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55节

  《这烧烤摊老板也太黑了吧?这么宰客,外地人谁敢去啊?》

  《澄清一下,我们重庆烧烤是这样的,不是专门宰外地人哈。》

  《我去年在淄博吃烧烤,两个大男人花了80,最后实在吃不下了,就剩下了。》

  《什么情况?十几年前我在重庆跑业务,那时重庆房价水电猪肉饭店、夜店,消费全都非常非常低。》

  《查了高50%,也就是说,就算正常价格,也得3个人吃小四百?阔怕……》

  《四川人民表示羡慕东北的物价,啊,我素未谋面的美食故乡。》

  《欢迎大家来西安吃烧烤,烤牛肉、烤羊肉基本都是1元1串。》

  《我有一计:把烧烤改成烧鸟,然后这价格就没问题了。》

  可以看到,由于烧烤是深受后世广大网友喜爱的一种食物。

  所以关于烧烤价格的吐槽也相当多,这让许多网友倍感无奈。

  而看完前后的视频,以及网友们的吐槽后。

  同为吃货的唐玄宗李隆基,虽然他对价格不敏感。

  但还是评价道:

  “这么看来,后世我大长安的物价还算是比较合理的嘛。”

  “看来后世的西安,也就是长安,发展得一定很好咯。”

  “还不错。”

  “至于四川和重庆的烧烤太贵?”

  “难道是因为川渝交通不便、路途艰难。”

  “食物运输困难,才导致价格贵吗?”

  “要是这样倒也情有可原。”

  “但天幕也曾多次提到,后世交通非常发达。”

  “就算相对交通不便。”

  “也不至于高出好几倍的价格吧?”

  “人家山东淄博烧烤,两个人80元都吃不完。”

  “而在重庆,三个人就算不被宰客,也得花三四百。”

  “区别真有这么大吗?”

第908章 奥古斯都为何破防?罗马军团到底有多贵?

  新的天幕画面出现。

  一位穿着古罗马装扮样式的COSER,一边用拙劣的特效进行冷兵器战斗。

  一边对着镜头说话: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罗马军团啊。】

  【我们都知道,古罗马历史上的最著名的惨败之一,让伟大的奥古斯都破防的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罗马满打满算,也就被歼灭了三个军团。】

  【算上辅助兵什么的,加起来最多也就损失三万人。】

  【损兵三万的战役,放到古代的中国着实是毫不起眼。】

  【甚至就算放到罗马自己来说。】

  【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有26到27个军团。】

  【在之前的罗马内战时期,双方更是疯狂爆兵到了60个军团。】

  【三个军团放到整个罗马的范围内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那为什么奥古斯都如此破防,以至于几个月不剃须,形容枯槁呢?】

  【原因或许有很多。】

  【比如征服日耳曼的大计划就此搁浅。】

  【但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实在是太贵了!】

  【当大多数人想到一支常备的罗马军团时。】

  【大部分非专业人员,往往甚至想象不到维持这样一支军团所需资源的庞大数量。】

  【因为维持一支常备的职业军队绝非易事,花费肯定不菲。】

  【当我终于计算一番之后。】

  【结果被维持一个军团,所需的资源数量彻底震撼了。】

  【我相信你们也会如此。】

  【这些资源,不仅用于制造武器和盔甲。】

  【还包括一些你平时不会想到的东西。】

  【比如军队生存需要多少食物?】

  【需要多少吨贵金属来支付军饷?】

  【制造装备又需要宰杀多少牲畜?】

  【其中一些资源的数量以百万计,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巨大压力。】

  【同样,这种巨大的耗费,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甚至中世纪的王国几乎从不维持常备军。】

  【对比一下古罗马。】

  【也让人难以想象,罗马人是如何维持约30万名职业士兵的。】

  【这或许,就是拥有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所带来的众多优势之一吧?】

  天幕外。

  汉朝。

  汉武帝刘彻看到这个问题,也不禁有些好奇。

  刘彻看着桌子上地图,那些代表大汉军队的标识,思索着说道:

  “两国交战,胜败乃兵家常事。”

  “即便以大汉天军之威,也无法保证每战必胜。”

  “与匈奴交战时,也常有较大伤亡。”

  “而那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天幕介绍他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一手将罗马帝国带至巅峰。”

  “在其国力如此强盛的情况下。”

  “损失三个军团,虽说损失惨重,但也不至于让堂堂庞大帝国的皇帝这般哀嚎、崩溃。”

  “若是朕,虽可能气得摔桌子,可事后只会想着立刻反击,不至于像天幕所言,连续数月连胡子都不刮。”

  “听天幕说,维持一个军团的成本极为昂贵。”

  “好吧,那就让朕瞧瞧,这古罗马的一个军团究竟昂贵到何种程度?”

  “竟让堂堂罗马皇帝,也承受不起损失三个军团带来的崩盘后果。”

  天幕。

  【来,我们看看打造军团的花费。】

  【其中一种大量需要的特殊资源就是兽皮,罗马军团的许多装备都离不开它。】

  【对兽皮的考古发现使我们能够确定,古罗马所使用的具体兽皮种类。】

  【小牛和母牛的皮,被用来制作军队的鞋子。】

  【鉴于士兵们即使在驻防时,也需进行严格的行军操练。】

  【所以鞋子磨损速度惊人。】

  【考虑到每个士兵每年需要三双鞋子,还要留出一定数量以备紧急情况。】

  【专家估计,一支常备军团每年至少需要18000双鞋子。】

  【这意味着每个军团,每年对母牛皮的需求量为1500张。】

  【但鞋子远不是唯一的皮革制品。】

  【帐篷和盾牌罩也是皮革制成的。】

  【不过这次用的是山羊皮。】

  【山羊皮比母牛皮轻得多,但强度和耐用性差不多一样。】

  【据估计,仅一个军团,制作帐篷就需要67500张山羊皮。】

  【制作盾牌罩需要12000张。】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物品对军队来说甚至并非绝对必需。】

  【羊皮盾牌罩在保护罗马长盾的漆面、木材和胶水免受潮湿方面效果显著。】

  【可将其使用寿命延长数年。】

  【但这更多是一种奢侈,而非绝对必要之物。】

  【它确保了罗马人,随时都有色彩鲜艳且可投入战斗的盾牌。】

  【掉色的盾牌也能用。】

  【但巅峰的罗马,就是要保证盾牌不掉色。】

  【这或许就是一种自信。】

  【行军中的部队也并非绝对需要帐篷,因为历史上并非所有军队都会使用帐篷。】

  【话虽如此,拥有帐篷还是有一些关键优势的。】

  【其一,帐篷能让士兵更好地休息,为他们遮挡恶劣天气,从而避免累积性疲劳。】

  【其二,帐篷有助于进一步保护诸如军旗、复合弓和弩炮等贵重装备不受风雨侵蚀。】

  【最后,每天行军和扎营时,搭建和拆卸数百顶帐篷,是罗马军团在战役中的纪律要求。】

  【这有助于他们保持军队的凝聚力。】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战争中直到17世纪才再次出现类似程度的野营纪律。】

  【更重要的装备,包括每个步兵用来携带装备的工具包,以及每个骑兵的马鞍。】

  【这两样物品都由山羊皮制成。】

首节上一节1055/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