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66节

  博果铎到死都没有奏请过继嗣子袭爵,说白了,侄儿们都不孝,才会如此!

  胤仔细的问了博果铎的病情,额德哈着腰说:“太医已经诊治了,还是偏头疼的老毛病。”

  没想到的是,小金子回来禀报说,富纳、锡龄和福苍,都不见人影。

  胤抓住了把柄,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冷冷的说:“如此逆子,就该圈禁。”

  别人说这话,不过是虚言恫吓罢了。

  胤说这话,额德还真信!

  “请愉王爷开恩。”额德毕竟是小辈,必须帮着他们求情。

  “哼。”胤故意拂袖而去,气势汹汹已极。

  额德心里暗喜,脚下却不慢,哈着腰,陪胤出了王府。

  胤回畅春园,添油加醋的禀了。

  康熙正等着抢爵抢牛录的借口呢,随即厉声下令:“传旨,将富纳、锡龄和福苍,拿交宗人府治罪!”

  “!”魏珠领旨走了。

  康熙和胤,这对贼父子,相视一笑,真是一窝子蠢蛋!

  虽然说,狼欲吃羊,何患无词?

  但是,康熙毕竟是天下至尊,再怎么说,总要讲究个吃相吧。

  现在好了,博果铎的侄儿们被一网打尽了,胤为削弱旗主诸王的实力,再立新功。

  不管博果铎是装病,还是真病,放心等他薨逝即可。

  “小十五,你成婚多年,却一直无嗣,朕心甚忧。”康熙频频叹息道,“李煦刚刚进贡了几名江南的美人,要不,赏你两个?”

  “汗阿玛,臣儿经常抱着小福彭亲热,真不怕无嗣。”胤一边跪下谢恩,一边委婉的拒绝了康熙的好意。

  “哦哦,朕真的是老了啊,居然忘了小福彭!”康熙哑然一笑,福彭这个私生子,也是胤的亲儿子嘛。

  胤确是儿女双全,和博果铎这种命中注定无子的家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小十五啊,朕想了很久,曹寅殁后,曹荃就是个混蛋,曹还年轻,就怕镇不住场子啊。”

  康熙这么一说,胤也就明白了,等过完正旦节之后,他很可能要二下江宁了。

  胤完全可以理解康熙的想法。

  康熙这个人,格外的念旧。

  胤和曹佳氏,不仅私通,还有了孽子。

  虽然,此丑事十分有利于削弱旗主诸王的大局,但是,康熙始终觉得有愧于曹寅。

  派胤这个野女婿,亲自去江宁主持曹家的大局,康熙这才觉得心安。

  正旦节的前两日,康熙下旨,除了紧急军务之外,停办一切政务。

  胤长松了口气,总算是可以猫在家里,好好的歇息几天了。

  除夕这天,尚书房下学后,老十六和老十八,兴高采烈的来和胤一起守岁。

  “大哥,押岁钱不能太少。”老十八笑嘻嘻的把手伸到胤的跟前。

  老十六已经虚岁满二十,可是,一无差事,二无封爵,心里多少有些郁闷。

  “大哥,你帮我求求汗阿玛吧,随便赏个差事都成。”老十六摇头叹息道,“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窝在宫里读书,真丢人。”

  胤微微一笑,太子没废之时,都快四十了,不一样猫在尚书房里读书?

  不过,老十六一直没差事可干,还真和胤的权倾天下有关。

  康熙又不是昏君,怎么可能让亲兄弟两个,同时掌握朝廷实权呢?

  “你就放心吧,年后必有差事可干!”胤故意卖了个关子,没说即将下江宁的事。

  胤打算带着老十六,一起去江宁出公差,丝毫也不犯康熙的忌讳。

  这趟公差,正好作为老十六步入政坛的合适契机!

  亲哥哥照顾亲弟弟,乃是人之常情。

  只要不是想抓权,康熙自无不允之理!

第202章 三王秉政

  老十六得了胤的承诺之后,乐得合不拢嘴巴,喜滋滋的说:“大哥,您真疼我。”

  胤微微一笑,老十六仅仅是明面上没有差事可干罢了。

  实际上,老四在暗中的许多活动,都有老十六的参与。

  老四肯定不是慈善家!

  夺嫡的过程中,老十六若不是暗中立了大功,老四怎么可能让他白捡了个铁冒子亲王的大便宜呢?

  历史上,整个雍正朝最受宠的两个宗室王公,除了老十三,就是老十六。

  当然了,由于胤的掺和,雍正朝之老四做主、三王秉政的大格局,已经基本成形。

  至于老十八嘛,就只能暂时委屈他了。

  毕竟,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三兄弟一起把持朝政的恶劣影响,实在太过深远。

  将来,老四就算是再宠信胤,也不可能让他们三兄弟,一起掌握实权。

  不过嘛,只要胤牢牢的掌握了兵权,老十八完全可以学习老十三的搞法嘛!

