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应诺,随即便将董卓之事详细道来。
陈宫话才说完,张飞便大咧咧地道:“我道是什么事,弄了半天就是这点事!大哥莫急,小弟只需四五万人马,便可杀上洛阳擒拿董卓!”
吕布一听,有些好笑,可又有些烦躁。只见他猛地一拍桌案,大喝道:“给我闭嘴!议事之时,怎可胡言乱语!”
张飞见吕布发怒,顿时维维不再争说话。
“公台,你们看此事该当如何?”吕布问军师祭酒陈宫道。毕竟吕布身边就这么一个军师级别的人物。
“主公,现在时局不明,我等应先看着天下群雄的态度在做行事。另外主公应坐具上党和常山,招兵买马,以待时局变化。对了,主公还应和这曹操取得联系。”
吕布一听,大喜道:“公台,所言实乃良策,那就依公台所言行事。”
“诺。”
要说这董卓在夺得洛阳后,采取的措施非常高明。
首先,他一再强调率军进洛阳是为了铲除祸乱朝纲的阉党和后党外戚何进,同时安抚百姓施行了一些对百姓有利的政策,这使得平民百姓对董卓的抵触情绪大减,而且有许多百姓还对董卓感恩戴德,为此许多人家都供有董卓的生祠;另一方面,董卓善待朝臣,对那些耿直而违逆他的忠臣并不加以诛杀,反而礼遇有加。
士族官员本就没什么忠君思想,他们看中的只是利益。董卓的做法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士族官员对董卓的抵制作用也在逐步消散。
可以说董卓在夺得洛阳之初的种种措施是非常成功的。洛阳之外的各镇诸侯虽然有很多人想除掉董卓,但却没有借口,也没有机会。
当然董卓的头脑是不可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的。这些计谋策略都是出自董卓身边一人的大脑。这个人叫贾诩。
当然也有人例外,袁绍就是看不起这董卓,凭什么我现在还要在这我袁氏故吏的手底下唯唯诺诺。
袁绍不负气出走,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东门上,逃亡了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贾诩劝董卓说:“袁绍不识大体,心怀嫉妒,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乡侯。
“文和先生,我观这天下只有这度辽将军吕布,和这骑都尉曹操,还有这袁绍可与我是后患无穷呀!”洛阳太师府内,高坐主位上的一个极其肥硕的中年人问道。
这个肥硕如肉山的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前趁机夺得洛阳然后自封为太师的董卓。在他下首跪坐着两人,左边一人面容清瘦,然而一双眸子深沉如海,正是董卓口中的文和先生,也就是被后世称为毒士的贾诩。右边一人年纪甚轻,一双眸子非常灵动,很显然这人肚中花花肠子很多。
贾诩朝董卓拱手为礼,不答反问道:“太师打算如何?”
董卓不假思索地说道:“我要让天子拟诏召度辽将军和骑都尉曹操返洛阳述职。然后……”
贾诩笑了笑,接着董卓的话道:“然后趁机除了他们对吗?如果他们推脱不来,太师便以抗旨之罪制他。我想我猜得不错吧。”
董卓哈哈大笑起来,“不愧是文和啊!我的心思真是瞒不了你!”
“太师是想享一世荣华富贵,还是享一时荣华富贵?”贾诩缓缓地问道。
董卓愣了一下,不解地问道:“文和先生此话是何意?”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几上的酒缓缓饮了起来。董卓和另一人眼睁睁地看着他,虽然急得要死,但却没有催促。
等吊足两人胃口后,贾诩放下酒碗微笑道:“太师若享一世荣华富贵,就不能行此策。”
“这是为何?”.
第三十五章驱虎吞狼(求鲜花,求收藏)
“目前,太师和关外诸侯都默认,谁都不能先动手,先动手者必失民心并给对方以发动的正当借口。如果此时太师与关外诸侯交手胜算极低,所以太师目前应该做的是安定关内以积攒实力,同时挑拨关外诸侯使他们自相残杀。等中原大地残破不堪之时,太师再以救世之姿出兵关外,则天下可定!”
闻听此言,董卓双目发光。“文和真乃我之子房也!”董卓大喜赞道.
然而另一人却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只见董卓右首的那个年轻人朝贾诩抱拳道:“文和先生高论,真让在下大开眼界。只是文优有一事不明,还请文和先生指教。”
贾诩微笑着点了点头。
“先生欲使关外诸侯自相征伐以削其实力,此策虽然高明,但文优却认为难以实现。”
李儒顿了顿,见两人都在认真倾听,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于是继续道:“先说那曹操,其为人诡诈,其下刘晔、戏志才等皆是智谋深远之辈,恐怕不易上当。而那位度辽将军,他既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剪灭一部黄巾主力,就可见其也一定不是简单人物。文和先生计策虽好,但恐怕很难使这二人上当吧!”
