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刘桃枝,此时的他看着面前的高湛,人生之中第一次,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刘桃枝对于高氏的忠诚是无与伦比的,这种忠诚完全有别于斛律光段韶那种,这种忠诚,是发自身心的完全屈伏于一个人的忠诚。
简而言之,刘桃枝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是高氏的忠仆,是高氏家主最忠诚的奴隶!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剑!
刘桃枝以此为人生目标,更以此为荣!
然而最近发生的一切完全推翻了刘桃枝的这种想法,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自己真的应该如此忠诚于高湛吗?自己应该毫无保留的执行高湛的命令吗?这样的命令,明知道是错的,难道也该去做吗?
高氏,真的还是那个高氏吗?
刘桃枝每次一想到这里便是发自内心的一阵剧痛!
大齐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神武皇帝,难道真的是我做错了吗?可是忠于家主难道不是您对我的教导吗?
刘桃枝最近的心绪因此被折腾的十分不安宁,事实上刘桃枝已经清楚明白的意识到了,大齐之所以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因为自己帮助高湛等人诛杀了太多的贤臣良将!
尤其是斛律光的身死族灭对刘桃枝的心灵冲击是最为严重的。
因为斛律光和他一样,是从小就跟随神武皇帝的人………
那一年还没有这个北齐第一杀手,更没有叱咤风云的落雕都督斛律明月,日后的北齐柱梁斛律太师。
有的不过是两个并肩作战的年轻人罢了,虽然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刘桃枝负责的是保护高欢的人身安全,所以并不能如愿的叱咤疆场,但也正因为如此,斛律光的死对刘桃枝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刘桃枝心里清楚,高湛只有死了,才是对北齐最有利的选择!
然而刘桃枝更清楚,自己的这个想法完全配得上四个字“乱臣贼子”了!
刘桃枝从小就被高欢收养了,等到稍微长大了一些就跟在高欢身边做他的苍头奴,事实上刘桃枝和高欢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要比高澄高洋这些做儿子的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所以刘桃枝是发自心底的敬爱着高欢,更是对高欢留下的江山有一种己任之感,刘桃枝也好,斛律光也好,段韶也好,事实上都是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在尽心竭力的为高氏为大齐流尽每一滴血………
他们都见过高欢,高欢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就像吸引了他们的父辈一样,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忠心于高齐。
即使是高欢已经死了这么长时间的情况下,依旧如此。
正因如此,刘桃枝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批判和纠结之中,他知道高湛是北齐的祸害,但是终于高氏的基因已经刻在了他的身体了,他不敢,更不想对高欢的子孙做甚么!
而此时,疯疯癫癫醉酒的高湛,自己主动迈向了灭亡………
刘桃枝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刀柄,指甲甚至深深的嵌入了他的掌心,钻心的疼痛直冲脑门,刘桃枝却一如从前任何时候那样,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垂着眼帘。
然而不断颤抖的眼皮还是彰显了刘桃枝此时内心的不安纠结,甚至很多次,他自己都已经要开口伸手了,方才反应了过来,实际上是幻觉!
短短的一瞬间,在刘桃枝这里却仿佛隔了十年那样漫长!
“扑通!”
就在这一声事物坠落的声音传来之后,刘桃枝方才像是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又仿佛是被重重自责羞愧的心理包围了一般。
他双腿仿佛灌了铅一样的沉重,不知道深呼吸了多久,方才是浑身上下都打着摆子的向前走去………
就在高台的边缘,他向下看去,一身红衣的高湛躺在地上,口中大口大口的呕着鲜血,浑身如同濒死的狗一样猛然颤抖两下………
刘桃枝猛然一震,倒退了两步不敢再看。
“来人啊!快来人啊!陛下!”
一声声急切的呼唤从台下传来,刘桃枝仿佛行尸走肉一样,缓缓的转过身来,失魂落魄的走了下去。
他逆着人群走出了金凤台,向着晋阳宫内的祖庙走去,推开门来,看着甚至有些残破的祖庙,一股悲伤的心情终于将他淹没!
他抬起头看着积满了灰尘的高欢的画像,突然猛地跪倒在地,浑身剧烈的颤抖着,大颗大颗的泪珠砸落在地上。
过了不知道多久,刘桃枝方才是缓缓支起上半身,泪眼朦胧的看着高欢的画像,颤抖着手伸向了腰间的刀………
天统二年,刚刚退居深宫的太上皇高湛,因意外坠落金凤台,不治身亡!
