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129节

  高殷闻言面色严肃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是有些忧虑的思索了一阵,方才是对他道:“能否容孤准备一番?”

  那内侍只是点了点头,高殷便是急忙的转身进了宫中,将自己的贴身内侍叫了来:“等我走了你赶紧去见母后,就说陛下召见我,心情好像不是很好。”

  内侍闻言也不敢耽搁,急忙的便是应了一声,于是当高殷离开了寝宫之后,那内侍便是急匆匆的出了门去找李祖娥去了。

  而此时的高洋正在默默的听着杨斟酌小心的话:“平原王毕竟不是一般人物,陛下若是如此作为,只怕………”

  高洋沉声道:“他几次三番辱我,我绝对容不下他,你只管说该怎么做,至于要不要做,朕心中已经有了决议了。”

  杨闻言心下叹息了一声,知道高洋这样说便是毫无回还的余地了,当下思索了一下便是道:“还是如臣所言,像平原王这样的人物,最好还是不要太过于激烈,陛下应当小心仔细,并且也要做的足够隐秘。”

  高洋缓缓的点头:“不仅要隐秘,还要让朕出了这口恶气!不然………”

  高洋咬牙切齿,手攥着玉如意咯吱咯吱作响:“朕心意难平!”

  杨急忙的应是,心中暗道高洋这样想必是心中对高隆之已经是厌恶到了极点了。

  其实也早就能看出来,当初高隆之在自己家里设立几个箭靶,只是因为箭靶画成了人形,就被高洋痛骂了一顿,说就算是画成动物也好,怎么能随意的射杀人呢?

  吓的高隆之回去就是干脆直接把箭靶全都给丢掉了,说来可笑,命令士兵活活吃掉自己什长内脏的高洋,居然一开始连箭靶做成人都觉得不够仁慈………

  高洋斟酌了一会儿,便是对杨道:“就在尚书省内做吧,这里又没什么无关人士,又足够静谧,最重要的是除了你的人之外没有别人,都是一帮文士,这个贼子天然轻视你们,想必不会在意就直接来了,到时候你们直接动手!”

  杨应了两声,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便是传太子到了,高洋看了一眼杨,便是道:“你先下去。”

  杨无奈,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应了,随后便是脚步匆匆的出了门,正好高殷进来,杨也只敢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老实说话,便是急匆匆的走了。

  见到杨如此,原本就紧张的高殷心中就更为紧张了,连忙的便是上前,看都不敢看高洋的跪下:“儿臣,见过父皇。”

  高洋叫了他起来,随后缓缓的走到他面前,并不看他的转向一旁,轻声的道:“叫你来是朕有问题想考校你。”

  内心中琢磨了一阵儿最近自己没做什么让高洋生气的事情,便是急忙的回道:“是,儿臣一定老实作答。”

  高洋微微皱了皱眉,随后却是并未发作,只是问道:“倘或宗室之中,有人不服从与你,甚至于经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与你难看,你该如何做?”

  高殷闻言沉吟了一会儿,便是开口道:“宗室之中,亦有血缘亲近之分,不知父皇要问的,是叔父兄弟血亲,还是族叔族伯?”

  高洋思索了一下:“不管是你的血亲,就譬如孝字辈的,抑或是延字的,还是族叔们,他们都不服从你,甚至于想要换掉你,你该怎么做?”

  高殷便是回道:“若是血亲兄弟,当召其前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兄弟之间,开怀所言,尽言彼此不满,消弭间隔,正所谓亲亲相隐,就算是犯了大罪,也应当好生开导向善,以劝阻为主,惩罚为辅,刚柔并济,兄弟叔伯之中并无浑人,想必应当能明白我的苦心,自然顺从于我,甚至于感恩戴德,如此方才是宗族兴旺之象,家人之间,又何谈彼此呢?”

  高洋听着高殷这样说,沉默了一会儿,却只是点点头,并未看出不满或是满意的神色来,只是道:“还有呢,如果是族叔呢?”

  高殷沉默了一会儿,或许是之前高洋并未发作,因此更为大胆了一点:“族内亲人倘或并不严重的话,也应当如此,能感化,自然还是用言语感化为好,倘或不能,先夺其权,斥责于他,如若,如若还是不满,乃至于生出怨望,就该夺爵废民,不能改过,便圈禁起来,总归全宗族之谊。”

  高洋闻言便是看着高殷,许久方才是开口道:“你这样做,难道那些人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不成?他们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乃至于不把你放在眼里!甚至于生出大逆不道的心思!若是他们起兵反你,你难道就用这套话术去对待他们吗?”

  高殷闻言便是犹豫了一阵,高洋呵斥道:“朕在问你话!”

