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64节

  萧妙瘪着嘴:“不好!没你在身边,我睡得很不踏实!”

  高肃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而一旁的柳敬言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的依旧是温柔的笑着。

  萧妙抓着高肃的手道:“要不你也搬来王府好了,这样咱们还能一块儿读书,还跟在宫里一样!还住的近了,我也不用找你………”

  高肃有些尴尬的笑着摆开了萧妙的手:“公主,男女有别,甚于大防。”

  萧妙眼神中闪烁着几抹寒光,高肃急忙的便是道:“主要是,我为外臣,岂能擅自住进王府?”

  萧妙这方才是收敛了一二,却依旧是装作笑着的转头对那小女孩儿道:“这还不简单,含贞说呢?”

  高肃这方才是又将注意力放到了那小女孩儿身上,那小女孩儿则是兴奋的高举双手道:“阿姊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啦!”

  萧妙和那小女孩儿双手相击得笑着,而高肃则是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叹了一句:“荒唐!”

  “耶?你看不起我咩?我告诉你,这个王府可是我说了算,你最好讨好我哦,不然我就让父王把你踢出去!”

  高肃无奈的看着这个脾气有点儿臭的小屁孩儿萧含贞,大概的也能猜出她的身份了,萧方等的亲妹妹,徐昭佩生的一子一女中的那个一女。

  众人正在说话间,便见萧方等又是抱着个孩子走了出来,高肃头都快打了,怎么平常一个两个都不来一趟,今儿全都堆在这儿了?

  萧方等笑着道:“我就知道你们肯定都在这儿,肃郎,怎么样?”

  高肃叹息了一声:“叹为观止,实在是令我大开眼界啊。”

  萧方等笑着伸出手拍了拍高肃的肩膀道:“我也没想到你居然什么都没要就想过来读书,也罢,这才是我了解的你嘛………”

  高肃笑着没有接话,反而是转移了话题看向萧方等怀中抱着的那个孩子:“这,令郎啊?”

  萧方等闻言便是笑了起来:“什么话!我虽然看起来比你们大,可也还没成亲呢好不好,上哪儿有这么大儿子去?”

  说着便是将怀中的孩子递给了一旁早就迎上去的柳敬言,高肃看了看柳敬言又看了看萧方等。

  萧方等便是笑骂道:“少胡思乱想,这是我妹!”

  高肃有些惊奇的看向柳敬言,柳敬言则是笑着接过萧方等怀中的小男孩儿道:“家父鄱阳太守,家母长城长公主,这是舍弟。”

  高肃这方才是恍然,原来柳敬言乃是鄱阳太守柳堰与萧衍的女儿长城公主的孩子,所以算起来柳敬言应该算是萧方等和萧妙的表妹。

  萧方等则是上前一点儿也不见外的揽着高肃的脖子:“看了一上午了,换换脑子,走走走,我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高肃原本想拒绝,谁料竟直接被萧方等给强行拖走了,而柳敬言等人相视一笑,也是追在高肃两人的身后去了。

  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好东西,就是萧方等在王府外面置办了一个宅子,或许是不想再看到萧绎那张死人脸了,也不想看到萧绎和母亲的事情了,所以萧方等想重新开启新生活。

  找的借口是练兵,实际上不过才将近二三十号人,也就是给王府练练亲兵。

  “父王不许我再带兵了,湘州一败,父王对我没什么信任了。”

  萧方等有些怅然的说着,萧方等是自己求死了,然而他带去打湘州的士兵们也都追着他殉国了,而且这对萧绎的士气打击还是很大的,所以萧绎直接不允许萧方等再去军队了。

  萧方等也乐的如此,他现在只想老老实实的安心在母亲身边尽孝,多余的他已经不去想了。

  高肃看着萧方等,究竟是不想去想还是不敢去想呢………

  不过高肃也不会插手人家的家事,虽然萧绎的操作高肃也觉得很迷,但是对于高肃而言,萧绎死不死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怎么样?这里还不错吧?”

  高肃看着偌大的草场,这里是萧方等特意为了练习骑射建立的,此时正有几个亲兵在操练。

  萧方等给高肃展示着他的武器装备,还有他训练士兵的阵型和方法:“有兴趣一起来啊,好男儿就该上马杀敌下马读书,你光读书可不行。”

  萧方等拍了拍高肃的肩膀:“读成了个老学究了!”

