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18节

  狱卒吩咐了一句,便是走远了,故意给崔季舒等人留出说话的空间。

  崔季舒此时的状态不算好,但是还勉强的维持着士人的体面………最起码衣服虽然脏乱,但是整整齐齐的穿着,冠发虽然散乱,却还戴在头上。

  崔季舒抬起头看向了来者:“怀远?是你吗?”

  来者叹息了一声,缓缓上前对崔季舒道:“大兄,是我,你………唉。”

  来者叫崔昂,是崔季舒的族弟,同样出身博陵崔氏,不过很显然,崔昂在东魏朝廷内的定位和崔季舒完全不一样,他代表的是博陵崔氏这个汉族门阀的,所以自然不会有事。

  崔季舒看着他便是笑了笑:“事到如今,别无所言,只求我若出事,还望你看在以往的情面上,照拂我妻儿一二。”

  崔昂张了张嘴,随后便是摇摇头对崔季舒道:“大兄放心就是了,自是不必多言。”

  随后崔昂便是退后了几步道:“其实今日也不是我要来见大兄,而是………这位。”

  崔昂退后了几步,身后便是缓缓的走出了一个人,崔季舒双眼微眯,随后方才是颇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用有些怀疑的语气:“四郎?”

  高肃这下是真的迷了,我自诩低调这么多年,更何况就算是不低调,我一个区区七岁孩童,怎么好像你们都认识我的样子?

  高肃微微歪着头看着崔季舒,崔季舒便是呆愣了一会儿之后,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一样,对高肃笑道:“我曾经见过你。”

  高肃便是点了点头:“你为什么会知道我?”

  崔季舒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高肃笑着,高肃便是看着他试探性的问道:“你既然认识我,那么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而来了?”

  崔季舒笑着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看向了高肃身边的崔昂。

  崔昂见状,便是识趣的道:“你们先聊,我去看看那边狱卒,虽然没什么事儿,也要打点一二为妙。”

  崔昂的媳妇,就是范阳卢氏出身的,叫做卢秀娥,和高昂的妻子卢夫人是同族姐妹,平常就经常在一块儿,所以高肃猜得没错,卢夫人还真的能搭上崔季舒!

  崔季舒似乎并不想把博陵崔氏拉进这件事来,其实想想也正常,博陵崔氏现在可以说是整个邺城,乃至整个东魏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了。

  崔季舒和崔暹是高澄的两个得力干将,两人都是出身博陵崔氏,然而就算是这样,两人都跟博陵崔氏摘得很干净。

  属于是两人出事儿两人自己担着,绝对不会牵扯到家族,但是两人好的时候,却整个家族都跟着得益了………

  所以方才崔昂才会十分的情绪复杂,崔季舒现在生死不知的情况下,要求的却仅仅只是让家族照顾好他的妻子,也算是懂规矩了。

  等到崔昂走了,高肃这方才是终于按捺不住激动了:“我阿耶,到底是怎么死的!”

  崔季舒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面无表情的看着崔季舒道:“你既然已经出现在这里了,其实你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了,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高肃和崔季舒对视着,崔季舒便是缓缓的叹息了一声,闭上眼睛侧坐着靠着墙:“你以为你没想好,但其实你出现在这里的那一刻你其实早就已经想好了,从我这里得到答案,不过是坚定你的内心罢了,想要报仇?”

  高肃没搭理崔季舒,崔季舒则是一句话就让高肃瞳孔微缩:“事实的答案有的时候真的那么重要吗?除了死去的人之外,不会有人在乎究竟什么才是答案,而死去的人………死都死了,在乎又有什么用?”

  崔季舒脑袋往墙上一磕,声音越发的飘忽:“再说,你以为你阿耶真的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死吗?”

  高肃看着崔季舒,脸色越发的难看:“你什么意思?”

  崔季舒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高肃:“你阿耶早就知道自己会死,不光是他,我们都知道,有人要杀你阿耶。”

  崔季舒缓缓的上前,手攀着栅栏看着高肃难看的脸色:“怎么?我说出了你最不想听到的话?让你最崇拜的阿耶,死的如此的潦草,可笑?”

