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时身边的高澄不断的冷嘲热讽:“真狠呐,活活烧死,世上还能有什么,比这种死法更让人痛苦的呢?老二,要说杀人,还是你会杀………”
高洋脸色惨白,只能是沉着脸无言以对,高洋缓缓的走出了地牢,却在一瞬间两腿一软,一旁的刘桃枝急忙的便是上前搀扶高洋。
高洋低声对刘桃枝道:“把他们给我埋了,给我,埋了!”
刘桃枝急忙的应了,高洋这方才是失魂落魄的去了,而刘桃枝则是等到地牢里面渐渐的没有浓烟传出之后,方才是命人地牢重新填平。
而就在这个时候,刚刚从娄昭君宫殿中走出来的高肃便是看到了这边冲天而起的黑烟,当下高肃心中便是已经隐隐有些不妙的感觉了。
于是高肃急忙的便是抬脚就向着天牢的方向狂奔而去,等到了地方,眼前的一幕却是不禁叫高肃傻了眼。
高肃看着已经被填成空地的天牢,不由得有些呆滞的缓缓上前,对一个正在踩平的内侍问道:“怎么回事儿?天牢呢?”
内侍闻言只是摇摇头:“回殿下的话,奴婢也并不知道。”
高肃正要问什么的时候,便见刘桃枝走了过来,看到高肃的时候也是奇怪的一怔,随后便是对高肃道:“殿下怎么会在这儿?”
高肃见到了刘桃枝,这方才是急忙的对他道:“我三叔和七叔呢?天牢怎么平了?”
刘桃枝闻言便是张了张嘴,随后叹息一声,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土地………
高肃顿时便是只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随后有些震惊的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一时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而刘桃枝则是对高肃叹息了一声:“殿下若是没什么事儿的话,就尽快出宫吧,这个时候陛下心情应该不是很好。”
高肃闻言只能是怔怔地点了点头,随后颇为有些震惊的转身缓缓离去了。
高肃离开皇宫回家之后便是急忙的吩咐燕子回等人收拾东西:“咱们明天就回幽州去。”
燕子回等人都没料到高肃居然这么急,不过闻言都是急忙的应了一声,高肃便是对燕子回吩咐道:“邺城这方面的事儿就全都交给你。”
燕子回应了一声,高肃便是去通知了高突骑母子准备好,明日一早便直接离开邺城。
独孤伽罗也有些奇怪高肃为什么突然这么急了,但是能看出来高肃似乎是隐隐有些情绪不对,所以独孤伽罗也没有多问,只是命人收拾好细软,准备明日启程。
在此之前高肃肯定是要先跟家里人告别的,虽然高肃最不喜欢的就是道别,但是不告而别未免让家里人觉得他好像是出了什么事儿一样,所以为了安抚家里人,高肃还是立刻去了高孝瑜等人府上告了别。
对于高肃的突然离去,高孝瑜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能理解,便是对高肃道:“现在邺城不太平,你尽快回幽州去也好。”
高肃点点头应了一声,高孝瑜便是嘱咐了高肃两句:“到了那边之后要好生照顾好自己,现如今幽州比之此处更为苦寒,早晚要勤加衣,加餐饭。”
高肃闻言便是应了随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对高孝瑜劝说道:“我总觉得大兄和六叔他们掺和到一块儿不是什么好事情,等我走后大兄还是应当和他们保持点儿距离为妙。”
高孝瑜笑着拍了拍高肃的肩膀:“大兄心中有数,你放心就是了。”
高肃闻言,方才是点了点头,只是看着高孝瑜自信的样子,心事重重的道:“大兄如果有什么事,一定要记得给我送信,不管是什么事,多与弟商量商量。”
高孝瑜笑着点点头,只是对他笑着摆手,高肃这方才是不再多言。
次日清晨,因高肃说了不用他们相送,所以并无一人来送,只是一个高肃未曾料到的人居然早早儿的便是在幽州城外等候了,见到高肃骑马过来,便是小跑着上前,牵住了高肃的马缰:“四,四四四兄,意欲何,何往?怎,怎么也,也不跟弟说一声?”
高殷笑着看着高肃,自从那一日金凤台上高洋一鞭子抽在高殷的脑袋上之后,高殷便是落下了这个后遗症,平常说话只是微微有些口吃,而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连话都说不明白了。
高肃有些诧异高殷会来送自己,却还是笑着翻身下马对高殷拱手道:“太子如今忙于国事,臣外出就任本为常事,只恐搅扰了太子,方才并未通报。”
高殷便是端着手中的热酒道:“四,四兄就,就算………是不跟弟说,说一声,总总总得,得饮弟一杯水………酒吧?”
高肃闻言,便是接过高殷手中温热的酒,一饮而尽,随后高殷便是笑了起来:“好!四兄,好,好酒量!真不愧是………汉子!”
