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时,就有一名令史死在客房,当时也是大理寺查的案子。
命案发生后,住的人就变少了一半。
掌柜花了大价钱,特意请了大慈恩寺的高僧做法驱邪,才总算恢复声誉,恢复客流。
谁知到了七月,竟又发生命案,还是个无头命案,连万年县县尉都查不出凶手!
倘若狄仁杰也查不出来,这邸店他也不打算开了,直接回老家耕田得了。
狄仁杰此刻就站在凶案现场的屋子里,听着一旁的李进,向万年县魏县尉询问情况。
原来昨天下午,店内住进一名胡人,就住在二楼丙号房。
今天一大清早,店伙在屋中发现胡人尸体,死者头颅竟不见了。
狄仁杰来之前,万年县尉已经调查一番,并且讯问过其他客人。
根据他的结论,死者是死于戌时三刻之后。
客店内每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店内养有安西护院犬,嗅觉灵敏,也不可能是外人翻墙作案。
故而案子难以侦破。
狄仁杰听完之后,问道:“魏县尉,你怎知死者是死于戌时三刻之后?”
魏县尉恭敬的一拱手,道:“回少卿,戌时三刻左右,店伙来到死者屋中,问他要不要烧水。当时那胡人喝醉了酒,躺在床上,正在酣睡。由此可知,他死于三刻之后。”
狄仁杰道:“可在邸店发现死者头颅?”
魏县尉道:“未曾发现。”
狄仁杰点点头,朝李进道:“元芳,你再去讯问一下所有人口供。”
李进点头答应,带着人离开了屋子。
狄仁杰则走到尸体旁边。
尸体就躺在榻上,周围血迹很少,地上和四周有大量酒渍,刚一靠近,就能闻到阵阵酒味。
狄仁杰仔细检查一番,很快有了几个发现。
第一,尸体颈部涂了许多石灰,相当于给伤口止了血,所以血迹不多。
第二,榻上有一个巴掌大的小洞,就在床头右侧。
第三,死者行囊中有很多空酒瓶。
这时,一名老仵作走了进来,拱手道:“狄少卿,老汉就是马仵作。”此人是万年县的仵作。
狄仁杰道:“马仵作,我想向你再确认一下,死者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
马仵作弯着腰,道:“回少卿,死亡时间是戌时初,到戌时末。”
狄仁杰戴上手套,伸手摸了一下尸体皮肤,他虽不是仵作,但与尸体接触多了,也能大略判断死亡时间。
从尸体僵硬程度和尸斑来看,尸体死了超过六个时辰。
马仵作的验尸结果,应该没有问题。
这时,外面又进来一名大理寺衙役,拱手道:“狄少卿,邸店搜遍了,并未发现死者头颅。”
狄仁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目光闪动,露出思索之色。
过了好半晌,李进走了进来。
狄仁杰道:“如何,口供问清楚了?”
李进沉声道:“全都问过,大部分人都有旁人作证,不可能行凶,不过,有两个人有几分可疑。”
狄仁杰道:“哪两个人?”
跟随李进进来的,另有两个人。
一人中等身材,抱着一个大花盆,另一人是个瘦猴一样的青年。
“他颇为可疑。”李进指着瘦猴青年。
掌柜急忙道:“狄少卿,李将军,此人是本店店伙,他怎么可能杀人呢?”
李进道:“他说戌时三刻来屋中见过死者,发现死者在睡觉。然而戌时三刻之后,别人都难以作案,那就只有他有可能了。”
魏县尉听到此话,嘴角抽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
狄仁杰看了店伙一眼,见他颤巍巍的发抖,似乎连辩解的勇气都没有,眼中充满恐惧。
“元芳,不是他。”
李进皱眉道:“为何?”
“你想,如果他是凶手,何必要说戌时三刻见过死者。这不是摆明告诉别人,他是凶手吗?”
李进点点头,转头看向那个拿花盆之人。
“那就只剩他了,此人叫王元,理论上,他也有作案机会。”
那人急道:“不是我,我昨晚戌时三刻进入大厅,独自喝酒。待外堂清场,这才离开,当时已临近子时了。”
掌柜道:“不错,他确实是外堂清场时才离开,鄙人能证明。”
李进道:“你比店伙晚一步进入大厅,对不对?”
王元道:“不错。”
李进道:“店伙去客房看过死者后,你立刻进屋杀人,然后快步来到外堂,这也是可能的。”
王元道:“我只比店伙晚几个呼吸进大厅,大家都能证明,请问这么短时间内,我如何杀人,还割去死者头颅?”