  高肃猛地便是按在栏杆上,随后似乎是强行的压下了怒火,这点反倒是叫崔季舒两眼微眯,便是继续开口道:“就算是按照你心中想的那个人罢,你知道他做了什么?你知道你阿耶为什么会死在他的手上?”

  高肃脸色难看的看着崔季舒,崔季舒则是好像回忆一样丝毫不在乎高肃的眼神:“英明神武如大将军,如何能猜不出端倪?当初他曾问我,你觉得二郎是真傻还是装傻?你猜我怎么回的?”

  高肃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的低下了头,崔季舒便是继续道:“我说是真傻,我知道大将军怀疑他,我何尝不怀疑他?于是在上朝的时候,我用笏板朝他的脑袋上故意打了一下………你猜你二叔是怎么对我的?”

  高肃紧紧的握着拳头,崔季舒突然便是大笑了起来:“你二叔,你二叔用他手里的象牙笏板,换掉了我手中的竹板!”

  高肃紧紧的咬着牙,崔季舒则是抹了抹眼角笑出的泪水:“你既然这么崇拜你阿耶,那么你阿耶和我乃至整个邺城都看走眼的人,你觉得,这样的人,你能杀死他吗?”

  崔季舒叹了口气双眼微眯道:“这些天在这儿也算是给了我一个思索的地方,能好好儿的把这么多年忽略的,疏忽的,慢慢的给想明白,可越是想,越觉得自己可笑。”

  “你二叔当初,能够独自一人呆呆的坐一整天,一整天都不跟妻儿说话,我当时以为他是真的傻子。”

第31章 晋阳

  “但是当我坐在这里一整天的时候,我就会发现,如此的枯燥,寂寞,如此的躁动不安,该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里一句话不说的枯坐一整天!该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无形的牢笼中做到枯坐一整天!”

  “而当我能够忍耐这种寂寞之后,我突然发现,我的思绪居然如此的清晰,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来没有如此心平气和,如此冷静的梳理着头绪,从来没有!”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你二叔枯坐一天到底是在做甚么!”

  “你二叔常常脱了衣裳一丝不挂的上蹦下跳奔跑跳跃,被你婶母看到了,就说自己是在逗你婶母笑,你婶母为此哭诉了多少回,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本就被震撼的看着崔季舒的高肃瞳孔微缩,脑海中突然便是回忆起了那天晚上的情景,那个矮小黑胖的男子,居然如同猛虎一样,敏捷迅猛………

  “他在………强健体魄………”

  高肃无比艰难的从口中吐出了这几个字,因为他,也曾经这么干过!

  高肃之所以爱穿胡服,是因为胡服算是这些衣服当中行动最方便的衣服了,然而就算是如此,高肃也常常因为突然出现的下摆而懊恼不已。

  然而高洋为了能强健体魄,甚至可以不惜丢脸的干脆脱光,一件衣服也不穿,更方便行动!

  高肃也常常用后世的一些方法俯卧撑仰卧起坐来锻炼身体,这些方法在此时人们眼中,何尝不是在发疯?

  所以高肃总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做,而高洋,却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发疯!

  再加上如同老僧一般能入定思考的能力,枯坐一整天理清思绪做好计划………

  崔季舒用无比悲伤的语气对高肃道:“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要做人主的!你阿耶,输的不冤!你一个黄口小儿,又拿什么来赢!”

  高肃抬起头看着崔季舒,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而眼泪却大颗大颗的滚落。

  崔季舒扶着高肃的肩膀,低声道:“没有人在乎真相,不要试图寻找真相了,因为只有胜利者说出来的,才是真相!你阿耶用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不要成为你阿耶这样的人!”

  高肃甚至没有和崔昂一块儿离开,他情绪崩溃的仰天无声哭泣的走出了大牢。

  豫让因为无望看到杀死仇人而悲伤的砍破仇人的衣服泄愤,而就算是这个要求,高肃逗不敢做出来,因为他的的确确就是崔季舒口中说的无能为力的黄口小儿!

