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94节

  郭嘉咳了两声,然后摇头道:“没有任何消息回来!”

  曹操感到有些心慌,他实在担心邺城会出问题。

  不行!不能再这么耽搁下去!曹操眉头一皱,如此想着。

  随即曹操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放弃攻打徐州!即日开拔回返!”

  听到这命令,郭嘉不禁松了一口气。

  其实,曹操决定撤军也是迫不得已,他原本打算等攻下徐州之后再回军,但派往邺城方面的快马斥候竟然如同泥牛入海般毫无音信,并且兖州方面派出的斥候也是如此,这让曹操多日来都未曾睡上一个好觉,再加上徐州久攻不下,曹操终于抵不住心中的忧虑而下令撤军。

  徐州抵挡了曹军近一个月,全城军民疲惫不堪,但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元龙啊,袁公的援军为何还没赶到?”,在刺史府内,陶谦满脸都是疲惫和惶恐。此刻,在陶谦身旁的只有陈登一人。

  陈登连忙回答道:“主公不必焦急,算算时间,袁公的军队应该快到了!”。陈登虽如此说着,但心中却是一点底都没有。

  顿了顿,继续道:“就算袁公的军队不能及时赶到,主公也不须担忧!因为大将军的征北均早已在急攻邺城,只要我们再坚持几天,相信曹操就不得不退军了!”

  陶谦叹了口气,点头道:“眼下也只能指望征北军了!”

  这时,大将曹豹突然跑了进来,面有喜色。

  “主公,曹军撤走了!”曹豹连行礼都忘了,急匆匆地说道。

  陶谦霍地站起来,难以置信地惊声问道:“什么?你说什么?”

  “主公,曹军已经撤走了!我派出斥候去查探,曹军已经往北面撤走了!”,曹豹又禀报了一遍。

  陶谦大喜击掌道:“太好了!”,随即快步走到大门口,噗通跪下,仰面苍天,双手高举,慨然高声道:“苍天有眼啊!”

  一旁的陈登也非常激动,此刻正在不停地抹着眼泪。

  陈登、曹豹将陶谦扶起,陶谦大声道:“走!到城门楼上去看看!”,说着,便当先朝外走去,显得兴冲冲的模样。

  三人往城门楼去的路上,看到许多百姓正在欢呼着。陶谦感同身受。

  片刻后,三人来到城门楼上,看到原本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全都流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士兵们看到陶谦来到,纷纷朝陶谦行礼。

  陶谦倚着墙垛眺望,看见不远处的曹军营寨似乎真的已经人去寨空了。

  “曹军为何撤退?难道是袁公的大军到了吗?”陶谦突然问道。

  曹豹摇了摇头,“不是!并未有袁公大军的踪迹!”

  这时,一旁的陈登猜测道:“莫不是征北军已经攻破邺城,迫使曹操不得不退军!”

  陶谦露出恍然之色,欣然点头道:“恐怕正是这个原因!”

  与此同时,在徐州以北数百里的费县,刘备等八万大军正在星夜兼程往南急赶。但是曹军已经退了,他们赶到徐州该干什么呢?.

第二百三十三章踌躇

  曹操退军后第三日,踌躇满志的刘备终于赶到了徐州,然而入目的却并不是意料中惨烈厮杀的场面,攻城战似乎已经结束了.

  难道徐州竟然已经被曹操攻下?!刘备不禁如此想着,心中焦虑不已。

  连忙往城头上望去,随即心下稍安。原来城头上飘扬的旗帜仍然是陶谦的旗帜。

  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曹操的大军去哪了呢?如说是撤走了,那么他为什么要撤走呢?此刻刘备还不知道征北军南下进攻邺城的事。

  “两位大人,看来曹操已经走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去打扰陶谦了!”,说话的是太史慈,听他的语气,他似乎想立刻转道回返。

  这时,刘备说道:“我等既然来了,怎能不跟主人打个招呼就离开呢?我们还是同陶使君见个面吧,然后离开也不迟!”

  一旁的田楷附和道:“正是如此!”

  太史慈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城门突然打开,一员大将领着数千军士冲了出来。不过看他们的架势,他们并不是来打仗的。

  这数千军士来到大军前十余步停了下来,领头大将朝三人抱拳道:“在下是刺史麾下大将曹豹,不知三位如何称呼?”

  刘备当先抱拳道:“在下刘备,这两位分别是青州刺史田楷、孔融太守麾下大将太史慈,我三人特领兵来救徐州!”