高肃闻言笑了笑,高殷便是将酒杯放到一边,随后摆手道:“四,四兄,一起走………走?”
高肃拱手:“敢不从命。”
高殷便是何高肃一起走到亭子上,一面走一面说话,高殷便是叹息一声道:“本,本宫,其实最,最佩………服的,就是四兄这样文武双全的………汉子!”
“只,可惜,本宫却,却却只是一介弱质书生………生,方才叫,叫父皇,失望了!”
高殷有些落寞,高肃闻言便是对高殷道:“太子为仁德之君,而非争伐之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能说太子是错了。”
高殷希冀的看着高肃道:“是,是说,本,本宫还………还能做皇帝吗?”
高肃愣了一下,随后便是对高殷笑道:“当然,太子是毫无争议的储君。”
高殷笑了笑:“我,我信四兄………”
说着高殷便是对高肃道:“其,其实,父皇,皇,本想叫我,我等父皇………唉。”
高殷没再说了,却是继续对高肃道:“等到那时候,再,再将册封的诏书,颁,颁给四兄………”
高殷从怀中掏出了一封诏书,严肃的看着高肃道:“但,但是,本宫,宫,觉得,都是血亲兄弟,本宫不,不能………能诓骗四兄,四兄,愿意帮我,是,是因为我的仁德,是因为我是值得,值得托付的君主,而,而不应该,是,是这种施恩。”
高殷便是将诏书递给了高肃:“四兄,您,您早就该,该得到的,封王………诏书!”
高肃有些惊讶的看着面前十分赤诚的看着自己的高殷,随后怔怔的接过了高殷递过来的诏书缓缓展开,里面赫然的便是册封高肃为都督幽州北道诸军事大都督,以及册封高肃为兰陵郡王的诏书。
这份诏书,原本应该是高殷用来辖制自己,用来取消自己手中另一份“衣带诏”的保命道具,此时却被高殷毫无保留的送给了自己………
高肃一时间有些呆怔的看着高殷,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来。
高殷则是对高肃笑了笑,似乎是要知道高肃准备道谢,便是笑着道:“本,本来,就该………该是四兄的。”
高肃紧紧的皱着眉头,闻言只能是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后犹豫了一下,方才是对高殷道:“这话虽不该臣说,只是臣还是想劝太子两句。”
高殷闻言便是严肃的看着高肃:“四,四兄,请说!”
高肃便是对高殷道:“虽然太子习得是圣人之道,只是如今乃是大争之世,孔孟之道在这个世道,行不通啊。”
高殷沉默着,而高肃则是继续道:“如果光靠孔孟之道就能一统九州,就能横扫六合的话,我想当初孔老夫子也不会周游列国了,而一统七国的也该是鲁而不是秦。”
“我所言句句是发自内心的劝诫太子,适当的时候,应当放下太子的仁心,尤其是面对陛下的时候更是应当如此,还望太子能把我的话放在心中。”
高殷沉思了许久,随后方才是对高肃认真的点点头:“四兄,兄的话,我,我记,记得了。”
高肃点了点头,随后便是和高殷道别的拱手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太子不必再送了。”
高殷则也是对高肃拱拱手:“本,本宫,等着………再,再和王兄,把,把酒言欢………欢的时候!”
高肃翻身上马,对高殷点了点头,随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对高殷道:“太子要小心六九。”
说完高肃也不多说,便是调转马头,直接带着众人离去了。
而高殷则是看着高肃的背影,微微有些疑惑。
六,九………
建康宫外,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队伍很快便是停在了宫门前,在宫门将的指引下,领头的一个长相十分英俊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马。
而跟在他的身后则是无数的精锐骑兵,就在他身边,则是跟着一个乍一看,如同绝世妖姬一般的美人儿。
然而这个美人儿身上却穿着男装甲胄………
他翻身下马,走到那中年男子身边,便是急忙的低声对他道:“大王,陛下无故紧急召集您回京,且诏书上并无印玺,还当小心啊。”
争伐萧勃之后被陈霸先册封为临川郡王,食邑二千户,拜为侍中、安东将军的陈昙转头双眼微眯的看着皇宫之中,许久方才是沉沉叹息一声:“为人子侄者,不能视长辈呼唤于不顾,为君臣子者,不能视君主的命令于无物,就算是有问题又能如何呢?只要是陛下下的命令,我就一定要遵从。”
他的贴身侍从心腹韩子高闻言便是急忙的张了张嘴,而陈昙却只是伸出手制止了韩子高的话语,随后悄悄的用斗篷遮着手,轻轻的握住韩子高的手,双眼饱含柔情的看着韩子高轻声道:“子高,如果我有什么意外的话,你就带大家离开吧,我把兄弟们,都托付给你了。”
韩子高闻言便是急忙的对陈昙道:“大王,咱们还是………”
似乎是知道韩子高要说什么,陈昙伸手制止了韩子高接下来的话,随后笑着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就这样。”
随后陈昙便是转身离去,背影无比的悲壮………
而身后的韩子高则是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剑柄,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王就此陨落!
