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83节

  张多海道:“回殿下,臣以为可先不告诉陛下,派人调查清楚,再做应对。这事关乎太子,您身为太子生母,就算调查此事,陛下也不会怪您干涉朝政。”

  武媚娘“嗯”了一声,她最担心的确实是这一点。

  “让谁去调查为好呢?”

  张多海想了想,道:“您上次请杨氏入宫,还是两个月前,何不再请她入宫呢?”

  杨氏是狄仁杰的夫人。

  自李治召狄仁杰入京以来,武皇后便一直在笼络杨氏,经常接她入宫。

  也因这个原因,武皇后虽只见过狄仁杰两三面,却与狄府的关系相当不错。

  请杨氏入宫,显然就是让狄仁杰来调查。

  狄仁杰是皇帝宠臣,由他调查,还能间接让皇帝知道此事,没有任何隐患。

  武媚娘点了点头:“传旨,召杨氏明日入宫。”

  次日一大清早,杨氏便挺着一个大肚子来到皇宫。

  武媚娘与她关系亲密,接她到寝殿坐下,微笑道:“你肚子都这么大了,再有两个月,胎儿就要生下来了吧?”

  杨氏摸了摸肚子,道:“妾身比您晚两个月有孕,也是我的福气,来宫里拜见殿下,沾了您的胎福。”

  杨氏已为狄仁杰生下三个孩子,长子狄光嗣、次子狄光远都在并州出生。

  三子狄光昭则出生在长安。

  武媚娘怀孕时,她曾入宫拜见过一次,回去后没多久,便也有了身孕。

  她总对别人说,自己沾染皇后福气,才怀下这一胎。

  武媚娘关切的道:“最近家中情况如何?”

  杨氏叹了口气,道:“还是老样子,一到年底,案子就特别多,不仅长安城的案子要良人去管,连洛阳刚发生一个案子,他也要派人去了解。”

  武媚娘笑道:“你夫郎如今是大理寺卿,全国的冤案错案,都归他负责,自然忙碌一些。”

  杨氏苦着脸道:“他原本就是个不顾家的人,唉,纵然帮他纳了两个侧室,还是不沾家。”

  别人家里,都是妻子担心丈夫宠幸侧室和妾室,冷落自己。

  狄府情况格外不同。

  杨氏特意帮丈夫纳了两房侧室,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反正她有三个儿子,也不必担心地位受动摇。

  可惜的是,这两个侧室也无法帮她把狄仁杰拴在家里。

  平日只有早上和晚上能见到丈夫,沐假日里,狄仁杰依然去查案子,根本不落家。

  武媚娘缓缓道:“你夫君是个有才干的人,也是个尽职的官员,若不是他如此奋进,仅凭托梦之事,也不可能一直受陛下恩宠。”

  杨氏低声道:“殿下说的极是。”

  武媚娘道:“我这次找你入宫,也是有件事,想托你夫君帮我调查。”

  杨氏心中一凛,正色道:“有什么事,殿下尽管吩咐!”

  武媚娘遂将周二的情况,简略跟杨氏说了。

  杨氏听完后,又惊又怒,没想到竟有人敢打太子的主意。

  “殿下放心,我回去后就告诉夫君,一定让他把背后之人揪出来,交给您发落!”她咬着牙说。

  武媚娘道:“那就拜托了,你可告诉狄仁杰,若遇难处,可随时告诉我。这块令牌你拿去,这几日可自由出入宫廷。”

  杨氏谢了恩。

  她是个急性子,当即告退离开,想帮皇后办好差事。

  回府之后,在婢女搀扶下,回到外堂,刚一坐下,便让人把狄顺喊了过来,吩咐他去大理寺,把狄仁杰请回来。

  一个多时辰后,狄顺回报,说狄仁杰正忙着,晚些才能回来。

  杨氏哪里坐得住,坐着马车,挺着大肚子就朝大理寺杀了过去。

  不多时,来到大理寺,站在大理寺衙门外候着,命狄顺进去通传。

  狄仁杰听说夫人来了,还站在衙门外,只好放下手头之事,快步出了大理寺。

  “夫人,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等我回府再说啊!”

  他拉着杨氏的手,就要把她扶入马车,免得被人笑话。

  杨氏却拽住他的手,把他也拉上了马车,正色道:“夫君,并非我无理取闹,刚才皇后殿下召我入宫了。”

  狄仁杰道:“皇后不是经常召你入宫吗?”

