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皇子,而且,在胤已经帮着递了话的前提下,老十二和老十七依旧被康熙漠视了。
隐藏在背后的真相,令人格外的心冷!
康熙的嘴巴上说的很好听,手心手背都是肉,骨子里却是宠谁,就在身边带着谁!
马车疾驰的途中,康熙看似漫不经心的问胤:“小十二和小十七,经常和你一起玩耍?”
胤当作不知道的样子,笑着解释说:“回汗阿玛,十二哥主持丧仪的机会较多,您老总是命臣儿协助他办差,交往也就比较多一些。十七弟和臣儿,此前几乎没啥私交。也就是上次,您老命臣儿领着十七弟一起去东陵祭祖,才算是有了点交往。”
“嗯。”康熙淡淡的哼了一声,便不再追问了。
胤心里有数,他说的是不是实话,康熙肯定早就知道了。
对付康熙,胤的策略就四个字:以诚相待。
客观的说,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之人,在康熙五十余年的皇帝生涯之中,见得实在太多了!
就算是女人,被骗上床的次数多了,裤带子也会勒得很紧!
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
胤给康熙的印象是,不管多丑的事情,只要康熙问了,胤肯定敢说真话。
哪怕是和曹佳氏的奸情,康熙只要问了,胤就如实的招了。
正因为如此,康熙才会主动抱了福彭那个野种。
诚之一字,说易行难,显得弥足珍贵!
如今的康熙和胤之间,俨然有点忘年之交的意思了!
过了大约半刻钟,康熙忽然想了一件事,就问胤:“京里到张家口的御道,收获不小吧?”
胤笑嘻嘻的说:“也不算很大,上个月的纯利,仅为十万两银子而已。”
关于钱的事儿,胤更没必要隐瞒了,竹筒倒豆子的说了。
康熙深深的看了眼胤,忽然轻声叹道:“汝母若是旗人,就好了呀!”
实话说,康熙和老四,都是感情异常丰富的人。
区别只有一点,康熙不屑于装,也不需要装。
老四呢,大位还没坐上去,尚且需要伪装。
康熙真想把大位传给胤,径直把密妃抬入上三旗满洲即可,又何必故作惋惜呢?
胤拿捏死了康熙的脾气,只要他不结党,不威胁到皇权,康熙即使再生气,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康熙也不过有口无心的感慨罢了,话刚出口,就后悔了!
“汗阿玛,臣儿以为现在这样挺好的。您老带着臣儿,尝遍天下美食,快何如哉?”
胤的回答,正好解除了康熙的尴尬。
PS:还有一更!
第232章 什么叫作拿捏?
胤正在值庐里,盖知道了的小印,就被康熙叫了去。
“在白师傅的引见下,英吉利的东印度公司,派了代表进京。内务府的赫奕,已经见了他们,初步达成了十五项条款。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康熙叹了口气,补充说,“内务府的那些人,只要有银子可拿,连亲额默都可以出卖。”
胤差点笑出了声,康熙还是很明白的嘛!
实话实说,内务府那种见钱眼开,肆无忌惮的贪婪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康熙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为了整个皇族的安全,睁一眼闭一眼的装糊涂罢了。
皇家和内务府之间,不成文的默契是:只要皇家舍得赏骨头,内务府永远保持忠诚!
康熙嘴里的白师傅,也就是洋人传教士,白晋。
上次,康熙得了疟疾,差点驾崩了,就是白晋建议用洋药,给救回来了的。
救主之功,大得没边!
所以,康熙对白晋极为信任。
这次,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能够进京,也是白晋暗中推动的结果。
“你带着老十七一起回京办理此事,监督内务府的人,别让他们为了点银子,把大清都给卖了!”
“!”
次日早上,胤和老十七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轻车简从的离开了热河,一路疾驰着往京里赶。
听说要去见洋人,老十七显得异常兴奋。
“十五哥,小弟我听说,洋婆子都是金发碧眼?”老十七很好奇的问胤。
胤微微一笑,解释说:“不仅是金发碧眼,还有黑发蓝眼,白发绿眼……”
老十七咋舌不已的说:“我的小乖乖,那不是极类鬼畜?”
胤哑然一笑,按照清人的眼光,有些洋婆子,还真像鬼畜呢。
这个时代的欧洲,无论造船技术,舰炮技术,还是火枪技术,都已经把大清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但是,陆军的火炮技术方面,因为进步缓慢的缘故,大清虽然有些差距,差的主要是数量,质量上却并无代差。
欧洲陆军的重炮,即使造得出来,因为太过笨重的缘故,机动力很差,很难迅速的拉到前线,及时参与作战。
然而欧洲陆军的单兵装备,却秒杀了大清的八旗兵。
就连欧洲三流国家的罗刹国,装备的M1715式燧发枪,也统一口径为19.8mm,弹丸重38克。
在欧洲,配备燧发枪和刺刀的线列步兵,逐渐成为主流。
而大清的八旗兵,基本单兵装备还是以反曲弓和刀枪为主,火炮和鸟枪的数量少得可怜。
康熙也知道火器的厉害,但是,只有直属于他的火器营,才装备有大量的火炮和火绳枪。
本质上而言,大清采取的也是强干弱枝的军事战略,八旗兵的时代精华,就是驻扎在京里的火器营。
胤刚回京,内务府总管赫奕,就得到了消息,赶紧跑来了愉王府,递手本求见。
“叫他等着吧。”胤比谁都清楚,赫奕这么快就来找他,肯定是私下里收了英国人的贿赂。
就以内务府和东印度公司达成的协议草案而言,随便举一条,背后都隐藏着大把的贿赂。
比如说,协议草案里的第七条:悬挂英国国旗的舢板驶过关口,可以不检查,海员也不搜身。
这在大清朝,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呐!
