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经过了三天发现高润始终没有动作之后,高肃才松了口气,命柔然部自高阳郡前往章武郡驻扎,在章武郡停留之后,直接度过清河攻打沧州。
而他本部兵马则是在高阳郡分兵,一部分攻打近在咫尺尚未反应过来的瀛洲,另一部份则是由他亲自率领直接越过瀛洲进攻冀州。
等到柔然部打下沧州,而分兵由窦泰进攻打下瀛洲之后,两部再于渤海郡会和一起前往冀州助战。
高肃显然对窦泰和庵罗辰都十分信任,如果他们任一一方没能成功的攻占的话,那么高肃在冀州的军队很有可能面对前后夹击的局面。
不过沧州今年刚刚遭灾,柔然人只要打出高肃的名号收复问题应该也不大。
第338章 九龙母死不作孝
窦泰就更不用说了,高肃了解窦泰,他是典型的突进型猛将,要他打旷日持久的攻防战他可能并不是特别擅长,但是出其不意的突袭他可是个中好手!
高肃真正要担心的反而是他自己的中军,将战线拉这么长若是不能迅速攻下冀州的话,那么接下来要面对朝廷军的围攻可能就相当困难了。
不过高肃倒是也并不是特别的担心这一点,只要打下冀州,邺城北面的冀州赵州门户便开了,到时候高肃甚至不需要特别迅速的扑杀邺城,只需要稳住冀州脚跟,那么拿下邺城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更何况自从出了幽州之后,高肃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是打出旗号之后便是望风而逃,或是干脆直接投降,一路平推到了这里,高肃也并不是特别的担心。
高肃的脚步越快,邺城方面反而越发安静………
金凤台上,歌舞升平,群臣静默,只有高湛高踞主座,仰头举杯旁若无人………
和士开有些不安的看了看四周,群臣皆是一身丧白,就连和士开本人甚至都换上了丧服。
太后娄昭君薨逝,就算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要守丧,然而高湛这个亲生儿子,此时却依旧穿着血红的龙袍,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自古饮酒取乐。
金凤台外一面容俊俏的少女快步的走到了金凤台下向里面张望了一下,随后便是转头将身边的一个侍者招了过来:“陛下还在饮酒吗?”
侍者急忙的低头应道:“是,回东安公主的话,陛下还在饮酒。”
高湛最宠爱的女儿东安公主高妙德向里面看了一眼,表情有些难过的皱起了眉头。
祖母已经去世了,父亲却丝毫没有要为祖母尽孝的意思,甚至连娄昭君的葬礼都没有过问………
这件事不光让高妙德有些不满,甚至于满朝文武对于高湛如此就没有不议论纷纷的!
那可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啊………就算是真的不在乎,光是装给人看也该装一下吧?
而高湛之所以如此心安理得的原因,实际上也并不是因为高湛猖狂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逆孝道,而是因为他有心安理得的理由。
而他的理由是来自于民间的一个童谣………九龙母死不作孝!
相传娄昭君在怀下几个儿子的时候都曾梦到龙,生高澄的时候梦到了一条断龙,生高洋的时候梦到了一条大龙,而生高湛的时候也就很明显了。
九龙母死不作孝,字面上的意思很明显,娄昭君的第九子就是高湛,这意思不就很明显的在高湛当皇帝的时候母亲死了是不用作孝的!
高湛因此并不如往常规矩一般禁丧娶音乐,依旧是照常的饮宴,即使是四周的臣子们都觉得有些不可理喻,高湛依旧是我行我素。
然而实际上高湛并非是如此满不在乎,相反,他反而是太在乎了,才会试图用这种方式麻痹自己………
当然,不是因为太在乎娄昭君的死了,而是娄昭君一死,最后能制衡高肃,能压制高肃的保险也不存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高肃正在疯狂的推进着,甚至如今已经抵达冀州,几乎已经算是将剑按到了自己的咽喉上!
接二连三的噩耗让高湛越发的焦躁和不安,他只能将这种焦躁和不安寄托到酒乐上,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所以只能乐的一秒是一秒,至于高肃的问题………什么时候到了实在必须解决的时候,再说吧!
群臣见高湛这样,又能说什么呢?除了失望和恐惧,他们想不出来该怎么形容这位君主了。
高妙德快步的走进了金凤台内,群臣见到她的身影都是有些惊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让他们惊讶了。
只见高妙德哭着跪在高湛的面前,双手高举着丧服对高湛哭道:“请陛下为太后守孝!”
