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22节

  【这情况,你说他们能有多少保卫家园的紧迫感?】

  【开伯尔山口就这么成了印度历史上甩不掉的“命门”。】

  【一个次大陆的广袤区域,一个几千年以前就出现的文明。】

  【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印度文明兴衰,都被这道山口牵着走。】

  【想想还挺让人欷的。】

  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的飞出。

  《省流:因为开伯尔山口不在印度的“中原王朝”手上。》

  《公厕了属于是,谁都可以上的那种。》

  《印度河流域在那会对印度王朝来说,是偏远鸟不拉屎的破地,谁管哪啊?》

  《你猜玉门关为什么会废弃?》

  《据说三哥欢迎大家来殖民自己。》

  《开伯尔只守一个山口是不够的,小路太多,必须守住整条山脉,在每个山间小道都修关口。》

  《可以学习北魏,在兴都库什山脉建立大量军镇,依托地形灵活防御。》

  《最后北魏也因为军镇寄了,你猜印度假如这样做,他们叛不叛乱?》

  《长城也没说守住所有地方,但能增加敌人的入侵成本。》

  《其实印度有长城……不过是印度内部的城邦防御中央的。》

  《印度一直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咋修呢?》

  《印度主要是第一波没顶住,要是印度出现一个强大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自然就会修长城了。》

  《雅利安人太狠了,感谢武丁,感谢妇好!》

  《统治印度这方面还得看英国人。》

第879章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古罗马努尔哈赤?

  新的天幕,首先是一位充满威严的老人心碎的怒吼!

  【瓦卢斯!还我军团!】

  天幕上的老人,虽然已经老迈,但气质超群卓然,不可一世掌握众生的权势感非常惊人。

  即使是天幕外的秦始皇嬴政,看到这位年迈的帝王。

  也都是不得不认可的说道:“这是一位王者。”

  “绝对是一位历史上的顶级王者。”

  而天幕,也在还我军团的呐喊中开始播放。

  【在公元9年那个阴郁的秋天,如日中天的古罗马帝国,遭遇了其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军事灾难之一。】

  【一场发生在遥远北方密林深处的战役,无情地吞噬了整整三个精锐罗马军团约三万五千名百战老兵!】

  【这损失,相当于当时帝国常备军力的十分之一。】

  【这场被后世称为“条顿堡森林战役”的惨败。】

  【其冲击波不仅是三个罗马军团。】

  【更永久性地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走向。】

  【这场毁灭性的失败,迫使强大的罗马帝国,停下了其无休止扩张的铁蹄。】

  【更为深远的是,它使得桀骜不驯的日耳曼诸部族,摆脱了罗马的统治枷锁。】

  【赢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西方文明的基本地理分界。】

  【其雏形,正是在条顿堡的腐叶与鲜血中大致奠定的。】

  【今天,就让我们回溯这场,让罗马第一公民,伟大的奥古斯都痛彻心扉、几近癫狂的经典战役!】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早在战役爆发前一个多世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就曾描绘过“日耳曼尼亚”。】

  【在他的笔下,日耳曼尼亚是一片环境恶劣、气候严酷的荒原。】

  【贫瘠的土壤、茂密的原始森林、无边的沼泽湿地。】

  【对外来者而言,既不适宜大规模耕种,也难以建立罗马式的定居点。】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就已经与散居在莱茵河东岸的诸多日耳曼部族,在河畔反复拉锯、交锋不断。】

  【而当屋大维结束了血腥的内战,加冕为“奥古斯都”后。】

  【在这位古罗马的“秦始皇”统治之下,罗马迎来了史称“罗马和平”的黄金时代。】

  天幕外。

  秦朝。

  嬴政看到天幕称屋大维为古罗马的“秦始皇”,倒没有生气。

  毕竟天幕上的屋大维,确实气度不凡。

  只是觉得有些惊讶。

  “朕还以为古罗马的‘秦始皇’会是那被刺杀的凯撒呢,没想到是这位叫屋大维的人。”

  “他作为皇帝,功绩很大么?”

