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刻意的将事情说的轻描淡写,而花木莲依旧是听出了其中的艰辛,只是花木莲怔怔的看着絮絮叨叨的花木兰,突然便是开口打断花木兰到:“阿姊喜欢大王吗?”
花木兰整张脸迅速的红了起来:“什什什………什么?!”
花木莲则是淡然的对花木兰道:“从刚才开始,阿姊就一直在说大王怎么样怎么样,十句里面有九句都是这个大王………难道不是阿姊喜欢上这个大王了吗?”
花木兰用被子遮着脸:“那,那是因为………”
花木兰突然怔住了,那是因为,自己从始至终,十年以来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啊,所以,自己的故事里才会满满的都是他………
花木兰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黑暗,心中却想的满满的都是高肃的身影。
一旁的花木莲看着姐姐的样子,心下基本上也已经有数了,便是微笑着看着花木兰,真好,阿姊最起码能走到今天,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高肃快步的走进柔然人的营地,虽然他骑在马上,然而柔然人却并没有因此恼怒,相反几乎每一个柔然人在看到高肃的时候,都是无比恭敬的对高肃抚胸行礼。
甚至还有跪在路边大声用柔然语讴歌高肃的:“我的大王将他尊贵的脚指放在了我们柔然人贫瘠肮脏的土地上,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能化作您的马凳,用我卑贱的身躯,来让您的圣洁光明保持如初!”
高肃只是笑着同样抚胸的对众人行礼,然而就算是这样,当他到了大帐门口的时候,翻身下马对身边的燕子回笑着低声道:“让兄弟们在外面接应好,你就站在这儿,看着我的手势,一但有什么不对劲的,直接杀进来。”
燕子回点头称是,高肃随后方才是笑着若无其事的走进了柔然可汗,庵罗辰的大帐。
当年庵罗辰和他叔父一同在晋阳觐见高洋,高洋准许他们住在马邑川,然而之后柔然内部爆发了冲突,庵罗辰的叔父叛乱,带着一部分柔然士兵投了北周。
这种情况让高洋十分恼火,而庵罗辰因为畏惧高洋,再加上他们也的确不适应马邑川的环境,以及四周北齐重兵的监视。
久而久之柔然人便是生出了离去的心思,他们的族人时时刻刻都希望能离开马邑川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草原上。
之后因为高洋越来越残暴,以至于和柔然部落的冲突也越来越激进,不光是柔然部落的族人还是庵罗辰本人,都渐渐的越发对高洋不满。
因此庵罗辰选择了起兵反抗,杀出重围准备北上返回了草原。
高洋大怒,便是派人征伐柔然,自以为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已经积攒了足够实力的庵罗辰在晋阳兵马的冲击下,连一个回合都没撑住,便是被杀的大败而逃。
这一战高洋几乎要将整个柔然部落灭族了,庵罗辰仓皇的只带着自己的儿子北逃到了幽州附近。
高肃大度的收留了庵罗辰,也不仅仅是因为高柔德的缘故,其实也有看重了柔然人的锻造技术和他们的骑兵的因素。
在骑射这方面,虽然如今已经逐渐被激起基因中尚武文化的汉人并不算弱,然而在某些技术方面的确是还需要这种马背上的民族的支持的。
高肃的手下基本上都是汉人和汉化鲜卑人,这个时候的鲜卑人除了斛律金这样鲜卑顶层之外,基本上已经完全汉化了。
汉化到,他们从小到大生活在汉人当中,不会说鲜卑话只会汉话,并且完全没意识到自己不是汉人,而周围的汉人,也完全没意识到,对面的姓有些奇怪………
到这个时候,至少仅仅就鲜卑与汉人的矛盾来说,已经完全荡然无存了,如果说还有,也仅仅只是鲜卑贵族对汉人门阀的争斗罢了。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鲜卑人还是汉人又有什么区别?还不一样都是要种地………
所以高肃需要柔然人来替他提升锻造技术,以及从柔然人那里训练自己的骑兵。
因此高肃给柔然人提供了一个安身的地方,这个地方大家也比较熟悉坝上草原。
这里是从北魏到北齐的北方军事重镇,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年这里就是鲜卑人兴起的草场之一,这么多年一直牢牢的掌控在北方政权手中。
反正现在整个幽州都是高肃的人,所以高肃直接把柔然人秘密的安排到了坝上草原。
只不过柔然的一些精英以及庵罗辰本人都是在幽州帮高肃训练士兵和锻造,当然也未必没有几分人质的意思………
高肃很显然并不信任柔然人,他只是用柔然人,但是他骨子里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思还是根深蒂固的,他并不信任柔然人。
连高洋那样把他们打服的英雄天子他们都反,高肃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人格魅力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臣服。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高肃依旧是竭尽所能的为柔然部落提供各种他们需要的东西,加强和柔然部落的交流。
高肃的亲和力和魅力是不用说的,再加上如此“真情实意”的帮助柔然人。
第241章 倒霉
再加上高肃偶尔会给这些柔然人放归,让他们去坝上草原和家人团聚之后放另外一批柔然人来。
渐渐的高肃的名头在柔然部落中越来越响亮,几乎所有人都对高肃感恩戴德。
毕竟如果没有高肃的话,说实话他们现在基本上是举步维艰,或许已经被灭族了。
得罪了高洋之后的柔然部落能做的只有向北逃回草原,然而草原现在早就已经不是他们的天下了。
异族突起的突厥人此时已经占据了整个草原,向东直达高句丽,向西直达西域深处,此时的突厥人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强大的草原部落。
在他们木杆可汗的带领下,就在去年,他们刚刚联合波斯消灭了白匈奴,联合北周消灭了吐谷浑,现在突厥人的草场从大兴安岭、辽河流域蔓延到咸海和中亚河中地区。
一个强大无比的草原部落正在崛起!