  高殷这方才是匍匐在地的急忙答道:“臣子畏惧我的贤能而不畏惧我的威严,百姓敬重我的仁慈而不敬重我的地位,为君主者,当心怀仁念,施仁政,只有我做的不够好,不能让他们满意,所以才会反我,更何况同族乎?总归是要全了一番情谊,不失大道人心,方才能够善始善终,擅杀同族,恐为世人耻笑,青史另有评论………啊!”

  高洋大怒的便是冲上去将高殷踹倒在地:“青史评论个屁!”

  高殷急忙的便是爬了起来哭道:“儿臣愚鲁!惹怒了父皇!请父皇息怒!”

  高洋大怒的便是将高殷继续踹倒,他这样不逃不避的任由自己殴打,反而更激发了高洋的怒火:“迂腐!愚蠢!蠢不可及!朕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蠢货!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个………混账东西!人家都把刀架在脖子上了,你个蠢货还在拿儒生那一套出来,还他妈情谊!情谊!”

  高洋一面说着,一面兜头的便是猛踹高殷,正在这个时候,便是听外面传来声音:“皇后娘娘到!”

  随后便见李祖娥急匆匆的便是进来了,听到里面传来哭声和高洋的怒吼让李祖娥越发的面色焦急,急忙的便是走了进来随后见到高殷被高洋踹的抱头趴在地上哭着,便是也跟着哭了起来。

  李祖娥急忙的便是扑到了高殷身上:“陛下这终究是咱们的孩子啊!您就算是有气,怎么能这样殴打!”

  高洋怒道:“这个蠢货!怎么教都教不会开不了窍的东西!朕恨不得,恨不得让路边的一条野狗坐上这个位置,都不想把皇位传给你!”

  李祖娥便是哭着抱住高殷道:“臣妾无德无能,方才生出了如此愚钝的太子,只是陛下,他终究是太子啊!请给他留些体面,若是有气,就冲着臣妾来吧!”

  高洋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缓缓的摇了摇头:“你不懂,你………唉!”

  李祖娥便是按着高殷的头给高洋磕头,一面的对高洋哭道:“陛下若实在气不过,宁可将臣妾废黜,可是孩子终究是您的孩子,也是天下的太子,他纵然无能,也是臣妾的罪过,您还是冲着臣妾来吧,道人体弱,他扛不住的!”

  高洋身心俱疲的缓缓走到了龙椅上坐下,随后便是对高殷摆摆手:“滚………滚!”

  高殷急忙的便是磕头称是,随后便是哭着去了,而高洋则是头疼的揉按着太阳穴,李祖娥哭着膝行到高洋面前磕头:“是臣妾没有教好太子,方才是叫太子变成了这样,为陛下不满,请陛下惩罚臣妾!”

  高洋伸出手将李祖娥搀扶了起来,随后缓缓的伸出手给她擦拭着眼泪:“不论如何,道人也是咱们的孩子,我这样做只是想要教育他,你………唉,与你无关,儿子不成器是父亲的责任,你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如何呢?不要再哭了。”

  李祖娥扑到了高洋的怀中:“陛下,给咱们的孩子放轻松一些,给您也放轻松一些吧,您………太紧了,您把自己逼得太紧了!臣妾,好心疼您………”

  高洋抱着李祖娥,眼神有些恍惚,是啊,自己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好想把所有的事情都一气儿做完,好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将一切都安上正轨!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却如流水一样飞逝,距离自己登基时候的胸怀壮志已经过去多久了?

  茫然的高洋惊慌的发现,如今已经是天保五年了,而他才刚刚完成他宏图伟业的壮丽拼图上的一小块而已………

  这就是他这段时间精神如此紧绷的原因吗?因为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面对南梁的战争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好不容易才刚刚送过去了一个皇帝,完成了自己计划的第一步。

  而真正的敌人西魏仍旧虎视眈眈,宇文黑獭这个老货老而弥坚,不仅没有变弱反而越发的将版图推到了三国最大的那一块,正在蓬勃的向上发展。

  而自己呢,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尽头,奉献了所有的能力却也只能走到这一步,高氏一统天下横扫六合的雄心壮志原本以为会在自己的手中实现,而直到如今依旧是一无所获。

  他只剩下五年的时间了………

  已经逐渐的预知自己可能无法完成自己登基时的豪言壮语的高洋内心有一种无尽的恐慌和落寞,来自时间的无情追赶,来自壮志未酬的无力落寞,如此的紧迫。

  以至于让他不得不为继承人做出考虑,自己可能无法实现了,但是他希望,最起码他的儿子能接过他的衣钵,接过高氏的壮志。

  然而高殷却是这个德行的………高洋不想说高殷是错的,仁德是错误的吗?如果不是,扶苏不会被人遗憾叹息千年!