  刘备声音刚落,田楷和太史慈就一起朝曹豹抱拳回礼。

  曹豹立刻露出欣喜的容色,“果然就是三位,快随我入城,我家主公已经等候多时了!”

  三人正有此意,于是在吩咐副将一番后,便各领亲兵随曹豹进了徐州城,此刻陶谦已经在刺史府设宴等候多时了。

  原来,斥候早已探得三人军马来到,所以陶谦一早便做了准备工作。

  席上,陶谦表达了对各方援军的谢意,并许诺三方的粮草开销将由徐州负担。

  于是乎,皆大欢喜。

  第二天,田楷和太史慈便率领麾下军马离开了徐州,而刘备则留了下来。

  接下来数天,刘备同陶谦秉烛夜谈,刘备的谈吐气质雄心抱负让陶谦心折不已,陶谦不禁生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中,陶谦盛意拳拳地希望刘备留在徐州。陶谦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徐州是一块人人眼红的富饶之地,但令陶谦颇为尴尬的是,徐州没有什么将才,而刘备恰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陶谦的想法正中刘备下怀,于是刘备在假意推脱一番后,便应承了下来。陶谦不禁大喜,当即便决定让刘备屯军小沛,小沛及其周边数县的一切均由刘备管理。对于陶谦的这个决定,刘备心中暗喜,不过面上却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刘备恭恭敬敬地承诺,一定会守好徐州北面的门户。

  看着刘备恭谨的表现,陶谦不禁甚感安慰。

  两人又说了一阵子话,然后刘备便躬身告退了。

  临出刺史府之时,一名样貌非常美丽,体态婀娜,神情端庄的年轻女子迎面从外面走进来。

  刘备连忙让到一旁,抱拳垂首道:“糜小姐。”,刘备对这个年轻女子显得非常恭敬。

  这个年轻女子是糜竺的妹妹,年方二八,生得非常美丽,并且性格外柔内刚,接人待物非常得体。陶谦对她非常喜欢,可以说将其视为了亲生女儿。

  糜小姐认得刘备,这几日刘备时常到府中同陶谦长谈,因此两人早已见过了。糜小姐对刘备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糜小姐对刘备淡淡一笑,举止得体地回应道:“见过刘将军。”

  刘备连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道:“小姐请先进。”

  糜小姐幽雅一笑,朝刘备行了一个仕女礼,然后在丫鬟的陪伴下款款进府。

  刘备痴痴地看着糜小姐婀娜的背影,闻着缠绕在鼻尖如有若无的清香,一颗心彷佛被无数柔丝缠绕住了。

  好半晌过后,刘备才回过神来。叹了一口气,带着一点惆怅离开了刺史府。

  这时,糜小姐身旁的一个丫鬟抿嘴轻笑道:“小姐,那个刘备傻呼呼的,真有趣!”

  另一个丫鬟立刻接着道:“还不是被咱们小姐给迷住了吗?”

  糜小姐淡淡一笑,随即轻叱道:“你们两个小丫头不要乱嚼舌根!”

  两个丫鬟吐了吐舌头,闭上了嘴巴。

  这时,糜小姐继续道:“刘备乃汉室宗亲,又是平黄巾征董卓的英雄,你们不可再胡言乱语!知道吗?”,糜小姐的神情显得很严肃。

  两个丫鬟连忙恭声应诺。

  不过其中一个较为活泼的丫鬟却又问道:“可是小姐,您不是认为平黄巾灭董卓的大英雄是大将军吗?”

  糜小姐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大将军自然是英雄人物,不过像刘备这一类的人也是值得钦佩的!”

  “哦!”,丫鬟似懂非懂地点着脑袋。

  然后丫鬟没再废话了,紧踩着糜小姐的脚步亦步亦趋地往后院走去。

  刘备离开刺史府后,在回去的路上,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糜小姐迷人的音容相貌。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将糜小姐收入后帐。

  刘备又在徐州呆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刘备集结两万麾下准备前往小沛。临出发时,陶谦亲自到送行,不过刘备最想看到的人却没有来。

  陶谦很亲热地握着刘备的手,言语之中充满了重托;刘备则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随后,刘备跨上战马,率领两万麾下出发了。

  在刘备离开后的第二天,陶谦派使者前往袁绍处,目的是向袁绍恳求借用刘备之事。刘备怎么说也算是袁绍麾下,陶谦他必须同袁绍就此事打声招呼。

  半个月后,袁绍见到了陶谦派出的使者,对于陶谦恳求之事,袁绍毫不在意地应允了,刘备在袁绍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