高湛看着这个自己最宠爱的女儿,他从她低垂的泪眼中看到了好多东西………失望,难过,以及对未来的茫然痛苦………和自己一样。
和士开也终于从这种诡异的氛围中找到了哪怕一点儿的鼓舞了,于是他上前急忙的跪下:“请陛下停止舞乐。”
高湛又是一怔,看向了这个自己最亲近的人………和士开急忙的把头压的更低了。
高湛的所作所为,连和士开都觉得有点儿拟人了………
自己亲娘死了,居然不守孝反而好像无事发生一样照常饮宴,这………就连和士开这个畜生都觉得有点儿畜生了。
高湛终于也似乎是察觉到了自己已经“众叛亲离”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痛改前非,相反他在怔怔的看着和士开许久之后,又看了一眼高妙德。
“啊!!!”
高湛陡然暴怒的抄起高妙德手中的孝服便是朝着高台外丢了出去!
那孝服仿佛白色的蝴蝶迎风陡然张开翅膀,抖了两下之后缓缓的随风坠向地面………
高妙德颤抖着跪在地上,高湛又是大怒的将面前的桌子一脚踢翻,高妙德捂着耳朵吓的尖叫了一声。
高湛看着她,终于还是一句话也没说,拂袖而去………
“这………”
四周臣子们互相对视,皆是摇头叹息,而和士开则是闷闷不乐的起身追了出去,高妙德跪在地上泪眼朦胧的看着自己父皇的背影,面色复杂………
高湛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其实有很大的原因在于,朝廷上甚至直到现在依旧对高肃到底造没造反依旧没有一个定论。
即使是高肃已经打到了冀州附近,在冀州刺史没有明确的送来求援之前,不管是朝臣还是高湛本人,都是把脑袋扎进了地里面,依旧自欺欺人的觉得高肃未必是真的造反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肃的军队成功的完成了对冀州城的合围,而同时沧州和瀛洲也向朝廷告急之后,朝廷这方才是后知后觉的认定了高肃已经是造反了!
在此之前即使是段韶已经送上战报表示自己已经和高肃的前沿军队交上手了,并且北燕州此时已经沦陷在了幽州军手中了,朝廷上下依旧是对此争论不休………
然而此时不用争论了,无论如何都是认定高肃一定是造反了!
于是高湛这方才是紧急的召集了文武群臣,宣布将立刻前往晋阳准备应对幽州方面的进攻。
而留守晋阳的合适人选却无论如何都选择不出来,高睿作为太尉是一定要跟高湛一块儿行动的,高湛绝对不可能放高睿自己在邺城。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担心高睿的宗室身份,此时的高睿一定是要前往晋阳坐镇的。
所以这样一来,晋阳反而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驻守了。
万般无奈之下,高湛也只能强行启用此时正在守孝的斛律光,斛律光也只好强忍悲痛重返工作岗位,毕竟他也清楚此时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地步了。
斛律光果然不愧将门虎子的称号,虽然此时因为斛律金的逝世有些心神不宁,但是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却又迅速的完成了战略部署。
他本人亲自坐镇邺城,派遣他的弟弟和儿子斛律羡斛律武都前往赵州驻守,并前去救援被围困的冀州城。
北面恒州有段韶坐镇,斛律光反倒是不是特别的担心,晋阳方面又由太尉高睿带领皇帝亲自坐镇,就更不用担心了。
所以斛律光真正需要注意的仅仅是高肃正在进攻冀州的中军部队就可以了。
高家这侄子踹叔叔终究不是后世那个叔叔踹侄子………
离开了金陵,除了做和尚普天之下无处可去,然而离开了邺城,高湛反而是更为的放飞自我了。
高家真正的基本盘终究是在霸府蟠踞的晋阳,所以只要保住晋阳不失,高肃就算是打下了邺城,也终究还有反扑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北齐的皇帝遇到战事第一件事都是先前往晋阳坐镇的原因,所以高肃要真正的结果高湛王朝,打下邺城不过是成功一半,能打下晋阳,才是真正的掌握最后的权力!
这也是斛律金此时真正忧虑的一点………高肃为什么会舍弃真正重要的晋阳,转而好像更把邺城放在心上呢?
虽然段韶和斛律光进行战略情报共享已经提及了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郑绍元,甚至于对他大加赞赏,然而斛律光依旧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郑绍元一个毛头小子进攻晋阳?高肃本人反倒是主要进攻邺城?无论如何看起来这个顺序都好像是反了吧?
虽然心中有这样的疑惑,但是此时却也得不到答案,只能是先按照自己的战略布置走,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就这样,明明之前还拖延很久,让高肃完美的完成了前期战略布置的朝廷,却又在确认高肃已经造反的情况下迅速完成了战略部署。
然而终究还是太久了,此时的高肃已经围城冀州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
被突袭的冀州城勉强支撑到了现在,虽然高肃并未发动蚁附,但是冀州城此时依旧是人心惶惶………
毕竟如果是跟北周南陈打也就算了,这自己人打自己人………人家叔侄俩的事情,咱们跟着没命不划算啊!
所以此时的冀州城内很是已经躁动起来,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现代人看古代攻城或许觉得十分惨烈,但是实际情况哪有那么多的蚁附攻城?
