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相愿默然的点了点头,随后高肃便是道:“长安送来的情报你应当也知道了,我预计用不了多长时间,长安那边的争斗就该尘埃落定了,到时候一个稳定的时局对咱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尉相愿点头称是:“大王的实力积攒的已经足够了,至少在幽州这里,大王已经没什么可进步的了,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大王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养望,同时完成咱们在北方的布局。”
高肃缓缓的点了点头,尉相愿给高肃制定了一个“隆中对”,以幽州为中心,往外铺设一个势力版图,仅仅靠一个幽州高肃是成不了势的。
在尉相愿的构想中,要形成一个北燕州,南营州,中幽州的格局,以这个铁三角作为接下来高肃接下来争霸的地盘。
以北燕州,来作为高肃防御的盾,以南营州,来作为高肃进攻的矛,同时通过幽州到迁安县的两点持续不断的提供输出支援。
最好背后的平州、营州、安州,都能成为高肃势力的一部分,这样才是彻底的没了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高肃接下来要尽力争取到都督六州军事的职位,这是尉相愿对高肃地盘的规划。
至于养望就更不用说了,接下来高肃要做的就是在怀朔贵族老中青更新换代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在军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实力,将自己的名声打响!
不说像幽州士兵这样对高肃高度忠诚,最起码也应该做到人尽皆知。
高肃点了点头随后便是起身对尉相愿道:“既然如此,未免咱们这位杨相等急了,咱们就点些兵马去呼应一下吧。”
尉相愿闻言便是拱手称是,于是当天夜里,高肃和自己的女人们告别之后,便是点起了五千骑兵,向着晋阳而去!
在告别的时候,除了萧妙之外,独孤伽罗和柳敬言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对高肃严肃的告戒道:“不许再带女人回来了!”
高肃无奈,只能是表示这是去晋阳,军事重镇,都是大老爷们儿自己能上哪儿找女人去?
两人这方才是放心的给高肃放行了,随后便是担忧起来高肃这次会不会打仗,直到高肃安慰就是去站个场子,这方才是放心。
五千骑兵说多也多,说少也不少了,这年头能凑齐五千骑兵的军队,高肃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
要知道尉迟迥当初打下整个川蜀,也不过才用了八千骑兵罢了。
所以高肃带着五千精骑去晋阳,既能够炫耀肌肉,同时也不至于太过引人忌惮。
高肃在向着晋阳进发的同时,就已经提前向晋阳和邺城方面打过招呼了,不然这要是自己突然杀到晋阳城下,驻守在晋阳的斛律光可不会管曾经两人的交情,直接就得给高肃先砍了再说!
就在消息传到晋阳和邺城的次日,高肃的骑兵便是已经赶到了晋阳,这就是高肃故意卡的时间,这个时候再让高肃回去已经是不可能了。
而如杨所盼望的一样,高肃的理由的是要进宫哭祭,对于这个请求,没人能说出什么来,不管是处于私情的侄儿来哭祭叔父,还是臣子来哭祭皇帝,都没什么可说的。
至于高洋当初的遗诏严明高肃不准回京这件事………人家都到晋阳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斛律光从滚烫的火炉中将茶汤取了下来,给高肃缓缓的倒了一杯,随后看着高肃没有要动手的意思方才是看了他一眼道:“我记得你的口味,只放了薄荷!”
高肃这方才是笑着端起来喝了一口,最近邺城的饮茶风尚颇有几分与长安相同了,茶这种饮料,正在渐渐的走上贵族们的餐桌,逐渐取代了蜜水和醴,不过煮茶的手法自然也是千奇百怪,高肃一直适应不来………
斛律光看到高肃喝了,方才是又填了一杯,随后方才是煮起了自己的茶,往里面填些姜黄人参羊油花椒………
他想不明白,现在这种还没有杀青手法的茶叶,煮出来如果不用重料压制的话,根本就苦涩的难以下口,怎么偏偏高肃就喜欢什么也不放,只放一些薄荷………
斛律光煮着茶,便是对高肃道:“你在幽州好好儿的,非跑来趟这趟浑水………”
高肃闻言便是叹息了一声:“先帝临终嘱托,我能有今日,多蒙先帝关照,如今先帝之子陷入危难,我岂能坐视?”
斛律光无奈的摇了摇头:“反正这都是你们的家事,我一个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你要知道,你这样做,可是激怒了太后了。”
高肃闻言便是笑道:“再怎么样我也是太后的亲孙子,顶多打我一顿罢了。”
斛律光哼哼笑了笑:“前儿个刚差点儿没打死了一个,估计打都不会打你了,但是一顿骂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高肃只是笑:“太后老了,国事家事,岂能混为一谈?若是江南富足之家,但凭老祖宗做主,选个最喜爱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此,尚为人诟病,况乎家国!”
