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上去,军师却有些为他惋惜呢。”
诸葛亮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对着一旁的刘备说道:
“主公你看。”
“天幕上说的很明白。”
“以大虎的功劳,封一个将军可能都勉勉强强。”
“更是没有资格封侯。”
“而现在他不仅封将军,封侯,甚至是第一个封的!”
“如此这般,其他的功劳比他更大,资格更比他更老的人。会怎么想?”
刘备很笃定的说道:“其他人肯定会心生不满不服的。”
诸葛亮点了点头。
“没错,让一个功劳一般的人率先封将军封侯,这定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服。”
“会觉得,这天幕上后世的朱元璋。”
“是一个赏罚不分明的人。”
“但我们知道,这朱元璋他不是一般的人。”
“而是一个,成功的建立了自己国家的一方诸侯!甚至是问鼎天下,即将当皇帝的人!”
“像这样的人,他怎么可能赏罚不分明。”
“既然已经知道朱元璋的水平。”
“那么他却十分大方,甚至是有些过于主动的,让大虎拿下不应属于他的官位和侯爵。”
“其用意究竟为何”
诸葛亮说到这里的时候。
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刘备也是瞬间领悟了过来。
“啊?莫非接下来,朱元璋给大虎安排的任务非同寻常?”
“一旦完成就是天大的功劳?”
“但就算是再怎么大的功劳。”
“事前赏赐一些就够了。”
“剩下的事后再赏赐,更加合理。”
“除非……没有事后!”
刘备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基本上也是明白了。
此时的刘备,再看天幕上那气宇轩昂的朱元璋。
却隐隐约约感到了一丝可怕。
刘备渐渐的觉得。
这后世的朱元璋,有可能是华夏历史上最可怕的君王之一。
但拥有这种可怕特质的人。
他也绝对,会是最强有力的君王之一。
天幕。
果然天幕上朱元璋给了大虎一个任务。
就是让他带着士兵,急速赶往滁州。
一定要把当时,理论上的天下共主小明王,给迎接金陵城来。
【朱元璋:“接小明王就是你的任务,至于后续会有人给你交代的。”】
【大虎:“原来是这事啊,保证完成任务!”】
无论是滁州还是金陵,都已经是朱元璋的地盘。
大虎只觉得这个任务十分的简单,便领命而去。
而在大虎离开之后,可以看到。
朱元璋之前和善的表情,渐渐的消失了。
他目光意味深长,且渐渐的狠厉起来。
下一个画面。
朱元璋又来到了建皇宫的工地上,找到了正在监督修建皇宫的胡惟庸。
【朱元璋:“你还记得小明王吗?”】
胡惟庸当然表示记得。
【朱元璋:“大虎正在前往滁州,准备把小明王接过来,参加开国大典。”】
【“这就有一个难言之隐呀。”】
胡惟庸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当即表示属下明白。
而天幕上的朱元璋。
也叹了一口气,云淡风轻的继续说道:
【“有些事,咱不好跟大虎直接说,需要找一个可靠之人。”】
胡惟庸不管他心里想不想接受这个任务。
但朱元璋都找他来说了。
他自然也得接受这个功劳很大,但是又上不得台面差事。
朱元璋十分满意的拍了拍胡惟庸:
【“很好,那就由你去送大虎一程。”】
【“记住,那些不好说的话,等出城之后再说。”】
第287章 朱元璋:天幕你还是说我卖沟子吧
随着电视剧剧情的继续推进。
越来越多的古人。
哪怕是许多对政治不太敏感的古人,也察觉出不对劲了。
晋朝。
司马衷看到天幕上的内容。
只觉得电视十分有趣,便高兴地拍拍手说道:
“好呀好呀,朱元璋就要接小明王过来了。”
“朱元璋他是皇帝,小明王他也是皇帝。”
“嘻嘻,真好玩!”
“对了,朱元璋把小明王接过来之后,那岂不是一个首都有两个皇帝?”
“你们大家伙说说,以后谁是正皇帝,谁是副皇帝呢?”
司马衷说出的话,其实没有太多的政治意味。
只是他单纯的觉得有些好奇,甚至算是童言无忌。
但是司马衷提出的问题。
其实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出。
台下的众臣们是左右相看,面面相觑。
这个问题简直都不需要回答!
小明王看样子只是个花架子。
而朱元璋,是真真正正掌握了天下的人。
到时候谁是正皇帝,谁是副皇帝?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纠结!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小明王根本就到不了金陵城!
……
而天幕上。
胡惟庸,他来到了城外,为大虎送行。
没有太多政治头脑的大虎,还在憨憨的感到意外。
毕竟胡惟庸忙着修建皇宫。
而且之前在城里的时候也送过了,至于为自己这么一个角色,又专门单独出城相送吗?
于是两人在城外亭子里喝酒的时候。
大虎就好奇地问胡惟庸,专门来找自己到底是什么事?
【大虎:“敢问胡大人,您专门来城外候着我,是不是有什么事要交待呀?”】
【胡惟庸:“不知大虎将军你想过没有?上位一旦做了皇上,小明王又来到了金陵城。那要如何处理?难道要二主并立吗?”】
【“就算是二主并立,但是那小明王却号称天义军军共主。”】
【“其身份之尊贵,甚至还在上位之上啊!”】
大虎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也不是傻子。
被胡惟庸这样一说,他当即明白了。
一个天下,不可能二主并立。
这个道理大虎懂。
更何况小明王的理论身份,还比朱元璋更高!
有小明王在这里摆着,朱元璋的位置就很尴尬。
大虎意识到了,小明王这是得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