陈昙低着头面色阴沉的快步跟着内侍行走在宫中,随后他终于是忍不住了,双眼微眯的骂道:“莫不是在消遣孤王!速速带孤王去见陛下!在这里绕什么圈子!”
那内侍闻言便是急忙请罪,随后急忙的便是对陈昙道:“大王请见谅,这是不得不做的步骤………马上就好了,请大王从此处来。”
陈昙眉头紧紧的皱到了一起,这样诡异的事情,让他微微有些不安的感觉。
而就在陈昙好不容易被带到太极殿内,他一进门,便见皇后章要儿一身素服的坐在那里落泪。
而就在章要儿的面前,中书舍人蔡景历,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欧阳,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迪,大都督侯………
全部都是如今朝廷上的重臣,也是陈霸先如今的心腹臣子。
陈昙脑袋轰的一声,随后看向章要儿身后,便是果然见陈霸先脸上遮着明黄色的龙纹帕子,此时正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
陈昙瞬间便是感觉世界都静音了一般,只有耳边传来阵阵耳鸣,天旋地转………
而就在陈昙的身后,也同样刚刚从外面带兵回来的侯安都也是闯了进来,随后在看到面前的场景之后,瞬间便是面色一白,扑倒在地!
“陛下啊!”
四周响起了一片哭声………
“陈霸先死了?”
高肃有些奇怪的放下了手中的情报,他得到这封情报的时间和邺城得到的时间是相同的,不得不说燕子回这段时间在邺城的工作做得不错,所以高肃几乎是和高洋同一时间知道这件事的。
高肃不由得有些诧异,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一位从贫民中挣扎起身的帝王,却只在登上皇位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是黯然退场………
而高肃,甚至连和他的交手的机会都没有………
英雄对英雄最大的尊敬,就是看着一个可敬的对手与自己擦肩而过,只能慨叹一声,恨不与君同生!
陈霸先生逢乱世,原本该是一根无名小草,如同所有的草一样,任由别人践踏欺凌。
而他却从一个村长做到了将军,又从将军黄袍加身,这一路虽然十分漫长曲折,然而他最终还是达到了千古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成就。
就如同当初走出家乡许下的宏愿一般,虽然陈霸先带着满腔的遗憾离去,然而他为陈朝留下的,却是光明的未来。
在江南危若累卵之时,陈霸先挺身而出,虽然手段并不光彩,却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这支离破碎的半壁江山,他在位的将近三年时间内,任贤使能,政治清明,将这百废待兴的江山收拾干净,使得江南局势渐趋稳定。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都毫无疑问的当得起南朝第一英主的称号!
是的,自刘裕建宋,南北割裂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之后,这漫长的将近两百年的江南在之地,只有这个穿着草鞋的皇帝陈霸先,从类人群星闪耀中走了出来。
他完全配得上南朝第一英主的称号!
只是世上多是明月易缺而佳人不在,令人抱憾的命运我们称之为天意弄人,而天意对江南的遗憾又是什么呢?
我想应当就是自断双臂斩杀心腹大将以至于北伐无望乃至亡国的宋文帝刘义隆,是四十年太平天子,为江南带来绵延的安定富足,却痴迷于佛法最后害人害己的梁武帝萧衍。
以及上天将他捧起,却又只给他留下了短短的三年时间的陈武帝陈霸先。
虽然他想做的事情还很多,虽然即使是江南内部,也依然有着王琳这个最大的威胁,然而可惜的是,上天不愿意再给这位英主时间了………
或许也是,上天不愿意再给江南一次机会了。
陈霸先如同这个时代的所有英雄枭雄豪杰好汉一般,带着满腔的愤懑和壮志未酬离开了人世。
他所建立的陈朝在如此快的时间内失去了开国君主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呢?
高肃慨叹的吐出了一口白汽,自他而前的英雄们已经将自己的故事讲完了,而他高肃,又该什么时候登上舞台呢?
高肃双眼微眯,而在他的马前,一座算不上宏伟,但是威严厚重的城市缓缓自水云中出现………
“大王!幽州到了!”
第217章 幽都府
幽州城此时在北方的重要意义是不用多说的。
在尚未构建起完整的山海关防御体系之前,整个幽州就是统辖几乎所有北方重镇的重要节点。
故而才会有都督幽州道行台诸军事这个职务,就是意味着,担任了这个职务的同时,几乎算是一己之力独自扛着整个北齐面对北方少数民族威胁的战线了。
即现有的长城防线一带的总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