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就将成为终结这场乱世的那一个!
理论很简单,但是足够叫人醍醐灌顶,亡国,那是一朝一代一姓,那就交由那些利益既得者去忧心就是了。
而亡天下,亡的是所有的百姓!
是民族文化的消融,是动乱不勘,是禽兽食人,是天下苍生!
一句话将萧方等说的心服口服,居然倒退了两步,对着高肃郑重下拜:“愚兄不如贤弟远甚!愿追从贤弟学习,今日当真是心服口服!”
陈昙顼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高肃,然而他心中有属于他的骄傲,当然不至于就这么给高肃下拜,却也是对高肃赞叹连连:“当真是振聋发聩,就凭这一句,高郎当得起宗师之名啊。”
高肃闻言便是也客气了两句,便是不再跟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有些事只能做,说再多都没用。
而这个时候萧方等却是笑着道:“只可惜这样的好文,只说与小儿听,也不知道他们听懂了多少。”
萧含贞闻言便是不乐意了:“阿兄少看不起人!我们有什么听不懂的?”
三人闻言便是都好奇的看向萧含贞,尤其是萧方等便是笑着对萧含贞道:“哦?你听懂了什么?不妨说与阿兄听听。”
萧含贞便是挥动小拳头咬牙切齿的道:“以后要是你们敢不让我嫁给我想嫁的人,我就跟你们拼了!我才不要做祝英台!”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了起来,萧方等却是伸出手抚摸着萧含贞的小脑袋笑道:“还没有狗儿大的,你还想嫁人了!”
萧含贞轻哼一声,只是看她双眼之中的倔强,怎么看也不像是在顽笑………
众人又说笑了一阵,随后高肃便是准备起身和萧方等去校场了,而陈昙顼因为还有公务要和萧绎汇报,所以只能和众人分别。
只是临走之时,陈昙顼还是没忍住叫住了高肃:“高兄,你真的觉得,门户之见是能够轻易被解决的吗?似你我这样的人,真的能成大业吗?”
陈昙顼看着高肃,而高肃也同样看着陈昙顼,许久方才是笑了起来:“天知道。”
陈昙顼则是也笑了起来,两人相视一笑,便是各自转头而去。
“就是这样………哦,后来大兄他们也去了,还带来一个人,叫什么………陈昙顼的,他们和阿兄还聊了一阵,什么亡国亡天下的,我也听不明白。”
柳盼一面摆弄着手中的鲁班锁,一面的给柳敬言絮絮叨叨的说着今天高肃讲的故事,以及之后高肃和陈昙顼他们谈的事情。
柳敬言从始至终都是面色淡然,直到最后方才是开口道:“荒谬,简直是成何体统,这个高肃简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敢这样编排上虞祝氏,上虞祝氏的女儿岂会看上寒门都算不上的人?这种故事听听就好了,知道了吗盼儿?”
柳盼百无聊赖的点点头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反倒是柳敬言手中拿着卷宗,从始至终都没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中的卷宗倒过来了,而她的双眼依旧放在卷宗上,眉间微蹙………
她一开始听到女扮男装的故事,还以为高肃是在调侃自己,罗密欧与朱丽叶毕竟也算是轻喜剧,所以柳敬言听的也挺高兴的,时不时的将自己和高肃代入其中,偶尔还会会心一笑的骂高肃一句荒唐。
然而今天这个故事,却叫柳敬言实在喜欢不起来………
虽然今天这个故事很明显更有深度,更深邃,而且其中一些情节很精妙,甚至于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来高肃想表达的东西。
但是柳敬言就是高兴不起来,即使是从其中看到了高肃的志向,高肃的用心,所谓的亡国亡天下论更是让柳敬言肃然起敬,对高肃的情感甚至能称得上敬仰。
然而越是如此,柳敬言越是觉得心里一阵阵针扎一样,揪的她发痛,痛得她无法呼吸。
柳敬言呆呆的看着手中的账本,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脑海中不断的绘着梁山伯在听到祝夫人的话之后一心求死的绝望和哀伤,祝英台在梁山伯墓前喊着血泪的写上自己名字的悲怆与思念………
“唔………阿姊你怎么了?”
