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290节

  “窦泰听封!念尔作战凶猛,为朕先攻之军,先锋猛将之才,故封尔为荣国公,进并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刘忠听封!念尔扫北平南,追凶逐远,封尔为宁国公!进清都尹,开府仪同三司!”

  众将士皆是上前喜笑颜开的跪拜谢恩,之后高肃方才是笑着挥手:“此为一等首战功臣,算及咸阳王斛律武都,共九人,另有二十六侯待封!”

  高肃说完便是示意官员继续念下去,之后便是如贺楼堰,独孤永业,独孤徐达,尉相贵这等人,也差不离是前面九人手下的将领们,拢共是九公二十六侯,便是彻底的定下了高肃一朝的政治基础。

  册封完自己手底下的人之后高肃并没有就此罢手,同时对朝廷内的一些官员也予以了提拔重用。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段韶:“加大将军段韶为相国,太尉,拜左丞相,录尚书事,加平原郡王,朔州刺史!”

  段韶其实也想到了高肃会优待自己,只是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优待………

  愣了一下之后,便是在身后儿子段懿兴奋的眼神下沉稳的上前:“臣谢陛下隆恩!”

  高肃只是点头微笑:“大王忠于大齐忠于高氏,自然该有的封赏一样也不会少………”

  高肃说着便是起身,脸色缓缓的阴沉了下来:“朕的眼睛没有瞎,朕的耳朵也没有聋!从今往后大齐治国便是如此,能者贤者忠于大齐的人,朕会提拔你们,到你们该到的位置,可那些奸臣佞臣幸臣!小人!”

  高肃猛地一挥手,在场鸦雀无声,场面一时间极其的压抑………

  高肃双眼微眯:“朕也会送你们该去的地方!”

  “上!”

  成休宁和燕子回沉着脸上前,一挥手,便见无数的宿卫冲了进来,在群臣慌张的眼神中,如狼似虎的宿卫们冲进了群臣之中,没多长时间便是揪出来将近四十来人!

  “你们,你们干什么………”

  “啊!放开我!你………”

  高肃狠狠的一挥手道:“这些人,就是祸乱我大齐的根源!是我大齐沉沦至今的原因!朕深恶之!”

  高肃缓缓的走下台阶:“朕说的正本溯源,不仅仅是要将皇位,将大统归到真正的大齐的主人身上!更是要纠正此前我大齐犯下的所有错误!不仅是臣子的,皇帝的,任何人的,朕都要纠正!”

  群臣皆是噤若寒蝉的低着头不敢说话,而一部分少壮派早就已经对大齐腐朽内部的一切感到无比的失望厌恶了,所以此时看到高肃似乎有要大刀阔斧一扫沉疴的意思,不免万分振奋了起来!

  “从今天开始,朕将大力的和诸卿一同推行新的政策,新的法律,新的朝廷!用新政,用改革,重振我大齐荣光!”

  “朕不会再允许任何人用大齐的国运,满足自己的私欲,中饱私囊卖官鬻爵收受贿赂,任何人!朕绝不允许!”

  “任何人都不能阻挡朕的脚步,大齐的脚步!”

  高肃站在娄子彦的面前,看着跪在地上无比狼狈的娄子彦,只是冰冷无比的睥睨着他一字一句的道:“否则,朕将亲自将他们,碾的粉碎!”

  娄子彦双腿一软,倒在地上,他根本就算不上高肃所说的那种奸臣,他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

  高肃恨他!

  算起来娄子彦算是他们的长辈,他爹娄睿是娄昭君的亲弟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管是谁上位,对他都应该是以国舅的姿态万分尊重的。

  只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参与杀高孝瑜的事情啊!

  高孝瑜之所以落水而死,就是娄子彦亲自参与其中,帮助和士开等人将高孝瑜给亲手毒死的!所以高肃从来就没准备放过自己!