第172章 清算

  然而对于生于这个时代的高殷来说,仁德可以有,但是你不能只有仁德!

  必要的心狠手辣,才是生存在这个人吃人的时代,最重要的手段!

  高洋双眼微眯,如果高殷做不到,那自己就帮他做到!

  次日一早早朝,高洋正在往龙椅上走,便见高隆之双眼微眯的看着自己,高洋只是瞥了一眼,便是当作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走上去便是坐在了龙椅上。

  “开始吧。”

  高隆之闻言刚要将袖子里的奏折递上去,方准备站出来逼高洋将贺拔仁放出来,谁料这个时候却见尚书省队伍当中有人率先站了出来:“臣上告陛下,太保、大宗正高隆之,勾结元魏宗室,意图谋反!”

  文武群臣闻言哗然,高隆之也是瞪大了眼睛转头看去,而高岳则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儿的味道。

  高洋闻言便是呵斥道:“荒谬!大宗正什么时候勾搭的元魏宗室?朕怎么不知道?”

  高隆之也是站出来怒斥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陛下!臣怎么可能勾结元魏宗室呢?更不可能意图谋反了!臣年岁已高,且为高氏子弟,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此人无端攻讦于臣,居心叵测!请陛下明察!”

  高洋只是摆摆手,示意高隆之不要着急,随后便是对那人沉声道:“太保对我大齐劳苦功高,不是谁都能随便攻讦的,今日你若是说不出道理来,此事不会善罢甘休。”

  那年轻官员闻言并不害怕,只是淡淡的回道:“回陛下,臣于此事无十成把握,自然也不会开口了,臣请问太保,是否真的从未与元魏宗室有过接触?”

  高隆之冷哼一声:“那是自然!自陛下登基之后,我何曾与任何一个元魏宗室有过接触?”

  高洋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弄死了他的姐夫孝静帝元善见,当时其实所有人似乎都隐隐察觉高洋有这个意思了,于是元善见的皇后也就是高洋的亲姐姐,就始终和元善见形影不离,并且只要是元善见的食物,都是高皇后亲手做的,同时必要自己先尝一遍才会给元善见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算是百密也有一疏,高洋派高氏的宗室女子们去找高皇后喝酒,然后将高皇后灌的酩酊大醉,这个时候才派人给元善见下毒,于是在高皇后还醉着的时候,就把元善见给毒死了。

  这样一来就算是臣子当中还有心怀魏室的,基本上也就断了这个心思了,皇帝都挂了,魏室是真的完蛋了,还有什么好挂念的?

  所以高隆之是不可能跟元魏有什么牵扯的,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高隆之先不说是宗室,压根儿就不可能和元魏宗室有什么牵扯,就算不是,高隆之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还和昨日黄花有所牵连?

  然而紧接着的那年轻臣子的一句话却是叫高隆之面色大变:“那陛下登基之前呢?”

  高隆之冷冷的道:“就算是陛下登基之前,我也始终恪守人臣之道,从未………”

  高隆之说着,却是面色一变,因为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而对面果然便是冷笑了起来:“看来太保是想明白了什么,我欲与君相交,此生生死定不相背!这句话,不知道太保听起来是否熟悉呢?”

  高隆之闻言便是支支吾吾了起来,而高洋便是双眼微眯,狠狠的一拍桌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那年轻臣子便是对高洋笑着躬身道:“这件事,还是让太保来跟陛下解释吧。”

  高洋闻言便是看向高隆之,而高隆之脸上的冷汗也是刷的一下就下来了,措辞了一会儿之后,方才是开口道:“回,回陛下的话,实际上,确有此事,只是………”

  高洋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冰冷,而高隆之也是说起话来磕磕绊绊的了:“是昔日太原王,不对,是,是元昶当年与臣交往,彼此之间喝了些酒,说的都是醉话,不过是酒酣所言臣对陛下对大齐,绝无二心啊!”

  高岳刚准备上前帮忙说两句,却见高洋一拍桌案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说,要朕相信你对一个元魏宗室说出生死不负的话之后,还要朕相信你的忠心?”

  高隆之急忙的便是跪了下来:“臣乃是宗室!怎么会对元魏有什么想法呢!陛下明鉴!陛下明鉴啊!”

  那官员闻言便是笑着道:“纵然是对魏室没什么想法,总归是有这么一事的吧?”

  高隆之闻言大怒:“你!”

  “够了!”

  高洋猛地便是一拍桌子,高隆之急忙的便是低着头惴惴的跪着,高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随后便是沉声道:“高隆之不受德行,狂放无礼,与元魏宗室勾结!着即羁押在尚书省内!不得随意外出!”