另外,居然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自由贸易,还可以随意雇佣大清的子民。
就冲这一条,胤就有绝对的把握,东印度公司在私下里,给了不小的贿赂。
内务府的硕鼠们,图的是银子。而胤早就想插手洋人的贸易,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这一次,康熙把胤派回来主持对英确贸易谈判的大计,简直就是刚想磕睡,就遇见了枕头。
和洋人白皮们搞贸易谈判,在整个大清朝,精通国际贸易的胤,若是屈居于第二,谁敢排第一?
以前,胤央企副总裁的时候,对口负责的就是国际贸易。
他和洋人们打交道的次数,根本数不清楚!
洋商们,个个图利,只要舍得给钱给利润,他们连亲妈都可以暗中走私给你。
当年,罗刹国的黑潜艇,因为机床的加工精度不够,只要出海,就很容易被发现。
结果,倭国的商人,为了钱,不怕得罪了主子,真敢出口高精尖的机床。
这一次,胤秉承细水长流的策略,并不打算要太多的好处。
因为,康熙不可能把火器营交给胤管辖。
现在,即使和洋人拉了关系,胤的短期利益也不大。
等雍正上台之后,胤才有机会掌管火器营。
只有掌握了火器营,胤才可能以少胜多,震慑旗主诸王们。
康熙喜欢研究洋玩意,胤也就可以打着爱好的幌子,搞几个洋人的狗锁式燧发枪匠或炮匠。
若是东印度公司,真舍得出血本,愿意给几个炼钢的技术员,那胤就更满意了。
历史上的罗刹国,集中全国之力,研究燧发枪,也屡屡以失败而告终。
即使到了拿皇时代,罗刹国的燧发枪,因为炼钢技术的巨大差距,也远远无法和法军相比。
这个时代,先进的炼钢技术,才是工业之母。
胤回京都快十天了,却一直没有接见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团。
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亨利男爵,急红了眼,私下里找了白晋来说和,胤这才在王府的后花园内,接见了他。
“尊敬的愉王阁下,见到您,我很荣幸……”亨利男爵左手扶右胸,右手脱帽,身体稍微前躬同时点头,行了标准的英国贵族见面礼。
胤根本没看亨利,他的注意力,都被亨利带来的美丽女士吸引了过去。
“尊敬的愉王阁下,见到您,我很荣幸……”美丽的女士,双腿略微曲膝,同时两手稍提裙摆两侧,点头向胤致意。
从中世纪开始,英国的贵族礼仪,基本都是抄袭的法国宫廷。
这个时代的英国贵族之间的见面打招呼,也和现代的英国贵族,礼节迥然不同。
胤只是大清顶级贵族而已,并不是今上,也就不会出现,马戛尔尼需要跪见皇帝的礼节问题。
一旁的白晋,赶紧介绍说:“愉王爷,这位是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亨利男爵及其男爵夫人。哦,对了男爵夫人的名字叫作温妮。”
白晋画蛇添足的补充介绍,令胤大觉好笑。
唉,胤喜欢别人老婆的恶名,就连洋人都一清二楚了呀!
中世纪的英语,和现代英语,发音有着很大的不同,胤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懂亨利两口子的打招呼。
“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亨利男爵夫人。”胤笑眯眯的望着美丽动人的温妮。
此前,经过白晋的介绍,胤知道了一个事实:和这个时代的英国女士见面,既不流行吻手礼,也不使用握手礼。
所谓入乡随俗,亨利只要想谈成协议,就只能看胤的脸色行事。
作为大清的上位者,胤点头微笑,就算是还礼了。
亨利不是第一次来大清了,对广州的情况,颇有些了解。但是,来京城见大清的实权王爷,他这还是头一遭。
落座之后,在白晋的翻译下,亨利的意思是,希望胤能够点头同意,他们和广州海关谈判的那十五项条款。
胤虽然听不太懂亨利的中世纪英语,但是,怎样拿捏洋商,他就很擅长了。
“唉,这些条款,对我大清的国体尊严太过有损,本王很难答应啊!”胤说话的时候,十分克制的并没有去看,手拿扇子的温妮。
看过英国老剧的人,都知道,英国的女贵族,手里若是不拿一把扇子,简直不敢出门见客。
实际上,亨利故意带着老婆来见胤,就是想搞性贿赂。
但是,胤又不缺女人,即使最终骑了温妮,也不至于第一次见面,就露出色心。
一般人想骑大洋马,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