  曹军撤走之后,星夜兼程赶返兖州,随即又马不停蹄往援邺城。

  全军上下疲惫不堪,但曹操却仍然觉得军队行进的速度太慢了。

  曹操麾下的将士及谋士都显得非常焦急,唯有郭嘉一人神态淡然自若,因为他已经料定,吕布军必定在己方大军赶到前撤走。郭嘉虽然如此预料,但却并未跟曹操说起,因为他正希望利用此事打消曹操对徐州用兵的念头,好集中精力恢复元气,继而对青州用兵。

  当曹军马不停蹄地赶到邺城城下时,原本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的征北军已经不知去向了。此刻,曹操也终于明白了征北军的计谋。

  感到被愚弄的曹操愤怒不已,他真想率领大军再一次杀上壶关。不过他当然不会真得这么去做。

  经过这一路折腾之后,曹操已经冷静了下来。

  在邺城治所内,曹操检讨了自己的过错,然后决然下令道:“全军暂息兵戈,同时征召青壮年入伍,务必要在半年时间内将军队恢复到一年前的水平!然后对山东用兵!”。曹操并不是要放过陶谦,他只是打算等占领整个青州之后,再回过头来找陶谦算账。

  郭嘉当即出列拜道:“主公英明!”,随即众将及谋士一起拜道:“主公英明!”

  看着跪在堂下忠心耿耿的谋士武将,曹操不禁雄心重起!.

第二百三十四章无奈

  转眼一瞬,鲁肃便是将事情安排妥当了,于是吕布也就是带着张飞,徐晃,陈宫等人着手前往了关中长安。当然在贾诩的安排下汉献帝刘协以及那一堆遗老遗少,还是出城于长安城门下迎接了。

  吕布见到那番模样也是不由得苦笑,这贾诩果真就是贾诩呀!.

  不过让吕布意外的是这汉献帝竟还有个姐姐?

  更让吕布意外的是不知哪天这倾城公主急匆匆找到吕布,吕布看见公主来了,自是起身行了一礼。

  倾城公主走上前,急声问道:“大将军,今我皇弟已然为皇,将军又夺得关中,剿灭董卓,还请大将军让我弟及早亲政,以为国之正统,以至四方归降。不会大将军可愿意?”

  吕布一听,这公主还真是不虚呀,这着实给吕布出了个难题,愿也不是,不愿也不是。当即吕布犹豫了一些时候,便是道:“公主,陛下已然掌权了,我不知公主何意!”

  “你,这大将军就会儿揣着明白装糊涂!”

  “公主,如今天下大乱,诸侯林立,陛下年幼,不晓大事,我怎让他亲政?”

  倾城公主皱起眉头,“如今形势大好,袁绍四世三公,曹操国之栋梁,将军若是让我皇弟亲政,那曹操,袁绍,必定归顺朝廷,倒是大汉江山自可稳定,不知大将军还在考虑什么?”

  吕布笑问道:“难道公主以为cacao和袁绍就真的是为了大汉吗,今初他们乘我攻伐董卓老贼时,他们做了什么,别说曹操是我老丈人,但他们的那点心思,也就那么点吗?”

  “袁绍大人和曹操乃是大汉的功臣,大将军为何要猜度他们?倒是大将军,已然剿灭董贼,为何不愿归政与我皇弟!”

  吕布觉得跟她真是说不清楚啊。

  倾城公主见吕布没说话,以为自己言重了,哼了一声,“不牢大将军拯救大汉了!自有忠诚匡扶汉室!”转身愤然离去。

  吕布笑道:“这个公主还真有性格啊!”

  贾诩摇头道:“完全看不到时势,依旧曾经于大汉往日的辉煌中!终归是要失望的!”

  吕布点了点头,“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公主这般说,莫不是有心带着那小子逃出关中,投奔而去吧?”

  贾诩捻着胡须微笑道:“将军还请放心,关中已然在手,各地防守及严,他们是逃不出这关中长安的!。”

  一名卫士疾奔进来,跪禀道:“启禀大将军,公主带着一众随从离城南下了!”

  吕布呵呵笑道:“看来她把我当成奸臣了!”顿了顿,“他要走就走吧,派五百骑兵护送她到长安。”“诺!”卫士应诺一声,离开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首节上一节94/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