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51节

  张颌立刻朝吕布抱拳道:“主公,经过四个月的训练,末将敢说,并州军团就只差临战经验了!”,张颌的语气中,透着强大的信心。

  吕布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并州军团是不是像张颌所说的,只有看过以后才知道。

  “既如此,隽义便引我入军营吧。”

  “是主公。”,张颌应诺道,随即率领一千轻骑在前面开路,引领吕布一行人进了军营。经过辕门时,哨兵们一起单膝下跪朝吕布行礼。

  并州军团军营的内部结构与其他军营无异。普通营帐在四周,中间一大片空地是较场,士兵们就在这里进行日常训练。在大较场的北面有一座土垒的六尺高台,这就是所谓的点将台,日常训练时,将官会在点将台上监督并指挥军队的训练。在点将台的后面则是帅帐,日常应卯等,便在这帅帐之中。

  当吕布在张颌的引领下来到大较场之时,校场上黑压压的一片,各营士兵已经在校场上列阵完毕了。原来,当张颌一发现来的是吕布时,他的一名副将便立刻回营通知了高顺,于是高顺立刻取消警戒,命令各营士兵在校场上列阵集合,等候主公的检阅。

  虽说军队正在训练时,集合相对容易,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近十万大军集合完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正说明了并州军团已经被练得相当不错了。

  近十万人披坚执锐,鸦雀无声地矗立在校场之上,那场面真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啊。

  “末将高顺拜见主公。”,当吕布走到点将台边上时,高顺朝吕布下拜道。

  “高将军不必多礼。”,吕布扶起高顺,微笑道。

  高顺的神态非常恭敬,眼神中透出浓浓的崇敬之意。这段时间以来,吕布在内政上施行的宽松仁义的政策,以及在对外问题上施行的强硬政策,使高顺深刻地感到,吕布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能治国安邦的贤明之主。

  刚开始时,高顺虽然投在了吕布麾下,但内心深处却并没有认同自己的新身份。不过,随着他慢慢加深对吕布军的了解,随着他看得听得多了,他不仅认同了自己的新身份,更为身为一名吕布军将军而自豪。

  “主公,请上点将台。”,张颌和高顺一起恭声请道。

  吕布点了点头,随即大步走上了点将台,典韦紧随其后,然后是张颌和高顺。

  吕布站在前面,三员大将整齐地矗立在后。十万大军鸦雀无声地注视着点将台上的吕布,他们的主公。

  “将士们,告诉我,你们为何而战?”,吕布扬声道。

  “为百姓能安居乐业!”

  “为我大汉子民威震天下!”

  十万人一起吼道,那声音如雷鸣般在空中翻滚,惊天动地。

  吕布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情有些激动。然后吕布继续道:“很好!你们都是军人,但能否担得起这个称号,就要靠你们自己在今后的战斗中去证明!”

  近十万人一起单膝跪下,大声道:“我等决不辜负主公的厚望!”,这是并州军团的承诺。

  每个士兵的神情都很激动,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想要立刻就证明自己,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显得有些狂热。

  连续四个月的思想教育,让士兵们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战。为了华夏民族的强大和尊严,为了华夏百姓的利益,他们不惜粉身碎骨。这就是吕布军军人的信仰,而吕布就是这个信仰的代表。所以吕布在士兵们的心中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

  在平时,并州军团的士兵们只是听‘先生’说主公是如何的英雄,今天他们终于亲眼看到了主公,这使所有人都激动得不得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练兵

  吕布朝一旁的张颌点头示意,张颌立刻上前扬声道:“各营散开,第一营留下!”。古代的营和现代的营是不一样的,古代的营规模要大得多,一营往往有三千到一万人,吕布军中,一个营的编制是五千人。

  比营小的还有三个单位。一营分五队,一队一千人;一队又分五小队,一小队两百人;一小队又分五伙,一伙四十人。比营大的单位首先是师,五营为一师;然后是军团,军团是最大的军队单位,一军团的规模可以没有上限,不过吕布军的军团单位一般不超过十万人,比如并州军团就是十万人。

  随着张颌一声令下,校场上的大军立刻行动起来。只见各营将士迅速向除点将台这一面外的三面散开,较场中间留下了好大一块空地,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正静立在那里。这五千人一定就是张颌口中的第一营了。

  “启禀主公、将军。第一营将士候命,请示下!”,第一营的营统领跑步到点将台下,单膝跪下禀告道。

  张颌看着吕布,吕布点了点头,于是张颌立刻下令道:“第一营将士听令!操演军阵!”.

