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大人真正体恤民心,倾听民意,吾等远不及也。”
“将军大人,陶静之这一生唯有誓死追随将军大人,尽心竭力为民谋福祉,方不负此生矣!”陶静之更是深深的一揖到地,满脸崇敬之色。
郑国辉神情和煦的回应道;
“好,本将军希望与诸位一同努力,今后不但在这里站稳脚跟,而且要带领民众过上好日子。
怎么评价好日子呢?
就今天的这碗面条,现在因为小麦的产量很少,面粉的价格奇高,这碗面并不是人人都吃得起。
等到我们扩大种植小麦,建立了更多的面粉厂,让面条的价格降下来,人人都能吃得起,这才算是好日子。
哪一个华人移民都不傻,只有拿到手里的,吃到嘴里的,拥有自家的田产房屋,他们才会无比珍视拥有的一切,愿意用生命去守卫他。”
这番语重心长的嘱托发自内心,在座的军政官员都深受感动,默默的点头应下。
没有那些豪壮的语言,但却有用的多。
入夜后
郑国辉是住在一座宽敞的庭院里,这是为他视察修建的官邸,三进的院落不是很大,刚移栽的树木有些蔫头耷脑的样子,苗圃里的土还没有被青草覆盖。
房子里有种原木的清新香气,郑国辉在书房里,将原先列出的待办事务又划去了几条,所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等到这些待办事务全部划去,也就到了踏上归程的时候。
现在已经是1866年初,春节是2月19日,大约还有一个半月左右。
郑国辉不能等到最后,往年到这个时节,进京的各地官员络绎不绝,又到了炭敬,冰敬的时侯了,前往六部走动下关系。
他只需要到兵部大概走一下,重点是恭王府,李府和几位军机大臣府邸,全都得走一遭,不拘多少,至少要送上孝敬。
从二品副将是属于朝廷高官,这种陈腐的迎来送往规矩,只要在朝廷做官就少不了,没有人可以免俗。
郑国辉估计了下,最多再停留一周时间,就必须乘船北返了。
通过李鹤章来信可以知道,后面组织的第三次和第4次大规模下南洋移民,总人数5万出头,组织各种货物和船舶运输等耗费的共计63万8千余两白银。
这是相当惊人的支出,不但耗空了私盐收入,而且还抛售了部分金陵城的屋宅,店铺等物业,筹措近20万两白银的缺口。
为了补足欠缺,李鹤章从李氏家族还借支了6.2万两白银。
毕竟刚刚运至崇明岛的大量精铜矿粉,少量铜锭,短时间内还难以变现。
值得高兴的是
第三批下南洋船队返程时,运输的40多船热带水果销售良好,除了六七船运输香蕉的大量霉变丢弃了,其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尤其保存期长的菠萝果,在江南省各地销售火爆,短短十几天就回笼白银近11万两,狠狠地回了一波血。
这让李鹤章有信心组织第四批下南洋移民大船队,并且顺利成行。
雪白大理石和更高档的淡黄色天然纹路大理石,暂时没有销售多少,但未来的前景可期,销售期估计要半年甚至一年来计算。
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收益。
第103章 施政三要素
看到这些详实的数据,郑国辉也不禁感叹,拥有一个能力超强的大管家,简直省下了巨多需要亲力亲为的麻烦事。
幕僚长李鹤章的作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组织2万多人的大船队下南洋,绝对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挑战,从采购门类繁多的货物,到编组船队,挑选人手(注;指的是向南洋输送的基层官吏,官兵,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例如塾师,郎中,接生婆,店掌柜,师爷等等),妥妥的都是大工程。
从油盐酱醋茶到针头线脑,正常社会所需的所有物质一个考虑不到,棉兰老岛这边就会闹饥荒。
就比如华人惯用的酱油,若是没有考虑在内,棉兰老岛这边的华人移民就吃不上这口,就做不出正宗华夏口味的餐食。
所以,政府方面也在努力弥补,发动那些拥有酿造酱油,醋之类技巧的匠人,在本地开办酱园,醋坊,南洋钱庄会在资金上给予一定贷款支持。