柔然人不得不承认,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彻底的成为了绝唱,面对突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连强大的北齐都要掂量一下自己,更不用说此时已经沦落到只有几千人的弱小柔然了。
一开始庵罗辰的确是不甘心屈居于高肃之下的,和他的族人一样,他同样想要返回草原,自己做王,总归要比寄人篱下要好得多。
但是现在局势将他和高肃紧紧的绑在一起了,他不得不听从高肃的命令,来换取柔然的活路。
渐渐的庵罗辰却又悲观的发现,高肃的人格魅力显然是要远远高于自己的,而且高肃对他们的优待的确是超乎寻常的。
这让相当一部分柔然人甚至不想回到草原了,而几乎是他的所有族人,都变成了高肃的小迷弟。
原本还和他一样喊着汉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他们不过是想要利用我们的亲密战友,甚至都有几个彻底的拜倒在了高肃的皂靴前………
有的时候庵罗辰看着骑在马上被欢呼的众人伸着手只求能摸他一下的高肃,甚至有些恍惚,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身影………高欢!
当初那个放马的小卒,也是这样被众星捧月一样的膜拜着,尊崇着………
这个发现让庵罗辰暂时的放弃了坑高肃一笔就逃跑的心思,反而真的加入到了高肃的阵营当中。
一来是现在柔然的确没能力自立,二来,现在庵罗辰能叫上的族人估计就只有身边的几个亲信了………
甚至前几日他还看到一个从小到大追随他的发小跪在高肃的面前,泪流满面的亲吻着高肃的靴子………
至少目前追随高肃才是对柔然也好对自己也好,最佳的选择,他清楚柔然人可不是那些汉人,那些汉人如果看不惯皇帝,最起码还会极尽所能的忍耐,而柔然人如果看不惯君主,可是会一脚踹开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庵罗辰也是极尽所能的在帮助高肃,所以在得知高肃回来之后,便是将自己的发现第一时间告诉了高肃。
高肃走进帐篷,庵罗辰便是急忙的亲自起身迎接,上前站好躬身抚胸:“大王,不敢冒昧前往府上打扰,只能邀请大王前来帐中一叙。”
高肃笑着摆摆手,便是直接坐到了主座上:“庵罗辰,认识这么多年了,不必如此客气,直接说吧,叫我来是有什么事?”
高肃是用柔然语和庵罗辰对话的,尊重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形成的,庵罗辰果然态度更加恭敬:“向我的大王回话,您最忠实的奴仆,我的族人们,最近在您慷慨的赐与我们的土地上抓到了一个人,我想您对他应该很感兴趣,所以让人将他带到了幽州,捉到了您的面前。”
高肃闻言便是笑着道:“你既然这样说,我还真是很有兴趣了,那就请上来看一看是何方神圣吧。”
庵罗辰应了一声,随后便是一摆手,众人下去没多时带上来一个灰头土脸,只着小衣,一进来便是垂头丧气的跪在地上。
高肃看了看,没认出来,便是摆了摆手:“抬起头来。”
身边的侍卫呵斥道:“我们大王让你抬起头来!你没听到吗!”
那人哆嗦了一下,随后头扎的更低了。
一旁的侍卫刚要呵斥,高肃却是摆摆手,随后起身缓缓走到那人面前,蹲了下来猫着腰看向那人。
那人依旧是有些闪躲,高肃却还是从胡子拉碴和凌乱的头发中认出了此人,不免有些惊奇:“二伯?”
那人浑身一颤,随后急忙的便是摆手:“不不不!我,我不是………”
随后有些颓然的低下了头,沉默了许久方才是抬起头一脸衰样的看向高肃:“小四,是我………”
见此人承认了,高肃更惊奇了!
