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殷死了之后,高演玩儿了个小花招,直接废掉了高殷的帝位,那么高殷就不算是皇帝了,高演自然也就不用担心七庙的问题。
因为他才算是继承了文宣帝高洋的位置的正统皇帝,死了按照高殷的规格办就行了,也同样尊高欢高澄高洋为三不祧。
然而却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高湛!
因为理论上来说,高湛算是继承了高演的位置,甚至高湛已经给高演上帝号为孝昭帝了!
但是高湛要尊三不祧,总不能尊高澄高洋高演为祖宗吧?
哪儿有把自己亲爹踹出去,然后尊自己兄长为祖先的道理?!
这样做,岂不是告诉大齐后世子孙,我大齐不是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兄终弟及的晋阳宫继承制?
所以踹走了自己侄子高百年登基的高湛当然不希望会重蹈覆辙,他的儿子高纬已经六岁了,日后是一定要传给高纬的!
所以这就犯了难,要废,就只能从兄长当中废,废谁?废高澄,那么高洋的位置也不合法,这么废就得连带着高澄高洋高演一块儿废,那自己也就不合法了!
废高演?那更不成了!自己就是从高演手中接过皇位的,说是兄终弟及大家还能接受,可要是直接废了高演,自己岂不是就失去了继位合法性成了篡位了?
毕竟高演都不算皇帝了,你从哪个皇帝那里接过的皇位?
于是挠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高湛,只能是将这个问题抛给尚书省了,并且一定要高孝瑜高孝琬在场,毕竟只有高澄的儿子们宣布,才算得上是合理合法合规。
尚书省和高孝瑜兄弟琢磨了一天,这方才是想出了一个法子上报给了高湛。
那就是既然不能从下踢,那咱们就做一个违背祖宗的规定………从上踢!
七庙之中直接将秦州使君高湖,给踹出去!
然后七庙尊从高谧往下的高树、高欢、高澄、高洋、高演,虽然有些哄堂大孝,但是高孝瑜和高孝琬肯定也是不能把自己爹给踹出七庙不是?
然后再将高洋的显祖庙号,给改成宗,将高欢的太祖庙号,改成高祖,然后将爷爷高树立为太祖,这样一来,高树为太祖高欢为高祖,等到高湛死了以后,自己再改成什么祖,之后高纬继位称太宗!由高纬来将高树高欢和高湛奉为三祖!
高湛见了这份提议龙颜大悦,当下便是下旨。
他想了许久,在他看来,高洋这个人顶多算是军事上有些功劳,至于文治………他后期都那个德行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有功!
高洋当年喝多了可没少揍自己,这个仇高湛一直记载心里。
所以高湛直接将文宣这个上上的封号以及宣祖这个上上的庙号同时改了,改称高洋为:大齐威宗景烈皇帝,当然也没有多埋汰高洋,毕竟这个庙号和谥号都算是迷途知返的中上了。
而高欢从小就宠爱自己,自己肯定是不能亏待老爹的,因此将高欢的太祖献武皇帝改为高祖神武皇帝。
尊高演为肃宗孝昭皇帝,大哥高澄则不变,还是世宗文襄皇帝。
这样一来才算是合法的解决掉了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和祖宗的问题。
高湛也因此越发的重用高孝瑜高孝琬兄弟,这让高归彦十分不满,便是在一次进宫之后,看到高孝瑜奏事出去之后便是对高湛道:“河南王兄弟是文襄帝的儿子,陛下您应该远离他们。”
高湛闻言便是十分不开心,当下也没有说话,高归彦却一定要高湛下旨贬谪高孝瑜。
高湛无奈,便是只能下旨让高孝瑜任并州刺史前往晋阳,由他来坐镇晋阳。
如此高归彦才满意,但是高湛却发自内心的厌恶起了高归彦,他觉得现在的高归彦,或许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一直在旁边看着全程的和士开见状,便是上前轻声道:“平秦王威势大,陛下还是忍一忍吧………”
高湛闻言大怒拍桌:“朕忍?天底下岂有皇帝忍让臣子的道理!”
和士开便是一副惶恐的样子跪地:“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高湛憋着气的挥挥手:“跟你没关系!起来吧!”
和士开便是落下泪来,高湛见状更为惊奇:“朕又没罚你,你害怕什么?”
和士开便是叩头道:“不敢,臣惹怒了陛下该罚,只是陛下不听臣的话,想到臣今日的话可能传到平秦王耳中,臣怕平秦王会因此迁怒臣,甚至是因此怨恨陛下。”
高湛听了,颇为震惊,许久方才缓缓的转头轻声道:“高归彦的威严,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吗………”
就连自己的宠臣和士开,都要避其锋,甚至害怕高归彦胜过害怕自己!