  “是!”,第一营统领应诺,随即回到场中,开始指挥士卒演练军阵。

  吕布离开刺史府后不久,张蕊便牵着貂蝉的手来到了内厅。她俩是来找吕布的,可是当她们来到内厅时,吕布早已经离开了。

  “夫君呢?”,王妍诗问内厅外的一名铁卫。铁卫立刻恭禀道:“回禀夫人,主公去了城西并州军团的大营。”

  王妍诗点了点头,示意铁卫退下。

  这时,貂蝉微笑着对王妍诗道:“夫君不在,咱们就不要乱跑了。”

  “姐姐,你这是要去哪?”,被牵着手的貂蝉疑惑地问道。

  “咱们去武研院,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王妍诗便走边道,神情中颇有些兴奋的味道。

  “可是,主…,大哥要是回来了没见着我们,不好吧!”

  “没事,卫士会告诉夫君的。”

  貂蝉脸颊绯红地垂下臻首,没有说话。

  王妍诗和貂蝉从大门出来,登上了停放在门口处的一辆马车。这时,一队五十人的铁壁卫也从大门出来了,他们是负责保护王妍诗和貂蝉的。王妍诗和貂蝉是同吕布最亲密的人,她们的安全保护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马车随即启动,一行人慢悠悠地往不远处的武研院行去。

  吕布在并州军营呆了大半天,直到傍晚时才离开军营回刺史府。

  在这段时间里,吕布观看了并州军将士演练军阵,还看了勇士展现勇力。总的来说,吕布非常满意,这并州军团至少已经被练出来了,不久之后的关中之战,将是并州军团登上战场的处女战。吕布相信经过战火洗礼之后,并州军团一定会成长成堪与幽州、洛阳军团比肩的精锐军团。

  并州军团能在数月的时间里被训练到如此程度,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云。

  赵云在吕布麾下诸将中,虽然勇猛、军略都排不上号,但他有一个能力却是其他将领无法相比的。这就是练兵,单就练兵的本事来说,在这个年代恐怕没人比的上赵云。

  赵云除了非常善于练兵之外,还有一个优点。赵云的品格堪称完美。他的忠心自不必说了,而且他不好色不饮酒,也不贪财不好名,他基本上没有欲望。像他这样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所谓无欲则刚,将赵云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是能够让人放心的。

  吕布有意提拔高顺,不过高顺目前还未立下战功又是降将,如果此时将其提拔到高位,只怕军中多有不服。所以,吕布打算让高顺以副将的身份随自己出征关中,然后再提拔他。

  回到刺史府,吕布没看见王妍诗和貂蝉,于是问下面的铁卫。铁卫告诉他,“两位夫人都去武研院了。”

  武研院?吕布不禁笑了,心想:一定是王妍诗将貂蝉拉去的!

  一想到王妍诗,吕布的脸上就不禁流露出浓浓的宠爱之色,而一想到貂蝉,吕布的脸上则浮现出怜惜之色。

  等拿下关中后,他便会儿将貂蝉和蔡昭姬!她其实是很可怜的,自己总得给她一个正式的名份!吕布不禁如此想着。

  思忖片刻后,吕布回到内厅,在那里还有许多公文须正等他批阅呢。

  上郡位于并州城以西五百里,是并州最西边的一个郡,这个郡有相当一部分辖地在河套之内,西边长城之外的河套地区是汉朝无法完全控制的一片混乱地带。在那里有羌人、鲜卑人、乌丸人和少部分不愿臣服汉朝的匈奴人。

