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47节

  李朗部将士在重重包围望不到尽头的敌兵潮中舍命厮杀。声音已经嘶哑了,仍在怒吼;刀砍崩了,仍然奋战不息。

  每一个士兵都没有想冲出重围,他们只想用自己的生命拖住鲜卑骑兵。

  吕布军陷阵营铁骑在此刻表现出的视死如归气势,直可让山河变色。

  但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在敌人彷佛没有尽头的浪涌攻击之下,李朗部的将士一个个战死沙场。

  立马在外围的鲜卑副将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不禁升起一阵颤栗。他不禁在想:汉人有这样可怕的军队,我们鲜卑人如何可能南下牧马!.

  鲜卑副将此时的心情极其焦急,因为关羽部的陷阵营铁骑已经与直罗候的本阵交手了,如果不能尽快回援,直罗候的处境将非常危险。

  然而鲜卑副将他虽然想尽快抽身,但这事却由不得他。面对舍生忘死与己方缠战的陷阵营李朗部,鲜卑副将不禁头疼不已。

  另一边,关羽率领陷阵营主力已经同直罗候本阵展开了混战。

  直罗候的亲兵战斗力很强,陷阵营铁骑在与其交手的初期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但彪悍的游牧民族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韧性不够。在惨烈的厮杀中,在以命搏命的较量中,见对手比自己更凶悍,鲜卑人的士气下降的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人渐渐地露出了疲态。

  关羽挥舞着丈八蛇矛在鲜卑人中来回穿梭,所过之处鲜卑人人仰马翻,没有人是他一合之将。最后还是那个鲜卑勇士豕猛挡住了关羽。

  豕猛才败在关羽手上,他在面对关羽时的心态是处于绝对下风的,此时的豕猛其实并不适合同关羽交手,在目前的心态之下,他根本就没有获胜的可能。

  但豕猛却不得不迎战关羽。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之下,除了他能挡一挡关羽外,根本就没有人能挡得住关羽。

  豕猛或许是由于才败于关羽的原因,此时与关羽交手的他表现得更差。只不到二十个回合,豕猛便被击伤,狼狈逃走。要不是有鲜卑兵及时地扑了上来,只怕他已经被关羽挑杀了。

  击败了豕猛,关羽一引马缰直朝直罗候杀去。一路上直刺横扫,直杀得鲜卑兵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有鲜卑军见状,连忙奔来阻拦关羽,但却在紧随关羽身后的陷阵营将士的狂猛冲击之下,瞬间被杀得七零八落。

  鲜卑军根本无法拦住关羽,只片刻时间,关羽便飞驰到直罗候近前。直罗候身边的几员勇将见状,一起涌上,想要拦住关羽。

  关羽此时战意大胜,只见他怒吼着舞矛迎上,与鲜卑四员勇将大战起来。只交手不到十个回合,鲜卑勇将便在关羽彪悍的气势下露出了怯意。

  战场搏杀最关键的就是勇气,最忌讳的就是胆怯。如果在搏杀的时候心生怯意,那么你的死期就不远了。

  鲜卑勇将心生怯意,手上不可避免地就慢了下来,露出了破绽。关羽当即抓住机会,发起了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急攻。

  四员鲜卑勇将不敌,两人在一阵手忙脚乱中被戳穿胸膛毙命,另两人被击伤,狼狈而逃。

  保护直罗候的力量在关羽狂野的攻击下土崩瓦解了。

  击败了四员鲜卑勇将,关羽当即策马直取直罗候。

  看到气势汹汹朝自己杀来的关羽,直罗候不禁心生怯意。但此时他却没得选择,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关羽。

  直罗候哪里是关羽的对手,只交手不到五回合,便被关羽挑飞了弯刀。直罗候心中大惊,当即顾不得面子,趴在马背上仓惶后逃。

  关羽随即将长矛掷出,但可惜的是,准头差了一点。长矛擦着直罗候的右肩飞过,然后插在草地上。关羽这一击虽然没能要了直罗候的命,但却在直罗候的右肩上拉开了一道深深的血口。

  受此一击,直罗候更加惊惶,当即更急地催动战马逃跑。

  随着直罗候这一逃跑,直罗候的帅旗倒下了。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面骨牌。

  正同关羽部混战的直罗候的亲军和前军,在陷阵营凶猛的攻击下,本来就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了。此时,他们又突然看到己方的帅旗轰然倒下,于是他们的战斗意志也随之崩溃了。

