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36节

  【拿破仑自信能复制以往的胜利,却低估了俄国的战略纵深与民族韧性。】

  【等待拿破仑的,不是期待中的决战。】

  【而是俄国名将库图佐夫精心设计的焦土政策。】

  【俄军主力避其锋芒,不断后撤。】

  【同时坚壁清野,焚烧村庄、城镇,摧毁一切可能为法军所用的物资。】

  【当拿破仑满怀胜利的憧憬,于9月占领莫斯科时,他得到的只是一座被俄国军民主动点燃的空城。】

  【以及满城的熊熊烈火。】

  【法国补给线被无限拉长。】

  【偏偏那一年又异常寒冷。】

  【严寒的俄国冬季提前降临,成为了法军真正的噩梦。】

  【没有御寒衣物,缺乏食物,士气崩溃。】

  【撤退,成为唯一的选择。】

  【撤退成为噩梦的开始:士兵们穿着单衣在雪地里蹒跚,战马倒毙在路边,哥萨克骑兵像狼群般袭击掉队者。】

  【三个月后,仅有3万残兵逃回法国。】

  天幕外。

  汉末。

  刘备看到这里,基本上也是知道了拿破仑为何会黯然收场了。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曾经的拿破仑,他是法兰西民族的英雄,国家的救星。”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但他称了皇帝,本身就背叛了法国大革命。”

  “后来又在明明有机会休养生息的情况下,持续性的发动战争。”

  “他已经,从法国的救星,变成了给法国带来灾难之人。”

  “虽然不断的胜利,可以暂时的稳定局面。”

  “但随着法国60万大军,在俄国的冰天雪地里灰飞烟灭。”

  “不可一世的,几乎统一欧洲的法兰西帝国会旋即覆灭,也是理所应当里的了。”

  ……

  天幕后续的内容,基本上是不出所料。

  【这场战役不仅耗尽了法国的精锐,更让反法同盟看到希望。】

  【第六次反法同盟迅速形成。】

  【1813年,俄、普、奥、英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展开“民族会战”。】

  【30万联军击溃20万法军,拿破仑被迫退回法国本土。】

  【而此时的法国国内,也是一片凄风惨雨。】

  【持续多年的战争早已榨干了法兰西的国力与民力。】

  【几代人被送上战场,死伤枕藉,农田荒芜,经济凋敝。】

  【面对第六次反法同盟集结的数十万大军,法国的抵抗显得力不从心。】

  【1814年3月,同盟军攻入巴黎。】

  【大厦将倾,拿破仑被迫在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他被流放至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保留了“皇帝”的虚衔,在一同流放的部分法军的保护下,统治着这个微型王国。】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复辟登基。】

  【但拿破仑,岂会甘心在小岛上终老?】

  【他密切关注着欧洲大陆的局势。】

  【拿破仑注意到,复辟的波旁王朝倒行逆施,迅速失去民心。】

  【到了1815年2月,机会来临。】

  【负责监视他的英国总督离岛处理私务。】

  【拿破仑当机立断,率领岛上仅有的千余名忠诚官兵,巧妙地避开英国巡洋舰的监视,以伪装骗过法国海岸巡逻舰。】

  【于3月1日在法国南部的儒安港登陆。】

  【王者归来!】

  【拿破仑向沿途军民宣告:“你们的皇帝回来了!他来恢复你们被剥夺的权利!”】

  【派去拦截他的军队,纷纷倒戈相迎。】

  【农民、老兵、渴望荣耀的年轻人,再次聚集在他的麾下。】

  【然后就是著名的巴黎笑话时间。】

  【“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不可明说的吃人魔王向格腊斯逼近。”】

  【“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拿破仑将军接近枫丹白露。”】

  【“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路易十八闻风丧胆,仓皇逃离巴黎。】

  【3月20日,拿破仑在民众的欢呼声中重返杜伊勒里宫,未费一枪一弹便重建了帝国。】

  天幕外。

  和刘备一起观看天幕的诸葛亮,倒是有些惊讶。

  “没想到在战败退位之后,竟然能再次掌权,重建帝国?”

  “这拿破仑的经历,倒是真够传奇的。”

  刘备点点头,略一思考。

  “的确没想到。”

  “但仿佛能看到原因。”

  “还是仁义!”

  “复辟的波旁王朝,仁义不施。”

  “拿破仑给法国人民,带来的是战争的苦难。”

  “而波旁王朝嘛……”

  “他们大概带来了所有的苦难,以及莫大的耻辱。”

第892章 滑铁卢老近卫军!骑兵冲击空心方阵!拿皇落幕

  天幕。

  【“百日王朝”拉开帷幕。】

  【拿破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

  【归来之后,拿破仑先是迅速废除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所颁布的反动法令。】

  【试图重塑一个开明、自由的帝国形象。】

  【用以争取民心。】

  【并且全力整军备战!】

  【同时,整个欧洲也被拿皇的回归震惊。】

  【旋即以空前的速度联合起来。】

  【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百万大军向法国压境。】

  【拿破仑深知必须在联军完成集结前,分而击之。】

  【1815年6月,他亲率约12万法军,其中实际可用精锐约7万进入比利时。】

  【目标直指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以及和布吕歇尔元帅率领的普鲁士军。】

  【6月18日,决定欧洲命运的战役。】

  【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附近展开。】

  【此时的拿破仑,已不复巅峰时期的锐气与精准。】

  【长期的征战消耗了他的精力,病痛也在折磨着他。】

  【渐渐老去锋不再的拿破仑,在关键的军事决策上,出现了罕见的犹豫。】

  【在将领任用上,他错用了平庸的格鲁希元帅去追击普军。】

  【导致后者未能及时回援主战场。】

  【他低估了威灵顿公爵的坚韧,和英军的战斗力。】

  【也低估了普军,摆脱格鲁希纠缠后强行军驰援战场的决心与能力。】

  【原计划干净利落的击溃英军。】

  【却完全未能实现。】

  【滑铁卢战役,成为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法军发起了无数次凶猛,但缺乏足够协调的冲锋。】

  【都被据守山脊的英军顽强击退。】

  【当战斗进行到下午,筋疲力尽的双方都在等待援军时。】

  【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主力,终于出现在法军侧翼。】

  【而法国这边,格鲁希的部队始终未能赶到。】

  【战局瞬间逆转。】

  【腹背受敌的法军阵线崩溃,士兵四散奔逃。】

  【拿破仑试图依靠老近卫军做最后的抵抗。】

  【但大势已去。】

  天幕的画面里,此时是经典的老电影《战争与和平》、《滑铁卢战役》的场景。

首节上一节1036/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