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娥便是笑着继续道:“这一来呢,你形单影只的一个人不容易,你二叔叫我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衬一下的,不拘是吃穿住行,有什么困难都跟婶母说。”
高肃闻言便是道:“多谢陛下,娘娘惦念,臣并无什么困难。”
元仲华也是笑着道:“这话说的是,这孩子还有兄弟帮衬万万不至于有什么困难的。”
李祖娥笑着对高肃道:“这第二桩呢,则是你走了太久了,难免的你二叔也想念你了,明儿若是拜见了太后之后,来见见你二叔,也是,商量一下给你封王的事情。”
元仲华便是急忙高兴的道:“这才是正经的,孝,还不快谢谢你婶母她们!”
李祖娥笑着摆摆手道:“本就是应该的事情,更何况孝这么大岁数了,也不过是迟早的事儿,不如尽早的好。”
说着李祖娥便是也说完了此行的事儿,便是对众人笑道:“行了我也就不打扰你们团聚了,一会儿若是缺什么,只管来找我要,我命人吩咐下来。”
元仲华急忙的便是挽留李祖娥,而李祖娥也就是为了说这两件事的,说完了也没啥心思跟他们一块儿吃饭,所以还是执意的去了。
众人便是兴奋的坐下来,高孝瑜也是不免有些高兴的道:“听这话的意思,似乎是要四郎自己挑封郡。”
高孝琬便是一阵拍手:“那可好!我告诉你四郎,这你可得小心谨慎,千万得好好儿挑,你也别抹不开脸,就直接跟陛下要最好的那个!”
众人都是摇头笑,而高孝珩却是嘱咐高肃道:“老三虽然话说的糙,但是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四郎,挑选封地一定要选着那富庶安定的封地,这样供奉才来的稳定,不至于以后日子过的多么窘迫,这样,我那儿有副地图,回去之后咱们得好好儿研究研究这件事。”
众人便是都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哪里好,只是柳敬言看着高肃只是默默的饮酒的样子,便是心里微微有些疑惑,高肃,好像并不是特别的把这件事挂在心上………
而高肃也确实是对这件事并不是特别的上心,所以渐渐的大家自然都是注意到了高肃的态度,不免的彼此互相有些奇怪的对视一眼。
高孝瑜便是率先开口对高肃道:“四郎,你的想法呢?”
高肃抬起头看着众人都是看着自己,便是沉默了一阵,还是笑着决定坦白:“我,还是决定先不封了吧。”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不封,不封是什么意思?”
“就是………”
高肃顿了顿,还是笑着道:“就是我想明日还是推辞了爵位的好。”
“哗啦啦!”
一众高家兄弟顿时便是惊的站起身来,而就连柳敬言其实都是颇为惊讶的看向高肃。
“四郎,你可千万不要自误啊!”
高孝瑜严肃的看着高肃,而高孝琬也是抓耳挠腮:“老四,你,你还是好好儿想想吧,我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轻易开玩笑的好。”
高孝珩也是皱着眉头的道:“你轻易的推却爵位,要是被陛下理解错了的话,可………”
众人闻言也都是面色一肃,高肃为什么会被赶出邺城,在江南流落这么长时间,在座的甚至柳敬言在内可都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在他们的理解当中,高肃拒绝高洋的爵位八成是对高澄的死还是耿耿于怀。
而高洋也不是傻子,难保高洋也不会这样想,怎么?你小子坚贞的不想接受我这个杀父仇人的爵位?
那高洋仅存的那点儿亲情之心会变质成什么样可就说不准了!
所以众人都是担忧的看着高肃,要是高肃非要钻这个牛角尖的话,那别说爵位能不能保得住了,高肃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而高肃自然也是理解众人是怎么想的,不免的便是苦笑了一声,对众人道:“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拒绝封爵的原因是………我想去北面。”
众人闻言又是一怔:“去北面?”
反倒是高孝珩灵光一闪,看着高肃道:“你的意思是说………”
高肃笑着点了点头:“去参军。”
谁料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哗然!其惊讶程度丝毫不亚于听说高肃要拒绝爵位!
高孝琬的表现最为激烈:“老四你脑袋进水啦?”
一旁的河间王妃便是拉了拉他瞪了他一眼,而高孝琬则却是摆摆手甩开了这个碍事的娘们儿:“再说封爵和你要参军这也不冲突啊!封了爵再去!”
高孝珩无语的看着这个弟弟:“封了爵就去不成了!”
而高孝瑜也是叹息了一声:“若是封了爵,陛下不会让咱们掺和军队的事情的,而你一个堂堂郡王去参军,总不能只给你一个小兵当当。”
众人这方才是恍然大悟,如果说高肃封了爵的话,那么他要参军肯定不可能让他一个郡王跑去当冲锋陷阵的小兵。
那就得给他钱给他粮给他人,最起码也要让他独领一军才对得起他的身份地位!
然而怎么可能?高洋怎么可能放手给高澄的儿子们军权?高洋就算再如何自信,也不可能放军权给高澄的儿子们。
所以高肃要想接触军权,唯一的做法,只有从小兵开始干………
高洋不会拒绝的,高洋甚至巴不得高肃来做这个表率!