  由于上郡紧靠纷乱的河套地区,所以时常有游牧骑兵和马贼进入上郡烧杀抢掠,甚至有时候还会越过上郡,袭扰并州其它的郡县。在吕布军经略并州之前,并州以西以北的百姓深受其苦,甚至有时连并州也会受到威胁。

  吕布占据并州之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于是派出重兵屯守在上郡,同时还派出一员大将坐镇。

  驻屯在上郡的军队是隶属于幽州军团的十个营,共五万军队。最开始坐镇在上郡的大将是赵云,高顺奉命入北疆之后,吕布派关羽接替高顺坐镇上郡,同时派张济为副将,还将陈宫从上党调到关羽身边做参事。

  关羽来到上郡后,在陈宫的支持下,不断率军出长城打击各游牧部落的势力,并进剿马贼。半年多的时间,活跃在河套一带的马贼和对大汉不友好的游牧部落均遭到惨重打击。

  关羽在河套草原上所向无敌,无人能与他争锋。草原上无数的勇士倒在他的青龙偃月刀之下,到后来,游牧骑兵一看到手提青龙偃月刀的英伟武将便四下奔逃。

  关羽对河套各游牧部落的打击并不是盲目的,在陈宫的建议下,关羽对河套各部落采取的是分化拉拢再加上军事打击的手段。对那些有臣服大汉倾向的游牧部落,采取拉拢手段,对那些不肯臣服的游牧部落就采取军事打击的手段。

  在采取军事手段时,陈宫时常会用关羽的命令要求南匈奴羌渠单于出兵协助。

  在陈宫的政治拉拢策略和军事打击策略双管齐下之下,半年以来,河套局势已经基本被关羽军掌控.

第一百二十章挑唆

  十几天后,徐晃便被吕布派到上党去了,毕竟此地终归是吕布龙兴之地,张济和张绣二人可着实有些不放心的。

  正当徐晃心头苦闷的时候,吕布的命令传下,让他到上党郡去替代张济和张绣直管上党。徐晃自知自己的大哥这时对自己无比的信任当即便是去了上党郡。

  徐晃到达上党后,便是已然开始在上党原先人等的帮助下彻底掌控了上党郡。

  在上党郡,徐晃情绪不好时也会喝酒,不过在这里,每次都有人陪他,有时是张绣,绝大部分时候是张济。徐晃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再也没有发过酒疯。

  这天,徐晃又来到上党郡最大的酒楼喝酒,陪徐晃来的是张济。本来陈宫也是要来的,但突然从并州传来了急件,陈宫处理去了。

  酒保热情地将徐晃和张济迎进靠窗的雅座,然后恭声问道:“不知两位将军想要点什么?”.

  “先上五斤酒五斤牛肉。”,徐晃道。

  “五斤酒五斤牛肉!”,酒保扬声吆喝道,然后向吕布两人告了一声罪,便离开了。

  片刻后,酒肉全部上来了。徐晃一句话没说,先喝了几大碗酒,对面的张济也跟着喝了几大碗酒。

  此时,徐晃并没有注意到,张济的神色有些异样。

  几轮酒后,张济说话了,“徐将军,你勇武无双,主公能打下今日的局面可以说全是徐将军的功劳!”,张济这话明显是在奉承徐晃。

  徐晃顿时大笑起来,原本抑郁的心情好了不少,“张将军实在是过奖了!”徐晃的口中虽然谦虚着,不过从神情可以看的出,徐晃对于这番话还是很受用的!徐晃这个人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就是爱听奉承话。对此,同徐晃相处了一段时间的张济是心知肚明的。

  接下来,张济又道:“若是徐将军与群雄争霸,相信天下迟早是徐将军的!”,这番话很有些名堂,张济说这番话时,双眼小心地注视着徐晃。

  徐晃笑得更开心了,同时露出一脸傲色,只听他道:“你还真别说!这天下的群雄还真没有我看得上眼的!”,顿了顿又道:“除了主公和我几位兄外之外,”

  张济连忙道:“将军乃无双人杰,天下的凡人怎可与将军相比!”

