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196节

  所以宇文护为这次大战做足了准备,甚至还派人去邀请突厥人一起起兵攻打北齐。

  突厥本身就和北齐有仇,当年马邑川一战的一箭之仇还没有报,更不用说突厥最近还跟北周打得火热了。

  突厥人前几年刚刚和北周一起合作做掉了北周在北面最大的威胁吐谷浑,北周为了表示和突厥的交好,宇文护将宇文泰的女儿嫁给了突厥的木杆可汗。

  从此突厥和北周越走越近,几乎已经快成亲密盟友了,所以宇文护提出的请求,木杆可汗是不会拒绝的。

  而宇文护做梦都没想到的事,这件事还没有影儿,便是已经提前为在高肃在长安的探子侦察得知了。

  于是幽州方面紧急向邺城传递军情,称抓住了突厥探子,拷问出了突厥将和北周聚集兵马,号称将对北齐发动一场将近二十万人的大国战!

  要知道,当年高欢打玉璧,也不过是带了十万人啊………就这折损了七万多人还叫北齐伤筋动骨好一阵子喘不过来气。

  北周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二十万大军了?!

  对高肃的这条军情,邺城方面是半信半疑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高肃的这条紧急军情的确是在邺城掀起了滔天波浪!

  最后是高殷力排众议,宣布北齐将进入军戒状态,并且齐主高殷即日启程,前往晋阳!

  这原本并没什么,马上就要打国战了,作为皇帝高殷肯定要回北齐的军事基本盘的。

第244章 削藩

  然而问题出就出在,退朝之后不久,高殷便是又发布了一条诏令:“着即命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随同前往晋阳备战!”

  谁也不是傻子,高殷这句话几乎等同于直接跟大家说了,单独留高演和高湛任意一个在邺城我都放心不下,必须俩都跟在我眼皮子底下盯着!

  高演和高湛最近的日子着实是不好过,因为自从高殷成功上位之后,他们俩此时的地位和权力而言,实在是叫杨宋钦道燕子献这些顾命大臣们没有安全感。

  高殷仁慈,所以很多事情反而要他们提前帮高殷想好。

  就比如高演和高湛的位置,他们俩对于年幼的高殷而言威胁太大,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杨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所以杨才会设计将高演的权力夺下,并且极尽所能的打压其余的势力。

  杨现在在做的,就是高洋想做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将所有的皇权,全部归拢到高殷的手中!

  这样一来势必就要和宗室以及勋贵们针锋相对,再加上高殷本人是重用汉门的,所以此时的高殷身边就只有杨宋钦道郑颐这些汉门子弟。

  而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力的推举汉门子弟,继续加重汉门子弟的威权,打击其余的两个势力。

  而命令高湛和高演同时跟自己一同去晋阳这种操作,明显就是为了打击二王的威名。

  高湛对此暴跳如雷,然而高演对此却并不是那么特别的上心,甚至有意无意的顺从高殷和杨的安排。

  比如之前高演未必没有想到出宫就再没机会回来了,但是高演依旧选择了出宫,并且这段时间高演闭门谢客,完全一副不再关心政务,也无意拉拢势力的意思。

  “子烈,之前的事情,还望你能看开一点,并不是大王对你有什么想法,而是现在这个局势,由不得大王本来的意思啊………这不,我就是奉大王的命令,私下里来跟你解释解释………”

  王笑着对面前的文士说着,而这文士闻言却只是摆手,对王摇头叹息了两声。

  此人名叫阳休之,乃是中山太守,之前来见高演,高演推脱了不见。

  王这次前来似乎就是奉高演的命令,怕得罪了阳休之,方才是过来跟阳休之解释一下。

  阳休之也并未生气,闻言只是对王道:“王友不必多言,我都清楚,只是………”

  阳休之看着王严肃道:“仆曾闻,过去周公早上读一百篇书,晚上会见七十个士,还恐怕做得不够,大王避什么嫌疑,竟这样拒绝宾客?”

  王也是叹息了一声,却也只能是无言以对,他总不能说是高演这个将成未成的竖子,临门一脚了居然又犹豫了吧!

  连阳休之这个外面来的都清楚高演是在避嫌,更何况邺城本地的文武?

  所以这段时间很是有人脱离了二王的势力,毕竟高演这么“不上进”了,谁还愿意跟着高演?

  然而就算是如此,召集二王陪同高殷一起前往晋阳的举动还是证明了,杨依旧没有放过高演!甚至逼得更紧了!