高洋登基以来大肆的招募汉族平民士兵,高肃要以平民的身份参军高洋没理由拒绝,更何况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高肃要从小兵开始爬,战场上可不会认你是高澄的儿子还是高洋的侄子,一发流矢就能要了小命!
高肃自己找死,高洋总不会拦着他。
但是同样的,这也是高氏兄弟们担心的地方,高孝瑜严肃的看着高肃道:“战场上刀剑无眼,要是你去了那种地方,就连兄弟们都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你可要想清楚了。”
高肃笑着道:“都想了一路了,本来回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这个准备了。”
众人闻言便是都沉默了下来,高肃其实回邺城的路上就已经做好这个决定了,只是再回来的这一路,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罢了。
此时的他已经赶不上家庭的变化了,他已经做不到回归家庭了,他也已经没有家庭可回归了。
就像现在高孝瑜高孝琬高孝珩都热情的邀请高肃回家去住,但是高肃的选择却是在元仲华的靖德宫对付两宿就离去。
因为兄弟的家,不是他的家,对于高肃而言,他虽然还有亲人,但是已经没有家了………
所以高肃选择再次离开,同时也是为自己找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地方,他有太多的计划,总不能因为高洋是个好皇帝就这样搁浅。
就算高洋是个好皇帝,他也总归是要该做做自己的事情的,并不一定要对高洋如何,总归是要在这乱世给自己准备一份自保,以及保护家人的力量。
所以高肃不会因为高洋对自己等人还不错,高洋是个好皇帝,就放弃准备了好多年的计划。
似乎也是感受到了高肃的决绝,所以大家都没有继续再说话了,高肃才刚刚回来,七分却又有了几分离别的味道………
高肃见状便是笑道:“我又没说立刻就走,怎么样也要在邺城留一段时间的,有好多事情要做准备,你们怎么都这副表情?”
众人闻言,心情方才是稍微的开朗了一些,随后便是河间王妃第一个蹦出来给高肃举杯道:“哎呀四郎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物,区区战场杀伐又算得了什么?你们就是看不开!来!四郎,嫂子赞成你!祝你旗开得胜平步青云,让你这帮靠着祖宗封王的弟兄们看看什么叫真汉子功名自在马上取!”
众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而高肃也是举杯对河间王妃笑道:“嫂子壮烈!”
高孝琬便是不满的对河间王妃道:“哎哎哎,你夸老四就夸老四,你贬低我们做甚么?是我们不想的吗?”
高澄的几个儿子要是全都跑到军队去,高洋才是要疯了。
而高孝珩叹息了一声道:“十五从军征,四郎虽然还不到十五,终究也是个男人了,好男儿报国从军,应是壮事!不必做小儿女状,若不是愚兄无能,痴长年龄,也想追随弟一同参军,男子汉岂能自误于书案………”
高孝琬当下便是啐了几口:“二兄你不会说话就别说了,什么十五从军征!真不吉利!老四你听三兄的,在战场上千万苟住,保住小命就是了,剩下什么别的都是虚的!有阿兄们在呢,你只要活着,早晚也是个升!别太拼了啊!”
高孝珩也是尴尬的笑了笑,十五从军征是汉乐府诗,下一句是八十始得归………确实稍微有些不吉利。
高孝瑜当下便是瞪了高孝琬一眼:“净教些偷奸耍滑的事情………四郎,你如今也大了,向来从小就是兄弟们当中最有心计成算的那个,兄长们也不好劝说你什么,兄长们嘱咐你的,你心里也应该有数。”
高孝瑜沉沉的叹息了一声:“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操心我们,去做你想做的事,才最重要。”
高孝琬无语的看着高孝瑜:“大兄二兄,你俩要是不会说话就都别说了,怎么一个比一个说的不吉利!”
高孝瑜懒得搭理这个不着调的老三,只是喝了一口闷酒,而元仲华也是叹息了一声对高肃道:“你兄长们跟你说的都记住了,我也没什么好劝你的,就像你大兄说的一样,孩子们当中你总是最有主意的那个,只是记住,千万好好儿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明白了吗?”
高肃看着元仲华,记忆仿佛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仿佛陈元康也是这样用染血的手紧紧的抓着高肃:“好好儿活着!活着,才能拥有一切!”
而那个时候淡然的高肃,此时却是在发怔过后,抬起头看着元仲华,十分认真的点点头:“我会的。”
之后的酒宴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兄弟四人皆是喝多了一般,勾肩搭背的坐到了一块儿,一会儿争吵的面红耳赤一样的吵着,一会儿的又好的一个人似的大笑,一会儿的又是都放声大唱了起来。
只是唱着唱着,高肃便是突然开口:“敕勒川,阴山下!”