  “竟然能够和朕相提并论。”

  “而他既然被称为罗马的秦始皇,那为何又会遭遇像条顿堡森林这样的惨败?”

  总之,嬴政对这位古罗马的“秦始皇”有些好奇。

  也更加认真地看着天幕。

  天幕:

  【作为欧洲无可争议的最强统治者。】

  【奥古斯都将目光投向了帝国北部边境,那些尚未臣服的“蛮族”。】

  【他决心完成一件前人未能实现的伟业。】

  【主动出击,跨越莱茵河天堑。】

  【将那片森林里,被视为混乱无序、未经开化的日耳曼尼亚彻底纳入帝国版图!】

  【在奥古斯都的宏伟蓝图中。】

  【似乎只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就能将日耳曼的土地染上罗马的颜色。】

  【将其变成又一个沐浴在“罗马和平”光辉下的新行省。】

  【为了实现征服日耳曼的弘愿,奥古斯都任命了普布利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来担任日耳曼尼亚行省的总督。】

  【瓦卢斯并非无能之辈。】

  【他拥有丰富的行政经验。】

  【在之前担任叙利亚总督期间,他以其铁腕手段严格执行罗马法律,成功镇压了当地叛乱。】

  【为自己赢得了强人政治家的名声。】

  【然而,日耳曼尼亚绝非叙利亚。】

  【这里没有成熟的城镇网络,和易于管理的官僚体系。】

  【有的只是连绵不绝、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

  【以及众多以血缘,和古老誓言维系的、彼此关系变幻莫测的部落联盟。】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骨子里流淌着对任何外来统治的深刻排斥。】

  【瓦卢斯带来的那套,在叙利亚、在高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

  【在日耳曼尼亚却成了灾难的催化剂。】

  【瓦卢斯似乎将日耳曼尼亚,误认为是一个早已归顺、秩序井然的罗马行省。】

  【他粗暴地推行罗马化的治理:强行征税,刻板地实施罗马法律体系。】

  【完全无视当地根深蒂固的部落社会结构,和以个人忠诚为核心的传统习俗。】

  【对于崇尚自由、习惯粗犷自治的日耳曼人而言。】

  【这种自上而下、高度集权的统治模式,不仅格格不入,更是难以忍受的压迫。】

  【当时的罗马帝国,其核心价值建立在法治、公民义务和国家建设之上。】

  【罗马人曾在高卢、西班牙乃至东方地区成功推行其模式。】

  【秘诀在于拉拢当地的精英阶层。】

  【授予当地贵族精英罗马公民权、丰厚的财富和显赫的头衔,让他们享受罗马的繁荣和权势。】

  【以此换取他们的合作与忠诚。】

  【然而,日耳曼尼亚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可作为罗马化基石的成熟城市中心,也没有能被帝国轻易收买或操控的集权国王。】

  【罗马人可以凭借武力强行征税。】

  【可以派驻军团威慑。】

  【甚至可以给部落首领起个响亮的罗马名字。】

  【但他们永远无法真正抹去,日耳曼人内心深处,对自身身份和自由的认同。】

  【尽管统治困难重重,罗马人还是通过强制手段将部分日耳曼部落,纳入了帝国体系。】

  【一个关键策略是收取人质。】

  【许多部落贵族的孩子,被送往罗马的宫廷或军营,在严密的监控下成长。】

  【罗马的意图很明确。】

  【给这些蛮族少年灌输罗马的价值观、语言和军事技能。】

  【将他们塑造成忠诚于帝国的辅助部队指挥官,未来为罗马军团效力。】

  【在这一批被“罗马化”的日耳曼贵族青年中,最耀眼、也最致命的一位,名叫阿米尼乌斯。】

  【阿米尼乌斯是出身于凯鲁斯奇部落的王族。】

  【少年时即被送往罗马,接受了全面的罗马式教育。】

  【他加入罗马军队,熟练掌握了拉丁语,精通罗马军团的战术精髓,凭借战功获得了罗马公民权。】

首节上一节1022/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