夜半柳盼被一阵抽泣声惊醒,揉着眼睛坐起来看着一旁的柳敬言,而柳敬言则是背对着柳盼急忙的抹了抹眼泪,许久之后才是对柳盼用一如既往的轻柔声音道:“没什么盼儿,睡罢。”
柳盼看着姐姐的背影,缓缓的又重新躺下,只是这一次却无论如何都睡不过去了………
击败了自己的大侄子萧誉之后,萧绎重新将目光投向了之前在自己揍萧誉的时候背刺自己玩围魏救赵的萧。
而萧在得到弟弟的死讯之后自然知道自己这个七叔到底要的是什么,他就是要所有的萧氏子弟死!
萧誉死了,襄阳就是唇亡齿寒,这一点萧清楚的知道,以他的实力,根本就不是萧绎的对手。
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的萧一咬牙一跺脚,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这祖宗的疆土,我宁与友邦,不与你这家奴!
“故而我主愿送王妃王氏,世子萧北上,前来投靠大行台,万望大行台能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出兵攘乱,助我王安定江山!”
萧的使者慷慨激昂的对对面如铁塔一样的男子说着,而宇文泰对此的回应却是依旧沉默着低着头默默的翻动着手中的卷宗。
那使者弓着身,豆大的汗珠不断的滚落,不知道过了多久,方才悠悠传来几声:“大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可是………我大魏的将士们,总不能为了大王效命啊,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为别人去打仗,去送命,我该如何对我的将士们交代?”
那使者闻言便是急忙的道:“我王,愿以襄阳全境为礼,以投大行台!”
宇文泰猛地睁开双眼,仿佛一只老虎睡醒了一般,瞬间便是叫那使者两腿微微发软:“如若,如若不然,我王愿亲来长安,当面与大行台解释,只求大行台能保住我王基业,不使贼子得逞!”
宇文泰没有说话,而是用眼神扫了一眼一旁的宇文护,宇文护便是急忙的站出来喝道:“大胆!竟敢戏弄我等!”
那使者急忙的便是躬身道:“愿以王妃世子性命担保!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宇文护闻言便是惊奇的看向宇文泰,而宇文泰则是双眼微眯,只是微微颤动的手还是证明了他心绪的不平静。
北齐趁着侯景之乱的时候直接把地盘推到了淮南,也就是说现在北齐的版图是直接抵到了长江边上,与建康隔江而视。
这早就把宇文泰给馋的不要不要的了,只是襄阳又不是建康,建康乱襄阳又不乱,更何况襄阳可谓南梁军镇重镇,非是等闲,能打下来宇文泰早就打下来了。
所以宇文泰做梦都没想到这种好事儿能让自己摊上!
萧家叔侄内斗,居然直接将襄阳白送给我了?!
就这种白捡的大便宜谁敢信啊?要是高欢还活着的那个时代,宇文泰绝对是打死都不带上钩的。
然而现在,看着真的送到了自己面前的萧的老婆孩子,宇文泰甚至想抽自己俩嘴巴看看,这是真的吗?一向脸黑的自己,竟然真的能白捡这么大便宜?
宇文泰心中狂喜,原本已经有些破灭的一统江山的梦想居然隐隐的又有几分复燃的迹象。
因此宇文泰在人群之中眼神扫视了一下,缓缓开口道:“于,既然这样,那就劳你走一遭吧。”
人群之中站出来一白面汉子,此人生的高壮,面容英武不凡,胡须修剪精致,闻言便是抱拳:“是,属下得令!”