  高演这段时间颇为的有些闷闷不乐,就是因为他或许也开始意识到了,不管自己怎么做,似乎杨都不可能对自己放心的………

  高演和高湛的这个身份和地位,不管再怎么避嫌,杨始终都不可能对他们有安全感。

  想明白这一点的高演有些焦躁,同时也有些犹豫了起来。

  而王这个时候也刚刚辞别了阳休之,阳休之劝王要多劝劝高演,该扛起的高氏责任就不要推脱。

  而王也只能是默然以对,谁料回来之后,王反而是得到了高演的召见,并且高演一见面便是十分忧虑的叹息一声对王道:“此次召集叔朗你来,也是因为寡人内心实在不安。”

  王闻言虽然心中清楚,却还是对高演问道:“大王因为什么而不安呢?”

  高演便是叹息一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方才是斟酌着道:“如今朝堂之上似乎已经没有了寡人的位置,真不知道日后,寡人该当以何自处。”

  王闻言并未回答高演,反而是对高演道:“昔日周公抱成王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惟殿下虑之!”

  虽然并未明说,却也相当于是直接明牌了,果然高演闻言惊诧的道:“我岂敢以周公自居!”

  王闻言急忙的便是拱手道:“以大王您目前的处境来说,就算是您不想做周公,岂可得焉!”

  高演听到王这样说,没有丝毫的缓解内心的忧虑,反而是眉头更为焦虑的紧紧皱起,却是伸手制止了王接下来的话,思索着有些失神的缓缓起身离去………

  北齐内部虽然得到了北周准备东进的消息,但是毕竟侦察探知北周的军队暂时还没有动向,倒是不至于如临大敌一般。

  高殷前往晋阳也是为了安排接下来的军务安排,同时也是鼓舞士气加稳定军心,实际上倒是不至于真的逃到晋阳去避难。

  等到明确探知到北周军队在边境集结之后,北齐才会进入戒严状态,此时倒是还跟平常没什么两样。

  所以这段时间二王不在邺城的宝贵时间,也是给了杨等人操作的机会。

  就在高殷带着高演和高湛离开邺城的同一时间,杨便是开始磨刀霍霍向着高湛和高演的势力砍去了!

  就在杨动手的时候,远在晋阳的高演高湛兄弟自然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当下高湛便是对高演一阵暴怒:“这个贱奴!不过是我高氏的一个奴才!居然屡屡如此!是可忍,熟不可忍!”

  高演闻言却依旧是面色淡然,高湛见状便是上前对高演道:“六兄,你说话啊!都到了这个时候了,难道咱们两兄弟,就要这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

  高演眉头微皱的抬起头看着焦躁的高湛道:“你急什么………时候未到。”

  高湛闻言先是一喜,似乎这次杨他们做的太过份了,以至于高演也并不是抱着那副任人拿捏的态度了,但是紧随其后的便是又焦躁了起来:“不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高演并未回答高湛,却是双眼幽幽的看向邺城的方向………

  在处理了邺城的事情之后,杨等人便是前往晋阳迎奉高殷,而此时的高殷也已经安排好了晋阳的事务,于是便准备回邺城去了。

  只是这样也代表了一个问题,现在这样危机的时候,是肯定要留下一个亲信的宗室驻守晋阳的。

  一则是坐镇晋阳监督,也是鼓舞士气,二来………万一真的有什么不忍言之事发生,邺城当真失守了,皇帝嘎了,总得给高氏留下一条血脉,留下一个姓高的能让晋阳方面扶持重新称帝的。

  基本上这个人选,肯定是要从高演高湛中选的,高殷的儿子岁数太小了不顶事儿,就算是高殷想留,晋阳方面也肯定不同意。

  宗室当中如今威望地位够得上的也就他俩了,大家基本上都觉得肯定是留高演。

  高殷也确实是这样想的,然而杨给劝住了。

  留高演在晋阳,别特么北周没打过来,晋阳先打过来了………

  虽然高演直接扯旗造反不大可能,但是杨依旧对他无比提防,哪怕一丁点儿的可能也不行。

  于是高殷犹豫了起来,那就………留高湛?

  那更不行了,高湛还不如高演呢,高演最起码看起来似乎没多少反心,而这个高湛,气焰比起高演可要嚣张多了。

  于是犹豫了许久之后,高殷做下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

  俩都不留,全都带回去!

  这可不是从邺城往晋阳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接受,要是晋阳方面一个嫡脉宗室都不留,这未免有点儿太骇人了!