而没人知道的是,同时被高纬隐瞒下来的消息,还有追随高家几代人,屠杀了不知道多少权贵的北齐第一杀手刘桃枝,在祖庙内神武皇帝高欢画像前自刎而死。
高纬命人秘密将刘桃枝火化,封锁了这一很明显会动乱人心的消息。
高湛的驾崩带给天下的冲击更为猛烈,甚至于已经有不少刺史主动暗中投靠高肃。
任谁都看得出来,北齐朝廷………
要变天了。
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高湛的葬礼被推迟的迟迟没有举行,高湛的尸首就这样被丢在了晋阳宫内甚至无人关注。
这位任期内除掉了大齐几乎所有权臣,物理意义上的消灭了北齐此时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做到了他前几任兄长都没有做到的,将皇权极大程度的聚揽在自己身上的皇帝,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之中,黯然退场,无人在意………
因为此时的高肃,已经杀进邺城了!
就在赵州城破之后不久,高肃迅速对邺城做出了合围之势。
因为就在不久前,王琳直接当众发布檄文,宣布将支持高肃的幽州军拨乱反正,寿阳方面依旧依附北齐,只不过依附对象从高湛,变成了高肃而已。
这样一来,高肃对南面的担忧已经完全消失,可以放开手的专心对付北面了,王琳挑的这个时机不可谓不高明,高肃清楚,但是乐见其成,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就这样南面的高突骑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强攻汲郡滑台,同时高肃派出窦泰前往接应高突骑。
汲郡守将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接到了高湛的死讯,当机立断的选择了开城投降。
高肃的两路大军成功的完成了对邺城的合围,甚至用不上两天,就能杀到邺城脚下!
这种情况下,高睿既担忧晋阳方面高湛死后的乱局,又无力顾及邺城,只能不得不做下决定………放弃邺城!退守晋阳!
这正是高肃想要看到的,他之所以故意放慢行军脚步,甚至主动停在了襄国郡,为的就是和平攻占邺城,尽量不对邺城这个特大都市,这个北齐的政治中心,做出什么太过的破坏性举动。
甚至于在高睿已经率军主动撤出邺城,只留下一部分宗室和勋贵驻守之后,高肃依旧没有对邺城发起进攻。
邺城上下人心惶惶,从市井百姓到宗室勋贵们,到处都有人在谈论着幽州军破城之后的事情,担忧几乎挂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毕竟对于邺城这样一个都市来说,攻破之后不烧杀抢掠一番,对得起这么辛苦的远征吗………
虽然邺城已经很久没有品尝过战火的滋味了,没有人能打到邺城脚下以至于让邺城人人都生出了懈怠的想法。
然而实际上生于乱世,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宗室内部很快在邺城皇宫的昭阳殿内召开了一场关乎于北齐未来命运的会议。
在座的几乎都是高氏的子弟,上到叔祖辈分的老东西,下到高肃的子侄辈都来了,只是几乎所有人脸上都带着几分阴云。
“谁能想到,四叔真能成事啊………”
听到这一声慨叹,众人皆是沉默不语,许久一个叔祖辈的方才站出来道:“说这些都没用了,现在小四眼瞅着马上就要打进邺城了,诸位………都是怎么个章程?”
人群之中一个抱胸而立的哼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办?丢给咱们的不外乎两个选择,要么开城,降,要么守城,战,你们还想战吗?”
没人说话………
战个屁!邺城满打满算现在留守的不过是一千左右的宿卫,各家各府拼拼凑凑也能凑出个五千人,守城倒是也能守,可面对高肃的十万中军大军,怎么守?
第357章 擒贼先擒王
他们当中其实也不乏一些有能力的,但是跟高肃比起来就是妥妥的笑话了。
就连斛律光段韶对上高肃都没有占什么便宜,顶多是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他们就算是殊死一搏,又有何用?
更何况………在坐的都是大齐最尊贵的那帮亲戚,论起来高肃都该叫声什么的,他们就不信高肃难道还敢对他们作些什么不成?
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不还是一个样?照样的锦衣玉食罢了!
这样想来,大家的心情方才是放松了不少,只是一些老者却还是摇头感慨这帮孩子还是岁数小不经事。
人要是畜生起来,谁还管什么亲戚不亲戚的?
因此有不少老者还是开口保守的表示,不然还是尽快弃城返回晋阳吧,留在这里终究是不保险,而且这样未免有投敌作乱的意思。
他们岁数都大了,不愿意低眉顺眼的给高肃弯腰,更何况临了临了了,谁又愿意背上个贰臣的名号?