  高肃其实还是比较敬佩萧方等的,因为在他到了南方之后,几乎没怎么见过这样的校场,而说实话,他在齐国的时候,他身边的那些二代们几乎家里没有几个没校场的,更是从小就习练骑射。

  难道怪如萧方等和萧确这样的人虽是北人,竟也精于骑射呢。

  骑射这种事在北方其实很稀疏平常,高肃都能玩的转,更不用说他的那帮兄弟们了。

  而在南方,会骑射属于是名将种子了,甚至是值得在史书中特地提一嘴的。

  高肃不想暴露自己的武力,但是架不住萧方等一直磨,最后也只能同意以后每日早上来和他一起打磨身体外加练兵,下午再去读书了。

  只是这样一来,高肃转移书的时间就又缩小了一半………

  萧方等正在练兵,而萧妙和萧含贞就在旁边玩耍,高肃自己独自的散着步考虑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柳敬言这个时候却又站在高肃的身边:“高兄准备去哪儿?”

  高肃看着牵着弟弟柳盼笑着看着自己的柳敬言,无奈的笑了笑:“柳娘子还是换个叫法吧,这样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

  柳敬言闻言便是揶揄的笑着道:“难道不是高兄自己说咱们是好兄弟的吗?”

  高肃无奈的笑了笑,柳敬言便是笑着对高肃道:“算了算了,既然高郎觉得不舒服,那我就不叫了便是了。”

  高肃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姑娘也是个腹黑的性子,明明是她先揶揄自己的,到最后反倒是成了自己小气了。

  “高郎一起走一走?”

  柳敬言试探性的问道,而高肃看了一眼好奇的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的柳盼便是点点头:“请。”

  两人一同沿着草场走着,柳敬言便是对高肃轻声道:“高郎看起来岁数不大。”

  高肃点点头:“过了今年秋月应当就九岁了。”

  柳敬言闻言便是笑着道:“这么巧?我也是。”

  高肃有些讶异的看着柳敬言,因为柳敬言说实话,比高肃还要高一头………

  而且………

  高肃十分惊讶的道:“你才九岁………灵堂挟尊姐弟来江陵的吗?”

  柳敬言微笑着摇了摇头:“家母太清年间就去世了。”

  高肃闻言便是道歉道:“抱歉,我并不知如此。”

  柳敬言笑着摇了摇头:“没关系,只是高郎看起来好像很惊讶的样子。”

  高肃点点头道:“确实………你才九岁,就带着你弟弟,从鄱阳来到江陵的?”

  却是有些不可思议,看起来柳盼似乎是有些傻呆呆的,而且年纪还很小,然而柳敬言一个女流之辈,更何况还只是一个九岁的小姑娘,就带着自己的弟弟从数百里之外的鄱阳赶来投奔自己的舅舅,确实称得上女中豪杰了。

  谁料柳敬言对高肃的敬佩却只是笑着道:“高郎不也是九岁就把为祸江南而人人束手无策的侯景给差点儿气死吗?”

  高肃微微歪了歪头看着柳敬言,随后两人便是相视一笑。

  高肃突然便是对柳敬言道:“为什么跟我说这些?”

  以高肃短暂的对柳敬言的了解,既然是这样一个人,那么柳敬言的个性肯定是小心谨慎的,而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柳敬言不是一个能对别人随意透露出自己的来历的人。

  然而柳敬言却是对仅仅有两面之缘的高肃吐露心扉,将自己的来历说的一清二楚,这未免有些太反常了。

  而面对高肃的疑问,柳敬言却并没有慌乱,只是淡然的对高肃道:“我只是觉得,我和高郎应当算是一路人罢了。”

  高肃看着柳敬言:“你怎么会觉得………”

  柳敬言一改温柔的性格打断高肃的话:“若非情非得已,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流落江南这一陌生之地呢?谁又能料到,此生或许再无可能,回家。”

  柳敬言淡然的看着远方,似乎是在对高肃说,也似乎是在对自己说。

第105章 闪存云盘

  高肃沉默着,而柳敬言则是带着弟弟缓缓的离去了,只是离去之前还是给高肃丢下了一句:“舅舅已经派人去渤海查你去了,你若是不干净,还是尽快离去吧。”

  高肃只是淡然的看着柳敬言的背影,他知道,柳敬言终究还是良善的,就算是自己过的也并不如何如意,也是带着弟弟在这个乱世四处辗转的求活,却依然见不得比自己惨的人的那种良善。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柳敬言还真的猜对了,若不是高肃无父无母,也确实不会流落到这江南之地。

  不过对于柳敬言最后的警告,高肃却只是双眼微眯,并未当一回事儿。

  柳敬言是好心警告自己,同时也未必没有几分激将的意思,若是自己沉不住气,可就前功尽弃了。

  至于派人去渤海,高肃完全不慌,查呗,能查出来一个叫高肃的算我输。

  高肃丝毫不觉得自己谎称有什么问题,就算是萧衍查出来没有高肃这个人又能如何呢?