魏县尉道:“李将军,凶手匆忙割下头颅,身上必有血迹,还需换衣服,这么点时间,肯定不够。”
李进皱了皱眉,道:“既是如此,那所有人都没有嫌疑了。除非有人窜供。”
魏县尉看了狄仁杰一眼,道:“狄少卿也认为有人窜供吗?”
狄仁杰并未回答,朝店伙问道:“小郎,你昨晚来屋中找死者时,确定他还活着?”
店伙急道:“肯定活着,他还在打呼噜呢!”
狄仁杰道:“那你可在他颈部,看到什么东西?”
店伙愣了一下,道:“他和其他胡人一样,颈上围了披巾。”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元芳,我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
李进和魏县尉齐声问道:“是谁?”
狄仁杰伸手指着花盆男,道:“凶手就是他。”
第151章 安西副都护
众人听了狄仁杰的话,目光都看向王元。
王元一脸惊愕,紧紧抱着花盆,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魏县尉沉声道:“狄少卿,刚才此人已经辩解过了,根本不可能那么短时间杀人,您是不是弄错了?”
李进跟着道:“不错,他哪有时间换衣服?”
狄仁杰道:“答案很简单,因为死者是在戌时三刻之前死的,所以他有充足的作案时间,也有时间换衣服。”
店伙呆愣道:“怎么会,我、我明明在戌时三刻,瞧见那胡人还活着呀。”
狄仁杰转头看向他,道:“你当时瞧见的已经是个死人了。”
“死、死人怎会打呼噜?”店伙脸色大变。
狄仁杰走到床榻边,指着榻首那个小洞。
“当时凶手就在榻下,他将口鼻透过小洞,假装出打鼾的声音,在你听来,就是死者在打鼾。”
店伙愣了一下,回想当时情景,只觉后背发凉。
魏县尉沉声道:“狄少卿,不对吧,如果胡人当时就死了,店伙为何没有闻到血腥味?”
狄仁杰道:“因为他用石灰在伤口止血,导致出血很少,又在屋中倒满酒渍,用酒味掩盖血腥味。”
魏县尉愣道:“你说屋中这些酒渍,都是凶手留下?”
狄仁杰道:“这是自然。你见过一个喝醉酒的人,还会把空酒瓶放回行囊之中吗?”
魏县尉恍然大悟,不由暗暗点头:“盛名之下,果然无虚,难怪他年纪轻轻,就当上大理少卿。”
狄仁杰继续道:“当时死者头颅已被割下,他怕店伙瞧到脖上痕迹,所以围上披巾。等店伙一走,立刻提起脑袋,快步返回大厅,制造出不在场证明。”
李进道:“等会,那人头去哪了?”
狄仁杰目光缓缓转动,停留在王元手中的大花盆上。
“人头必带有血腥味,放在一般地方,很容易被人闻到味。只有放在花盆中,通过花香,才能掩盖血腥!”
王元眼中露出一丝狠厉之色,将花盆扔向狄仁杰,朝外奔了出去。
“砰”的一声,花盆破碎,果然滚出一颗人头。
李进和魏县尉一起出手,各抓住王元一只肩膀,同时伸脚踢他膝盖。
“噗通”一声,王元跪倒在地,被两人制住。
魏县尉是由不良帅升上来的,出手狠辣,咔嚓一声,又将他一条胳膊给卸了。
魏县尉厉声道:“说,你为何要杀死此人?”
王元极为硬气,狞笑一声,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哪有为什么?”
魏县尉冷冷道:“原来是个猎金郎。”
狄仁杰道:“魏县尉,你手下可有人能让他开口?”
魏县尉道:“在下倒略通拷问之术,不过,也只有五成机会让猎金郎开口。”
狄仁杰听了后,正要说话,一名大理寺衙役走了进来。
“少卿,外面有个自称大食人的人要见您,他说他知道这案子背后是谁在指使。”
……
甘露殿内,李治正在听裴行俭汇报谈判情况。
这次与大食人谈判,李治特意让裴行俭也参加,就是希望他对西域更加熟悉一些。
只听裴行俭说道:“陛下,大食人并无与我朝开战之意,只希望两国之间,避免直接接壤,以免相互防备。”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希望跟他们有个缓冲地带,只不过,他们胃口也太大了。”
裴行俭道:“大食人很聪明,他们故意开出一个很高的条件,其实就是为了与我们讨价还价。”
李治道:“那你们谈价的怎么样了?”
裴行俭道:“按照目前的谈判结果,那九个臣属我大唐的国家,他们不会动手。不过,他们也提出两个要求。”
李治道:“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