  然而情绪失控的高肃却没注意到,在他的身后,刚刚提审完祖的杨拈着修剪精美的胡须,看着高肃的背影,双眼微眯………

  可能高肃都没有料到,他的运气会差到这种地步,居然在已经尽量隐秘的情况下,却正好撞到杨跟祖的事儿,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

  晋阳的规模肯定是没有邺城大的,事实上,晋阳不说落后,但是甚至比不上东魏其他的城市。

  因为这个城市只承担一个职责,东魏真正的掌控者,高家的嫡系部队驻扎地。

  东魏的军队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禁卫军,即皇帝所掌握的驻扎在邺城的武卫营,自从元修跑路之后,就连这个禁卫军,都被高家牢牢的握在了手里。

  第二部分,就是怀朔六镇子弟,基本上都是鲜卑族出身的鲜卑人或是汉人,是高家赖以起家的嫡系部队,他们精于骑射,是这个时代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精锐骑兵。

  第三部分,则是六坊,所谓六坊,就是高欢召集的汉人军队掺杂着少部分鲜卑人的军队,有骑兵,有步兵,有重步兵,有刀盾兵,种类繁杂,但是大部分其实都是汉军步兵。

  出现的原因是六镇士兵不足以镇戍维持东魏,因此各州都督刺史可自行招募当地的汉人组建的宿卫军,并非东魏的主力军队。

  然而事实上到了如今,怀朔六镇早就已经并入六坊子弟了,所以六镇,就是六坊,六坊也就是六镇。

  西魏的宇文泰为了解决兵员问题,大量的征召汉人进入军队,被认为是改变了胡汉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汉人重新掌管军队,乃至重新夺回天下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事实上,胡汉矛盾严重的东魏,却早就已经在高欢时代,就开始大量的吸纳汉人进入军队了,虽然那个时候仅限于步兵炮灰。

  然而到了如今,怀朔集团的迅速腐化,以及东魏内部的汉化进程接近尾声,汉人几乎已经快全部占领整个六坊,成为东魏真正意义上的主力!

  即使是在高家发家的大本营晋阳,此时驻扎在这里的汉军数量也要远远大于鲜卑人,即使他们的将领大多数都是鲜卑将领,比起好吃懒做到逐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怀朔子弟,汉军显然更受欢迎。

  所以渐渐的,晋阳开始大量的吸纳汉军进入军队稀释军队中的鲜卑人,高欢时代的用鲜卑人作战用汉人耕作的模式正在缓慢的崩塌。

  这其实也方便了高洋的工作,因为对于晋阳的汉军士兵们来说,他们清楚效忠的是高家而非自己的主将,但是如果是鲜卑人的话,本身就有一定势力的他们,可能会很快的脱离高家的掌控。

  高洋赶到晋阳的这一个月时间内,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晋阳的所有军政大权。

  最开始高洋还掩人耳目的用唐邕做挡箭牌,让唐邕假装是在传重病的高澄的命令,实则是自己的命令这种方式来调配晋阳的军队。

  但是到现在,基本上晋阳的各个怀朔军头们大概的都已经能察觉出来些许不一样的味道了,也已经有人接到一些消息了。

  高洋反倒是不装了,此时他的已经近乎于完全掌握了整个晋阳,这个时候除非是蠢猪,否则是不会有人敢跟高洋掌控的整个怀朔贵族做对了。

  高洋刚刚赶到晋阳,计划第一个拿下的,就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亲信都督”段韶!