  其实他还不算是太冤的,因为更冤的还在旁边………韩长鸾,他作为高纬的东宫属臣,此时其实应该是跟着高纬一块儿跑路去了北周才对,然而并没有,不仅没有,现在他还垂头丧气的跪在这里,便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其实高纬对韩长鸾是十分看重的,他认为韩长鸾是他手底下最有谋略的心腹了,所以十分信重,甚至于将自己的妹妹都嫁给了韩长鸾的儿子!

  这也导致了韩长鸾直接一跃成为高纬朝的“三贵”之一,其余两贵分别是穆提婆和高阿那肱。

  那么这么受信重的人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自然是有原因的,妙就妙在,高纬执政后期越发的大兴土木,然而总觉得工匠不够用。

  所以高纬派杨德信去查看是什么情况,杨德信查看一番发现是韩长鸾私自用工匠给自己盖房子,不仅如此还私自调动宫中的官马。

  高纬听说之后大为恼火,便是直接停了穆提婆和韩长鸾的所有职务,甚至还直接让公主和韩长鸾的儿子和离了………

  闹得这么大,韩长鸾明显是要倒台了,而穆提婆因为有陆令萱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会失宠,没用多长时间就是重新在高纬身边活跃起来了。

  反倒是韩长鸾,便是一直这样在家赋闲,一直到高肃打进了晋阳………

  其实当时有不少官员直接举家出逃了,高肃现在派人去追寻这些官员回来,而韩长鸾私下里觉得自己还算是有些本事,更何况已经和高纬决裂了,那么这种情况下高肃也不一定会翻旧账吧,更何况高肃最开始打出来的奸臣名单中并没有自己………

  在这种想法之下,韩长鸾包括类似韩长鸾这类人并没有离开晋阳,硬着头皮的继续等下去了,高肃的表现也果然没让他们失望,登基之后好像并没有要翻旧账的意思,让他们不免也有些窃喜,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自己还能继续任职。

  心中还不免有些得意,不管谁当皇帝,最后不还得是用咱们吗?

  只是没想到,高肃一直没答理他们,最后却是在这儿等着他们呢………

  高肃一挥手,这些人便是哭爹喊娘的被宿卫们全都给拉下去了,赵道德急忙上前对高肃道:“宫殿并非杀人的地方,陛下三思!”

  果然不愧是赵道德,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当中敢站出来劝高肃的,也就只有他了。

  高肃则是点点头:“大夫所言甚是,朕不会滥杀无辜,相反会让他们死得明明白白!即刻将其交付有司,勘察罪行确定无误之后上报于朕,朕亲自审判他们!有罪者斩!无罪者放!”

  赵道德这方此是躬身:“陛下圣明!”

  一众臣子这方才是也跟着躬身:“陛下圣明!”

  只是心中仍旧不免有些犯嘀咕,有司?什么有司?一下抓了这么多人哪儿还来的有司………

  高肃紧接着便是宣布了他的“有司”:“拜赵彦深为相国,六州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

  “加阳休之,杨德信,王为录尚书事!上仪同三司!于尚书省内议政国事!”

  “加赵道德为御史中丞,赵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群臣哗然,王?这他娘是什么时候的人物?

  没错,高肃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把王给翻出来了………

  实际上是高肃要打进晋阳的时候王跟着一众相好的世家大族们一块儿跑路了,王家人口多,王弟弟死了以后如今全都靠王一个人支撑着,所以只能是带着一块儿流浪去了。

  结果王这个人个性疏懒,走一路歇三歇,后面还有人追杀呢,你不说放开腿狂奔,还这么悠闲?

  弄得那些官员族长们都受不了了,甚至一起去催促王接着跑路。

  王当时敞着怀坐在大石头上,依旧是看起来十分悠闲的样子,不紧不慢的看着众人………

第379章 变革

  说出了一句差点儿让众人当场吐血的话:“诸公不要责怪我,我如果做事情不后悔的话,早就已经做三公许久了!”

  这话高肃是认同的,王这个人当初是高演的心腹能臣,高演一手认证的能臣中的能臣,高肃是认可高演的眼光的,而且王的确是有本事的人。

  只不过最后王和高演越走越远甚至最后高演死了都没牵联到王,自然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这个人可以重用,但是不能当心腹重用,因为此人做事就是如此悠闲散漫,而且瞻前顾后!