于,鲜卑语中猛虎的意思,而这个表字,是宇文泰亲自取的,能让宇文泰用猛虎为其取表字的人,看起来除了体态魁梧了一些之外,竟长得十分英俊,丝毫不类武夫。
而这个人,他的名字叫杨忠。
第107章 横扫江南
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
杨忠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已经不能用精彩来形容了,简直是匪夷所思。
杨忠十八岁习武有所成就,便是外出前往泰山游历,结果就因为这一次外出旅游,直接被南梁人给掳到南梁从军了。
而且杨忠所在的军队,叫白袍军。
没错,就是那个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白袍军,白袍将军陈庆之带着他们北伐,一路横推到了邺城。
之后杨忠在南梁居住了五年时间,最后追随北魏的北海王元颢北上逃回了北魏,并且被封为直阁将军。
从那以后杨忠辗转流落,跟过多个老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元颢,元子攸,尔朱荣,尔朱兆,尔朱度律,独孤信………
全都是这个时代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最后杨忠在跟独孤信的时候,一起投了独孤信的发小宇文泰,这一跟,便是一直到现在。
宇文泰很器重杨忠,而杨忠也确实对的起宇文泰的器重,曾经两人一块儿在外打猎,路上遇到了猛虎,杨忠居然手无寸铁的就扑了上去,一手按住老虎的后背,一手居然伸进老虎的嘴里,抓住了老虎的舌头,居然就这样硬生生的将老虎的舌头扯出来杀了老虎!
就这种杀虎像杀猫一样武松看了都胆颤的水平,当然也是叫宇文泰大吃一惊,于是当场赐给了杨忠一个表字:于!
而杨忠,就是宇文泰接下来要培养的新一代军府的领军人物之一。
所以这次让杨忠去取襄阳,宇文泰的意图可以说是十分明显了,就是在给杨忠创造军功的机会。
而与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内心狂喜的杨忠不同,使者听到了宇文泰的话,只感觉天都塌了!
嗯?谁?杨忠?不是,这哥们儿谁啊?
是不是大行台搞错了?在使者的预测里,宇文泰就算是不派独孤信李虎这些亲信狠人,最起码也应该派韦孝宽达奚武这样的人物来吧。
杨忠?这是哪个无名小卒?他打过什么特别有名的仗吗?我怎么不记得了?大行台一定是在跟我开玩笑………
然而在使者和杨忠一块儿调兵之后向着襄阳城的方向去的时候,使者彻底的崩溃了,他甚至都相对杨忠说一句,咱跑路吧!干嘛去了!
因为宇文泰,才给杨忠拨了两千兵马………
两千骑兵,或许真的能在一场大战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哥,咱们这是去跟萧绎打你死我活的攻防战啊!这两千人够干嘛的?
而杨忠似乎是感受到了使者内心的怒吼,所以在到达襄阳城和西魏相邻的城池樊城,而使者则是急匆匆的回到襄阳去劝说萧跑路了。
咱们还是跑吧大王,宇文黑獭这个老黑货他不讲究啊,就派了一个无名小卒叫杨忠的带着两千人来助阵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萧也是十分震惊,但是他并未听信,非要亲眼看见方才相信,于是他登上城墙向着樊城的方向看去………
使者站在下面哭丧着脸:“您看,我说的如何?”
而萧则是转过头一脸无语的看着使者:“你胡说什么呢?我就说大行台不是这样的人,你看看这兵马雄壮,我看,两万人都打不住!”
那使者满脸懵的急忙爬上了城墙向着樊城看去,只见烟尘四起,烟尘之中无数兵马涌动,别说两万人了,看起来二十万都有了!
其实杨忠或是早就知道使者回去之后会这样跟萧说,所以杨忠特意命人在汉水边阅兵,让前面的士兵回来之后便是立马换上别的旗帜再跑一边,同时在马尾巴上拴上小树………
这样下来只见烟尘之中旗帜招展,一批士兵下去了马上又来了一批………
萧当下便是兴奋的敲了一下女墙:“我看这个湘东独眼怎么敢来招惹我!”