高肃他爹高澄是高欢的嫡长子,他是没有伯父的,但是宗室当中他是有的,而且不少,面前这位就是其中一个,广武王高长弼!
高长弼他爹高永乐,就是坑死高敖曹的那一个,和高欢是堂兄弟的关系,所以论辈分,高肃得管高长弼叫一声二大伯。
见到此人高肃不免有些惊奇,高长弼不在邺城,怎么跑到北面草原去了?
高肃这也才是反应了过来,当初高洋葬礼上,似乎也没见到高长弼!
高肃忙命人给高长弼解绑,随后便是将高长弼请到了上座,高长弼捂着肚子,尴尬的看着还是自己小辈的高肃:“这个,小四,二伯实在是………这………”
高肃急忙的便是对众人吩咐着,取来了饭菜酒肉好生伺候着,随后又是命人给高长弼洗个澡换了身衣裳。
随后高长弼方才是被重新请了回来,高肃期间也已经和庵罗辰了解了一下情况。
据庵罗辰所说,他们的人是在一片草甸中发现高长弼的,当时他身上只穿着一身单衣,他们以为是奸细,便是给抓起来带回来了。
只是在被抓的时候,他一直喊什么我是北齐的大王,我要见你们可汗,柔然人这方才是将他送到了幽州来。
高肃听着,不免越发的有些稀奇,等到高长弼回来了,高肃便是请高长弼落座,这方才是问起来:“二伯如何在此?”
高长弼闻言便是一阵唉声叹气,高肃有些奇怪:“二伯好端端的,往北面去做甚么?再北,可就是突厥了………”
高长弼情知高肃猜到自己的意图了,只是给他留着脸面这方才是不说。
于是叹息了一声,方才是有些哀求的对高肃道:“小四,二伯在你这儿的消息,你能别往邺城报吗?”
高肃闻言便是有些奇怪:“二伯总得让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吧?”
高长弼一阵犹豫,高肃便是笑着道:“二伯不愿意说也没关系………”
说着高肃就准备起身,高长弼当下便是急了,急忙的便是阻拦:“这,这说来话长………”
高长弼将自己那日在宫中看到的一幕跟高肃说了,随后方才是说起自己怎么到了这儿。
原来是高长弼路上迷了路,又遇到了山匪,山匪见他衣着光鲜,又骑着高头大马,起了歹意,将他给抓了回去。
此时邺城朝廷也在纳闷儿,高长弼突然发什么疯,好好儿的大王不当,居然往北面跑路去了。
于是邺城方面便是下条令将九边关闭搜寻高长弼,当时高肃正好不在幽州,也就不知道这么回事儿。
而邺城方面这个时候也在忙着高洋快挂了的事儿呢,自然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高长弼突然抽风。
久而久之,这件事居然就这么被人忘了。
还是有一次那盗匪的同伙下山吃饭,偶然间见到了高长弼的海捕文书,得知高长弼是个叛逃的宗室之后便是准备押着高长弼去领赏。
高长弼路上找机会突然暴起,杀了一人伤了一人,夺马而去,那些盗匪本来就是贼,自然也不敢追他,便是只能不了了之。
而高长弼则是寒冬腊月的只着单衣的往北逃去,结果走了不知道多久才见草原,却也是冻饿的不行,便是躲在雪壳子里。
谁料他跑来的这个草原,还真不是突厥人的草原,阴差阳错之下,他居然朝着高肃控制的坝上草原跑来,还被柔然人抓了个正着………
高长弼原本以为是突厥人抓住了自己,还准备表明来意呢,结果见这些人押着自己往南走,之后见到了庵罗辰之后,高长弼方才是脸色无比精彩了起来。
自己居然落到了高肃这小王八蛋手里了!
当年要不是高肃这小王八蛋七岁就架空自己,自己也不至于被丢出邺城,高长弼其实是有些厌恶高肃的。
只是如今形势比人强,眼看着落人家手里了,高长弼想的只有怎么保命,哪儿还管的上记恨啊!
当下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给了说了,便是央求高肃道:“四郎,二伯的命,可全在你手里了!你要是把二伯送回去,二伯可就只有一个死了!”
说着高长弼居然便是痛哭失声避席几步,直接对着高肃拜了下去!
第242章 好苗子
高长弼眼含热泪的对高肃哀求着,而高肃此时内心中也是万分惊诧,他没想到原来高洋的这件事还有这么多内情。
看到了高欢和高澄………
高肃思索着,是不是高洋做了亏心事之后觉得对不起高欢和高澄,所以出现幻觉了?
高肃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这件事的确是太骇人了,高长弼会直接被吓的跑路也是合情合理,只是这样一来恐怕邺城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算多,高长弼或许是惟一知道这件事的人了………
高肃思虑再三,还是上前将高长弼搀扶了起来:“二伯放心,既然您暂时不想回邺城,那就在我这里先住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