
【小伙伴们好啊!】
【今年过年你们那儿冷吗?】
【反正我这是冻麻了。】
【而网上一直有一种声音,说是冬天冻的南方比北方冷。】
【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比北方冬天的物理攻击更冷。】
【这可真是让北方的小伙伴们哭笑不得。】
【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唠唠南方和北方的冬天,到底谁才是真的冷!】
视频还没开始讲。
古人们倒是被弄胡涂了。
南方和北方谁冷,这还需要比吗?
汉末。
刘备看着屏幕上的话题,面露疑惑。
“我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对各地气候也算有所了解。”
“南方虽冬日湿冷,但与北方的冰天雪地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北方的寒风如刀,边疆的将士们在冬日抵御外敌,那才是真正的苦寒之地,这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同样的。
宋朝。
苏轼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当年我也曾被贬至岭南,南方冬日虽有湿意,但仍能瞧见花草绿意。”
“反观北方,冬日江河冰封,百姓取暖艰难。”
“这冷暖之别,一目了然,真不知后人为何争论不休。”
就连晋朝的傻子皇帝司马衷。
此时也是十分确认的说道:
“朕过冬的时候,需以厚衣、火炕取暖,稍有不慎便会冻伤。”
“北方肯定比南方冷啊,朕很确定!”
“这次朕肯定能说对!”
而在古人们的一致认定中。
天幕继续播放。
……
【先说结论。】
【北方冷。】
【只要是地球人,那必然是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更冷。】
【这是物理定律。】
【先把气温数据摆出来,这可是最直观的“证据”。】
【北方的冬天,那低温简直是“冷酷无情”。】
【在东北的漠河,冬季平均气温能低至零下 30度左右,最低气温甚至能突破零下 50度。】
【这是什么概念?】
【一杯热水泼出去,还没落地就变成了冰碴子。】
【再看南方,就算是比较冷的江浙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也大多在 0度- 5度,就算偶尔有冷空气来袭,最低气温一般也不会低于零下 10度。】
【这温度差,就像一个在冰窖,一个在常温房间,北方的冷直接秒杀南方。】
【不仅温度差距大。】
【冬天的时长差别也很大。】
【在北方漫长的冬天里,持续低温是常态,零下十几度是家常便饭。】
【就拿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来说,整个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 20度左右,这样的低温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
【反观南方,就算是在最冷的时段,低温天气也就断断续续持续个把月。】
【而且多数时候气温都在零上。】
【和北方比起来,寒冷持续的时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再来说说北方的极端天气,那才是真正的“寒冷风暴”。】
【北方一到冬天,暴雪、狂风那是常客。】
【一场暴雪下来,积雪能轻松没过膝盖。】
【要是再加上呼啸的狂风,风寒效应能让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低上十几度。】
【走在外面,狂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每一口呼吸都带着冰碴子,手脚瞬间就被冻得失去知觉。】
【南方呢,很少会遇到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
【就算下雨下雪,也很少会出现那种能把人冻透的程度。】
【从保暖难度来说,北方虽然有暖气,室内确实舒服。】
【但在室外,保暖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抵御严寒,北方人出门得里三层外三层,穿上厚厚的羽绒服、皮毛一体的雪地靴、毛茸茸的帽子和围巾,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
【即便如此,在户外待久了,还是能感觉到寒意从四面八方袭来。】
【南方虽然没有暖气,但室内温度一般不会太低,就算冷,多穿几件衣服,再开个电暖器,基本就能应付过去。】
【许多南方的游客,低估了北方的冷。】
【穿一件羽绒服,里面一件毛衣一件保暖内衣就赶来了。】
【一到北方来就明白当年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感受了。】
【那德国的冷啊,和俄国的冷不是一个级别的。】
【就跟南方的冷,和北方的冷不是一个级别的一样。】
【南方的冬天喝多了,睡大街上,一般也就是冻醒。】
【但在北方的冬天喝多了,睡大街上,那就一般醒不来了。】
【再看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