董卓觉得李儒说的也很有道理,于是连忙看向贾诩,想要看他怎么说。
只见贾诩笑着点了点头道:“文优说的确实有道理。但要实现这计策却也不难。”
贾诩顿了顿,用高深莫测的眼神扫视了两人一眼,然后继续道:“他们不上当,但别人却会上当啊!我们可以将曹操、吕布的屯驻之地封给刘表、张懿此类人等,到时还怕他们打不起来吗?”
董卓和李儒顿时恍然大悟。
“可是吕布、曹操之贼,刘表,张懿之辈恐难与敌。到时曹操、吕布消灭了刘表、张懿之辈,实力岂不更大?”李儒又提了一个问题。
贾诩不禁对这个李儒有些刮目相看起来,能将问题考虑到如此地步,也是相当不简单了。
“吕布、曹操之徒,必是不好对付,但我也为他们挑好了对手。”贾诩,邪魅的一笑,说道。
两人好奇地看向贾诩,心中很是着急。
“日前,边关来报,说乌丸趁黄巾暴乱之际大举寇边。你们说让吕布前去剿灭乌丸。另外让曹操接着到各地清缴黄巾贼子,曹操去了哪那也不会欢迎的。”贾诩笑道,笑得比刚才更加邪魅渗人。
两人双眼顿时一亮,也跟着奸笑起来。
“大哥,听说皇帝老儿是不是又给你升官了。”人一听就知道这就是那张飞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大哥。”关羽四人一起来到吕布面前。
“主公,”陈宫道。
“大哥,皇帝给你升了个什么官啊?”张飞迫不及待地问道,神情很兴奋,一看就知道他想的是大哥升了官,那我不也水涨船高,升官了嘛。
吕布拍了拍几上,的圣旨微笑道:“皇上擢升我为将车骑将军。”
四人闻言均露出由衷欣喜的神情。“恭贺主公(大哥)高升!”,四人一起拜道。
只是一旁的陈宫脸色有些难看,似乎想到了什么。
吕布,看了看陈宫,然后苦笑着摆了摆手道:“你们当这是好事吗?这是董卓使的奸计。”
随即吕布拿起几上另一封圣旨摇了摇说道:“钦差还带来了这封诏命。要我即日骑兵北上平定乌丸之乱。公台,你跟大家说说吧。”
陈宫恭恭敬敬地朝吕布拱手为礼,然后道:“洛阳此时已被董卓控制,这些所谓的圣旨诏命其实都是董卓的意思。”
四将善于战场厮杀,却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听到吕布的言语,四将均露出疑惑的神情。
“军师,既然这圣旨是董卓的意思,那他为何要给大哥擢升官职呢?”,问话的是张辽。
陈宫微微一笑,“很简单,就只有一个原因,董卓他要给天下人做一个姿态。这不过是个阳谋罢了。我们服从诏书就得按诏书内容行事,要是不服从,董卓就可依照抗旨之罪号天下诸侯剿灭我等。”
顿了顿,陈宫继续道:“此次乌丸作乱不同以往,各部附逆者有近二十万。这些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到,弓马极其娴熟,在平原之上战力强悍。我军如果与之对战,胜负很难预料。不乱我们是胜是败,都是轻则实力大减,重则全军覆没。”
四人一听,顿时面色微变,张飞更是怒声道:“这个董卓老贼,假传圣旨倒也罢了!竟然还变着方地要祸害我等!大哥,咱不去理他,看他能怎么办!”
“不行!”,吕布、陈宫一起出言道。
两人不禁一愣,随即相视一笑。“公台,就由你来说吧。”
“是,主公。”,陈宫朝吕布拱手一礼,然后对众人道:“董卓虽欲行王莽之事,但现在隐藏的很好,百官及百姓都被他蒙蔽。也就是说,这封诏命在他人看来就是皇帝的意思,如果我们不遵从那就是公然违抗圣命,到时董卓就由充分的理由对我们动手。其他诸侯有所顾忌必不敢动,我军的处境将非常危险。所以,虽明知这封诏命是圈套,我等却不得不往里面跳。”
四人很郁闷,这种阳谋可是避无可避呀。
吕布看了一眼四人的神情,突然哈哈笑道:“乌丸不过是一群蛮夷!我定破之!”,语气之中全是豪迈与自信。
四人闻言顿时一振,均在心中想:主公(大哥)如此英伟豪气当真让人钦佩!一切为大哥(主公)之命是从!
看到四人眼眸中瞬间燃烧起的熊熊战意,吕布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吕布又道:“此次征乌丸虽说是董卓的圈套,但难道我们就不能趁此发展势力吗!哼,董卓想玩驱虎吞狼之计,那他总得看看我是谁。”
陈宫双眼一亮,眼神中露出佩服的神情。只见他朝吕布拱手深深一礼道:“主公英明!”
吕布又说道:“云长和翼德你们完了回上党郡去将文远和高顺换过来吧。至于徐晃你就接着驻扎在常山。”
“诺。”
张飞,关羽一听,大喊道:“大哥,你咋不让我陪你去远征?”