众人一怔,随后高肃便是用有些哽咽的声音继续唱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兄弟几人都是低声的和着高肃的歌声,高肃抬着头看着夜空,仿佛看到高澄和一道背对着自己的身影,他们都在默默的和着自己的歌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兄弟们一遍遍的唱着,将在座的女子们都是唱的哭了起来,尤其是元仲华,自高澄死后,第一次如此放声大哭。
随后高氏兄弟们也都是哭着将高肃保住,高孝瑜伸出手左右将兄弟们揽了过来,兄弟四人的头紧紧的靠在一起。
高孝琬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而高肃也是双眼血红的看着高孝瑜,高孝瑜抽噎着道:“咱们弟兄,再不能分开了,再不能分开了!”
众人都是点头,连一向儒雅好体面的高孝珩都是大哭着点头,高孝瑜便是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沉声道:“神武皇帝在上,文襄皇帝在上!你们都要跟我一起发誓,都给我好好儿活着,要照顾好彼此,要友爱弟兄,要振兴高氏,我的兄弟们啊!”
众人都是放声大哭的点头应着,哭声和歌声传到了宫殿外,连侍者们都是忍不住潸然落泪………
欢宴终有散场之时,高肃靠在栏杆上,看着繁繁夜空,长长的吐出了一口酒气。
而刚刚送走了撒酒疯非要今天晚上和高肃睡在一起的高孝琬夫妇之后,柳敬言便是缓缓上前,将皮裘披到了高肃的身上。
高肃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身上的皮裘,耳边传来温柔的嘱咐:“晚上冷,披上点衣服,你刚喝了那么多酒,寒风一吹要是染上风寒就不好了,我可知道那滋味有多难受,你别指望我到时候照顾你。”
第133章 肃
高肃抬起头看去,便见柳敬言捋了捋耳后的乱发,也同样的靠在了高肃身边的栏杆上,此时正笑着看着繁繁夜空。
对高肃道:“方才那首歌………一定有故事吧?”
高肃低着头,许久方才是轻声的道:“武定四年九月癸巳日,那个时候我四岁,神武帝受困于玉璧,为西魏韦孝宽所阻,二十万将士血战五十日,未下玉璧城。”
“十一月甲未日,有星坠于营中,士卒惊慌,皆云高王已死,神武帝不得不拖着病体,召集了所有士卒亲自出面平息。”
“在那篝火前,神武帝执着将士们的手,对老将斛律金道,阿六敦,唱一首敕勒川吧,众将和唱,而高王亦是泪流失声………”
高肃似乎是在想着什么,而一旁的柳敬言则是默默的看着高肃,她能感觉的到高肃话语中的沉重,把日子记得这么清楚,这对于他………不,对于高家来说,一定是一个无法承受的痛苦回忆吧………
想起方才高家众人齐声合唱的样子,何尝不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柳敬言是南人,虽然听说过些许高欢的名声和故事,但是终究还是岁数太小,再加上隔着这么远,所以并不知道这些细节。
此时听可以说是半个当事人的高肃亲口讲述,当下不由得便是对高欢肃然起敬了起来。
“十一月庚子日,遂撤围玉璧,武定五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神武帝,崩。”
高肃说着便是揉着太阳穴,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
而柳敬言却以为高肃是想到了这些痛苦的事情,便是急忙的扶住高肃,伸出手轻柔的按着他的太阳穴。
嗅着近在咫尺的美人身上的阵阵幽香,高肃方才是渐渐的将头痛欲裂的感觉给压制了下来。
随后两人耳目相对,柳敬言淡然的笑着:“所以你非要去参军,是有要为神武帝出一口气的意思了?”
高肃沉默了一会儿:“对,也不全对,主要还是为了自保………”
似乎并不是很想谈这个,高肃猛然便是抓住了柳敬言的小手,柳敬言整个人一僵,随后便是眼神慌乱了一瞬,只是在高肃看过来的时候,又立马变得镇定自若好像无事发生一般。
高肃和柳敬言对视了许久,就在柳敬言脸色渐渐泛红的都快撑不住的时候,高肃方才是轻声开口道:“我在邺城给你们准备一套宅子,你们就在邺城先住一段时间吧。”
柳敬言闻言一怔,随后脸上的红晕迅速褪去:“我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好像您没有资格插手吧?”
高肃收回了手,又是趴回了栏杆上:“抱歉………”
柳敬言看向高肃:“哪方面的?”
高肃笑了笑:“各个方面,把你们强拉回了齐国,让你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把你姐弟拉扯进我们家的事情里面………”
柳敬言趴在栏杆上无所谓的道:“非要回齐国也无所谓啦,反正我们本身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去江陵来齐国也没什么区别,至于你们家的事………我估计那些大人物也看不上我们这些南方来的小虾米,至于倾家荡产………”
柳敬言眨巴着眼睛看着高肃:“谁跟你说的我倾家荡产了?”
高肃闻言一怔,随后有些奇怪的装过头看着柳敬言,柳敬言耸了耸肩膀:“狡兔三窟,在这个乱世里面,偶尔,偶尔也是需要经常的搬搬家的………不是吗………”
说到最后就算是柳敬言都是忍不住红了脸,似乎是终于没办法在高肃的注视下厚脸皮了。
所以只能是上升到态度问题的恼羞成怒冲高肃吼道:“看什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