  历史上,乾隆这部冷酷无情的政治机器,最喜欢和雍正反着来。

  凡是雍正重用的宠臣,到了乾隆朝,都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胤非常清醒,他不可能对弘历,抱有任何幻想。

  兄弟三个,围坐在炕上,一边喝茶,一边磕西瓜子。

  淡盐炒出来的大片西瓜子,略带点咸味儿,又不是特别咸,三兄弟都爱磕。

  “爷,白潢家的大公子,又来了!”乌林进来扎千禀了这个新消息。

  收了大门包的乌林,只管禀报消息,不管后事如何。

  白潢本是胤旗下的包衣,却仗着是康熙赏识的孤臣,并没有真把胤当主子看。

  胤很大度,老九就不同了。

  白潢仗着不贪污不受贿的优势,居然不给老九面子,老九便通过诬告的手段,把他整进了诏狱。

  白家大公子走投无路之下,就想求胤这个领主出手相助,救他爹一命。

  老十六喷着鼻音,不屑一顾的说:“哼,不识抬举的狗奴才,现在知道急眼了,早干嘛去了?

  老十八皱紧眉头,说:“这种人真有意思,既然选择了当孤臣,怎么还有脸面来求大哥帮忙呢?”

  是啊,在顶级天龙人的圈子里,不都是谁家的门下奴才,归谁护着么?

  自诩孤臣无敌的白潢,以为康熙对他宠信,永恒不变。

  可是,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君恩永远似流水呢!

  康熙确实很喜欢孤臣,但是,白潢根本没有看懂孤臣的本质内涵。

  在皇帝的眼里,失去利用价值的孤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心所欲的扔出去充当替罪羊,还没有任何后果。

  类似的反面教材,实在是多如牛毛。

  比如说,文帝之薄昭,景帝之晁错,重八之毛镶,朱棣之纪纲等,数不胜数。

  这么多的历史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么?

  朝里无人莫做官,这可是用无数颗脑袋,堆出来的庙堂规律,岂能等闲视之?

  “爷,图里琛来拜。”乌林又收了个大门包,心里美滋滋的,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八调。

  “请他进来吧。”图里琛才是愉王党的嫡系心腹,胤自然对他另眼相看了。

  “奴才图里琛,请主子、十六爷、十八爷大安。”

  图里琛进门后,规规矩矩的行了主奴之礼。

  “老图啊,你来得正好,马吊三缺一,快坐上来吧。”胤亲热的招呼图里琛上炕。

  屋里就胤三个同胞亲兄弟,都不是外人,图里琛只犹豫了一下,便笑着脱靴上了炕。

  还没等图里琛坐稳,胤就吩咐人,把他的官靴拿出去烘干。

  大清的官靴,都是黑色的布面厚底,外面下雨的时候,很容易湿透。

  图里琛心里倍觉温暖,看遍整个朝堂,哪家的主子,比胤更贴心?

  所谓解衣推食,成本太低了,哄着文盲士兵们卖命,确有用处。

  真到了上层社会,大家都见过世面,讲究的就是,不能没有好处,个人尊严也很重要。

  真敢替主子卖命的红顶大员,百中无一,这是客观事实。

  商君书里写得很清楚,必须让草民都欠朝廷的。

  上下几千年,不管是小地主,还是小商人,或是小资产阶级,因为家有余粮,日子还过得下去,都没有决死之心。

  马吊散场后,席开于西暖阁。

  图里琛坐在三个皇子的下首,心里多少有些得意,这待遇,谁有?

  四个人正喝酒的时候,乌林进来了,小声禀道:“爷,白家的大公子出手真大方,给奴才塞了一百两银子。”

  胤还没说话,老十六就说:“乌林,银子照收,你既然传完了话,就没你什么事了。”

  老十八望着胤,小声说:“大哥,那白潢再怎么没有眼力,毕竟也是您的旗下奴才。他若被人整死了,和大哥您的名声,怕是有碍啊!”

  胤点点头,笑问图里琛:“瑶圃,你看呢?”

  图里琛倍觉信任,赶紧拱手道:“主子,奴才以为十八爷所言甚为有理。不过,您是何等金贵的身份,不方便让白家大公子轻易见着。主子,您若是信得过奴才,便由奴才出面,去会一会他?”

  老十六看了眼图里琛,心说,行啊,这家伙很有眼色。

  如今的胤,颇有实权,也不缺钱,但是,有资格登上台面的白手套,却一个都没有。

  现在,图里琛既然主动请缨,胤自然是乐观其成了。

  等图里琛领命去见白家大公子之后,老十八笑着拱手说:“大哥,您从此得一大将!”

  老十六说:“图里琛从朝鲜小国的手里,讹诈回江华岛和几百万两银子,真本事肯定是有的。不过,他毕竟追随大哥的时间太短了,还需要仔细的观察观察。”

  胤满是欣慰的望着老十六,这家伙暗中替老四干了不少事儿,已是日渐成熟了。

  “汗阿玛最恨结党营私之徒,我的手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图里琛,可以帮着撑门面了。”胤这么一说,老十六和老十八就都听懂了他的潜台词。

  图里琛是我立起来的一个标杆,你们是我的亲弟弟,千万不能拆我的台。

  “大哥,您就放心吧,我们都学您的样儿,绝不会给图里琛脸色看。”老十八的表态,令胤非常满意。

  老十六也附和道:“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首节上一节166/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