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吕布枭雄 第132节

  众将及谋士都没有来劝阻曹操,这些一开始就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人非常明白曹操的脾气,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之下,让曹操发泄一下是有好处的。

  斥候求饶声渐渐远去,最后便不可闻了。曹操的心情稍稍好了点。

  当天傍晚时分,曹军连夜开拔,往东而去。

  一天后,吕布楚率领大军到达濮阳。然后吕布军便没有继续追击了。

  吕布策马来到黄河边,望着滔滔的河水,心中感慨万千。

  “是这样的。孔融的原山东的众诸侯都派来了使者,现在这些使者正在邺城等着拜见主公。”

  吕布稍作思忖,又问道:“孔融他们可有对青州用兵?”

  “孔融等七位诸侯起兵三万,汇同文丑的十五万冀州军分别从清河、平原、南皮出发,进击高唐。不过曹军大将乐进果断地放弃了高唐。联军轻易拿下高唐后,便有些轻慢大意,贸然过黄河,并且中了乐进诱敌深入之计,最后在济北以北三十里的乱石岗遇伏,十八万大军能逃过黄河的不到十万。之后,联军便退守高唐,未敢再言进军了。”张辽将孔融等及冀州方面的情况简要介绍了一遍。

  “孔融他们派了使者,那冀州文丑方面可有派人来?”

  张辽摇了摇头,“文丑方面并未派人前来?”

  吕布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笑道:“孔融他们现在无非会相求两事,一是希望我军继续东进,帮助他们打下青州;二是无路可去,想要投靠我们。”

  张辽微笑道:“孔融他们可骄傲的很呢!他们只怕不会选择投靠我们,而是希望我们继续东进青州。”

  吕布冷笑道:“想的倒美。不用去理他们。”

  “主公,不须为这些人生气,我们可以利用一下他们。”,张辽高深莫测地微笑着。

  “哦?”,吕布露出好奇之色。

  张辽继续道:“这一次,曹军突然能集中主力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军正面,显然是袁绍同曹操达成了某种协议。我们可以隐晦的将这个讯息传递给孔融他们,同时建议他们暂时退往幽州安身。”

  吕布露出思忖之色,他有点明白张辽的用意了。

  “刘虞与袁绍本来就有仇隙,孔融等退到幽州后,势必推波助澜。我军将来若要攻略冀州,那么……”

  吕布笑道:“那么在北面便有一支我们的盟军。”

  张辽笑着点了点头,“不仅如此,若我们集中主力在洛阳同袁绍对决,还可说使幽州方面对冀州展开攻击,以破坏袁绍军的后勤体系。”

  吕布哈哈一笑,赞道:“公瑾你可真不简单啊!”

  随即吕布突然想起一事,问道:“文远,我军在整个兖州之战中的伤亡情况,可统计出来了?”

  张辽点了点头,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念道:“在整个兖州之战中,我军共计伤亡十五万人,歼灭曹军三十万,其中俘虏曹军近十五万之众。”

  吕布皱起眉头,他虽然对此次军队的重大伤亡有所心理准备,但仍为这个伤亡数字感到心惊。

  顿了片刻,吕布又问道:“缴获如何?”

  “缴获的兵甲可装备二十万军队,不过并未缴获到多少粮食。”

  吕布皱眉思忖片刻,突然抬头道:“在补充战损的同时,我打算再扩编两个军团。”,吕布的语气决然,显然已经下定决心了。

  张辽露出吃惊的神情,“主公,如果这样的话,我军的财政负担将会非常大!”。吕布军的装备和训练不同于其他诸侯军队,组建费用几乎是其他诸侯军队的两倍。

  吕布摇头道:“我已经算过了。扩编两个军团后,我军的总兵力将超过九十万,我军的财政能勉强支撑。现在的问题是军粮。以我军目前的情况,只能维持日常开销,无法提供大军征战所需的粮草。”

  见吕布已经下定了决心,同时张辽也觉得扩编军队势在必行,所以周瑜便没有再反对了。吕布思忖片刻,提议道:“我们可以暂时减少军队的日常训练,以增加军垦的规模。这样,一年之后,应该就能积累下不少粮食了!”