  “哎,这次不同,她跟我说了件事,希望你帮她调查。”

  狄仁杰顿时陷入沉默。

  其实他早就知道,武皇后如此拉拢自家夫人,迟早会有差他办事的一天。

  “殿下有何吩咐?”他问。

  杨氏便将周二的事跟他说了。

  “夫君,这事牵扯到太子,关系重大,你若遇到阻碍,不要太拼命,就算查不清也无妨,大不了我向皇后请罪就是了。”

  她并非无脑女人,知道敢与储君作对的人,绝不会是善茬,狄仁杰调查此事是很有风险的。

  武皇后是对她有恩,但与丈夫安危相比,那就只能往后靠了。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你不必担心,若只是这种事,我能够处理好。”

  只要不是替武皇后对付她憎恶的人,公器私用,狄仁杰倒并不惧怕。

  杨氏盯着他看了一会,见丈夫眉间放的很宽,显然这话并未勉强。

  “那好吧,我在家等你,倘若遇到难处,随时告诉我,我入宫帮你跟皇后说。咱们既帮她做事,也不必跟她客气。”她笑道。

  狄仁杰点点头,朝狄顺吩咐道:“送夫人回去吧。”

  杨氏摆手道:“不用他送,我身边不缺人,他还是留在你身边听用吧,李将军去了洛阳,你身边连个得力人都没有,那怎么行?”

  狄仁杰奇道:“你怎知李元芳去了洛阳?”

  杨氏看向了狄顺。

  后者见狄仁杰瞪了过来,低下头,吐了吐舌头。

  “你这小厮!”狄仁杰骂了一句,也懒得多计较,命车夫和随行婢女送杨氏回府。

  待杨氏走后,他正要回大理寺,忽听身后传来一道呼喊声。

  “狄寺卿请留步。”

  狄仁杰转头一看,只见一名少年郎策马奔来,翻身下马,拱手道:“小可贺兰敏之,见过狄寺卿。”

  狄仁杰与贺兰敏之见过面,拱手还礼,道:“贺兰郎君不必多礼。”

  贺兰敏之朝身后一名随从一指,笑道:“此人便是周二,我奉姨母之命,将他交给狄寺卿。”

  狄仁杰看了周二一眼,道:“有劳了。”

  贺兰敏之笑道:“姨母再三交代,不准我干扰您办案,那小可就少陪了,告辞。”

  拱了拱手,以一个潇洒的姿势,翻身上马,带着其他随从离去。

  狄仁杰则带着周二,进入大理寺。

  他听周二说明情况后,当即派出狄顺,让他去一趟吴王府。

第299章 不会是武媚所为!

  临近深夜,月明星稀,寒风刺骨。

  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停在了长孙无忌的府邸。

  于志宁和李不同,每次来找长孙无忌时,都会偷偷摸摸,似乎生怕被人瞧见一样。

  他披着件黑色的斗篷,三步并两步进入长孙府,穿过庭院,来到长孙无忌的书房。

  长孙无忌最近著书已到关键时刻,平日几乎不出门,来了客人,也直接打发走。

  话又说回来,如今的光景,几乎也没什么人会来拜访他。

  他对于志宁的来访并不意外,却也并不太欢迎,依然坐在案后,埋头于自己的事,头也不抬的道:“于太傅,请稍等一会。”

  于志宁无奈,只好坐在椅上等他。

  过了半晌,长孙无忌终于放下笔,抬头朝于志宁笑道:“怠慢贵客,还请见谅。”

  于志宁一抬手,道:“长孙兄,你我二人,就不必那些虚话了,以你的才智,应该知道我为何而来。”

  长孙无忌道:“是为太子吧?”

  于志宁沉声道:“不错,老夫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一个叫周二的人去了大理寺,似乎与太子的事有关。”

  长孙无忌眉间一闪:“哦?”

  于志宁眯着眼道:“最近太子办质库所的事,你应该也知道吧?”

  “闹的沸沸扬扬,怎能不知?”

  “哼,老夫原以为是太子年幼,才犯下错误,然而从周二的事来看,是有人野心勃勃,想撬动我大唐根基!”

  “周二的事?”

  “是的,根据老夫得到的消息,那周二原本是杨府中人……”将周二的情况详细说了。

  长孙无忌表情平静,似乎并不怎么意外。

  于志宁诧异道:“你莫非已经知道了?”

  长孙无忌笑道:“老夫赋闲在家,连个访客都没有,如何知道?”

  “可瞧你表情,似乎并不意外。”

  长孙无忌确实不意外,他虽足不出户,可一听到太子的事,就知道这背后定有问题。

  当年李承乾被废,李治与李泰争太子时,他为了让李治继位,就曾干下过不少类似之事。

  在储君的问题上,没有人比他更敏锐。

  “于兄,陛下离京在即,人心浮动,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长安出什么事都有可能,所以我并不吃惊。”

  于志宁感叹一声:“你说的也不错,你我这把年纪,随时可能入土,临死之际,若瞧见长安混乱,死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长孙无忌笑而不语。

  他与其他大臣们不同,并不担心皇帝出京后的隐患。

  皇帝和皇后的能力,他是亲身体会过的,就算这两位离开长安,也依然有能力掌控长安局面,这一点很多人都看不清。

  眼下皇帝还没离开,那些人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这是自掘坟墓。

  这次李弘的事情就是个例子。

  如果是他想换太子,起码会等到皇帝离开长安城两到三年,长安城恢复平静,所有人都疏忽大意,再骤然发难。

首节上一节283/4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