要他们跟高肃作战他们自知没这个本事,让他们投降又拉不下这个脸面,自然而然的就只能是跑路去找皇帝了。
“去晋阳?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年轻人当中有人不屑的嗤笑一声,直接开口讽刺,此人乃是华山王高凝,高欢的第十三子,大尔朱氏所生的儿子。
他本来已经很少接触北齐的事情了,因为他已经彻底的对北齐内部上下失望了。
高洋还活着的时候意图逼奸他母亲大尔朱氏………
不知道是高欢的女人们实在是太美了,还是高欢的这几个好大儿太孝顺,已经成为皇帝予取予求的高洋居然能看上比他大那么多的大尔朱氏………
不过高洋不要脸大尔朱氏很显然还是要脸的,和亡夫的儿子通奸这种事情无论如何大尔朱氏都做不出来。
因此无比愤怒的大尔朱氏宁死都不愿意顺了高洋的意,等到高凝发现的时候,大尔朱氏已经自挂东南枝了。
自此之后高演杀侄,高湛登基之后更是大肆屠戮宗室权贵,这些所作所为都让高凝对高氏子弟失望透顶,心灰意冷之下,自然是不再过问任何朝政之上的事情。
但是高肃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还是让高凝比较振奋的,高肃的所作所为正是高凝一直以来想要做的。
因此高凝实际上是支持高肃的,此时自然是开口帮高肃说话。
原本升起了几分去意的众人闻言又是犹豫了起来,高宝严见状也是急忙的帮着高肃开口说话:“四兄万不至于如此,诸位也想一想,十三叔虽然说的难听些却也是有道理的,自陛下登基以来,肆意屠杀了多少宗室?诸位若是弃守邺城,前往晋阳,只怕会步了后尘!”
场面一时间安静了下来,老人们也不愿意说话了,少年们也不敢主动站出来表态,于是僵持了一会儿之后,高凝便是直接拍板:“愿意走的,我们也不强留,愿意留下来的,明日随我一同行文幽州,请兰陵王入邺城!”
“高孝进邺城了!高孝他真的进邺城了!”
刚刚登基的小皇帝看着面前的奏报,气的狂拍桌案:“你们不是跟朕说有办法杀掉叛贼吗!为什么要让他进邺城!为什么!”
台下站着的东宫属臣如今皆是提拔上来做了大官高官者皆是缩颈啮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反倒是如今真正意义上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士开,似乎并不担心这一局面,甚至在高纬怒吼的时候不退缩,反而主动迎了上去。
和士开上前拱手对高纬笑道:“陛下稍安勿躁,臣已经有了定计了。”
高纬闻言便是精神一振急忙的对和士开道:“侍中有何计谋,速速说来!”
和士开对高纬笑道:“敌军势虽大,却散,不过是仰仗着叛王一人而已,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陛下只要解决掉叛王,那么贼军自然不攻自破!”
高纬闻言便是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朕难道还不知道吗?可是朕听闻那妖人诡异的紧,竟能夜里召唤火凤金乌,只怕他有什么妖法,又有大军重重保护,又能怎么办?”
和士开笑着对高纬轻声道:“臣已经为陛下想到了这一点了,先帝在时早就料到叛王乃是不臣之人,因此早早在叛王身边埋下了钉子!”
高纬闻言精神一振:“是谁?”
和士开笑道:“乃是当初赏赐给叛王的美人,叛王很是喜爱,如今竟连出征都带在身边侍候。”
高纬颇为兴致盎然,甚至都有些坐不住了:“果然吗?那美人竟生的如此可爱?”
和士开:“………”
四周的内侍们也差点儿笑出声来,这位小皇帝的脑回路,果然不是一般人………
和士开强笑着将这个直接略过了:“如今那美人正在叛王军帐之中,咱们只需要联系上她,命她行刺叛王,自然陛下江山得保高枕无忧!”
高纬也是十分高兴:“若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办………只是一定记得,事成之后保住那美人!她为朕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朕要好好赏她!”
和士开嘴角抽搐了两下,却还是急忙陪笑的应下了。
深夜时分,张香香端着一碗热汤走进了高肃的军帐之内,只见高肃依旧在做着军情批复,便是顿了顿,默默无言的上前将汤放在了高肃的案边。
高肃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便是继续低着头批复军情:“怎么还没休息?”
张香香给高肃调着羹汤:“大王不也还在忙碌吗?妾身又怎么敢提前休息呢?”
高肃嗯了一声,没话了,张香香便是看了一眼高肃之后,轻声开口道:“大王好像并不是因为军情才没有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