蚁附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下达的极其惨烈的攻城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想办法攻进城内,要么挖地道,要么轰城墙,之前高欢喜欢烧铜柱,如果不是遇到塔防大师韦孝宽的话,高欢就一直这样一招鲜吃遍天呢………
高欢是在已经黔驴技穷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发动蚁附,最后导致玉璧城脚下甚至到现在都能看到累累白骨。
高肃手底下都是宝贝,白白在蚁附这样的攻城方式下丧命未免太不划算了。
所以高肃选择的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将帅都选择的攻城方式,围而不打,等着城内的守军弹尽粮绝不战自溃。
所以闪电战打到冀州城脚下的高肃,反而却并不急于攻破城门,慢条斯理的安营扎寨,堆土山造攻城车,安心的消磨冀州城守军的志气。
偶尔命土山和楼车上的士兵和冀州城守军对射几波,绝不往前深入,反正高肃背后靠着迁安县源源不断的暴兵和工厂,他有用不完的兵力和甲胄兵器,冀州城才多少人多少箭矢?总有用完的那一天!
冀州城守将车海虎也算是个宿将,原本见到高肃冲杀而来以为高肃要玩突袭,毕竟幽州铁骑的名声他是见识过的,所以以相当快的速度关闭了城门严防死守。
没想到反而中了高肃的套路,高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车海虎见高肃这样慢条斯理也是醒过味儿来了,他就是要自己着急,以至于并未将城外百姓收揽进城,也没有时间准备足够的战略物资!
车海虎察觉出来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将希望寄托于朝廷尽快派来援军。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高肃在城下一直养精蓄锐,除了例行公事的骚扰一下他们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进攻动作。
车海虎清楚,这是高肃在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果然城内已经有了不少将领生出了投降的心思,甚至不少人都在传谣说高肃早就已经打破邺城活捉了高湛了,不然高湛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派兵来救我们?
反正跟幽州兵也是姓高,做朝廷兵也是姓高,这有什么所谓?在这里活活饿死多不值当,反倒是不如早开城门迎兰陵王………
车海虎心中越发的严肃,出现这种声音的时候就意味着军心已经动荡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并且车海虎清楚底层士兵中有不少其实对高肃是颇为崇拜的,那首兰陵王入阵曲甚至连他都会唱!
所以他知道,再不早做决断,可能连他都要被乱军裹挟开城门………
车海虎面色严肃的站在城投看着不远处的幽州军军营,此时那些士兵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早操”应该是叫这么个东西。
幽州军在城下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弹尽粮绝的情况让冀州军产生了怯战和投降的念头,更有幽州军持续不断的全方位展示………
从作息生活到正常的操练,武器甲胄,战马器械………冀州军看了这么久,车海虎看了这么久,他们心底都被震惊了,同时也深深的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卑之中。
这才是真正的军人,这才是真正的士兵,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等人不过是会用武器的农夫罢了………
这等军事素质,真的是我们能战胜的吗?
同时也有不少人在传高肃军中的事情,严苛的军纪,同甘共苦的将帅,爱兵如子的高肃,甚至于连幽州军中的营妓,都只提供歌舞摔角之类的运动,全军上下禁赌禁酒禁嫖,一视同仁,就连高肃本人犯了都要受罚!
他们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除此之外,阵前的军纪更是严苛到了离谱的地步,临阵后顾者斩!击鼓不进者斩!贪良冒功者斩!破城后强抢民女者斩,掠夺百姓者斩!临阵退缩者,交头接耳者,不听号令者,称病避战者,斩!将不顾军者,斩将!队长死而全队活者,全队皆斩!
其他杖责切耳之类的刑罚就更不用说了,就这样的军纪,冀州兵自己琢磨若是自己,怕是早就哗变了………
所以他们清楚,幽州兵不是他们能比的了的,现在还是没打起来,要是打起来,只会更难看!
甚至于连车海虎的副将这几日都有些心不在焉,看起来似乎也在琢磨着该怎么劝车海虎不要再跟幽州兵死扛了。
车海虎心下叹息,这样一来,比起高肃,反倒是他此时更急需一场战斗来尽快稳定军心了。
这样想着,看着远处的幽州兵马,原本又是祥和的一天,却突然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声之后,全军都是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幽州兵有动向了!”
随着一声大吼,一众冀州兵战战兢兢的趴在女墙上戒备着,准备迎接幽州兵的第一轮正式进攻。
而一众将领也是紧张的按照车海虎的安排各自就位,握着刀的手甚至都被汗水给浸透了………
车海虎却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直勾勾的盯着幽州军军营许久………
“怎么还没动静………”
已经有冀州兵扛不住了,低声的对身边的同袍抱怨着,然而幽州兵始终没动静,反倒是车海虎大叫一声:“我明白了!”随后快步的转身向着城墙下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