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给张嬷嬷搬把凳子来!”随着翠晴的一声吩咐,很快,张嬷嬷的跟前,就有了一只锦凳。
张嬷嬷是老宫里人了,什么时候该端着,什么时候该伏低做小,完全门儿清。
“在主子和主子福晋的跟前,哪有老奴的座儿?使不得,使不得!”张嬷嬷连连摆手,死活不肯落座。
胤故意没吱声,任由翠晴和张嬷嬷互相斗法,彼此试探。
毕竟是先滚了床单,再一起过日子,难免有个磨合期嘛!
自由恋爱的出轨率、绿帽率和离婚率,高得惊人!
包办婚姻里,也有许多真爱的感人故事,不可一概而论!
既然张嬷嬷出了场,翠晴也把她的乳娘刘佳氏,叫了进来。
行礼如仪后,春娇露面的时候,翠晴轻声唤了个人名,“紫蔷!”
等胤看清楚紫蔷的相貌,立时恍然大悟,正是洞房夜很扫兴的那丫头。
在明亮的光线之下,胤看得很清楚,紫蔷的左侧唇角,居然有一颗勾魂痣。
根据面相学,但凡有这种痣的女子,那方面的需求,都很旺盛,属于耐捅型的优质女选手。
夫妻两边的重量级门下奴才,一一登场之后,胤摆手清了场,笑眯眯的拿出了一只锦匣,轻轻的推到了翠晴的面前。
康熙赏的银子和皇庄,都有明旨,根本瞒不住人。
与其藏着掖着的影响夫妻感情,不如都给翠晴去管。
男主外,女主内,翠晴也没假客气,径直命紫蔷收了。
胤一看就懂,敢情,紫蔷才是翠晴身边的头号心腹啊!
哼,难怪紫蔷胆敢冒着得罪他的风险,竭尽全力的护着翠晴。
如今的贝勒府中,有名分的女人,也就是翠晴一人而已。
年观音和春姬,连个侍妾都不算,若是叫来拜见嫡福晋,就等于是当面打翠晴的脸。
翠晴进门的次日,胤领着她,递牌子进宫,一起觐见康熙。
康熙仔细的打量了翠晴的相貌和气质,禁不住的拈须笑道:“小十五儿,还真便宜你了。”
胤自然明白康熙的意思,若是宫里不指婚,翠晴这种大美人,就归康熙享用了。
当然了,这仅仅是父子感情极好的笑谈罢了。
尽管,大清蛮性未消,康熙的身边也不乏亲姑侄之类的女人。
但是,康熙还是有点节操的皇帝,亲儿子的女人,他绝对不会去碰。
康熙赏了翠晴一大堆好东西,比如说,四尺高的红珊瑚宝树,即使是宫里,也仅有三座而已。
现在,乾清宫、毓庆宫和胤的贝勒府,各有一座这种稀世珍宝。
胤带着翠晴,又去宁寿宫,拜见了皇太后。
皇太后对翠晴的态度,就远没有康熙那么亲热了,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又赏了几件首饰,就打发了他们两口子。
今天的进宫行程甚满!
从宁寿宫出来之后,胤又领着翠晴,马不停蹄的去东宫,拜见太子和太子妃。
这一次来东宫,胤的待遇蹭蹭猛涨。
太子居然吩咐说,后殿东暖阁内相见。
后殿是太子妃的地盘,今天分明是亲属见面的大气氛了。
果然不出所料,进阁之后,胤正要下跪行礼,太子把手一摆,十分大度的说:“自家妹婿,俗礼就都免了!”
大人物的话,都不可能是随便说的。
按照太子的说法,显然,亲弟弟远不如连襟更亲近!
闲聊了几句后,太子破天荒的拉着胤的手,将他领到了寝殿隔壁的小书房里。
小书房里的陈设,简单的令人发指,仅有一炕一桌而已。
“此间是我的静思之地。你我是至亲,就随便坐吧,自己倒茶喝!”胤一改往日的倨傲无礼,随和的简直不像太子爷了。
说实话,胤不发癫的时候,颇有老八那种礼贤下士的随和风范。
但是,胤知道一句俗语:狗改不了吃翔。
要不了多久,胤又会旧病复发。
胤的脾气上头之后,连心腹门下的老四都敢打,除非胤的脑袋被门夹了,才会跟着他混。
落座之后,见胤没敢自己倒茶喝,胤史无前例的亲手替他倒了一盏温茶。
“不瞒你说,你二嫂的幺妹,阿玛和额涅都走得早,就是你二嫂亲手养大的。”胤的话,说的不清不楚。
但是,胤联想到翠晴各种得体的表现,嗯,她身边的教养嬷嬷,肯定是太子妃的心腹。
和太子不同,太子妃的贤名,连康熙都赞不绝口。
那边厢,太子妃问翠晴:“他待你如何?”
翠晴浅浅一笑,见四下无人,便刻意压低了声音说:“姐姐,他像头蛮牛,死缠着我不放。可是,紫蔷想替我侍寝,他又没让。”
太子妃抑制不住的笑弯了唇,凑到翠晴的耳旁,小声说:“章佳嬷嬷教你的秘诀,管用吧?”
