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嘴上不敢说啥,心里却门儿清,她男人看似坚毅不拔,其实是个优柔寡断的家伙。
当初,今上患疟疾的时候,胤只须暗中扣住法国传教士献上的奎宁,早就是天下之主了!
那个时候的胤,被鬼迷了心窍,以为病怏怏的康熙,肯定活不长了。
当时的胤,一直希望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而不想背上弑父篡位的恶名。
只可惜,时机这种东西,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没有任何后悔药可吃。
原本,太子一党,左有权相索额图,右有老四和老十三的辅助,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谁曾想,康熙不按套路出牌,居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整死了索额图呢?
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四也被盛怒之下的胤,一脚踢出了东宫的队伍。
证据是明摆着的!
以前的老四,几乎每日来东宫禀事儿。现在的老四,却变成了隔三差五才来。
魔鬼都藏在细节之中,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了!
“爷,请您务必善待十五叔,就当是为了妾身的一点体面,求您了!”太子妃把心一横,索性跪到了胤的脚边。
“唉,唉,你这是做什么呢,起来,快起来,我答应你还不成么?”胤亲手扶起了太子妃。
以前,胤确实可以随意折辱胤,现在却不同了。
胤已是太子妃的妹婿,不看僧面,必须看佛面啊!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康熙和胤的中间,一直靠着太子妃的极力调和,才没有爆发更大的冲突。
“吴得胜,去,跪请你十五爷进来。”胤毫不迟疑的把吴得胜卖给了胤。
上次,胤当着东宫众人的面,扇了吴得胜耳光,胤觉得被冒犯了虎威,气得拿鞭子想抽胤。
然而,现在不同了,胤已经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吴得胜做梦都没有料到,太子爷为了拉拢胤,竟然毫不犹豫的把他给卖了!
要知道,从胤出生开始,吴得胜便伺候在他的身旁了,一直忠心不二。
当看见吴得胜苦丧着脸,主动跪到脚前的时候,胤已经明白了一切。
因为,在大清的顶级天龙人圈子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让得罪过你的奴才,跪到你的面前,就等于是任你处置了。
“奴才有眼无珠,怠慢了十五爷您,罪该万死。请十五爷您,重重的责罚!”吴得胜装出一副可惜巴巴的样子,苦苦的磕头求饶。
胤心里冷笑不已,吴得胜这个刁奴,他若真心请罪,就应该私下里跪到他的跟前求饶。
当着东宫这么多人的面,这就不是请罪,而是逼胤饶了他!
狗奴才!
胤心里暗骂之后,堆出满面笑容,亲热的说:“吴总管,您是太子殿下跟前说一不二的大红人,我哪敢罚您呀?”抬腿就走。
听见胤居然尊他为您,吴得胜两腿一软,差点吓尿了。
我的十五爷呀,您这是想把奴才往死里整啊!
在不远处监视的毓庆宫副总管太监哈三,眼珠儿只转了半圈,便毫不迟疑的转过身子,一溜小跑着去找胤告刁状了。
此时此刻的哈三,是在和时间赛跑。
吴得胜若是先见着了太子爷,那他侥幸活命的机会,必然大于五成。
哈三必须趁他病要他命,让吴得胜再也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胤在殿外候见的时候,忽然看见,从一旁的偏殿内,冲出来了十几个五大三粗的粗使太监。
这些人,扑到吴得胜的跟前,如狼似虎的动了手。
“你们好大的胆子……”没等吴得胜把话说完,他的嘴里已经塞了一条臭袜子,双臂也被牢牢的反扭到了背后,压跪到了地上。
见吴得胜的脑子不好使,并未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带队抓人的哈三,情不自禁的笑弯了嘴。
只见,哈三快步走到吴得胜的跟前,惟恐他听不清楚似的,故意大声喝道:“奉太子爷口谕,吴得胜大逆不道,赐白绫子一条!”
吴得胜终于反应过来了,拼命的挣扎着,想摆脱死亡的厄运。
然而,哈三默默的等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有机会致吴得胜于死地,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虎归山呢?
“你们还楞着干什么?难道要等我请你们吃大席么?”哈三目露凶光的逼视众人。
来抓吴得胜的粗使太监们,都是哈三特意找来的自己人。
见哈三动了真怒,众人二话不说,七手八脚的挟起嘴巴被堵死了的吴得胜,就往僻静的位置拖拽而去。
哈三秉承小心能驶万年船的基本原则,扭头吩咐干儿子哈九:“吴得胜是个怕死鬼,你亲自去盯着点。”
哈九眨了眨眼,机灵的哈下腰,小声说:“请干爹放心,区区小事儿,就不劳外人动手了。”
哈三微微点头,刻意压低声音,说:“太子爷的内书房,还缺个伺候茶水的能干之人。”
哈九心头猛的一热,他心甘情愿的给哈三当干儿子,图的不就是伺候在太子爷的跟前么?
等哈九走后,哈三一溜小跑的赶到胤的跟前,一边扎下深千,一边摇头摆尾的说:“十五爷,我们太子爷吩咐了下来,请您进殿。”
胤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哈三,淡淡的吩咐道:“前头引道。”
“。”哈三倒退了两步,故意落后胤一整个身位,低头哈腰的引领着胤朝殿内走去。
眼睁睁的看了场好戏的胤,心里莫名其妙起了一丝悲凉之感。
唉,人在庙堂之上,身不由己啊!