  高隆之闻言心中方才是松了口气,尚书省,倒是也不算特别难堪的地方,更何况尚书省中都是一帮文人书生,自己去了估计也就是面壁思过一段时间,所以高隆之面上虽然羞惭,但是心中狠狠的松了口气:“臣,谢过陛下!”

  总归应当是还惦记着自己是宗室,给自己留几分面子的,这样也就好了,那就先进去消停一段时间吧。

  其余众人包括高岳在内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于是高洋走了以后,高岳便是上前对高隆之叹息一声道:“我早就劝你不要掺和进这种事………罢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最近就在尚书省内消停一段时间吧,等过几天陛下消气了,我再劝陛下放你出来。”

  高隆之闻言便是轻哼一声:“你想的是这个,我却全然不担心,我想的,是陛下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发难!”

  高岳一怔,高隆之便是将袖子中的奏折抽了出来拍到了高岳手上,高岳见状面色一变:“你的意思是………”

  高隆之只是深深的看了高岳一眼,随后便是长叹一声:“你好自为之吧。”

  说着便是转身离去了,高岳见状脸色瞬间难看了不少。

  高隆之的意思很明显了,高洋选这么个时候把高隆之丢进去,高隆之才刚要开始发难,岂不是就证明了,高隆之和高岳在密室之中的谈话已经被泄露了?

  高岳一想到这儿便是脸色一阵难看,谁会想自己家里面居然出了家贼?高岳脸色阴沉的便是脚步匆匆去了。

  而这边高隆之到了尚书省,果然给他准备了一个雅间,除了不让他出门之外倒也没什么,高隆之睥睨着尚书省这帮读书人,只是轻哼了两声,便是一甩手的进去了。

  杨见状便是对众人招招手示意都去做事,随后方才是看了一眼高隆之的背影,笑得意味深长………

  “你以后就住在这儿了,因为你是七娘子的护卫,所以这里有你单独的房间,但是也没什么用,因为平常只有七娘子叫你回来的时候你才能回来,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门房那边候命的,七娘子要出门你就要跟着,七娘子回府了你就回门房等着,内宅如果没有七娘子的命令不能随便乱进,要是被夫人娘子们抓住了,你可就惨了。”

  高肃看着这个四尺见方的小房间,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桌子两个凳子,除此之外便是再没有什么东西了。

  “你的衣服已经准备好了,七娘子让你洗个澡换上衣裳,你最好现在立马照做,不然一会儿娘子要是出门要叫上你的话,你这个样子………呵呵。”

  那带他进来的壮汉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两声便是走了,其实高肃是察觉到自己刚进来的时候是让这些人有些不爽的。

  毕竟其实他们都是跟独孤家多年的老人了,所以高肃这刚来的北齐俘虏,跟个乞丐一样,就直接能做娘子身边的贴身护卫,这种一等护卫的待遇,难免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一等护卫不仅有自己的房间,每个月的月例还要比他们都高,最重要的是跟在主子身边儿还有机会得赏赐,而且万一真出什么事儿露个脸没准儿就飞黄腾达了!

  所以除了平常吃饭大家是在一起的之外,高肃这种一等护卫比他们的身份要高出不少,怎么可能不叫他们羡慕嫉妒?

  高肃也懒得琢磨这些,他堂堂使君,如今却落得了个家奴的下场,难道还要跟另外一帮家奴争风吃醋吗?

  高肃坐在了凳子上,便是有些发愁,本来以为努力展示一下就能去前线,没想到反而距离前线越来越远………

  现在更是直接被限制在了独孤信的大司马府,还好迄今为止高肃并未在西魏露过面,熟知高肃的人基本上也只有现在驻扎在齐国北方边境的边军。

  而对于齐国大多数人和西魏而言,高肃还属于一个无名小卒,他的职位只是通直散骑侍郎这种散官,封地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迁安县,他还没来得及上任幽州就被抓来西魏了………再加上高肃谨慎的用了化名,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至于有暴露的风险。

  若是自己是在上任幽州都督之后被俘,或是这一次郢州之战中被俘虏的,那估计这次可就危险了。

  郢州之战中高肃大放异彩,也的确是叫慕容俨手下的将士们大为折服,可是紧随其后高肃便是迅速销声匿迹,所以很快大家便是完全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了。

  所以这次高肃也依旧没能扬名天下,反倒是宇文护记住了北齐有一员将领似乎很勇猛,但是战场之上也并未看清他相貌,回来之后百般打听,反倒是知道了那员将领叫做高孝,除此之外别的资料一概不知道了。

  于是宇文护虽然心中暗恨,却因为被宇文泰狠狠教训了一顿之后,便是也没功夫管这个破事儿了,再加上连齐人自己都不知道高肃现在在哪儿,所以宇文护也就暂时的将这件事丢到脑后了。

首节上一节129/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