  高殷也意识到这一点了,于是在林性强还是无奈的选择任命高湛为并州刺史,却也并非是直接镇守晋阳。

  不过也算是安抚一下朝野了,这下方才是将声音给压住了。

  高演和高湛在城外分别之时,高湛便是不满的道:“把我打发去了并州,到时候咱们兄弟两个被拆分开,是什么意思?”

  高演并不聊这些,而高湛便是对高演道:“此间事了,六兄还请多多为我筹谋,还是要回邺城去的。”

  高演看了看四周,现在他极度没有安全感,即使是在荒地里面,他也担心有皇帝的侦察,因此只是草草的点了点头,随后只是对高湛丢下了四个字:“努力,自慎!”

  兄弟俩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之后,高演打马而去………

  而此时已经回到邺城皇宫的高归彦却是一脸疑惑的快步走了过来,看着门口的两个卫兵,他便是有些奇怪的对那卫兵道:“这里面的兵马呢?”

  那士兵疑惑的看着高归彦,随后便是急忙立正道:“回大王!这不是您的命令吗?”

  高归彦更懵了:“我命令什么了?”

第245章 怀疑

  那士兵奇怪的看着高归彦:“不是您下令,让这五千名兄弟留守晋阳,随时应对紧急情况吗?”

  高归彦闻言大怒:“谁跟你说的我的命令!我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命令!”

  那士兵缩了缩脖子:“您下的命令,杨相批的条子………”

  杨………

  原本还是一脸恼怒的高归彦脸色一滞,随后便是凝重了起来,思索了许久方才是对那士兵点头道:“我知道了。”

  随后方才是转身离去,只是越走脸色越发的阴沉。

  杨,这个小人!居然背着我除掉了我的军权!

  高归彦双眼微眯的心下思索着,当初扶保高殷的是杨高归彦这些顾命老臣,谁料等到高殷登基之后,只顾着跟汉臣抛媚眼,完全将自己这个宗室给忘掉了!

  现如今高归彦虽然在高殷的阵容之中,却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论起宠幸来甚至不如燕子献这个小辈!

  这种情况高归彦清楚,杨自然更清楚!

  然而杨当然不会为高归彦打抱不平,毕竟加重汉门的权位本身就是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打压宗室和勋贵还来不及,怎么会为高归彦张目呢?

  所以不仅如此,杨反而开始针对高归彦布局了。

  高归彦是他们当中惟一一个掌握军权的,整个邺城的宿卫都是高归彦掌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殷才能如此平稳的坐上这个位置。

  所以杨要针对高归彦,要做的第一步当然就是除掉高归彦的兵权。

  五千精锐,全都是忠于高归彦的,现在全都被留到晋阳了………

  这五千兵马在邺城能掀起滔天巨浪,瞬间逆转局势,然而扔在晋阳,连一个水漂都惊不起来………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兵,自己居然是到了邺城才知道的!

  高归彦心中怒火熊熊燃烧:“好,好啊………好你个杨遵彦,当初扶保陛下我劳苦功高,现如今你们一个个吃的盆满钵满之后,就准备把寡人一脚踹到一边去了!好!”

  高归彦双眼微眯,拳头紧紧的握着:“看来我也得尽快给自己找一个新的出路了,继续跟杨等人混在一起,只怕日后陛下身边越发的没有我的位置………”

  高归彦这样想着,心中越发的恼怒愤恨………

  而就在这个时候,尚书省内,打发了其余尚书们走了之后,杨将现如今的几个顾命大臣全都留了下来。

  还特地命人去请如今邺城掌管兵力最重的高殷的姑父,东平长公主的丈夫,可朱浑元的儿子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来议事。

  东平公主也知道丈夫最近因为也是顾命大臣之一,所以和杨等人走的很近,当下见可朱浑天和大晚上的还要出门,便是急忙的上前劝阻。

  可朱浑天和却是不在乎的道:“杨相令我前去议事,我岂能不去?”

  东平长公主闻言便是对可朱浑天和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阻道:“咱们管人家的事情做甚么?只咱们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过咱们的日子就是了,何必掺和进这些事里面?”

  当下可朱浑天和便是掉了脸:“我家世受天恩,我亦是受国恩日重,陛下临终以大事相付,岂能视若无物!临大事而惜身,如此焉为大丈夫哉!”

  可朱浑天和说完便是冷哼一声便是出门去了,东平长公主见状,也只能长叹一声,心中暗自的为丈夫祈祷。

  很快众人便是齐聚尚书省内,杨打发了众人下去之后,便是对沉声对众人道:“诸位最近应当对局势也很了解,我就不废话了。”

首节上一节196/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