  顿了顿,继续道:“同时还可以大量吸纳各地的流民,让流民去开垦田地。我们为他们提供吃住,他们生产的粮食则全部缴入军库。”

  吕布点了点头,“这个方法不错。这种政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些苛刻,但对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流民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惠。只是在初期,我们不仅无法从这个政策中获益,反而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张辽明白吕布所想,吕布望能尽快地统一天下,但吸纳流民的政策虽然在长期来看是非常不错的,但在短期却是得不偿失。张辽对吕布道:“统一天下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主公切不可操之过急。”

  吕布朝张辽微微一笑,“我明白,文远你不必担心。”

  顿了顿,“就按照文远的建议施行吧。公瑾,待会儿,你用我的名义传书给三州,说三件事情,一是甄选合格的兵源补充战损,同时组建新的军团,这兵源不必仅限于汉族,也可从各民族中甄选,这件事由子敬去办;二是命令各军尽可能多的开垦田地,前提是不得影响日常警戒任务;三是传令各郡县,吸收各地流民,同时用流民屯垦田地,要强调一点,必须善待流民,若有违者,严惩不贷,这件事由田丰负责”

  “文远,你看可还有须要补充的?”

  张辽思忖片刻,摇头道:“主公英明,在下没有什么可补充的。”,吕布呵呵一笑。

  “主公,还有一事。”张辽朝吕布抱拳道。

  吕布点了点头,示意张辽继续。

  周瑜道:“现在曹军已经完全退往范郡、东平郡和山阳郡,兖州已经完全空虚。我军只有吕布部及马超部数万人在兖州,而袁绍聚集在定陶的兵力却有三十万之众,我军必须立刻派军队南下,牢牢地将兖州控制在我们的手中!”

  吕布微皱眉头,稍作思忖,便下令道:“无妨,中原四战之地,不可守,。这地方还是还给曹操的好了,让他和袁绍斗吧,我们也该为益州之事做准备了,这袁绍随是无什么大才,但替我们拖住曹操还是可以的。”

  张辽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补充道:“还因派出使者前往袁绍部,探听一下袁绍的打算。”

  吕布点头道:“应当如此。”

  随后,十几只信鸽从濮阳飞出飞往吕布军各部及吕布掌控下的各郡各州。十几万大军离开邺城和濮阳皆是北上或者西归而去。

  在吕布军各军紧锣密鼓行动的同时,绵延的车队不停地往返于壶关与邺城。车队往壶关去时,运的是伤兵俘虏和一个个冰冷而又炙热的骨灰盒;而从壶关返回时,运的则是从三州各地筹集来的粮草.

第三百章撤军

  “徐庶,你可真有本事。主公的策略竟然都被你猜到了!”,兖州,雄伟的治所大厅内,高顺拿着刚刚送过来的加急信件笑道。

  徐庶微微一笑,问道:“主公怎么说?”

  “主公命令我们西归关中……”高顺颇有些气馁的道

  徐庶点了点头,又问道:“主公对我部的表现可有说什么了?”

  高顺点了点头道:“主公没在信上说这件事。”

  徐庶轻叹了口气,猜测道:“主公怕是对我军前段时间的表现非常不满啊!”。按道理说,吕布在给高顺部的飞鸽传书中应该会对高顺部的表现进行褒奖,若没有,就说明,吕布对高顺部的表现很不满意。

  一向高傲自大的高顺听到这话也沉默了起来。前段时间,他所率领军队的表现确实非常不好,先是中了敌人的计策,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后又被李典部拖住,迟迟未能将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李典部击溃。

  “这又是误了主公大事!”沉默了半晌,高顺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徐庶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这个高顺竟然还在想这些东西.