和士开见状,便是上前轻声的说着高归彦动辄辱骂呵斥宗室勋贵,文武群臣敢怒不敢言,都对他十分恭敬,甚至之前在尚书省给了河间王高孝琬一巴掌,高孝琬都不敢说话………
高湛闻言双眼狠狠一眯,高孝琬的脾性他是知道的,连这个想来以神武帝文襄帝嫡脉自居的侄儿都被高归彦打的不敢说话………
那你高归彦,到底想做什么!
出了宫的和士开便是直起了腰板,看着踩着人背上马车的高归彦,不由得双眼微眯。
神气吧,你也没几天好神气的了!
和士开似笑非笑的震衣离去!
而就在高孝瑜即将启程的晚上,高湛将高孝瑜以及侍中高元海、御史中丞毕义云、黄门郎高乾同时招进宫内密谋了一晚上。
次日高孝瑜离开了邺城,而一张针对高归彦的大网,正在缓缓的张开………
然而此时的高归彦尚不自知,依旧沉浸在自己权倾朝野的威势之中!
宇文邕跪坐在桌前,亲手调制这豆饭豆酱以及酢肉,而坐在他面前的老者,则是默默的看着宇文邕的动作。
许久之后,宇文邕方才是将东西摆放在那老者面前:“燕公,请用。”
第297章 斩草!除根!
于瑾缓缓的下拜,宇文邕急忙的便是支起上半身搀扶。
而于瑾则是感叹道:“老臣何德何能,能蒙陛下如此恩典。”
宇文邕则是严肃的对于瑾道:“燕公一生为国,朕身为大周皇帝,为燕公调羹又算得了什么?”
于瑾则是缓缓下拜对宇文邕道:“为人臣子的,不能因为年龄或是功劳,就自认为与皇帝平等了,这并不是为臣之道,做皇帝的,也不能因为臣子德高望重就一味的放低自己,这样会失去身为人主的尊严,所以请允许臣享用陛下的恩赐之后,就辞去身上的职务,告老还乡。”
宇文邕闻言便是急忙对于瑾道:“朕记住燕公的教导了,只是辞官之事,还请燕公仔细斟酌!朕不能没有燕公指导,朝廷不能没有燕公坐镇啊。”
于瑾闻言便是缓缓摇头:“陛下已经做的很好不需要指导了,而朝廷缺了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就此崩溃,臣却是早已老迈的将要迈进坟墓,所以向陛下您乞求我的骸骨能够返回家乡。”
于瑾说着,便是对宇文邕笑着道:“臣一生纵横沙场位极人臣,又荣华富贵起居八座,该享受的该遭遇的,都已经品尝过了,现在回想起来,只有一件事情还没有了却心愿。”
宇文邕便是正色道:“燕公请说!”
于瑾便是笑着道:“那就是回家。”
宇文邕沉默了下来,于瑾便是继续道:“人年轻之时总是胸怀天下,立志出门闯荡,然而等到了臣这个岁数,却又只想回家,臣家中门前种的两颗枣树,臣年幼之时曾在上面顽耍,中年成名之时也曾回去看过,竟已有合抱之粗,如今不知还在不在………”
于瑾说着,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容,一双昏黄的老眼微微眯着,长叹了一声:“人生在世,不过须臾,如今回忆起来,一生竟如昨日,历历在目,却是不知多少光阴,当初不觉,如今想来………不如早还乡,归家去。”
宇文邕默默的听着,于瑾便是缓缓下拜:“臣之旧人尽皆离散,想来臣所余之时日亦不久矣,所以,臣请求陛下,放臣回乡。”
许久,宇文邕方才是长叹一声:“朕实在不舍得燕公,但是燕公既然如此坚决,臣也不好违了燕公的意思………”
于瑾便是下拜:“臣,拜谢陛下!”
宇文邕伸手将于瑾搀扶起来,便是对于瑾道:“只是朕还是希望,你能在临行之前,最后教导朕,究竟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皇帝?”
于瑾闻言便是笑了起来,随后略微的思索了一下,缓缓的踱着步子,之后方才是对宇文邕道:“臣一生见过许多皇帝,臣之所以走到今日,也正是因为想要得到一个治世安民的好皇帝,昔日也曾与文帝探讨过,究竟该怎么样,才算得上是个好皇帝。”
于瑾笑道:“文帝曾说过,木受绳则直,后从谏则圣,明王您以后执政,应当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如此天下乃安。”
宇文邕点头:“朕日后执政,必定虚心受谏,聆听天下臣民之言。”
于瑾缓缓点头又道:“就算是吃不上饭,或者麾下的军队全部离散,也不能失去信用,尤其是皇帝,当你没有了信誉的时候,臣民必将离心离德,愿陛下守信勿失。”
宇文邕郑重应道:“朕日后必谨守言行,绝不妄言,言出,必行!”
于瑾微笑点头:“这最后一点,便是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
宇文邕点头:“我大周也当仿齐国,立刑狱,明正典!”