  鲜卑骑兵就如同退潮的洪水般,开始仓惶地逃跑。直罗候的亲军和前军彻底崩溃了。

  接下来是正在右翼同吕布军胶着着的右军。本来他们还能同吕布军拼个旗鼓相当,但当他们看到直罗候本阵崩溃后,军心顿时动荡起来。吕布军则抓住机会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在双重打击之下,鲜卑右军无心恋战,于是也崩溃了,全军将士跟在直罗候亲军的后面溃败下去。

  正在指挥大军围攻李朗部的鲜卑副将见此情景,心情一片沉重。他知道此战的结局已定,己方已经败了。

  在战场之上,主帅的安危与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士兵的精神支柱。现在直罗候败逃,鲜卑大军的士气必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关羽在击溃直罗候的本阵后,当即率领大军朝左翼扑来。

  此时,负责缠住鲜卑主力的李朗部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战斗了,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牢牢地将鲜卑主力钉在了这里。

  鲜卑主力在围攻李朗部的过程中,虽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但却打得非常痛苦。以九比一的兵力,不仅未能迅速解决战斗,反而在李朗部视死如归的反击中损失惨重。

  现在本阵已经崩溃了,帅旗已经倒下了,鲜卑军将士均无心恋战,想早日脱离这片没有胜利希望的战场。

  军心士气已泄,仍谁也无力回天。鲜卑副将当即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鲜卑军主力随即脱离了李朗部,在关羽率军到达前向北方退去。

  关羽并未率军追击,不是不想追击,而是无力追击。经过一个下午的血战,吕布军损失极其惨重,而活着的将士也都疲累不堪,并且人人带伤。

  这场会战从中午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双方血战了三个时辰,最后以鲜卑军全面北逃而落下帷幕,吕布军终于胜了!

  关羽和众将士急忙朝李朗所部奔去。此时,那片草地上只寥寥落落地散布着一些残存的陷阵营将士。其中不少人刚刚还坐在马背上,随即便摇摇晃晃地摔到草地上,之后就再也没了动静。

  李朗迎上关羽,脸上露出微笑,但关羽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只见李朗的胸腹处献血淋漓,此时献血还在不停地向外渗透,显然李朗伤得非常严重。

  关羽刚要说话,却看见李朗突然倒了下去,关羽见状大惊,连忙扑上去将李朗扶了起来。

  “李朗!李朗!”,关羽大声地喊着。

  李朗缓缓地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对关羽道:“将军,请,请不要将我阵亡的消息告诉我母亲。”,话一说完,李朗的身体突然一软。接下来,不管关羽怎么喊,李朗再也没有了回应。

  关羽突然感到有一口气憋在胸口特别难受,于是仰天大吼起来。一股莫名的情绪弥漫开来。

  关羽策马来到一处高坡之上,回首望,残阳如血,双方战士的尸体铺满了方圆数里的草地,一匹匹失去主人的战马散落在战场的各个地方,在主人的身旁不肯离去。

  此战,吕布军虽然获胜,但包括关羽在内的所有人却没有丝毫欣喜的情绪。惨胜如败啊!

  此战,吕布军陷阵营五万战士正面硬撼十三万鲜卑大军,血战三个时辰最终将鲜卑大军击溃。鲜卑人共阵亡七万多人,被俘数千人,而陷阵营也付出了阵亡三万余人的惨重代价。

  这一片草地被十几万人的献血染成了血红,于是草原民族便将这片草原称为‘红色草原’。‘红色草原’这个名称就成为了这场惨烈战役留给人们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第一百一十一章收尾

  在关羽率领陷阵营与鲜卑主力血战的同时,在这以北十几里的地方,高顺率领的苍狼营也在同鲜卑五万游骑兵激战。全本小说网

  这场战斗虽然不及前者惨烈,但也打得非常激烈。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一个下午,以鲜卑军被击溃而告终。

  此战,陷阵营共付出阵亡将近一万五千人的代价,而鲜卑军则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

  看着战场上的惨景,高顺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在击溃了鲜卑的五万游骑兵后,高顺立刻派出斥候前出侦查。之前高顺在发现后方有五万鲜卑游骑兵赶上来时,就立刻判断,自己中了鲜卑人的圈套,鲜卑主力一定会在己方同这五万鲜卑军缠战时包抄回来,高顺在当时已经不抱生还的希望了。但直到战斗结束,鲜卑的主力仍没有出现,高顺不禁有些疑惑,于是立刻派出斥候侦查鲜卑主力的动向和方位。此时,高顺还不知道关羽已经率领陷阵营将鲜卑主力击溃的消息。

  不久之后,斥候回来了,并带回来一个令高顺既惊且喜的消息。陷阵营骑兵在关羽将军的率领下已经击溃了鲜卑军的主力,鲜卑人现在正在亡命北逃!