  高顺看向徐庶,双眼冒着光芒。徐庶不由得感到有些心惊。

  “徐庶,咱们一定要将功补过!”

  徐庶咽了口口水,问道:“你打算做什么?你可不能乱来啊!”

  “你不是说袁绍肯定同曹操做了什么交易吗?还说袁绍一定会趁曹军和我军无暇他顾的时候抢占兖州的地盘?”,高顺一连问了两句。

  徐庶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他还没明白高顺究竟想干什么。

  高顺便又是道:“想来这次,主公定是为了袁绍可与曹操对峙相持才会儿这般行事的!不知先生有何见解?”

  徐庶摸了摸下巴处那一履胡须,面色有些沉重道:“想来主公是想要践行原先的计划,先取四方,而定中原,主公想来是要对益州,汉中之地动手了!想要我们放弃这地方,让曹袁二人互相牵制,等主公定四方后,再来取他们二人之地!可这袁绍光有大名,其他的基本全无,怕是牵制不了曹操多久呀!”

  高顺一听也是点了点头,道:“这般想想也是,不过当务之急应是回儿关中,以等主公收备益州之谋才是!”

  徐庶点了点头,道:“高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我军宜应黑夜行军,已被探子知晓坏了主公大计!”

  “好!,我这就吩咐下去。”高数说罢,便是吩咐去了.

第三百零一章遣使

  一个月后,高顺等便已然撤了回来,吕布为他们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长安,大将军书房,吕布叹了口气道:“自古得北方易,去南方难,长江之险呀!故我们此番未曾要彻底打败曹操,让的袁绍做大。我意先下益州,而后取荆州,下扬州,在与曹操争天下,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贾诩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西川乃天府之国,物产丰饶,人口众多,且这些年未受到动乱的冲击,若拿下西川,大将军便拥有了一个可靠的后勤基地!进,可与天下英雄逐鹿中原,退,可闭关绝塞以待时变!大将军可据此立于不败之地!”顿了顿,“更可喜的是,当今川中刺史刘璋暗弱无能,川中军旅不修兵戈,将惰而兵弱,以我军之锋锐击巴蜀怠弱之师,无异于狮子搏兔!接下来荆,扬二州亦如囊肿之物,天下更是唾手可得,主公英明!”

  徐庶道:“主公英明!文和之意,正是我的想法!”但旋即便是一转,皱起眉头,“不过要攻西川,须先取汉中。汉中张鲁一直在防备我军,先前我军与曹操鏖战之时,张鲁便蠢蠢欲动,汉中地形又险峻异常,攻取汉中并非易事啊!不过张鲁与刘璋有血海深仇,我们也许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

  吕布皱眉道:“文和,元直的意思,难道是要等他两家交锋之时动手?这样好是好,只是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只怕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交战啊!咱们总不能守株待兔吧?”

  “不,大将军误会我的意思了。”徐庶的脸上流露出高深莫测的邪恶微笑,那是他算计别人时特有的一种表情,认识徐庶的人都知道,徐庶一旦流露出这种表情,一定有人要倒霉了。

  吕布呵呵一笑,“元直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妙计快说!”

  徐庶,贾诩将他的计策和盘托出。

  吕布哈哈大笑,“好!此番汉中之行我便交于了文和了,你就去出使汉中吧!”.

  贾诩微微一笑。徐庶也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贾诩便带着一支队伍和丰厚的礼物离开了长安,往汉中而去。

  贾诩出使汉中,吕布则全心全意地开始了一阵放松,政务方面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徐庶,蔡邕等人了。

  夜深了,蔡邕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跟在身后的两名仆役,每个人怀里都捧着一大堆的还未来得及批阅的公文,蔡邕打算把这些公文带回家来继续批阅。

  蔡邕一回来,便一头扎进了书房。

  蔡琰亲自准备了参汤送到书房中。看到父亲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模样,又是欣慰又是心疼。走上前,将参汤放到父亲面前,轻声道:“父亲,您别太累了!”