伺候了太子几十年的心腹太监吴得胜,就因为失去了桶战价值,几乎眨个眼的工夫,就像是擦屁股纸一般,被扔进了茅坑里,轻而易举的丢掉了性命。
在哈三的引领下,胤进了后殿的东暖阁。
后殿是太子妃的地盘,胤一看便知,这是见亲属的路数了。
第57章 惊动了康熙
进阁之后,胤迎面看见胤和太子妃,并肩坐在一起。
胤不敢马虎大意,快走了两步,很守规矩的行了大礼,异常恭敬的说:“臣弟胤,请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万安!”
胤瞥了眼太子妃,太子妃便展颜笑道:“妹婿快起吧,今儿个只叙家事,不论君臣!”率先定了会面的调子。
这正合胤之意也。
君臣之间的规矩太大,礼数太多,胤处于绝对劣势之中,毫无抵抗的余地。
叙家务,就不同了,太子妃是妻姐,胤是连襟,很多话就好说了。
“多谢二姐的体贴。”胤很懂规矩的行了大礼,真诚的表达了谢意。
太子妃可以平易近人,但是,胤不能蹬鼻子上脸,必须知道分寸。
在石家的三姐妹之中,太子妃排行第二,她上边还有个大姐。
石家的大姐,嫁给了辅国将军德义。德义,是清太祖老奴的曾孙,妥妥的黄带子。
见胤很知道进退,太子妃会心一笑,随即吩咐道,“来呀,上茶,再给吾妹婿搬个凳子来。”
太子妃一再强调了,胤是妹婿的身份,这就避免了君臣奏对的尴尬。
既然是演戏嘛,胤索性坐到了太监搬来的锦凳上。
“妹婿,你今儿个是来下帖子的吧?”太子妃笑着打趣胤,其和蔼可亲的态度,令人如沐春风。
胤心里暗暗一叹,女怕嫁错郎,果是如此!
再看四福晋,碰巧嫁对了男人,最终,风光无限的笑到了最后,有惊无险的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不瞒二姐您说,小弟我的新宅子已经装修妥了,想请姐夫和二姐您二位,赏个薄面,家人小聚一番。”胤故意把太子唤作姐夫,胆子真够粗的。
太子妃有些紧张的看了眼胤,却发觉自家男人的脸色,阴晴不定。
趁着胤心情没有变坏之机,太子妃赶紧笑着说:“吾和你二姐夫,有忙不完的家务事儿,恐怕无法亲自去你府上道喜了。”
这不过是句客套话罢了!
真相是,太子和太子妃,若想出宫赴宴,根本无法自己作主,必须看康熙的眼色行事。
上帝确实是公平的,给了胤储君之位,却又剥夺了他的行动自由。
康熙可以去畅春园避暑,去江南巡游,去木兰围场打猎。而太子呢,他就仿佛是判处了无期徒刑的囚徒一般,只能老老实实的窝在毓庆宫内,不敢擅自挪动半步。
“是啊,那等二姐和二姐夫稍有闲暇之时,务必去小弟那里吃杯水酒。”胤赶紧帮着太子妃说话,十分知趣的把场面敷衍了过去。
人要脸,树要皮,看破不说破,才是好妹婿!
太子妃笑着说:“吾知道,你刚分府出宫,哪哪都需要银子。来呀,端上来吧!”
很快,几名宫女端来了几只托盘,托盘上,摆满了白花花的银锭子。
胤混得再差,也是康熙的亲儿子,自然不可能小家子气的去数银子。
但是,瞥眼间,胤大致心里有数,至少是千两以上的银子。
咳,真的是大手笔了!
康熙不缺银子花,并不意味着,胤也不缺银子花。
实际上,为了对抗八爷党日益壮大的现实,胤比谁都缺银子。
“使不得,使不得呀……”胤连连摆手,完全不想拿这种异常烫手的银子。
这么多银锭子,胤只要想带出宫去,必然惊动了康熙。
太子故意没给便于隐藏的会票,而给的是银锭子,其中的用意,就是想告诉大家,他对胤这个亲弟弟加连襟,做到了仁至义尽。
然而,站在康熙的角度,这事肯定会变味。
胤深知其中的厉害,但是,又不敢太过拒绝。
没办法,凡事有得必有失,不可能好处都让胤占全了。
“有何使不得?让你拿着,你便拿着。”胤把眼一瞪,当今太子爷的威压气势,瞬间挤满了整个殿内。
不吃敬酒,必吃罚酒,胤被形势所迫,只得道谢领了赏。
原本,太子妃想和胤多聊一些家常话,方便拉近一些关系。
可是,由于胤的表现比较糟糕,胤的心情已经变坏。
“妹婿,既然来了,就一起用晚膳吧?”太子妃作为主人家,必须客套一番。
胤早就看见,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不瞒二姐您说,臣弟的新宅那边,还是乱七八糟的模样,必须回去督促下人们,好生整理清楚了。”胤随便找了个托词,急着想走。
太子妃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她抢在胤的脾气发作之前,温和的说:“快忙你的去吧。”
胤长松了口气,赶紧行了大礼,恭敬的说:“臣弟告退。”
在众目睽睽之下,刚从东宫出来的胤,他的身后跟了几名捧银子的宫女。
事已至此,害怕已经无济于事,胤唯有挺直腰杆,勇敢的直面困难。
果然不出所料,御前一等侍卫吴什带着大批御前侍卫,守在了胤出宫的必经之地,东华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