  全军上下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大喜过望。高顺当即命令全军出发,去同陷阵营汇合.

  不久之后,在太阳完全落山之前,高顺率领苍狼营同关羽汇合了。汇合的场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喜悦,看着这漫山遍野的尸山血海,谁能高兴得起来。漫山遍野入眼的全是阵亡战士的尸体,整片草原都被染成了红色。

  高顺和麾下苍狼营将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原本以为他们刚才的那一仗打得已经够惨烈的了,但和眼前的景象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高顺在震骇的同时,不禁在心中想:难怪吕布军中的最强精锐是陷阵营!若果换成任何一支军队,包括自己麾下的苍狼营,恐怕都没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击败敌人!

  高顺麾下的苍狼营将士原本都有些趾高气昂的神态,但此时,每一个人都不禁换上了恭谨的神态,看向陷阵营将士的眼神中全是敬畏。

  吕布军在战场上搜寻了一遍,将负伤的同袍救起,然后就返回云中了。

  此时,云中的匈奴内战仍在继续,虽然吕布军有五万步卒加入了攻击的行列,但羌渠似乎仍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掉休图王及须卜古都候。

  当烦恼中的羌渠单于得知吕布军铁骑已经击溃鲜卑人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发呆,他实在是难以相信吕布军能够在茫茫的草原上击败鲜卑大军。也难怪他如此反应,吕布军铁骑的兵力处于绝对逆势,按照一般的规律,吕布军是不可能取胜的。

  在发了好一阵呆后,羌渠单于立刻集合麾下众将及亲军去迎接高顺和关羽。

  当高顺和关羽率领残存的数万吕布军铁骑出现在众人视野中之时,羌渠单于再一次发呆了,不仅是他,他麾下的各部将军也全都发呆了。

  只见数万浑身浴血的战士缓缓行了过来,他们彷佛是才从地狱出征回来的军队,那股峥嵘凌厉的气势让人望之胆颤心惊。

  当高顺和关羽率领血战余生的吕布军铁骑来到众人跟前时,羌渠单于和一众匈奴将士全都恭恭敬敬地一起跪下行了一个大礼。以羌渠单于的身份,其实这是不合适的。但匈奴人和其他草原民族一样,崇拜的是铁骨铮铮的英雄,面对真的英雄,他们会发自内心地给予最高的礼遇,不管对方的身份是什么,也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高顺和关羽率领数千亲兵在羌渠的引领下去了羌渠的大营。而数万疲累不堪且伤痕累累的吕布军将士则在樊稠等部将的率领下在云中城外驻扎,就地修整。

  一安顿下来,樊稠便派人四处请大夫,军中的伤兵实在太多,光靠军医根本就应付不过来。其实在这个时代是没有军医这一说的,也就是在吕布军中,由于陈楚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受过严格的急救训练,他们不仅是士兵,更是军医。这些军医都是被华佗训练出来的,他们的医术虽然算不上精湛,但在紧急情况下急救外伤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在一般情况下,光靠军中的军医就足以救治伤兵了。但这一次的情况却不同,活下来的士兵几乎人人带伤,并且连军医自己也不例外,另外还有许多人身负重伤,光靠军中的军医根本就没办法应付这样的局面。所以樊稠才会心急火燎地派人到处去请大夫。

  吕布军同鲜卑大军血战的消息很快便在云中传开,不仅各地的大夫纷纷赶往吕布军军营,而且普通百姓们也纷纷带着家中仅有的一点食物到吕布军中的营地去慰劳吕布军。

  但当百姓们看到军营中的景象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没有人见过那么多的伤兵聚在一起的景象。更令百姓们难以想象的是,受伤的士兵竟然没有一个人哀嚎咆哮。

  骤然面对这样的景象,绝大部分百姓不禁留下了眼泪,同时又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送上食物恐怕不大合适吧!

  樊稠本来还在为人手不足而大伤脑筋,但源源不断前来劳军的百姓却让他灵机一动。

  樊稠当即派人将百姓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帮忙做一些非技术性的活。对于这种要求,百姓们当然不会抗拒,全都欣然接受了。

  有了百姓的帮助,人手问题算是解决了。军营中的救治工作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关羽和高顺在羌渠的引领下来到羌渠的大帐。羌渠当即请高顺上帅位,羌渠的这个表现已经表明了一个态度,他羌渠将听从吕布军的指挥。

  此时并不是歉让的时候,高顺当即登上了帅位。

  “羌渠单于,目前战况如何?”,高顺问道。

  羌渠立刻回答道:“有吕布军的五万勇士加入,因此我方已经对休图部及须卜古都候部形成了绝对优势。但他们据守不出,要消灭他们,恐怕还要费些时日!”