  这年头冒称士族的海了去了,尤其还是从北面过来的,萧衍不仅不会因为觉得高肃是在欺骗他,相反还会更加对高肃放心。

  因为士族心里永远只会装着士族,而寒门才是真正的左膀右臂。

  士族出来的子弟不论你如何拉拢,他最后想着的一定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反倒是这些寒门出身的子弟你如果一拉拢,人家没准儿就对你死心塌地的追随了。

  而事情也果然如高肃预料的一般,在派人去查清楚渤海高氏绝对没有一个叫高肃的人之后,萧绎不仅没有当场责怪高肃,相反还将这件事瞒了下来,并且对高肃越发的嘘寒问暖。

  不过他注定是徒劳了,因为高肃是绝对不可能效忠萧绎的,尤其是这几日萧绎攻破了湘州之后,更加坚定了高肃的这种想法。

  萧绎原本攻打湘州派了两路大军,由他手底下最为得用的两位心腹大将带领,其中一个左路军是由他的首席大将王僧辩带领,而右路军则是由另一个将领鲍泉带领。

  然而萧绎这个疯子仅仅是因为王僧辩想要等自己手下的军队召集完全准备充分之后再出发,就被萧绎认为是故意拖延军机。

  俩人聊这件事的时候本来还好好儿的坐着各自喝茶聊天,结果越聊越上头的萧绎居然一把抽出剑来冲着王僧辩的大腿就是一剑!

  可能王僧辩自己都没想到萧绎会来这么一出,当场血流不止倒地不起了。

  而萧绎则是命人将王僧辩给丢到大牢里等死,若不是王僧辩的老母亲来求他的话,萧绎可能真的就直接让王僧辩在大牢里活活流血流干而死了!

  而一看萧绎这精神病这么暴躁,原本也在等待军队集结的鲍泉也不敢耽搁了,当下便是匆匆起兵攻打湘州。

  结果这样匆忙的结果自然是萧方等“送了命”而鲍泉的军队也裹足不前。

  正在这个时候远在荆襄之地的萧也同时起兵援助自己的兄弟萧誉了,兄弟俩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夹击江陵。

  直到这个时候萧绎才慌了神,急忙的命人将大牢里的王僧辩给请了出来。

  要说王僧辩也的确不愧是姓王,他这个王,和塔防大师王思政那个王是一个王。

  别见王思政虽然被高澄掳去邺城了,但是王家的确是有点儿水平的,王僧辩一出手,原本岌岌可危的战争局势瞬间便是一边倒。

  先是用了一出反间计成功策反了萧手底下的两员江陵进攻襄阳,而见后院起火的萧此时也顾不上萧誉了,当即便是急忙调兵回师,王僧辩不费吹灰之力的便是击退了萧。

  见此情景的萧绎也是当机立断的立马用王僧辩将鲍泉给替换了下来,而王僧辩到如今围攻湘州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

  就在这一日湘州城内终于是弹尽粮绝,看着四周的士兵连站起来都成问题,更别说是抵御兵强马壮的江陵军了,于是萧誉心如死灰之下,只得是开城向王僧辩投降。

  而看着杀气腾腾的杀进王府的王僧辩,抱着侥幸心理的萧誉终于是幻梦破灭,急忙的对王僧辩苦苦哀求道:“将军且慢下手!将军且慢!且容我见一见七叔!”

  这个时候知道叫七叔了………

  而回应萧誉的只有王僧辩的四个字:“奉命不许。”

  于是一刀下去,萧誉的人头便是被送到了萧绎的案上。

  对于想要做皇帝的萧绎而言,他的任何一个兄弟子侄都没有一个冤枉的,全都得死!

  而这也更加剧了高肃的离去之心,高肃这几日都缩在萧绎的藏书阁内孜孜不倦的疯狂吸收着这些知识。

  然而就算是凭高肃的本事,他每天也只能勉强的背下一本书,然后回去之后和燕子回原春三人点灯夜战的抄下来。

  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太慢了,三年也不过才一千多天,也就是说高肃撑死了也就能偷出来一千多本书而已,这还是风雨兼程没什么特殊情况下的数字。

  但是对此高肃也没什么办法,他能做的只有借一本背一本,尽量的让这个数字翻倍,然而对于萧绎的藏书来说,依旧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要知道,隋灭其余两个国家之后,将三个国家的所有藏书全都搜集起来送往洛阳,当时也不过才七万本书而已。

  也就是说当时整个汉家天下,经过数百年的战乱仅存的书籍也不过才七万本,而就在萧绎的这个藏书阁内,此时就已经藏了十九万本书!

  高肃看着这些书产的直流口水,书不仅仅是哲学和文学的产物,更是代表了生产资料,代表了技术和物理。

首节上一节64/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