于瑾缓缓走着,最后方才是对宇文邕笑道:“陛下已得圣君之道矣,如此作为,不出三载,大周将兴!臣为大周贺,为陛下贺!”
宇文邕摆手道:“言出非道行,日后大周究竟如何,还要看朕怎么做。”
于瑾便是笑着拈着花白的胡须点头道:“言行者,立身之基,愿陛下三思而言,九虑而行,勿使有过,天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莫不知,愿陛下慎之。”
宇文邕缓缓朝于瑾正礼躬身作揖:“朕,受教了!”
于瑾也是缓缓下拜,随后在侍者的搀扶下起身,缓缓的走出了宫殿,在宇文邕的注视下,渐渐消失在了远方………
大周燕国公于瑾,拜为三老,赐延年杖,告老还乡,五年之后,这位乱世之中厮杀闯荡,追随宇文泰成就霸业,为大周历代帝王倚重却不生疑,登顶人臣之极却能全身而退颐养天年的名将,在家人的簇拥下,微笑着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他七十六年波澜壮阔慷慨激昂的一生………
与此同时,另外一位扶持了北齐历代帝王,如今同样位极人臣的大齐平秦王高归彦,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高归彦回家之后,尽情饮宴,以至于连次日的早朝都已经抛之脑后,明明已经迟到了,却全然不当回事儿,
等出了府门,只见无数的人堆在门口,不由得有些纳闷儿:“这都是干什么的?”
奴仆回道:“都是昨天夜里各朝臣府上派来紧急见大王您的,但是大王当时醉了,他们也没走,就都在这儿等候大王到现在了,或是有什么紧急之事,大王要见吗?”
高归彦只是摆摆手:“没看我已经迟了早朝吗?让他们等着我下朝回来再说吧。”
奴仆应了,于是高归彦再不看那些人一眼,施施然慢悠悠的赶到邺城宫内。
只是守在宫门处的城门将却伸手拦住了高归彦,高归彦一怔,多长时间没有人敢阻拦自己的道路了,以至于他一时间居然还愣在当场,看向那城门将。
城门将则是面无表情的对高归彦道:“陛下有旨。”
高归彦急忙躬身,城门将这方才是退后几步,侍者上前展开圣旨:“着令册封平秦王高归彦为冀州刺史,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高归彦心中如闻洪钟大吕,甚至一时间呆立当场!
直到侍者第三次提醒他:“平秦王,接旨吧。”
高归彦这方才是反应过来,看着那道圣旨,表情一时间有些难看………
“陛下现在何处?能否容臣拜见陛下!”
高归彦清楚,一定是高湛对自己生出了厌弃和忌惮之心,所以才会放逐自己去冀州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所以高归彦不能走!他一但走了,他的威势,他到如今积攒的一切,就全完了!
然而侍者却是冷冰冰的对高归彦道:“陛下正在处理政务,怕是不能见大王了。”
高归彦心中一动,情知不好,急忙的便是哀求道:“只求能让我面见陛下谢恩,进去通报一声也好。”
侍者无奈,只能是硬着头皮的派人进宫去请示高湛,然而侍者很快便是回来了,看那一脸晦气的表情就知道被高湛骂了个狗血淋头!
因此语气更不好了:“陛下正在忙,怕是见不得大王了,只赏赐了金银,嘱咐大王尽快上路。”
侍者说着,便是对两侧的城门将道:“督将有了!陛下命你们现在立刻送平秦王出城!即刻上任!”
高归彦听了,心中更是害怕,连给自己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就要赶自己出城?
然而却也没有办法,高湛不见他他总不能硬闯进宫去,因此只能心下惴惴不安的应了,两侧的城门将上前伸手:“大王,请罢!”
高归彦看了一眼九幽深宫,只能长叹一声,转身缓缓离去。
然而路上却遇到了赵王高睿,想来自己走后,高睿就是来接替自己,掌管北齐的军权的!
高睿也看到了高归彦,当下便是叫住了高归彦,看了看四周,将高归彦拉到了僻静之处,两人细细说了许久,这方才是各自告辞离去。
“平秦王已经走了,现如今上任的赵王高睿,虽为陛下信重却并不宠爱,你的计谋成功了。”
和士开和祖在宫中缓缓的走着:“接下来,是不是该动河南王高孝瑜了?”
祖摇头笑道:“河南王根基深厚,更与陛下相亲,暂时应当将他留在最后,更何况………难道您觉得将平秦王排挤出邺城就够了吗?”
和士开闻言便是微微挑眉:“你什么意思?”
祖双眼闪烁着寒光笑道:“斩草,除根!”
和士开看着祖的表情,心下居然生出了阵阵的凉意………武人的刀不过掉脑袋罢了,这文人的三言两语,才是真的杀人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