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673节

  本来身为新一代大汉魅魔的刘备,就具有跨时空吸粉的能力。

  在加上刘备终生为了复兴大汉而奔走。

  创立的蜀汉政权,也给了大汉一个体面的退场。

  更是让创立大汉的刘邦,对刘备更加的偏爱。

  现在看到史书上把自己,和刘备相提比论。

  刘邦也是感觉很爽,很满意。

  刘邦忍不住乐道:

  “朕和昭烈皇帝刘备在一排,此乃后世对朕的厚爱也!”

第584章 孙十万麻了!被黑的体无完肤!

  天幕外。

  汉末。

  孙权看到这里,看到后世写三国志史书的陈寿,明着暗着把曹操他们父子给黑的很爽。

  孙权自己自然也是看的很爽。

  虽然后来孙权成为了大魏吴王。

  理论上成为了曹魏的臣子之一。

  但实际上,无论是现在的孙权,还是以后的大魏吴王孙权。

  看到曹魏吃瘪,死忠都是非常喜闻乐见的。

  “子敬啊,你说这北边的曹公他看到了天幕上,史学家如此记载他。”

  “他会是什么表情呢?”

  鲁肃虽然大部分时候的人设,是一位比较成熟稳重的战略家。

  但是在放松心情的时候。

  鲁肃也是喜欢开玩笑的。

  他见孙权这样的高兴,也跟着一起笑道:

  “哈哈,想必那曹操,本以为自己拥有北方基业,不说比肩汉武,但也不失为一代雄主。”

  “结果却被天幕拿来跟几个叛臣做比较。”

  “还直接说他是一个阴谋家!”

  “呵呵,关键是人家陈寿还没有乱写。”

  “这真就是曹操这个人的本性。”

  “估计此时的曹操,看到天幕也只能无能狂怒。”

  “然后尴尬的表示,天幕在相戏尔吧?”

  一时之间,

  东吴的朝堂上上下下,是洋溢着快活的氛围。

  大家都在取笑着北方的曹老板,

  而自动忽略了,被三国志大家夸赞和惋惜的蜀汉政权。

  但孙权在笑的同时,心里也在想。

  天幕会怎么评价自己呢?

  随着天幕的继续播放,陈寿三国志内容里关于东吴势力的内容。

  是虽迟但到。

  天幕。

  【如果说陈寿的笔力,是偏向于蜀汉,而对于曹魏政权是阴阳怪气为主的话。】

  【那对东吴政权?】

  【陈寿就是火力全开了。】

  【首先是东吴政权的一代目孙坚,在三国志史书中不仅直接直呼孙坚其名。】

  【还说他“盖孙武之后也”。】

  【盖字的意思是猜测,也就是说猜测孙坚可能是孙武的后人。】

  【这在史书中可不是一个好词。】

  【对于孙权的评价,更是原文如下。】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直接把孙权比作了勾践。】

  【说他是一个擅长忍辱负重的人。】

  【关键是堂堂的皇帝,按理说不需要忍辱负重啊!】

  【而且勾践自古以来的评价,可不算太好。】

  【把孙权比作勾践,就是说孙权和勾践一样擅长给人装孙子。】

  【还把孙权得以建立东吴政权的最大原因,归纳于可以采纳别人的意见,以及擅长忍辱负重。】

  【这本身就是对君主能力的一种蔑视。】

  【何况陈寿选用勾践来做比喻,也是根据两人的生平特点。】

  【喷孙权和勾践一样,是小心眼的白眼狼,都是刻薄寡恩之主,喜欢逼杀功臣。】

  【然后包括吴国后来总是发生内乱。】

  【并且国家灭亡,也都是孙权的负有很大的责任。】

  ……

  【当然以上介绍三国人物的内容,只是三国志原文的一小部份内容。】

  【但从这一小部分当中,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陈寿他作为史书的编写者,其真正的态度和倾向性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视频到此结束,弹幕也纷纷的飞射而出。

  《李密:陈寿好哥们,我懂你。》

  《东吴历代大都督有苦难言。》

  《每次看古人云都忍俊不禁,细品过后,着实恰到好处。》

  《只要你阴阳十万,我们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十万还需要阴阳?》

  《哈哈,像勾践没绷住,这才是黑的体无完肤。》

  《越王勾践在古代名声可不太好啊。》

  《其实现代网友看勾践,除了卧薪尝胆的精神值得学习之外,其人也是个屑。》

  《勾践:兔死狗烹,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勾践除了卧薪尝胆,还有一个吃奥力给的故事。》

  《温馨提示:勾践最大的成就灭吴。》

  《写曹操:太祖武皇帝,姓曹,讳操,字孟德。》

  《写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写孙权:孙权字仲谋。》

  《你甚至不愿尊称他一句:大魏吴王。》

  《众所周知曹魏有法理,季汉有血统,东吴有祥瑞。》

  《也不一定吧?陈寿可能看不起孙权,但晋吴对峙了10多年,黑吴是政治正确。》

  《不说现代,在古代的价值观里,魏、汉、晋都是看不起吴的。》

  《一没法理性,二是背刺,陈寿还能咋写?》

  《孙权要是死的早些,不玩晚年那些宫斗杀戮,估计风评能好不少。》

  ……

  网友们热烈的讨论着。

  而在汉末。

  刚刚看到陈寿黑曹笑嘻嘻的孙权。

  此时看到陈寿黑自己,是满脸的MMP。

  “这……这不能吧?”

  “要是史书这样写,那还得了?”

  孙权的声音带着怒意,周围的群臣们也都是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

  孙权见周围人没法为自己提出建议。

  于是开动脑筋思考。

  想了想,孙权觉得自己被史书看不起的主要原因。

  是自己本身不是开创基业的人。

  而且天幕之前还提起过,自己夺荆州也是靠的背刺盟友。

  总之,是缺乏一个过硬的战绩。

  要想刷出过硬的战绩。

  就得和最强的曹操硬碰硬打一场。

  只要自己能拿曹魏来刷战绩,那史书上谁还敢小瞧自己?

  怀揣着想要建功立业的心,孙权的目光看向了地图。

  从建业城向北缓缓看去。

  孙权的目光,锁定在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市合肥。

  “我欲提兵十万,尽取淮南之地,振我江东之声势。”

  “诸君以为如何?”

  ……

首节上一节673/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