  王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他其实就是尉相愿的加强版,尉相愿是属于明确了事不可为才跑路,而王则是在没做事前就开始后悔开始怕这怕那………

  这样的人,做不成大事,然而确实有才,如果王不是这种性格的话,以他的才能,三公的确还算是小的了,甚至于以王的才能,现在高演和高湛谁是皇帝还两说呢!

  所以这样的人才高肃也不准备放过,用一用总是没错的,最起码王比起那帮庸才来说是有才华的。

  高肃如今不是在幽州城了,治理一整个天下总不能只用郑元武尉相愿陈季璩这些人,所以上述省内要接着添人是肯定的。

  而赵彦深单独拎出来,甚至于这么重赏也就更明白了,高肃不准备用赵彦深………

  赵彦深一来岁数太大了,二来赵彦深不服自己高肃是能看出来的。

  高肃本来还有些意外赵彦深为什么不服自己还会奉自己为主,但是看完赵彦深的儿子赵仲将之后高肃就理解了。

  赵彦深是想死的,然而赵仲将不想………

  老人拼了一辈子,到最后拼的是什么?不外乎就是活的比仇人久,再一个就是子孙了。

  他赵彦深是土埋脖子不怕了,难道你是老绝户不成?不是,就总得为子孙后代着想,你想死不要紧,可要想想你儿子孙子活没活够啊………

  所以高肃虽然不准备对赵彦深做什么,可也是准备把这位四朝元老给供起来让他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了!

  这么厚重的封赏,个个都是虚衔,明显就是不准备用赵彦深了,给他最后一点体面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不过得益于赵彦深的识相,他儿子赵仲将倒是能留下来继续做事,至于能不能得到重用………

  “从今往后,我大齐能者上,庸者下!朕绝不会再允许任何人爬上不属于你的位置!任何人,包括朕!谁都不能成为大齐的累赘!我大齐若想重振荣光,屹立东方乃至于雄吞天下!就决不能容忍任何一个蠹虫!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人趴在我大齐的身上,吸血!”

  “大齐,是天下人的大齐!不是一家一姓,更不是某一个世家的大齐!朕将组建一个全新的尚书省,组建一个能将大齐带向更高的中枢!改革!势在必行!朕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革新!只有前进,才能生存!”

  高肃猛地一甩袖子转身:“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大齐不想沦为任何人的俘虏,不想重复昨日为周陈分食的窘境,就一定要更强!”

  “陛下圣明!”

  一众少壮派在高肃慷慨激昂的演讲下很快便是全身心的为高肃折服了,跪在地上高呼万岁,恨不得现在就去为高肃而死!

  而一些比较沉稳的老臣则是暗中彼此对视一眼,有的忧心忡忡有的则是暗自点头,可是不管怎么样,高肃都已经登上皇位了,并且势在必行的要进行一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改革,这场属于大齐的变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而即将迎来这场变革的大齐的未来,究竟是焕然一新的重生,还是苟延残喘的崩溃呢………

  看着面前这位年仅十九岁的小皇帝,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未知数,然而他们清楚的是,大齐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这位雄心勃勃,慷慨激昂的小皇帝,有着他这个年龄特有的朝气蓬勃和熊熊野心,有着他祖先相同的志向和抱负,同样不敢平凡。

  大齐,将在他的手中变成什么样呢………

  菜市场上,一身小衣的官员痛哭流涕面目全非,在他的身后,刽子手猛然举起大刀,随着一道热血抛洒,四周的百姓欢呼喝彩,而就在那官员的身后,无数面无人色的官员同样的装束,同样的痛哭流涕,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宗庙内,燕子回沉着脸一挥手,身后衣着华贵的宿卫们一拥而上,将刻着“大齐威宗景烈皇帝之神位”“大齐肃宗孝昭皇帝之神位”“大齐世祖武成皇帝之神位”的三道灵牌取了下来,将神位面前的所有供奉品皆是高高举起摔落在地………

