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65节

  【两颗原子弹,打消了日本的抵抗意志。】

  【9天之后,日本投降,二战宣告结束。】

  天幕外。

  秦朝。

  嬴政指着天幕上原子弹爆炸的惨烈画面,突然叹了一口气,说道:

  “可惜。”

  这一下,周围的大秦群臣都看不懂了。

  虽然后世日本侵略华夏是未来之事,和他们所处的大秦并无关联。

  但总归是件令人极为不爽的事。

  此刻看到后世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被炸得鬼哭狼嚎。

  按理来说应该十分解气才对。

  可为何皇帝陛下却叹息着说“可惜”呢?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嬴政又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一开始日本那‘一亿玉碎’计划多好?”

  “倘若他们真要进行本土决战,待美国、苏联数百万大军登陆,一场大战下来,只怕整个日本岛会千里无人烟。”

  “死伤人口何止百万?”

  “可如今两颗原子弹投下,也不知究竟死了多少,或许最多也就二三十万,接着战争便结束了。”

  “这原子弹,至少救了几百万日本人的性命啊。”

  说完,嬴政略带遗憾地继续看向天幕。

  【但对于广岛的许多幸存者来说,灾难才刚刚拉开序幕。】

  【大量的核辐射从核爆中心喷涌而出,它们无情地穿透人们的皮肤,肆意破坏细胞,摧毁生命组织的基本结构。】

  【成千上万人在几天、几周或者数月内,被这可怕的辐射夺走了生命。】

  【而不孕不育、肿瘤癌症、白血病、白内障等诸多疾病,如同梦魇一般,紧紧笼罩着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让幸存者们在痛苦中挣扎。】

  【曼哈顿计划的主导者奥本海默。在计划结束后曾感慨:】

  【“现在我成为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并非虚言。】

  【而是对铀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最真实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天然铀大多以同位素铀-238的形式存在。】

  【它并不适合直接用来制造原子弹。】

  【只有不到1%的铀-235能够自我维持链式核反应,从而成为制造核武器的关键。】

  【要想利用铀-235制造核武器,就需要将它的浓度提升到85%。】

  【而在核电站中使用的核燃料,铀-235的浓度仅有3%。】

  【人们通常利用离心机对六氟化铀进行离心操作,来实现铀-235的浓缩。】

  【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的铀-238会被排放出来,收集后就得到了辐射相对较小的贫化铀。】

  【贫化铀虽然失去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但它凭借着极高的密度,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常被用于制作坦克的防弹装甲和贫铀穿甲弹。】

  【在军事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的飞出。

  《省流:身在辐中不知辐。》

  《铀辐同享。》

  《此时我默默掏出了我祖父留给我的盖格计数器。》

  《哪儿危险了,JP人最喜欢的元素。》

  《葡萄美酒夜光杯,难道古人就是用的铀杯子?》

  《当日气温:154000℃.》

  《徒手摸一下高浓缩铀会怎样?》

  《其实不会怎么样,你不吃就行。》

  《铀这玩意半衰期长得要死,放射性没那么强,只要不吃进去问题就不大。》

  《网上几块一个铀金属矿,是真的吗?》

  《对,我也看过,小铁矿一样,放到冰上,冰就化了,靠近手机,手机都变模糊了。》

  《你说呢?》

  而在天幕外。

  明朝。

  朱元璋看完了整段视频,以及网友们的讨论后。

  基本上算是看明白了。

  朱元璋说道:

  “怪不得天幕称这铀,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金属。”

  “其实并非铀本身有多危险。”

  “而是后世人类,能利用铀制造出各种武器。”

  “这些武器威力极其强大,且具有很高的不可控性。”

  “但不得不说,倘若大明也拥有这样的武器,那大明江山便可山河永固,再无后顾之忧了。”

  “关于铀的工业技术,后世的华夏必须掌握!”

  “即便不实际使用,也绝对能成为国防重器。”

  “持核武器利刃,行守护和平之职。”

  但朱元璋又顿了顿,忽然有些狠辣的说道:

  “然后假如真的要实际应用核武器,也有现成的目标可以用。”

  “反正他们有经验,再吃几颗应当也不成问题。”

第918章 宇宙之外是什么?庄子:超脱有无!

  新的天幕画面,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开始播放。

  镜头从地球表面的海岸线缓缓拉升。

  蓝绿色的行星在黑暗中旋转。

  而声音也开始解说: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总会被一个终极问题叩击思绪。】

  【宇宙之外,是什么?】

  【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往往颠覆常识。】

  【宇宙并非被装在盒子里的物体。】

  【因为它本身就包容了所有的时间与空间,是一切存在的总和。】

  【这就像追问地球北极以北的地域。】

  【问题本身因时空定义的局限,而失去意义。】

  【由于宇宙空间在膨胀,且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进而产生了可观测宇宙。】

  【宇宙膨胀这一精妙的设定,限制了人类对宇宙全貌的探索。】

  【所以,对于整个宇宙的模样,目前我们只能做出一些合理猜测。】

  【最主流的假说,将宇宙比作一个高维几何体。】

  【想象在地球表面行走,无论向哪个方向直行,最终都会绕回起点,却永远找不到边界。】

  【宇宙或许遵循相似的逻辑。】

  【它可能是一个四维球面,三维空间在四维尺度上闭合,形成有限却无边界的结构。】

  【也可能是无限延伸的空间,天体分布永无止境。】

  【但我们仅能观测到光能抵达地球的区域,这层限制让两种可能性难以验证。】

  【用二维生物蚂蚁的视角更容易理解:】

  【假设蚂蚁在地球表面爬行。】

  【它无法感知三维球体的曲率,只会在闭环路径中回到原点。】

  【从而认知到一个有限无界的世界。】

  【类比到人类的三维空间。】

  【若驾驶飞船持续飞行后返回起点,意味着我们的空间是正弯曲的,构成了四维球体的表面。】

  【我们如同蚂蚁般困于低维视角,无法直观看见高维宇宙的全貌。】

  【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空间是否真的弯曲?】

  【目前观测显示,可观测宇宙的空间近乎平坦,没有曲率。】

  【但这或许是尺度错觉。】

  【就像站在地面看不到地球弧度。】

  【真实宇宙,可能比可观测部份大得多。】

  【推测若空间正弯曲,其半径至少是可观测宇宙的250倍,形成超级四维球体。】

  【若空间确实平坦呢?】

  【则衍生出更颠覆的设想,也就是超级甜甜圈宇宙!】

  【在这种拓扑结构中,空间像环状面包般闭合,向前直行也能绕回起点,且尺寸可能仅比可观测宇宙大几倍。】

  【越过可观测宇宙的边界,天文学家面临两种极端可能。】

  【绝对虚无或无限空间。】

  【前者并非漆黑虚空,而是真正的无。】

首节上一节1065/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