斛律光不知可否,其实他也不是那么支持高演,实际上不光是他,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支持高演。
这就是为什么之前尉相愿虽然断定了高演能成功但不是现在的原因,不仅仅是单纯高演篡位的决心不够那么坚定,更主要的是高演面对的是和高肃一样的窘境。
时机还不成熟………
大家都是守规矩的,所以其实此时文武更多的还是偏向顺位的高殷,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娄昭君这种强硬插手的行为,其实很反感。
而高演本身虽然很有威势,在高洋执政后期起到了很大的维稳作用,并且高演本人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赏罚分明公正严明,大家都没什么话说。
然而光凭这一点就能随随便便篡位的话,高洋也不用愁的最后都发了疯了。
所以高演内外的条件都不是那么特别成熟,再加上这种情况下高演本身的决心也不是那么肯定,所以这一次,高演的确是不太可能上位。
至于斛律光所说的“前几天刚打死了一个”则是娄昭君对杨的报复,同时也是娄昭君招致不满的原因。
宗室当中的高阳王高,高殷的顾命大臣之一,前几天被娄昭君给杖毙了………
算起来是高肃的十一叔,不过这个人狂妄自大,居上欺下,不光是高肃兄弟几个,宗室中的几乎没人喜欢他。
只因为高动不动就以长辈自居,对他们动辄打骂羞辱。
但是偏偏这个人滑稽便辟,口齿伶俐,讨得了高洋的欢喜,所以得以常常陪侍左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反而越发的目中无人了,高的岳父护军长史张晏之曾经在要道对他下拜,而高理都不带搭理的。
高洋问他怎么不搭理自己的岳父,高便是理所当然的道:“一个无官职的汉人,对他行礼做什么。”
高洋听了这话,觉得很不好,于是便擢拜张晏之为徐州刺史,这个人连自己的岳丈都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高肃这些子侄辈了!
甚至自他得宠以后,直接升级为动不动就对他们兄弟施以棍棒,连高孝瑜高孝琬兄弟几人都曾挨过!
只是仗着他是叔父,却也不得不忍气吞声就此罢休。
然而高这种行为却激怒了娄昭君,娄昭君对他这种做法十分的反感,所以心中对他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在这一次高洋停灵的时候,高喝多了跑过去在高洋的葬礼上又蹦又跳,还对高洋的灵位道:“至尊现在还认得臣吗?”
这直接将娄昭君给激怒了,所以命人将高拉下去打了廷杖,这一打要不是杨及时赶到,高恐怕直接报销了………
就算是如此,高也直接不理人事了,以后更不用当什么顾命大臣了………
娄昭君这样做倒是的确宣示主权了,也的确是报复到杨了,却也是直接给杨拉响了警钟。
杨清楚,不能再拖下去了………
次日群臣第七次进宫哭祭之后,杨却是叫住了众人:“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留住诸公,也是尽快的将继位之君的事情给定下来。”
众人一愣,随后便是看向一旁的高演,高演只是淡然以对,反倒是身后的高湛,急的上蹿下跳只是看着前面六兄没有表示,便是只能深呼吸着压下了心中的不满。
杨也是瞥了一眼高演,随后对群臣道:“原本按照规矩,从晋阳的时候太子就该立刻宣布继统!只是,太子仁孝,一定要为陛下尽孝,再尽国之职责。”
“然而太子能为私事如此,我等臣子却不能不为国家考虑!如今天下未定,内外皆虑,国家不能没有君主,还是请太子尽快登基,以安臣民之心!”
杨说着,便是直接带着燕子献郑颐等人对高殷跪下道:“臣等,请太子尽快登基,以安臣民之心!”
诸臣工皆是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高殷,随后看向始终面无表情的高演,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
杨沉声对众人,实则看着高演道:“诸公为什么还不下拜跪请太子继承大统?于情于理,先帝之嫡长子承继大统都是命中注定,都是不可辩驳之事!诸公还在犹豫什么!”
“这………”
诸臣工互相对视着,都是悄悄的打量着高演的表现。
谁料始终面无表情的高演却是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对着高殷便是下拜行礼道:“臣请太子尽快登基,以安民心!”
高湛见到了,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震惊无比的看着高演。
群臣当然也是如此,只是在短暂的面面相觑之后,群臣便是急忙的躬身下拜:“臣等请太子尽快登基称帝!以安民心!”
高湛见状,张了张嘴,却也只能是满脸晦气的缓缓的跪在了地上,憋着气的低下了头………
娄昭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高演,缓缓的叹息了一声:“既然你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了,母后还能说什么?只是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了,做你觉得对的事情,母后很欣慰。”
高演给娄昭君磕了个头,随后便是告退缓缓的下去了。
只是等高演下去了,娄昭君这方才是紧紧的闭着眼睛,虽然迟迟没有言语,但是熟悉她的李昌仪却是清楚,此时的娄昭君正在忍受着内心的怒火………
娄昭君猛地便是睁开双眼:“去传我的懿旨,去晋阳,把四郎给我叫回来!让他立刻回来,见我!”