  香炉应声碎裂,香灰扑地而起,烈火熊熊燃烧,三道神位就这样被无情的丢了进去,照耀着燕子回明暗晦涩的脸与冰冷的眼神………

  已经破落无比荒废了的河南王府此时已经重新开门,一脸严肃身着王爵衮服的高弘节正在和面前他自己都数不清的官员们一板一眼的躬身行礼,在他的身后的房间内,有些紧张的高正礼和高怀德正在被侍女们搀扶着穿上为他们特殊定制的最小号的衮服,在他们身边,三位王妃正在含泪的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重振门楣………

  一座崭新的公府门口,萧方等正抱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喜笑颜开的在众人起哄之下上前将大门上的红布扯了下来,只见一块硕大的青地金字牌匾悬挂其上:“敕造靖国公府”!

  尚书省内,已经换上了朝服的陈季璩尉相愿郑元武与阳休之王等人笑着相对行礼,随后任城王高也是笑着走了进来,众人便是对高行礼之后站在一旁聊天,直到高肃走了进来,众人当才是躬身行礼之后笑着看着高肃。

  而高肃则是缓缓展开了桌案上放好的一份绢帛,上面顶行一排字:“大齐五年计划”!

  “有些国策我以为能行,只是与尚书们商讨之后才发现,我有些异想天开了………”

  高肃伸着双手,两侧的侍女用熏香为高肃薰着衣衫,而郑元儿则是笑着为高肃整理着燕居龙袍:“陛下有想法就好,具体的国策还需与朝臣们商量,臣妾不过是内宫妇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能与陛下商讨的。”

  高肃笑着伸出手揽住了郑元儿的小腰:“我最爱你的就是这一点,其实你是知道的。”

  郑元儿含羞微微低头,身旁的侍女们则是识趣的躬身缓缓退下了,高肃这方才是对郑元儿温声道:“在宫中还住的习惯吗?”

  郑元儿满含情意的抬头看着高肃,缓缓伸出手抚摸着高肃的脸:“只要陛下在,就是家,家有什么住不习惯的?”

  高肃笑着握住了郑元儿的手:“有很多事情我顾不上你们,国事家事,堆在我身上,又岂是一时间能分辨清楚的?所以家里,还要皇后多多照拂。”

  郑元儿笑着道:“多亏了你的那些贤内助,如今还是如王府中一样,我并没什么特别难的地方,陛下只要多多注意好身体,就是对臣妾最好的帮助了。”

  高肃闻言便是有些不快的对郑元儿道:“咱们夫妻私下里,还是随意一些好,你总这般陛下臣妾的………我觉得不爽快。”

  郑元儿看高肃有些耍小孩子气,便是笑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高肃松开了抱住郑元儿的手,郑元儿这方才是笑着从身后抱住了高肃:“你若是心中有我,我也心中有你,一个称呼又有什么?只是你我心中知道就好,只怕世人以为臣妾品行不端,只当是为我………”

  高肃这方才是叹息一声,转过身抱住了郑元儿,没多久便是自己也笑了:“是我迂腐了,只是想起来人人说的,我身为皇帝却不得自由,方才觉得自己这样想也真是有些矫情了,有得总得有舍,我只是怕………”

  高肃没有说出口,但是郑元儿却是理解了高肃的所思所想,轻柔的对高肃道:“不管陛下到了什么时候,身边都有我们陪着,陛下,不会永远都是孤家寡人的。”

  高肃笑了笑,紧紧的拥着郑元儿,两人享受着难得的安宁时刻。

  郑元儿则是在高肃怀中说着高肃最近应该做的家事,其实天家无私事,高肃此时虽然温婉的听着郑元儿絮叨,却也是心中思量着怎么处置最佳。

  “花木兰和张香香是否应该封妃,我总觉得不该这样草率的决定,还是要你过目一下。”

  高肃思索了一阵:“先封婕妤吧,她们都有事情要做,这时候封妃,只怕与你们一般,只能忙宫务了。”

  “高纬留下的那帮女人想要见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首节上一节290/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