  段韶的父亲段荣是高欢起于微末之时的心腹大将,只是可惜死的太早了,所以高欢便将段韶留在自己的身边一来当侍卫实则是悉心培养。

  段韶也没有辜负高欢的信任,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天赋,从此成为高欢晚期十分得力的左膀右臂,俨然为高家新一代武将当中的顶尖人物。

  他的经历与身份就大概类似后世朱棣身边的张玉他儿子张辅一样,甚至比张辅还要得用。

  所以高洋到了晋阳之后第一个拿下的就是段韶,毕竟他老爹高欢大预言家的操作就已经说过了:“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备,亲戚之中,唯有此子,军旅大事,宜共筹之。”

  高澄是这么做的,而高洋也是这么做的,此时的段韶渐渐的已经有了高氏集团内部第一双花红棍的意思,只是上面还顶着老一辈斛律金库狄干这些老人而已。

  高洋对段韶说的第一句,就直接把高长弼给卖了,将高长弼对自己说的全都对段韶和盘托出,并且情真意切的对段韶道:“似君这般忠直之人尚且有人诬陷,更何况别人呢!”

  一番话将段韶给感动的够呛,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相处,段韶基本上已经逐渐的转向高洋了。

  在有了段韶的保护之后,高洋才放心大胆的对剩下的老东西们展开了攻略,到如今差不多晋阳的高氏将领们已经接受了高洋成为新的领袖的事实了。

  高洋基本上完成了自己在前往晋阳时定下的目标,此时的晋阳方面对自己已经是俯首帖耳了,就算是怀有异心的人看到现在高洋已经成功掌握局势,估计暂时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这一日高洋巡视完军营之后便是回到高家在晋阳的王府,在纸上写写画画,现在他终于不用枯坐一整天在脑海中瞎想了,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自己的计划给写出来,再也不用害怕什么了………

  因为如今整个东魏,我高洋说了算!

  高洋有意气风发,但是也只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此时的他依旧是不能松懈,一直到走到彼岸之前,都不能松懈!

  高洋是信佛的,所以他坚信自己受尽了这些磨难,就要更加小心谨慎,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才是对自己之前吃过的苦的侮辱。

  在晋阳这些天,高洋不仅仅是在千方百计的拉拢这帮叔叔大爷兄弟朋友们,同样也在考察晋阳的军队。

  经过这么多天的观察,他已经发现了很多潜藏在东魏军队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不显现,但是长此以往,势必对东魏的战斗力是很大的打击!

  高澄虽然打过很多胜仗,但是他本人并不擅长打仗,甚至可以说是在军事方面很菜,侯景也因为如此才会说“高王若死,我绝不甘心为一小儿麾下”这种话。

  高澄强于内政强于权术,但是对于军队,他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也可以说是菜的抠脚了。

第32章 斩草除根

  他之所以能打那么多胜仗是因为高澄虽然菜,但是他会用不菜的人,并且他能看出谁不菜!

  然而高洋不一样,因为高澄高洋两兄弟从小的定位其实就是不一样的。

  高欢希望高澄接过他的衣钵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而希望高洋能够维护好兄长,成为兄长手中最锋利的一柄剑!

  只是高欢可能也没想到,这柄剑有的时候其实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高澄怀疑过高洋,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己血脉相连的弟弟,将京畿大都督的职位交给了高洋,犯了如此致命的低级错误。

  高洋因此本就从小被培养的军事才能得已得到长久的发展,并且在之后的工作中越发的精进,以至于到如今,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也因为如此,高洋能够轻易的看出东魏军队此时内部存在的问题。

  因此高洋准备在东魏军队之外,组件一支全新的军队,只效忠于他一个人的军队,一支………以一挡百的无当飞军!

  高洋最近一直在筹划这件事,所以稍微有点儿空闲就会坐在这里写写画画。

  只是今天很显然的没有这个闲工夫了,只见高德政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甚至都没让侍者通报便是闯了进来:“太原公………”

  高洋抬起头看向高德政:“士贞,何事如此紧急?不会是邺城出事了罢?”

  高德政原本严肃的表情一松,笑着对高洋道:“或许现在应该称呼您为齐王了。”

  说着便是将手中的东西交给了高洋,高洋展开一看,原来是册封他的圣旨,这些天邺城那边也一直在跟进他的身份落实计划。

首节上一节18/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