“你回去之后说话办事小心一点,兵就留下吧,不然你带回去只会更让太后恼怒。”
斛律光无奈的对高肃劝说着,高肃则是毫不在意的笑着道:“留在这儿,我只带几个亲信回去。”
高肃翻身上马之后,对斛律光拱了拱手,随后便是笑着带着花木兰和燕子回扬长而去了。
斛律光看着高肃的背影无奈的叹息了一声摇摇头:“这也就是你,现在还能笑的出来了………”
不光是娄昭君下旨召见高肃,正在准备登基事宜的高殷同样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让魏收下旨召高肃进京。
所以高肃第一站要见的反而是高殷这个皇帝,他进京之后风尘仆仆的甚至都没有回家,直接便是冲着昭阳殿冲了过去,一进门,群臣和高殷正在准备最后的哭祭,便是看着闯进来的高肃一怔。
身后的侍者小心翼翼的躬身:“陛下,小人等说了大王不能进去,大王还是进来了………”
高殷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随后便是上前要迎接高肃,谁料高肃却眼中全然没有高殷,只是怔怔的看着高洋的灵位,缓缓的上前,眼泪渐渐的酝酿着………
第228章 高氏兄弟
“王兄………”
高肃缓缓上前,随后便是跪在高洋的灵前,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下………
“陛下,臣,来迟了!”
高肃说着,便是一面磕头,一面的放声大哭了起来,他爹死的时候他都没哭成这样………
所以高孝琬悄悄的给了高孝瑜一个眼神,还是老四会演。
高孝瑜瞪了高孝琬一眼,随后便是急忙的上前和高殷一起将高肃搀扶了起来,高肃却是执意的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着磕头。
“行了四郎!都这么大岁数了,陛下已经知道你回来了,快起来!”
高肃这方才是哭着起身了,却还是两腿发软,高孝瑜和高殷搀扶着许久,方才是缓缓地站直了身子。
随后高殷方才是含泪的拍着高肃的肩膀:“王兄,国家幸有王兄这样的忠臣啊!”
高肃闻言只是哭着摇了摇头:“我自天保九年回邺城,方见陛下一面,便匆匆领命北上,自此一年多未见,未料再见面时,陛下居然,居然………”
高肃说着,便是又泣不成声的要下跪,身后群臣也都是跟着跪在地上假模假样的嚎哭着,高殷便是哭着将高肃搀扶了起来。
“王兄乃是受家国之命,方才如此,这也是父皇想要看到的,并不是王兄您的过错!”
高肃哭着道:“熟料君臣,竟阴阳两别,我身为侄儿,身为臣子,竟连陛下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
高肃说着,便是再跪地要哭,群臣见状,又是跪地陪着哭,彼此面面相觑,心下想的却都是,没想到高肃为人居然如此忠孝,难怪陛下临终之前以大事相托………
再联想到仅仅是杨一封书信,高肃便是居然真的起兵前来胁迫太后就范,足见此人的确是个信人,没想到高氏宗室当中,竟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今日见太子对其之看重,再见其能力人品,想必日后必定非池中之物啊………
当下众人便是都心中升起了几分不一样的想法,或许,该是时候尽快巴结上这位一向低调的新贵了。
高肃哭了三遍,方才止住起身,随后高殷便是命人搀扶着腿脚发软的高肃下去了。
高孝瑜高孝琬兄弟却是表示不用,随后兄弟几人上前,将高肃给搀扶起来了。
几人走出了昭阳殿向着后面华林园走去,高肃这方才是渐渐的站直了起来,也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高孝琬有心嘲讽两句,只是他也知道高肃如今不一般了,所以等闲这种玩笑最好还是不要在宫中乱开,以免给高肃惹麻烦。
当下高孝瑜便是叹息一声道:“那边坐,咱们说说话。”
众人便是落座,高孝瑜这方才是叹息一声道:“你实不该这样。”
高肃闻言便是也叹息一声:“受先帝遗诏,不得不为之。”
高孝琬闻言便是对高孝瑜道:“行了,跟兄长们还打这个官腔做甚么?你说你,有这个实力老老实实的在幽州当你的土皇帝就好了,偏要掺和邺城这方面的事………”
高孝琬看了看四周之后对高肃低声道:“你若是能回幽州还好点,顶多是日后多为人掣肘,倘或是果然将你是做眼中钉了,只怕就此待在邺城,与兄长们一样,浑然一个废人!便是好了?”
高孝珩闻言便是瞪了一眼高孝瑜:“你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尚书左仆射了,位高权重,你若是还当得上废人,真不知道我这样的人还是什么。”
高孝琬摊手:“二兄你就别寒碜弟弟了,我这个尚书左仆射说好听点儿是叔父可怜我,说难听点儿就是看在老九的面子上赏我的,不然轮得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