翠晴羞涩的点头说:“不瞒姐姐您说,紫蔷昨儿个私下里见到了年氏那个狐媚子,前凸后翘的,还甚是得宠。比身材,妹妹我,肯定不如那个狐媚子。”
太子妃看翠晴,就像是亲妈看闺女一般,自然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你别害羞,只要是男人,就没有不好那一口的。唉,我也是醒悟过晚,装贤惠,装过了头,不懂怎么勾引男人。”
若是胤就在现场,一定挑起大拇指,佩服太子妃的通透!
PS:这是今天的
第116章 遏必隆刀
太子破天荒的留了胤两口子,一起用晚膳。
胤也没推辞。
因为,太子要到康熙五十一年的二次被废,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再说了,翠晴是太子妃的亲妹妹,于情于理,都该姊妹团聚一番。
席开两桌,太子和胤坐在外间,翠晴和太子妃在里间,中间隔了一道屏风。
自从,石文炳的遗孀死后,十年来,这还是太子妃头一次在宫里见到家里的血脉亲人,她自然是格外高兴,话也比平时多得多。
自从索额图被暴死后,就没有皇子,敢留在东宫用膳了。即使是老十三,也不敢。
落一叶而知秋,东宫的窘迫处境,一览无余。
太子是半君。照规矩,太子赏膳,胤应该另坐小桌,在旁边陪着太子吃饭。
可是,今天的太子,确实高兴,居然硬拉着胤坐了一桌。
鉴于气氛很好,胤装模作样的推了一下,也就顺势和太子同桌用膳。
如果不是左肩上的虎爪痕勋章,胤还真不敢这么干。
现在嘛,康熙肯定会知道,但是,也肯定不会在意。
因为,胤不仅用生命,表达了对康熙的忠诚。而且,他一贯表现良好,从未帮太子说过半句话,做过半件事。
这人呐,固有印象一旦生根后,再难改变。
以前,班上的差生逃课,班主任直接罚站请家长。
胤逃课去打街霸游戏,班主任居然以为他熬夜读书,累狠了想休息,连问都不问。
更重要的是,宫里对东宫吹出了缓和风,胤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在大清的顶流社会,一切关系的基础,就是皇帝的看法。
皇帝不待见老大,整垮了明珠,大爷党径直树倒猢狲散了。
太子不发神经的时候,颇有明君气象,说话有条有理,态度也平易近人。
胤呢,秉承多喝酒,少说话的原则,频频举杯劝饮。
结果,酒量甚好的太子,很快就被灌到了桌子底下。
胤顺势带着翠晴,辞离了东宫。
从东宫出来后,胤便带着翠晴,来到钟粹宫,拜见亲妈密妃。
密妃看见翠晴后,显得欢喜异常,赏了一大堆见面礼。
如今的密妃,显然是母凭子贵。她若还是个小答应,根本没资格以婆婆的身份,召见儿媳妇。
密妃本想留下儿子和儿媳妇一起用膳,可是,时辰不早了,胤和翠晴还必须去拜见养母德妃。
反正吧,翠晴是正经的贝勒福晋,有资格随时递牌子,请见婆婆密妃。
因没有正宫皇后的缘故,宫里的女人,到了妃位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现在的德妃,只要看见胤,就很生气。
只因,老十四这个哥哥不仅无爵,还没有指婚,更没有出宫分府,至今猫在阿哥所里,住得很不舒服。
年纪更小,出身更低的胤,反而后来居上,不仅封了贝勒,还是红得发紫的第一实权阿哥。
这不是给德妃的心里,添堵么?
但是,德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再看胤不顺眼,也赏了不少好东西给翠晴。
结果,在几十名侍卫和护军的注目礼之下,胤身后的太监和哈哈珠子们,抱着堆积如山的赏赐,浩浩荡荡的出了宫。
三日回门的时候,胤陪着翠晴,同车去了石家。
翠晴出门的时候,还是幺妹儿。回门的时候,已是贝勒夫人。
照大清会典的规矩,无论近支还是远支宗室的贝勒嫡妻,都只能称为,贝勒夫人。
只有,亲王和郡王的嫡妻,才是嫡福晋。
但是,胤有皇子的加成,翠晴也就是名副其实的愉贝勒福晋。
以富达礼为首的石家三兄弟,老老实实的跪在大门口,恭迎妹妹新婚回门。
君是君,臣是臣,万万错不得!
即使是骨肉亲哥哥们,也都矮了半截身子,必须哈着腰和翠晴说话。
有胤在场,翠晴不需要架屏风,就可以和哥哥们,畅所欲言。
用晚膳时,胤索性好人做到底,叫了翠晴坐到身旁,大家一起拼酒吃肉。
旗下的大姑奶奶们,再怎么装贤良淑德,也比汉臣家的姑娘们,泼辣一万倍。
别的且不说了,翠晴的一双大天足,踩在花盆底上,居然如履平地,走路带风。
不仅如此,翠晴的酒量也极好,一壶黄汤下肚,居然和没事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