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三四个月之内拿下!”
“好大的胃口!德国,你好大的胃口!”
唐朝。
李世民也为希特勒的胃口所震动了。
“如果是像朕,当年征服河北那样,一战将其击溃。”
“随后便是传檄而定的话。”
“那么几个月的时间,征服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倒是有可能的。”
“但是后世的军队规模动辄几百万!”
“苏联更是拥有上千万的大军!”
“我们之前看天幕也知道,苏联肯定是坚持抵抗了很久。”
“连我们观看天幕的古人,都知道苏联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力强悍的国家。”
“那当时准备进攻苏联的德国,肯定也不会不清楚。”
“像这种规模的大国,可不是说打出一场会战的胜利就能征服的。”
“朕预计,想要征服苏联,至少要消灭苏联三百万以上的士兵!”
“他们才有可能丧失抵抗意志。”
后唐。
后唐庄宗李存勖,看着天幕上德军的进攻路线图。
也是被这一计划的胃口所震动。
“我知道那古德里安很强。”
“但苏联绝对也不弱。”
“古德里安闪击,闪的动吗?”
“四个月之内吞掉苏联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朕当年8天灭梁,固然是快如闪电,但也得看到那存在偷袭的因素。”
“这苏联的首都是莫斯科?”
“看地图,距离边境是如此遥远。”
“再怎么闪击,古德里安也不可能一闪,就闪到莫斯科了吧?”
“如果古德里安,面对像苏联这样的强手也能够一路打到莫斯科的话。”
“那朕就算是彻底的服了他了。”
明朝。
朱棣看到巴巴罗萨行动的计划目标。也是被德国那惊天的胃口给吓了一跳。
德国有雄心壮志。
这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这雄心壮志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了?
“除非苏联犯下巨大的失误,让德军在几个月之内连续突破,消灭他们两三百万以上的兵力!”
“否则的话,德军试图速胜苏联的计划是肯定无法完成的。”
“朕估计,苏联总兵力500万人,德军需要在开战之初,就消灭其中300万以上,才能迫使苏联投降。”
“但那也太难做到了。”
在历代古人们对巴巴罗萨行动不太看好的氛围中,天幕继续讲述。
【德军的坦克指挥官们,在1940年冬天就已经抵达了苏德边境。】
【但装甲部队并没有到来,在前期部署在苏德边境的,主要是没有坦克的步兵部队。】
【这是德军对苏联的一种迷惑。】
【因为如果坦克部队没有部署到前线的话,苏联方面就会大意。】
【认为德军在边境部署大量的步兵,主要是起防御作用。】
【让苏联以为,德国会在彻底结束和英国的战争之后,再进攻苏联。】
【毫无疑问,1941年的德军正处于巅峰状态,各个师的力量都得到了补充和加强。】
【在快速的击败法国之后,德军继续重点训练关于闪电战的内容。】
【而1941年同期的苏联,军队主要驻扎在苏联的内陆地区。】
【军队数量也与和平时期差距不大。】
【可以确信的是,苏联仅凭目前所有的军队数量,是不足以抵抗德军进攻的。】
【必须要经过2到3周的紧急动员,让军队的规模空前扩大之,才能够有效的抵御德军的进攻。】
【但究竟何时按下红色动员键?】
【这是一个问题。】
【尽管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但苏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不抱任何幻想。】
明朝。
朱祁镇看到这里,本来正在津津有味看戏的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是废纸,这个朕懂。”
“但是他们两国之间的边境?”
“那不是之前波兰的领土么?”
“德国闪击波兰,怎么苏联的边境也到波兰境内了?”
“这苏联也在闪击波兰?”
“嗯,一定是这样的!”
不得不说,朱祁镇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通分析之后,朱祁镇觉得自己分析的很对。
“一定是德国闪击波兰,苏联趁火打劫。”
“虽然不厚道,但国家利益面前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朕也很好奇,这波兰到底干了啥?”
“以至于德国、苏联两大强国伺候他一个。”
“从地图上看,这毫无波兰的福气,可是真不小!”
天幕。
【苏联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应对德国的进攻。】
【在1941年夏天之前,苏军的数量已经从之前的150万,发展扩大到500万,以迎接世界大战的局势。】
【在1941年夏天的时候,苏军在全面整编部队。】
【建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检修机场,并且组建新的部队编制。】
【但大规模增兵、调兵,苏联也有担忧。】
【因为在尚不确切的知道,德军将会在何时发起进攻的情况下,提前将大量的军队部署到边境。】
【这相当于一种挑衅!】
【有可能会激化局势,导致战争提前爆发。】
【而那个时候的苏联,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
【苏联希望将战争,尽可能的往后拖。】
【再加上苏联获得的情报,始终没有确切的肯定一个进攻时间。】
【所以无论是苏联的红色动员令。】
【还是把部队动员起来开到一线,都迟迟没有进行。】
【而1941年的6月,德军精锐的装甲部队开到了苏德边境。】
【大规模调动装甲部队的行为。】
【和之前德国试图让苏联以为的,他们在登录英国之前,不会对苏开战的行为有明显的冲突。】
【面对德军的咄咄逼人,苏联方面决定做最后试探。】
【在战争爆发前8天。】
【苏联官方媒体登报宣布:“针对近期苏德战争一触即发的消息,纯属无稽之谈!”】
【这种明明知道对方已经在准备进攻。】
【却依然宣布,并没有战争风险的行为。】
【实际上是一种暗示。】
【希望德国一方,能够回到谈判桌上。】
【但是德国方面,并没有对苏联的和谈邀请,做出任何回应。】
【见自己的和谈邀请没有得到回应。】
【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立即颁布命令!】
【让苏联内陆地区的军队,向西进发!紧急备战!】
…………
天幕上。
音乐陡然急促起来。
出现了苏联军队大规模动员转移的画面。
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士兵们,踏上征途奔赴前线。
同时配合天幕上令人紧张的背景音乐。
可以说,在纪录片的讲述之下,
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氛围,已经拉满到了极点!
就连嬴政也说到:
“苏联竟然还一厢情愿的说,德国不会进攻他们,也真是够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