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室内竟然冷场,大家全都屏息静气的等着看好戏。
老十六很不喜欢老大,他故意咬着胤的耳朵,小声说:“坏嘴一张。”
胤没吱声,只是微微摇头,用眼神暗示老十六:管住嘴巴,不能乱说话,当心祸从口出。
老五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忍住了没生气,不动声色的说:“我倒觉得这小子,很像大哥您。”
胤暗暗点头不已,老大真是个莽夫,这么大喜的日子,居然拎不清的胡说八道,显然已经得罪了老五。
不过,明珠没垮台的时候,大爷党真有实力和二爷党掰手腕。
“真像我,那就好了的啊!”老大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只得采取自嘲的补救措施。
开席的时候,男人们围坐在前堂,福晋们隔着硕大的屏风,都坐在后厅。
大圆桌,一桌最多只能坐十人,而且,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落座。
这么一来,坐上席的皇子,刚好到老十为止。
和胤一席的皇子们,全都是无爵的空头阿哥。巧合的是,老十四紧挨着胤。
老十四瞥了眼胤,忽然冷笑道:“十五弟,你也是妃母的儿子,为何厚此而薄彼啊?”
得嘞,老十四明摆着想挑事儿,故意讥讽胤,和老四走得近,却不怎么搭理他。
胤沉着冷静的说:“十四哥,瞧您说的,都是哥哥,何分彼此?”
老十四找不出胤话里的破绽,只得悻悻的作罢。
到了老五这里,端上桌子的,必定是蒙古大草原上鼎鼎大名的马乳酒。
胤喝过马乳酒,怎么说呢,他还真的喝不惯,主要是有股子挥之不去的膻味,严重影响了口感。
在豪门之中,菜先上齐,客人再落座,方符合旗人宴客的规矩。
马乳酒不怎么样,但是,老五这里的鲁菜师傅,手艺确实一流,胤吃得还算爽口。
这年头的京城里,大街小巷的酒楼、饭庄和菜馆,全都是鲁菜。
实话说,李煦供奉来的没有天然味精的苏州菜,又偏甜口,胤还真吃不习惯。
在座的两桌子人,大家都缺银子花,却都不可能缺吃少喝。
不客气的说,内务府的人,真有胆子克扣公主们的日常物资供应。但是,他们绝不敢在皇子们这边短斤少两。
因为,皇子们都要进尚书房读书,康熙也经常过去抽查功课。
万一露了馅,被康熙知道了,他的亲儿子们居然忍饥挨饿,内务府里就有人要掉脑袋了!
老十四憋着坏心,想趁机灌倒了胤。
然而,三壶下肚了之后,老十四已经面红耳赤,而胤却像没事人似的,酒倒杯干,来者不拒。
又喝了两壶酒下肚,老十四终于喝多了,异常失态的大骂老四:“从没见过像你这般的不孝之子!”
老四立即气红了脸,老五见势不妙,赶紧亲自过来,在胤的协助下,半拉半拽的拖走了老十四。
原本,老五也没想那么多,打算直接把老十四送上马车,直接回宫算了。
胤小声提醒说:“五哥,十四哥喝了不老少,还是找个地方歇会子,等喝了醒酒汤再走不迟。”
老五猛然警醒,若是老十四喝太多了,在路上出了事,他责无旁贷。
“好弟弟,得亏你的提醒,我差点铸下大错!”老五连声道谢,胤只是笑着推辞。
贝勒府里今天要大肆宴客,醒酒汤是必备之物。
在老五的安排下,老十四被扶进了西厢房内。
这时,令人想不到的是,老四居然也挤了进来。
老四望见躺在炕上说胡话的老十四,不禁皱紧了眉头,脸都气黑了,站在炕边不发一语。
很快,贝勒府的下人,便端来了一碗醒酒汤。
老五正准备伸手去接,不料,手快的老四竟然抢先下手,将汤碗接到了手里。
老四是老十四的同胞亲哥哥,他亲自出手,照顾亲弟弟喝醒酒汤,老五也无话可说,只得默默的退到了一旁。
只是,老四坐到炕沿上,刚用调羹舀起一勺醒酒汤,却被老十四反手一掌,打翻了整碗的醒酒汤。
“咣当。”伴随着瓷器落地的声音,刹那间,老四的前襟全都湿了。
“我没醉,不喝这酸了吧唧的劳什子……呃……”老十四一边说着醉话,一边酒意上涌,忽然俯身趴在炕边,吐得天昏地暗。
散发着酸臭的食物残渣,大半吐到了老四的身上。
老四的脸色黑的几乎可以滴出墨来,却又无可奈何,谁叫老十四是他的亲弟弟呢?
第26章 顺利打入四爷党
老四起身出门去换衣衫,胤眼珠一转,便跟了出去。
毕竟,眼睁睁的看着老十四出糗,将来,胤很容易落下得罪人的话柄。
凑热闹,却反而招惹了祸事,胤才不乐意做此等蠢事呢。
老四去隔壁的屋子里,在苏培盛的伺候下,开始更衣。
这年头的权贵出门,身边的下人们,都随身带着好几只衣包,以备不时之需。
更衣的时候,一直闭着双眼的老四,忽然睁眼问苏培盛:“小苏子,你觉着,你十五爷这个人怎么样?”