  蔡邕抬头看了一眼女儿,拿起汤碗喝了一大口,长长地吐了口气,感慨道:“无碍,大将军可是更……我岂能言忙累。”

  “父亲,大将军最近都在忙什么呢?这几天我去都没看见他!”

  蔡邕埋下头去继续批阅公文,一边批阅公文一边道:“大将军刚作战回来,这几天休息调养身体着呢!别说你了,我都有几天没看见他人了,听说他这些天都连大将军府都未曾出过,向徐元直这些人也是见不得了!”

  听到这话,蔡琰心里好受了点。

  与此同时,贾诩在汉中见到了张鲁的左膀右臂杨松。

  两人在后厅见礼毕,各自落座。

  杨松故意道:“阁下身为吕布的使者,未见我家主公却先来见我,只怕惹人闲话啊!”

  贾诩微笑着抱拳道:“阁下乃智谋超群之士,又是张鲁大人的左膀右臂,只有过了阁下这一关,同张鲁大人才谈得下去啊!”

  杨松得意地拈须一笑,瞟了贾诩一眼,“先生打算如何过我这一关呢?”

  贾诩也不废话,拍了拍手,随从立刻将一只尺许见方的漆木盒子呈了上去。贾诩微笑道:“一点微薄之意,不成敬意,还请阁下笑纳。”

  杨松朝身旁的仆役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上前接过了漆木盒子,放到杨松面前。杨松拿食指挑开了盖子,登时珠光宝气映照满脸,杨松流露出震惊之色,连忙将盖子合上。

  看了一眼贾诩,笑呵呵地道:“大将军真是太客气了!如此厚礼我怎么当得起啊!”话虽如此,却完全没有要退掉礼物的意思。

  贾诩笑了笑,抱拳道:“我家主公有一个对于我们两家都有利的建议,希望能够得到张鲁大人的首肯!”

  “哦?愿闻其详。”

  贾诩道:“实不相瞒,我家主公意欲夺取西川,希望贵方能够借道通行!”

  杨松眯了眯眼睛,抚摸了一下胡须,瞥了贾诩一眼,“恕我直言,这件事我只看到了贵方的好处,却没有看到我方的好处。虽然我很愿意帮忙,但也不好在我家主公面前开口啊!”

  贾诩笑道:“大人莫急,我的话还没说完呢。”顿了顿,“我知道张鲁大人与西川刘璋有不共戴天之仇,可凭张鲁大人之力只怕永远也报不了这个仇,而一旦我军出兵西川,要报这个仇便指日可待了。当然,我们也不敢拿走所有好处,事成之后,我们只要蜀郡、广汉郡和广汉属国三郡,其余八郡全部归张鲁大人。”

  杨松吃了一惊,“先生此话当真?”

  贾诩点了点头,“当然。”

  杨松突然一笑,瞥了贾诩一眼,“你们胃口也不小啊!这蜀郡可是益州最富庶的一个郡啊!”

  贾诩心中暗骂,面上却淡然笑道:“我军将出最大的力,如果得不到蜀郡,这笔生意如何做的成啊!”

  杨松眯着眼睛笑而不语。

  第二天,贾诩在治所大堂拜见了张鲁,向张鲁陈说了张浪希望两家结盟的意图。张鲁不置可否,让贾诩先回驿馆。

  贾诩离开后,张鲁便就此事询问众人的意见。

  杨松立刻道:“主公,此事可行!一来可以为主公复仇,二来主公也可乘势控制益州八郡,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吕布连唾手可得的兖州都可交于盟军袁本初,我们有何不放心的了呢?”

  张鲁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其实张鲁刚才就已经动心了,只是当着贾诩的面不好表现得过于热切。

首节上一节132/4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