其目的,就是本地能自主生产,将这项进口需求勾划掉。
万里迢迢的向南洋运输酱油和醋,即便价格翻个两三倍,那也是不划算的事儿。
政府的目标
是在1866年底之前,达成多达17个品类,300多项物资的进口替代,实现在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目标。
这其中的大项包括茶叶,烟草,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竹筐,竹篓,竹椅,竹笠之类的竹编制品,鸡鸭鹅之类的家禽,还有猪仔,羊羔,米酒,黄酒,白酒等等,逐步安排本地生产。
这些项目不但可以极大的扩充就业,繁荣世面,最重要的是替代了进口,节省下宝贵的远洋运输舱位。
郑国辉在油灯下翻阅文件,认真的批阅,在一些文件的后面,还附加了详尽的备述,圈点或批驳意见。
他拥有着远超常人的历史认知,在这两年的殖民进程中,更是极大的丰富了治民理政的视野,看问题深邃的多。
对于下属官僚呈送上来的各种方案,往往能够高屋建瓴的一眼就看出不足。
其实也没什么秘密,第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当然这个人是特指华人移民,而不是当地土著或东印度群岛其他土著。
在郑国辉治理下的殖民地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而是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
只有华人移民是拥有完全公民权利的个体,有权经商办厂,有权购置田宅房屋,有权购置船舶,有权打猎网鱼,有权娶妻娶妾生子,有权参军做官,个人财产和安全受到政府层面保护,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他的人口包括白人在内,都不享有类似全面的权利,也得不到政府层面的保护。
郑国辉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就是鼓励华人移民发挥聪明才智,会生产酱油的去生产酱油,会打铁的去打铁,会打猎的去打猎,能养鸡,养鸭,养牲口的尽管去做,把日子过得更滋润。
有钱了多娶老婆,多生孩子,三个五个不嫌少,十个二十个不嫌多。
政府在某些方面,放弃征税的权利,比如村民盖房子就不收税,目的就是要给予华人移民更大的自主权,把日子过得更好。
当然了
村子里免费划拨的宅基地是三分地,可以建造四间大平房,带前后院子和牲口栏,正常可以供一家十余口人居住。
如果嫌地方不够大,口袋里面又有些银子,那也可以额外加些钱,选择5分,一亩甚至两亩的宅基地。
当然了,地皮越大越贵,这就因人而异了。
每人一份的宅基地全部都是3分地,位置在哪里由村里指定,符合村镇规划要求,个人没有反对的权利。
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失去了每人唯一一次免费获得宅基地的机会。
今后再想要宅基地,那就得花钱买一块了。
3分地的宅基是免费的,若是5分地的宅基,就需要额外缴纳6两银子。
一亩地的宅基,需要额外缴纳35两银子,两亩地的宅基,需要额外缴纳99两银子,一点都不能少。
宅基地越大,价格翻番的往上涨。
有人开办铁匠铺或酱油坊赚了大钱,他就愿意盖大宅子,宁愿多交钱也选择两亩地的宅基地,自家五六个姨太太在一起住,那真是宽松又舒服。
每个村子里,总有几个这样的大户。
用不着羡慕人家挣得多,因为都是一船从崇明岛坐过来的,开始大家都是清洁溜溜,可以说不名一文。
别人有本事挣得多,活的滋润,眼红也没有用。
政府的政策公开透明,你要眼红也去拿钱买大宅基地,可以在村落红线范围内任意挑选,花钱的比免费的确实牛气的多。
政府方面对税收也有分成,而不是全拿着。
比如销售宅基地的土地转让费,村子里可以得一成,府或县里得两成,其他七成上缴财政。
这样一来
村子里和县里都鼓励大户超标购买宅基地,他们也能落下些银子,用于各方面的开支,手里头宽裕些。