苏培盛打小就伺候在老四的身边,算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爷,奴才大字不识几个,懂得甚么?”苏培盛小心翼翼的不敢乱说话,只因,他非常熟悉老四喜怒无常的秉性。
老四这个人,一向爱恨极其分明。宠你的时候,恨不得把福晋也一起分享给你。然而,他恨你的时候,那就要抽筋剥皮,千刀万剐,挫骨扬灰,方能消恨了。
老四心里不快,冷冷的训斥道:“叫你说,你就说,吞吞吐吐的是想吃鞭子么?”
苏培盛等的就是这个表态,他哈下腰,小声说:“回爷的话,奴才觉着,别看十五爷年纪小,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明白人。当时,您是后进屋子的,十五爷却主动给您让出了炕边最靠近十四爷的位置。”
经苏培盛这么一提醒,马上勾起了老四的联想。
“老十五确是性情中人。”老四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件奇耻大辱之事。
前些时,他一时不防,竟被太子踢昏了过去。老四被抬回府后,瘫在炕上,越想越气,越想越窝火。
然而,令老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十三都没去看他,胤竟然在第一时间,就带着老十六,登门去探望他。
胤是德妃的养子无疑,实际上,老十三也算是德妃的半个养子。
彼时,胤祥刚满13岁而已,他的生母敏妃就撒手西去了。
经康熙的指定,尚未成年的老十三,便由德妃抚养。
可是,德妃的眼里只有老十四。于是,老十三很自然的,就和同样不受宠的老四,打成了一片。
别看老十三一直未曾封爵开府,却因为办事干练,性情豪爽,获得了太子胤的赏识。
说实话,现在的老四和老十三,都是太子胤的小弟。但是,老十三在太子胤跟前,远比老四有分量得多。
此前,若是老四办的差事不顺,往往还需要老十三在太子的面前,帮着说好话。
老四换好衣衫,从屋子里出来,却见胤站在庭院一侧的怪石旁边,正默默的赏景
“十五弟,看什么呢?”老四心中微微一动,故意走到胤的身旁,轻声问他。
听出是老四的声音,胤不由心头微微一动,接近老四的好机会,终于来了。
“四哥,我觉得,这座怪石,孤峰险傲,卓而不群,像极了四哥您的个性。”胤逮住机会,大拍老四的马屁。
这年头,千穿万穿,唯独马屁不穿!
老四被拍得微熏上头,情不自禁的笑了!
孤峰险傲,胤的这个评价,恰好戳在了老四的心坎上!
“十五弟,你怎么不答应去户部给我帮办?”老四沉吟半晌,趁着高兴劲,索性试探了一下胤。
胤一听这话,随即明白了过来,老四在宫里藏着很深的眼线。只是,胤一时间,也猜不出来,眼线究竟是谁?
“不瞒四哥您说,小弟我年纪尚小,学业未成,不敢过去给四哥您添乱。”胤的回答,前半段不过是敷衍性质的套话罢了,最后那句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老四是个超级明白人,他一听就懂,胤刚去探望过他,不想因为户部的差事,给他惹来麻烦。
“十五弟,无妨的,我不是大哥和八弟。”老四略微透了点口风给胤。
意思是说,和老大、老八不同,他完全没有觊觎大位的野心,只知道埋头当差,并不怕麻烦。
胤听得出来,老四真心想提携他一把,帮他谋个好差事。
这年头,只要不在朝廷里当差,即使贵为皇子,也难免手头拮据。
当然了,老九是个例外,这家伙天然擅长经商,也确实很会搞银子。
旗人不许经商和种地,这是大清的祖制!
然而,规矩都是人定的,康熙都睁一眼闭一眼的装糊涂,谁敢管老九经商的事儿?
若是一般人,眼红户部的好差事,或许就痛快的答应了。
可是,胤不是一般人,他比谁都清楚:后来的老十三,即使是常务副皇帝了,依旧谨言慎行,不越雷池半步。
随便赏根骨头,膝盖就软了或是趾高气扬了,都是老四深恶痛绝的类型。
老四这家伙,特别精通欲擒故纵之术,他灌出来的迷魂汤,你要真信了,那才是纯正的大冤种。
在老四这里,得志就猖狂,迟早药丸!
“四哥,等小弟学业有成之后,再去帮您办差不迟!”胤绕着坑沿,就是不肯闭眼跳下去。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胤,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散席之后,按照爵位和班次,老五先送老大和老三离开。
老十四醉倒在了隔壁,老四这个亲哥哥不留下来照顾着,那就说不过去了。
胤和老十六也要回宫里阿哥所,正好和老十四顺路,也就陪着老四一起留了下来。
老十四醉的不醒人事,老四、胤和老十六,就坐在隔壁的梢房内喝茶闲聊。
老十六和老四一向走得很近,有他在场,室内的气氛很自然的融洽。
“四哥,我听说,你在户部追比欠款,把那些欠债不还的官员,追得鬼哭狼嚎?”老十六很好奇的问老四。
老四只是微微一笑,却没说话。
胤也笑了笑,说:“十六弟,等你出宫分府当差了,再问不迟。”帮着老四打了圆场。
以前,老四的性子异常跳脱,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四处漏风。
后来,老四被康熙叫过去,骂得狗血喷头之后,性子陡然大变,嘴巴上像是挂了锁一般,闭得死紧。
茶过半盏之后,老四忽然问胤:“十五弟,我听说你喜欢研究西洋的数学?”
胤心中微微一动,异常谦逊的说:“四哥,我那点三脚猫的数学水平,哪敢称研究?”
“呐,我昨晚汇算的数目,总是对不上号,你帮我看看?”老四变戏法似的,从袖口摸出几张纸片,搁到炕桌上,不容拒绝的推到胤的面前。
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子的霸王硬上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