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秦的医疗资源窘迫,就连这样入门级别的医生,十里八乡都不见得有一个!甚至在郡县之中,都未必有医术高超者!”
“你们自己想想,纵然是你们自己生病了,能确保请到厉害医生么?”
众臣闻言,皆是沉默了下来。
是啊!
即便是他们,生了病都不敢说一定能请到靠谱的郎中。
甚至是皇帝,拥有无数的太医,都未必能够看好病!
秦风曾经评价过各国太医,除了秦国的夏无且和魏国的陈长寿有几分水平之外,其他都是一坨屎。
不直接喷“庸医”,就算是不错了!
然而,就连这样的庸医都是稀缺资源,下面的老百姓的医疗资源有多么的窘迫,可想而知。
“朕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批入门级医生,也可以称之为赤脚医生!”
秦风沉声道,
“他们算不上什么医术精通,但却能治疗风寒感冒等看似小,却能要人命的病!”
“只要确保每个乡都能有这么一个赤脚医生,大秦百姓的人均寿命,起码能够翻一倍!”
“而那之后,再往精处钻研,研习医道内科外科等一切医理!”
先大规模制造一批初级医生,满足资源干涸的大秦。
再循序渐进,慢慢点医学科技树!
这,便是后世的成功经验!
秦风当然是直接拿来主义,将其活学活用,套用到了现在的大秦!
刚好他本身就是医道大宗师,构建起体系来,简直是易如反掌。
譬如伤寒。
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症状,他用两道简简单单的方子,足以解天下大多数感冒疾病,救助万民!
“皇上仁德仁心,乃天下臣民之幸!”
众臣俯首拜道。
这回,是真心实意的!
大秦的医疗水平上去了,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啊!
毕竟,没有人敢打包票说自己不会生病的,是人就会生老病死!
若有好的郎中,起码生病还有治愈的希望!不至于老年一场病就直接嗝屁!
不过,皇帝自己兼任了医部尚书,恐怕未来再不不会有人敢担任这个职位了,最多只能做到侍郎。
得避讳尊者呐!
“平身吧。”
秦风微微一笑。
他现在的评级,便是“仁德之君”
若是把医学发展好,恐怕能涨很多经验值吧?
下一阶段是有道明君,而后就是征战天下后才能达成的的百年霸主、千古圣皇,甚至千古一帝了!
他有预感!
得等自己把大秦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才能有道明君巅峰,才能开始对外征战!
而如今,大秦才刚刚起步。
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公布农部尚书!”
萧何在众人起身之后,方才朗声道,
“农部尚书,许志农!”
众臣:“???”
啥?
这是谁?
第635章封农部尚书,众臣争议!
正当大臣们心中对于这个陌生的名字疑惑不解的时候。
一个身穿冠带的朴素老头走了上来。
“臣,许志农领命。”
他朝着皇帝的龙椅叩首行礼,接了此任。
众人:“???”
这老头..
看上去也太寒建了吧!
身上虽然是穿着一套官服,但却根本没有一点贵气,反而看上去十分的不伦不类,像是一只猴子一般。
其气质,也是农人气质。
对,就是农夫!跟普通乡下种田的老农没有区别!
这么一看,朝堂之上顿时起了非议,已然是有人目中露出了不忿的光芒!
皇帝这是干啥?
满朝文武那么多人,是没人选了吗?“四零零”非要选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来当农部尚书?
这可是农部!
事关天下生计啊!
“这谁啊这是?他能当农部尚书?”
“不知道啊!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突然就领了此衔!”
“诸位同僚,你们有认识他的吗?”
一时间,众臣议论纷纷,皆是摇头。
上朝那么久,他们彼此之间也算熟识了,就算不熟识,好歹也算是面熟!
但面前这个老者,却是无比的面生!可以说是从未见过!
若非他此刻站出来接任,平时放在人群里,估计要说他是冒充的了!气质太寒谈了!
面对着众臣的非议,许志农却是面色不改,神色若常。
作为农家传人,明明知书识礼却像是老农一样在田间耕作,数百年来早已受尽了讥讽和嘲笑了。不乏有人说他脑袋有问题的。
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也已经熬出头了。
这点非议,怕什么?
“农家传人,终于是修成正果,成为了我大秦的农部尚书,执掌天下农事!
萧何笑吟吟的拱手道,
“此后,给天下百姓填饱肚子的事儿,就交给许尚书了。”
“管理农政,可不是种地那么简单,也不是事事亲力亲为就可以有成效的
“这点,许尚书可得明白。”
许志农无比郑重的点了点头。
“多谢丞相教诲,老朽一定认真参悟学习。”
他还礼道。
传统农家,提倡上古君王跟普通农夫一样,亲力亲为,亲自耕作。
这是极其朴素的价值观,是在生产力极其匮乏的原始社会才如此。
如今的物质虽然也不算多么丰富,但比起千百年前,已然是好了许多了。
再用那一套价值观,已然是跟不上时代了。
诸子百家,想要一只辉煌下去,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时刻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否则,必将被淘汰!
他作为这一代的农家传人,自然要推陈出新,将农家带向不曾有过的辉煌!
“农家传人?诸子百家的那个农家?”
“原来如此,皇上这心思,是想招揽一批曾经的思想家来主政?又是墨家又是农家的。”
“不是我说,他们搞理论或许有一套,但当官,真的省省算了!”
“就是……”
大臣们惊讶于许志农的身份,但同时却又表达了不屑。
大哥!
不是谁都有能耐当领导的!
领导主要是做行政,统筹规划,引领方向的!
不是种地种的好,就能够成为农部尚书!
一时间,众臣心中腹诽不已。
坐在龙椅上的秦风看到这一幕,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他当然知道这群人心里头在想什么,在不满什么。
但秦风对于他们的不满,更加不屑!
一个人,首先得有技术,懂这一行,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引领方向!
否则,无论行政手段再高超,也不过是外行指点内行而已,又什么用?
一个行业,必须是内行指点内行,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
不是每个懂技术的都会当领导,但总有既能够懂技术,又能够当领导的人存在!
这样的人,放在他该去的位置上,对于整个大秦都是大有裨益的!
“诸位爱卿或许不知道,这位许尚书啊,可是做了一件大事!”
秦风轻轻起身,笑道,
“他,解决了大秦数十万饥民!”
“风靡咸阳的土豆,就是他种出来的!平均亩产七千八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