郑国辉施政的第二点,就是“解放民众生产的积极性,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严格约束各级官员胡乱插手,禁止乱摊派,打秋风,通通在禁止之列。
这一点他非常看重,无论哪一种生意只要按章纳税,就不用担心被官府穿小鞋,政府为此特意设置了巡查使,其作用就是接受举报,稽查官员。
殖民棉兰老岛的大半年时间中,巡查使弹劾了37名官员,很多都是基层小吏,复核后查办了35人,另有两人属于被诬陷。
政府方面立刻开革了这35人,在档案上记了一笔,终身不得吃官家饭,也不能够参军,不允许经商,未来的日子注定黯淡无光。
而诬陷官员的几个商家,则直接抄没了家产,本人被打入苦役营中,这辈子也出不来了。
土著妻子则另行分配,政府方面绝不轻饶这种泼脏水,诬陷官员的行为,一经查证,立刻便予以最严厉的惩戒。
上述的种种举措
令棉兰老岛内的移民社会中,普遍养成了良好的风尚,商人们有能力尽管去使,工匠们有能力尽管赚钱,这让一部分人很快的出头露脸富裕起来。
官府对乱伸手的行为也再三明令禁止,从上到下风清气正,这也是郑国辉最为自得的地方。
勿以恶小而为之。
官僚的腐败总是从小处开始,基层官吏的乱伸手,若是不从严惩处,那么慢慢的就会向上蔓延,腐蚀中层甚至高层官吏,最后形成群体腐败。
其恶果就是极大的恶化了营商环境,数千年的官本位制度,形成了商人地位低下的传统观念,这绝对不是郑国辉想要看到的局面。
郑国辉施政的第3点,就是“依法治国”,并且身体力行。
政府运转得有钱,打仗也得有钱,光靠土地里抠出来的那些银两,远远无法覆盖殖民成本。
郑国辉最看重的是商税,这可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商业越是繁盛,盘子做的就越大,政府能收到的商税就更多。
既然商人付了钱,为什么不保护人家的利益呢?
不同于明清两代朝廷的做法,对商人征税微乎其微,更多的钱被各地官府层层盘剥,最终流进了个人口袋。
郑国辉创建的殖民政府,实施的是另外一种做法,那就是简化政府规模,减少政府管理的范围,尽量交由市场去调节。
比如一个酱园老板,他生产的酱油只要按章缴纳了税收,凭借税收凭条,可以把酱油放在三宝颜卖,也可以拖到帕加迪安镇,马努坎或奥罗基耶塔,甚至运到达沃去卖,沿途所有的村镇一律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
只要酱园老板愿意,可以运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卖。
遇到官府查稽时,只要出示纳税凭条就可以了。
所有产品通行“产地纳税”的原则,至于到什么地方售卖,那全凭商人自主决定,政府无权插手,也不需过问。
商人感觉划不来,以后自然就不会费事劳力的长途运输,雇车雇人难道不花钱吗?
政府方面对手工业作坊,普遍收取的是“什二税”,就是卖20文一斤,收四文钱的税。
卖的越多,交的越多,税率是不变的。
这个税率还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少了沿途官府的层层盘剥,从原料到产品整体价格上涨不多,反而比神州大陆售卖的更便宜。
还是以酱园为例
酱园所需的原料主要是大豆,还有各种苦瓜、冬瓜、西葫芦、茄子、青椒、菠菜、番薯、木薯等,大豆发酵后作酱,其他的蔬菜腌渍后做咸菜。
这些农产品出售时,按章缴纳税收。
到了酱园后,生产出酱油和各种酱菜,也只需缴纳一次“什二税”,就可以合理合法的销售了,没有其他的中间费用,也不用应付官府和小吏的打秋风。
商人赚钱赚的清清白白,而且也省时省心,反而好过在神州大陆经商,要应付从地痞流氓到官府小吏的层层盘剥,到了外埠还要去拜码头,成本无形中就高了起来。
郑国辉治民理政的思路深受后世影响,从理念上说,比现今的各国掌权者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各项施政举措一经推出,自然大受欢迎。
民众能够放开手脚去创造财富,政府收到了税收,钱多事情少,郑国辉落实了自己治民理政的想法,在实践中一一得到了验证。
唯一利益受损的,恐怕只有贪官污吏和各种黑暗势力。
所幸的是