  徐晃哈哈一笑,随即举起酒碗对张济道:“来!我俩满饮一碗!”

  张济连忙举起酒碗恭敬地敬向徐晃,然后徐晃一仰头便将一碗酒灌了下去。

  在吕布仰头灌酒之时,张济的双眼一眯,其中闪过一丝莫名眼光。

  两人又饮了几轮酒,张济突然叹了一口气。

  徐晃微感诧异,于是问道:“张将军为何叹气?可是有什么烦恼之事?”

  张济看了一眼徐晃,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见张济这副模样,徐晃不禁有些不耐烦起来,皱着剑眉不悦地说道:“张将军有话直说,何须做出这样一副妇人之态!”

  张济一脸痛心地朝徐晃抱拳道:“将军,我叹气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将军。”

  徐晃不禁愣了一下,随即诧异地问道:“张将军这话是何意?你为何为我叹气?”

  张济顿了顿,脸上露出有所顾忌的样子,就在徐晃感到不耐烦时,张济继续道:“将军,你乃人中之杰,主公怎可为了一女子而怠慢将军!”

  徐晃不禁心头一跳,双眉紧皱。随即放下酒碗语气冷冷地道:“你想说什么?”

  “将军,您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些地方皆是将军打下的,可如今连那小小护卫之将高顺已然领战四方,将军怎可与他同列,主公此法着实让人有些寒心呀!”,张济说得声情并茂,好像真的在为徐晃打抱不平似的。

  “够了!”,徐晃猛地一拍案几站了起来,看着张济的双目竟然露出浓烈的杀意。

  张济心头一惊,一时不明白徐晃为何会突然如此看着自己。这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周围的酒客被这边的动静吸引,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但一看到发火的竟然是镇守上党郡的主公的兄弟徐晃将军,便不敢再看了,纷纷付了酒钱,忙不迭地跑出了酒楼。

  徐晃目光森寒地瞪着张济,片刻后,徐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是要平静自己的情绪。然后徐晃冷冷地对张济说道:“主公乃我结义大哥,又为我等主公!我不希望再听到你说出类似的话,否则,杀无赦!”,说到最后时,徐晃身上的杀气猛地爆发出来,在这一瞬间,张济只感到自己彷佛坠入了冰窟之中,连骨头都在打着寒颤。

  说完,徐晃便猛地一转身朝酒楼外走去,边走边道:“念在你跟随我这么久的份上,今天的事就当没发生过!希望不要有第二次!”

  徐晃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酒楼。一直被吕布杀气压制着的张济终于回过神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浑身已经被冷汗湿透了。

  张济抬头看着徐晃消失的大门口,脸色阴晴不定,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正当徐晃和张济在酒楼喝酒之时,陈宫在郡守府中接到了徐晃给他和徐晃的紧急传书。

  当陈宫看过内容后,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只听他喃喃道:“想不到董卓竟然如此阴险!”.

第一百二十一章纪念日

  在张济隐隐说出叛逆之语时,徐晃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徐晃自是吕布结义兄弟跟随其多年有怎会儿相叛了呢,

  从酒楼出来后,徐晃没有回郡守府,而是跑到了城外的军营。徐晃在大较场上舞起霜雪滚云斧,只见战斧飞舞烟尘漫天,那气势真是让人望而生畏。

  军营的将士们聚集在大较场周围,看着场中威风赫赫的徐晃将军,不时地爆出震天的呐喊声。

  徐晃舞了一阵,突然停下,右手斜提霜雪滚云斧仰天大吼起来。那吼声如同雷鸣般在空中翻滚着,让人闻之心惊胆寒。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跑到大较场见徐晃。

  “徐将军,参军大人有急事相请。”,传令兵禀报道。

首节上一节51/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