吕布笑了笑说道:“云长,翼德,你们这仗也打的差不多了,就让文远和高顺来玩玩吧!另外这上党可是我们的大本营也很重要呀!”
十数日后,洛阳城。
董卓看着面前的信件,感到非常苦恼并且气愤。今天,那个车骑将军吕布遣人送来了一封信,竟然向他要十五万军队的军备及给养。这在董卓看来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文和先生,这个吕布如此无礼!我定要给他点眼色看看!”,董卓手里舞着吕布的信件,满脸的怒容。
贾诩拱手道:“大军出征向朝廷要给养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以此为借口兴兵反而会授人以柄。我觉得太师应该答应他的要求。”
董卓生气的,瞪着贾诩道:“你这是何意?难道想助他壮大实力不成!”
贾诩眉头一皱,一脸无惧地回视道:“太师何故如此!自诩追随太师以来可成妄言过?”
董卓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重了,面色顿时缓和下来,只见他朝贾诩拱手道:“文和先生勿怪!我刚才失言了!”
贾诩摇了摇头,然后解释道:“如果不答应吕布的要求,他一定会托词粮草不济而按兵不动。现在我们就答应他的要求,以一批物资的代价,借乌丸人的手除掉或削弱这个劲敌是非常值得的!还请太师三思!”
董卓为人狂妄贪婪,是出了名的抠。
不过董卓素来倾服贾诩的智谋,他相信贾诩的建议对他有利。
在犹豫了好久之后,董卓终于点头同意了.
第三十六章联姻(求鲜花,求收藏)
吕布在真定逗留期间,有曹操的使者拜访。其实吕布的使者也去了曹操那里。
曹操写给吕布一封信。曹操在信中说了一丢废话,无非就是首先夸耀吕布的功劳。
可惜吕布不懂古文,只能大致猜到意思,至于具体的吕布还是交由了陈宫给翻译出来.
于是吕布二话不说,便将书信交由陈宫,然后让陈宫来解说。
原来,曹操在信中委婉地询问了吕布对当今时局的看法,并隐隐透露出希望结盟的意愿。
与曹操结盟?吕布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征询陈宫的意见。陈宫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并道:“目前的形势是董卓强,而主公与曹操皆为董卓的敌人,因此联合是必不可少的办法。”
吕布思忖片刻,觉得陈宫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决定与曹操结盟。
另一边。当曹操也接见了吕布的使者,得知吕布也想要结盟,非常高兴。不过吕布在信中说的另外一个内容却让曹操高兴不起来了。
吕布在给曹操的回信中,除了表达同意结盟的意愿外,还告诉曹操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曹操其实多少有些猜到。毕竟曹操自己也在董卓的这个坑里。
这封信其实就是透露出了董卓的一个意图。吕布在信中告诉曹操,董卓假天子谕封他为车骑将军,并以乌丸作乱为由让他即日出征,他无法推脱,只等洛阳粮草军备运抵后便要开拔。最后吕布还隐隐地警示曹操小心防备(其实陈宫也猜到啦董卓也为曹操安排了事情,但还是让吕布这样做显示出一种诚意罢了。)。
“这是董卓使的驱虎吞狼之计,意欲借乌丸之手削弱吕布的实力。另外董卓让主公清缴黄巾贼子的事情,主公也要谨慎呀,主公也应效仿车骑将军一样,向董卓借调粮草。”说话的正是这刘晔,至于戏志才则因病昏迷不醒中。
曹操大笑道:“子扬之策,甚合我意。”
“主公,目前董卓还未露出真面目,我等只有加紧扩充实力,小心防备!”程昱朝曹操拱手道。
“仲德所言极是。主公,只是……”刘晔也朝曹操拱手道。
曹操一见,刘晔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子扬,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子扬但说无妨。”
刘晔,这才放心说道:“主公,我们与曹操的联盟毕竟是利益联盟。为防稳固,我听闻主公有一长女年十六,车骑将军年二十,正是郎才女貌我建议可与吕布结为姻亲。”
曹操,一听有些生气,有些为难,于是沉默沉默不语起来。
刘晔于是又说到:“主公,是要安稳的割据一方,还是要成就雄图霸业?主公岂可为此放弃这天下。”
曹操一听,一愣,然后心中想到:唉!施儿,别怪爹!爹,成就大业后再来补偿你!于是曹操叹了口气,道:“唉!看来也只好如此了!你就依子扬所言吧!”
然后面色一变,又恢复了豪气,下令道:“传令各军,加紧操练,小心防备。”
说实话吕布在这上党郡出来已经小半年了。吕布只是偶尔回去过一两次,吕布现在真的有些想自己贤惠的夫人王妍诗和那活泼有趣的通房丫鬟小白了!
其实吕布也想回长子城多陪陪她们。可是自己现在的情况实在是不允许呀!
没有,回去那一两次还好,可是一会去待会,再出来,吕布思念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浓烈。
等打完这一仗就回长子城看看吧。吕布在心中如此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