萧绎确实不敢,在听说西魏会出手帮萧,甚至还是萧本人放出去的消息之后,萧绎犹豫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之前王僧辩的反间计。
于是萧绎便是派人去给柳仲礼送信:“打下襄阳,就是你的了,打下西魏,你打下哪里,哪里就赏赐给你!”
柳仲礼都快乐坏了,当场便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他们萧家兄弟打仗,柳仲礼本不想参与,他才不在乎谁当皇帝,随便哪个姓萧的说了算都行。
因此湘东王萧绎以萧衍的名义将襄阳送给他,柳仲礼当然也认,于是这位江东第一猛将当即便是点齐兵马向着西魏境内扑去。
此乃围魏救赵之计,柳仲礼当然清楚萧绎这是借刀杀人,而柳仲礼则是表示对当刀没兴趣。
因此他直接奔着安陆扑去,并且很快便是将安陆打了下来。
萧急忙的向西魏告急,谁料杨忠却依旧是按兵不动,萧急得火烧眉毛,而杨忠却是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发情况还是惊动了杨忠,那就是梁国的竟陵郡郡守孙皓居然直接投了,杨忠将这件事上报之后,宇文泰也没当回事儿,便是派自己手下的大都督符贵去接手。
谁料符贵刚到竟陵,就让孙皓给扣下了………
这江东杰瑞居然玩跳反!
这一出直接激怒了宇文泰,于是他大手一挥命令杨忠:“灭了柳仲礼!尽取南梁汉东之地!”
接到命令的杨忠于是率领他的区区两千兵马挥师南下,谁料一路高歌猛进横扫江左,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路平推直接杀向了柳仲礼的水晶安陆!
柳仲礼一看老家没了,也顾不上围攻襄阳了,急忙的便是调转兵锋去救安陆。
此时的安陆守将事柳仲礼的副将马岫,此人竟也有几分本事,居然硬是抗住了杨忠的进攻………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杨忠才不过两千人的原因吧。
而随着柳仲礼回防的消息,敌军士气越发高涨,而我军长期难下城池,再加上听说敌军主力马上就要回防了,此消彼长之下,将士们便是对杨忠劝道:“是否撤军?”
谁料自从攻城开始以来就又恢复了沉默寡言的杨忠却说出了他的第一个战略:“不退!”
这个时候还不退?等着人家过来包饺子呢?
于是将士们一顿剖析,咱们这两千人拿啥跟人家打啊?大帅您自从挂帅出征以来也没拿出啥有用的战略,就俩字不退,咱们也不能在这儿等死啊。
而或许是真的意识到了这个时候要是还藏着掖着没准儿真能闹哗变,于是杨忠最终还是开口了。
“此时攻守双方态势悬殊,不可能迅速攻占,而攻城中最重要的战术,就是耗!只有为困住敌军,才能渐渐的消耗敌军的实力,慢慢的熬死敌军,然而此时却容不得我们如此了。”
旁边的将领便是开口道:“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才请将军拿个主意出来,现在总不能一直围困安陆,眼看着柳仲礼大军马上回转,到时候前后逢敌我军必败啊!”
杨忠缓缓点头表示认可:“另外我军野战拖延时日,使得士卒劳顿,又内外受敌,辎重被断,必然惨败,因此我们绝不能在这里跟他们打!”
大家松了口气,大帅您终于开窍了,谁料杨忠接下来说的却并不是撤军反而是继续道:“南方人大都习惯水战,不熟悉在原野作战,而柳仲礼的军队心焦回防,我军出其不意,以奇兵突袭,敌军懈怠,我军奋勇,必可一举克之!只要打败了柳仲礼,那么安陆自然不攻自破,汉东其余诸城得知,只要一纸文书以告,则必然尽数影投!”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清楚为什么杨忠跑来打安陆,原来杨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断柳仲礼的后路抄他老家,而杨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用安陆这个饵来钓柳仲礼这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