  说这话时,羌渠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吕布军以不到十万骑的兵力,便在茫茫草原上击溃了鲜卑二十万游骑兵;而自己这边,兵力虽远胜于对方,但却迟迟没有进展。

  高顺看到羌渠的脸色有异,道:“骑兵会战与攻坚战是不同的,单于不必太过介怀!”

  羌渠单于没想到高顺竟然会这么说,不禁感激地看了高顺一眼。同时心中在想:这个高顺将军不仅勇武非凡,更难得的是待人和善,将来在他的手下办事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高顺,你说可有办法尽快地解决休图部和须卜古都候部?”,关羽问道,语气中颇有些不耐烦。

  高顺稍作思忖后说道:“不如选几个听话的鲜卑俘虏去劝降,你们看如何?”

  羌渠单于和关羽想了想,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都表示赞同。

  见两人都同意,于是高顺就立刻派人去办此事。

  此时的休图部及须卜古都候部正处在羌渠大军和吕布大军的重围之中。虽然他们暂时还能坚持住,但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持续多久的,别的不说,单就粮草问题就不可能让他们坚持太久。现在,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鲜卑人的身上。身处重围中的他们还不知道鲜卑大军已经溃败的消息。

  虽然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并不知道外界的消息,但早该赶到的鲜卑大军迟迟没有到达却不禁让他们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苦苦等待着鲜卑人的消息。这天,鲜卑人终于有消息了。不过这消息却令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的心如坠冰窟。

  来的是三个鲜卑人,不过这三个鲜卑人并不是鲜卑人派来的,而是吕布军派来的。他们带来了一件东西,鲜卑大军的帅旗。并且他们还告诉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二十万鲜卑大军已经在吕布军铁骑面前崩溃了。

  刹那间,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只感到眼前一阵昏眩,差点就摔到在地。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沉默了好久,然后休图王一脸颓废地问道:“吕布军打算如何处置我们?”

  “高顺将军说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吕布军保证不杀害你们两部的任何一个人!”

  休图王不禁苦笑一下,又问道:“不杀害我们任何一个人?难道也包括我和须卜古都候吗?”

  “当然,虽然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的地位将不保,但两位绝对可以在吕布军控制的地方,安逸地度过一生。”

  两人闻言,对望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绝望,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了!两人不禁长叹一声,然后休图王说道:“好!我和须卜古都候愿意接受高顺将军的条件,投降!”,这话一说出口,休图王彷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当天,休图王和须卜古都候,只在数十名随从的陪同下来到羌渠大营,跪在高顺面前请降。令两人稍感安心的是,吕布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刁难侮辱他们。

  随即两部大军全部放下武器,列阵在营垒外的一片草地上,心怀忐忑地等候着吕布军来处理他们.

第一百一十二章英灵

  随着休图部及须卜古都候部的投降,北疆之战告一段落。在这场战争中,征北军表现出让匈奴人心折的强势,羌渠单于明确表示将完全听命于车骑将军,匈奴全军将唯车骑将军之命是从。

  由于羌渠单于已经表明了态度,所以怎样处理放下武器的休图部和须卜古都候部,就由吕布军的北方主帅高顺来决定了。

  古来在对外征战中处置俘虏一般有三个方法,一是全部杀掉,这种做法极其残酷,不过胜在操作简单不费脑筋,而且对战败方的打击也是极其沉重的,战败方往往要一二十年才能恢复元气;二是明码标价,让战败方将俘虏赎回,这种做法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不少好处,但弊端也很明显,战败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相当的战斗力,就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最后一种方法是,非常大度地将俘虏全部放掉,这种做法其实是最愚蠢的,这样做是典型的要面子不要里子,战败方基本上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能恢复元气。可悲的是,咱们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是采取最后一种方法。

  不过休图部及须卜古都候部的降军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外族俘虏问题。因为南匈奴在大多数时间是完全臣服于大汉的,并且此时南匈奴的羌渠单于及其所属不仅算是汉臣,更是征北将军陈楚的属下。所以南匈奴两部降军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当作内战的降军来处理。而处理内战的俘虏,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收编。

  关于这个问题,关羽在来之前吕布就已经交代过了。当时,吕布还授予了高顺和关羽收编降军的权利。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征北军中,只有吕布有权利收编并扩充军队,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将领拥兵自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当然,如果吕布授权,将领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收编或者扩充军队。

首节上一节47/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